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物会说话:前世是女战神化身,今生为镇院之宝——妇好鸮尊

文物会说话:前世是女战神化身,今生为镇院之宝——妇好鸮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1/22 2:11:51

妇好鸮尊背后的爱情。

当我们在褒扬妇好的时候,其实也不能忽略武丁的功绩,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甲骨文中的卜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丁对于妇好是有这特殊情感的,如果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真爱。

说到这,不少人就会说了,历史中明明记载了武丁诸妇多达60余人,如果是真爱,怎么不坚持一夫一妻制,娶了那么多妇人,又怎能说是真爱,此外还经常派妇好出征,这哪里能说是真爱呢?

对此,浮玉只能说,当时的观念和现在的观念不一样,商朝时期,王的妇人不单单是在后宫中享乐的,她们还得肩负着王室的生产,比如说养蚕、织布、做朝服等等,所以设置数量比较多的“妇”更多的是王室生产的需要,而不是商王自己享乐的需求。

在武丁长达50余年的统治中,他一共立了3位王后,而妇好是第一位,也是武丁最为重视的一位,而在妇好出兵征战的过程中,武丁也尽力保护了妇好的周全。

我们还拿商朝讨伐巴方的那次战役来说,武丁负责正面征战,而妇好则负责后面埋伏,很显然,妇好在战争中的危险系数并不高,反而功劳很大。

毕竟如果不是妇好在那埋伏着,巴方军队也不可能被彻底击溃,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工作其实换个人照样也能完成,而武丁却选择了让妇好做,这摆明了是把功劳让给妇好,提升她在殷商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怎能不是爱呢?

既然说到了武丁对于妇好的爱,我们还得多说一点,妇好一生传奇,为祈求殷商人吉祥也不遗余力,但是她却没能替自己求到福祉,在30多岁就不幸去世了。

在妇好死后,武丁将妇好安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好让自己能够日夜守护着妇好,正是因为这样,妇好墓是远离殷商先王墓葬的,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妇好墓得以完整保存而无被盗掘的现象发生。

把妇好安葬在自己宫室旁边,武丁依然觉得不够,为了让妇好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武丁还为妇好举行了三次冥婚,把死去的她许配给了三位已经故去并且很有作为的商王(祖乙太甲、成汤),武丁认为有了这三位先王的守护,死去的妇好也不用自己担心会“过”得不好了。

这在现在看来是一种迷信和不被理解的举动,但是在崇尚鬼神的殷商,这或许是武丁对妇好最伟大的爱了。

妇好鸮尊背后的男女平等。

当社会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之后,男权主义愈演愈烈,进入了奴隶社会之后,女人也逐渐成为了男人的“财产”,但是妇好鸮尊背后却是一种在奴隶社会和后世封建社会里很难得可贵的“男女平等”。

在武丁统治时期,妇好和武丁之间,不单单只是一种平等的配偶关系,还是一种相对比较平等的主臣关系,妇好作为武丁的王后,她不仅带兵出征、主持祭祀,而且她还有自己的封地,妇好无须整日里和武丁待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是待在自己的封地。

既然有了自己的封地,妇好还充当着向商朝进贡的职责,比如在《甲骨文合集》中就记载了:妇好示十屯,宾。这里的“示”就是敬献的意思,而“屯”是殷商时期的一种计量单位,“宾”是指屋顶时期的卜官。

这也就是说妇好向武丁进贡了“十屯”,而叫做“宾”的卜官进行了签收,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妇好和武丁之间的相对平等的关系,她充当的角色也绝不单单是我们印象中封建王朝后宫的王后那么简单,这一男女相对平等现象无论是在奴隶制社会中,还是在封建制社会中,都是鲜有的。

浮玉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文物是会说话的,前世是女战神妇好的化身,今生为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的妇好鸮尊也不例外,透过这一文物,我们不仅见证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造的巅峰,还知晓了这件青铜器背后有一位能征善战,在殷商王朝充当着女战神、大祭司、贤德王后的妇好。

妇好鸮尊和同期出土的青铜器和武器、玉器等文物,是商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透过这一件件无价的国宝文物,我们似乎看到了妇好昔日的飒爽英姿和殷商王朝的强极一时。

文物会说话,透过文物,我们能更为清晰地了解我们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

参考文献:《礼记》、《史记》、《甲骨文合集》、《记忆殷墟妇好墓》、《“妇好”鸮尊》、《国宝档案》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商朝文物墓葬武丁殷商

更多文章

  • 商朝女将军妇好:能征善战,与丈夫武丁伉俪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武丁,商朝,墓葬,王朝

    在1976年,考古队员们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的墓葬,在这座豪华的墓葬的中,出土了许多青铜器、玉器,还有很多生活用品。考古队员们翻阅史料,并结合墓中出土的文献,确定这座墓中埋葬的是商朝一位能力超凡的皇后——妇好。商朝女将军妇好:能征善战,与丈夫武丁伉俪情深在商朝,妇好不仅是一国之后,还是

