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南通:高山不倒 仓颉不老

洛南通:高山不倒 仓颉不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秦媒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24 12:22:06

洛南通(洛南手机报),陕西新媒体五十强,洛南最受欢迎的媒体,带你一起读懂洛南。记得点个在看,并留言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

文/郑金民 图/洛南通

中华文明能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文字文明,而文字文明离不开仓颉在阳虚山和玄扈山造字。

仓颉作为文化名片,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象征,总是在华夏大地我们家喻户晓地颂扬;28个兽蹄鸟迹文字千古不朽,总是在华夏大地被我们如数家珍地宣传;大家争先恐后,总是在华夏大地自豪而骄傲地誓言“仓颉在我们这里造字”,云云。

洛南通01.三论

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在长达5000多公里的路途中,无论有多少偏旁部首,枝节末梢流域的加入,它们也无法撼动巴彦喀拉山脉的源头地位;洛河的源头在东部秦岭草链岭,从西到东,从陕西到河南,从洛南到巩义,从洛源到洛口,无论南北两岸有多少河流汇入,它们也无法改变草链岭的发源地。

那么,仓颉造字说起源到底在哪里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自然创造起源论、人间创造起源论和天地创造起源论“三论”说起。

自然创造起源论(简称“自然论”)来自于阳虚山和玄扈山(又称元扈山)两座文化名山。

称谓阳虚山和玄扈山的地理山名全国不少,不说别的,洛河上游陕南的洛南县有,下游河南洛宁县、洛阳市等地亦有。人由父母而生,名由父母而起。那么,阳虚玄扈何时诞生,又是谁给起的名号?

宇宙在137亿年前诞生,地球在45亿年前诞生,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撰写的《中国》告诉我们,在700到1000个百万年之前,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完成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从此中国大陆诞生了秦岭。此时,作为秦岭腹地的洛水及其洛水两岸,连绵不断、波澜起伏的山脊山峰也随之而生。

阳虚山和玄扈山就在这次地质运动中,顺应自然之势,不失天机地诞生了,悄然地占居蓝色星球的一隅,神奇地蛰伏在秦岭怀抱之中,享受大山的呵护,感悟洛河的滋润,沐浴阳光的温暖,在那里默默地生长、成就和等待。

阳虚玄扈两座高山就这样不可思议地站立在地球上,作为秦岭的一部分和秦岭一起穿越时空,书写自己流传万年的历史。

那么,在1600公里的秦岭山脉中,洛水两岸的阳虚玄扈是谁冠名的?

翻开中国的地理宝典,我们发现口传于大禹伯益,成书于距今约2500年~2200年的《山海经》,首次有这样的记载:“讙举之山,洛水出焉,……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

“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蹏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欢举为九山之次焉。”

“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

“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阳虚”“玄扈”传世之名就这样横空出世,就这样回响于人间,就这样进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就这样成为千古不朽的名山。

无需多言,《山海经》则是它们姓名的摇篮和父母。

从此,在地球,在秦岭,在洛水两岸的两座大山有了称谓,有了万年流传的名号;从此,两座高山在地球上有了区别于它山的雅号,有了能冠以记载的符号,有了便于寻找的居所;从此,两座高山南北对峙,守护着洛水,孕育着神秘,等待着神灵的到来;从此,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以开天辟地的胸怀就职于秦山洛水,傲视着人类文明的到来;从此,有了九山之尾山--讙举山庇护的阳虚玄扈,有了秦岭复地之洛南的阳虚玄扈,有了洛河源的阳虚玄扈,有了中华洛河的阳虚玄扈,有了华夏大地的阳虚玄扈!

这个年代,如果从家天下的夏朝算起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战国时期算起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阳虚山和玄扈山在人类注册,有了户口的历史。

自此,《山海经》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成为阳虚山和玄扈山名号起始之源之根之本。自此,这是任何人没有任何条件和事由可以修写的,也是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和方式伪撰的。自此,凡是今天和其有差异者、不符者和荒诞者,皆须注意和警惕,以防假冒伪劣,以防偷窃欺诈,以防后世误人。

至此,以讙举山(草链岭)为地理坐标,洛水(洛河)、洛(洛南)、讙举山(草链岭)、阳虚山、玄扈山(元扈山)、玄扈之水、玄扈洛汭等“七位一体”的地理坐标及其方位关系得到确认和固定。