  • 史上首位女战神妇好:30多岁离世,河南发现墓穴,活人陪葬太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商朝,陪葬,墓葬,战神,殉葬,武则天

    春寒难当新嫩绿,巾帼不让须眉功。就算春寒再怎样寒冷也抵挡不住嫩绿的生长。女子虽外表看起来柔弱,也可以像男子那般战功赫赫。戏曲唱道:"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道明了多少女子迫切为国家建功的雄心壮志。古今中外,书籍中鲜有记载女子的丰功伟绩,让人们所得知的更是少之又少。文明始于女性,女性孕育着生命,作为生命的

  • 河南文旅局长卷起来了,cos妇好、诸葛亮 为家乡代言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频道标签:南阳,刘洪,内乡,三国,诸葛亮,卧龙岗,河南省,河南文旅,天文学家

    最近,全国各地的文旅局长卷起来了!为宣传家乡文化旅游资源,河南文旅局长频频出招,cos妇好、诸葛亮,秀书法、舞蹈、演技……为家乡代言。继甘孜文旅局长刘洪、随州文旅局长解局长等人的宣传视频出圈之后,“局长”效应热搜不断,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来喊话自己的家乡。应广大网友要求,河南各地的文旅局长也纷纷前来应战

  • 妇好墓印证的古代中国“魔法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商朝,青铜,占卜,古文明,献祭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 | 郑渝川 本号原创妇好墓在1976年被重新发现,这在当时震惊世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考古学事件之一。该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尽管妇好墓的墓室不大,但保存相当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

  • 1976年,妇好墓葬被人发现,不然还以为她是神话中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商朝,陪葬品,墓葬,神话,武丁,商王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润之在我国古代,男女一直未有平等地位,但依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能够冲破封建理念,上战场杀敌。就如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华儿女英姿飒爽,志向远大,奔赴战场,为国杀敌。虽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古代女子也能冲破束缚,战场领兵,成就传奇一生

  • 妇好墓中出土两个神秘玉人头,上面的谜团,至今也没有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玉器,陪葬,文物,大墓,商朝,先秦,妇好墓,玉人头,安阳殷墟,考古专家

    玉石在我国一直被赋予美好的象征,古人会将它们做成吉祥的图案,用以祈求平安幸福。可是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曾经出土了两个不一样的玉器——玉人头,其中一个玉人头上的特征更是扑朔迷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您想知道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今天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 商代青铜器妇好鸮尊的外壁铭文“回二关”,显示殷墟铜资源的来处

    历史解密编辑:小微的旅途呀标签:铭文,蝉纹,商代,青铜器,回二关,殷墟遗址,十大考古

    #青铜器妇好鸮尊##妇好鸮尊:回望青铜时代的巅峰##殷墟铜资源从何而来?请读妇好鸮尊的外壁铭文#一: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分为内壁铭文和外壁铭文。{上图为商代青铜器戍嗣子鼎,铸造年代:商代晚期。出土时间:1959年。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后冈遗址}商代青铜器的内壁铭文很常见,“戍嗣子鼎”的内壁铭文就是一篇记载

  • 妇好墓的玉兵,揭示了一位妇人的权利与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玉雕匠人卫喜珍标签:玉器,青铜,王朝,三星堆遗址,殷墟,铭文

    在上一篇我们说到,经过武丁王很多年的经营,商王朝的国力在他统治的时期,达到了鼎盛,在现如今的殷墟一带,建立起了庞大的国都。考古专家们猜测,妇好墓中出土如此众多的玉器,也许和这位王后身处商王朝鼎盛时期,并且在后宫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关。那么这数量众多的玉器,又是否只是这位王后心爱的装饰物呢?专家学者

  • 盗墓贼让大墓提前现世,青铜手臂牵出妇好“阴间邻居”的惨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瑞知道讲故事标签:墓葬,青铜,随葬品,墓穴,青铜器,墓主人

    2000年12月,为了和盗墓团伙抢时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提前打开了一座殷商大墓,在零碎随葬品中,墓主人的尸骨仅为残迹,但一件青铜手臂的出现,却牵出了千年前的惨烈景象。01这座殷商大墓,正是安阳亚长墓。这座墓地离女战神妇好的墓地不远,算是阴间的“邻居”,而这座大墓的发掘,还离不开一群盗墓贼的

  • 妇好鸮[xiāo]尊与妇好——中国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九)

    历史解密编辑:蹉跎笑我标签:青铜器,铭文,殷墟,武丁,甲骨

    4、妇好鸮[xiāo]尊商后期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鸮[xiāo]尊出土一对,形制基本相同,一只收藏于国博,一只在河南博物院。国博这件高45.9厘米,重16.7公斤,整体为站立的鸮[xiāo]形,雄壮有力,器盖上装饰有一只小鸟,振翅欲飞。尾部有一个鸮首纹,通体饰满兽面纹、蛇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