由此可见,标志性的仓颉造字说之自然论是《山海经》,它展示了自地球诞生以来,赐予人类的客观世界和上天力量,蓬勃发展,无为而为,势不可挡,造化万物,为一次文化盛宴创造条件,为一场造字运动夯实基础,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从而为我们孕育、铸就了仓颉造字摇篮,中华民族造字摇篮;为我们打造、奉献了仓颉造字圣地,中华民族造字圣地。

随后,《水经注》等皆是《山海经》的传承、演绎和发展,皆是自然论的论述章节。

《<水经注>卷十五 》这样记载到:“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欢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径于阳虚之下。”

阳虚玄扈于《山海经》有了户口约200年~300年后,仓颉造字说在《荀子·解蔽》中诞生了:“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者记录他人言行的一部历史著作。荀子是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人,他在《荀子·解蔽》一文中揭开华夏文字起始的秘密。也就说,在距今约2300年~2200年前,把大概2500年前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破天荒的写入了文书,从此仓颉造字说在历史上得到不断的记载、丰富和传颂,仓颉本人由于造字而被后世尊称为字圣、字祖。

毫无疑义,《荀子》是中华民族最早关于仓颉造字说之传世的历史文献,寥寥数语开辟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先河,点亮了人类文明的灯塔,创造了人类文明之路。仓颉造字说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展,直至今天依然璀璨夺目,引导人类向文明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从历史和一般逻辑分析,仓颉是众多中华造字先祖的代表,或者是造字先祖的典型人物,是中华5000年文明之汉字文化探源和寻根之圣人;仓颉造字说是对中华文明的表现和传承,是对先祖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反映与颂扬。之所以将造字这一至高荣誉加冕仓颉,或许恰如荀子所说的“而仓颉独传,一也”。

由此可见,标志性仓颉造字说之人间创造起源论(简称“人间论”)是《荀子》。

随后,《说文解字·叙》等皆是《荀子》的传承、演绎和发展,皆是人间论的论述章节。

《说文解字·叙》这样记载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遮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

人间论反映了人类谋生存,求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奋斗的历史征途中,人类顺从自然,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艺术和智慧;人类为了文明进步,为了文字文化不屈不挠,奋发图强,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从而,人间论为华夏民族开拓了创造的思维,开辟了文字的道路。

在中国历史上,《荀子》开创了仓颉造字说之先河约100年~400年后《河图玉版》再次创新,把华夏部落(黄帝时期之华夏族部落联盟)之边陲和秦山洛源之神秘相协调,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把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第一次给天下人揭开仓颉造字圣地的秘密,第一次把仓颉造字确认在阳虚玄扈,第一次使仓颉造字和阳虚玄扈齐名天下,第一次让仓颉造字吸吮讙举山孕育的洛水,第一次是仓颉造字根植于中华秦岭。

从此,仓颉造字首次登陆阳虚玄扈,首次驻守阳虚玄扈,首次扎根阳虚玄扈,首次花开阳虚玄扈!

《河图玉版》这样记载:“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

《河图玉版》成书于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汉代《河图》之书的一种,距今约2200年~1800年前。到此,阳虚玄扈不再默默无闻,不再是云云众山之地理之山,而是华丽转身,一飞冲天而成为天下文化名山,一举成功而成为中华大地人人向往的造字圣地。

从此,人类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之根之仓颉造字,以“阳虚山、玄扈山、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和以授帝”六大元素而六位一体地融合了起来,立体地构建了仓颉造字说。它以具体的、明确的和完整的链条、结构和体系彪炳史册,流传千古。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带着智慧和力量而不断开辟未来的道路。

据此,“六位一体”使之仓颉造字说有了客观载体、灵感来源和造字活动。由此,仓颉造字说我们有了感觉,有了体验,有了领悟,有了认识。

自此,言说仓颉造字必说“六位一体”,言说仓颉文化必说“六大元素”,否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显然,《河图玉版》是仓颉造字说的完整版,是在继承了自然论和人间论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合二为一而创造来的。恰到好处,无与伦比,实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达到上天神灵(神界)和大地人间(人界)的融合,富有创意和传奇色彩地创造了仓颉造字说,现实地引进“阳虚山”“玄扈山”“洛汭之水”,科幻般增添了“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新元素、新构件,舍去了“好书者众矣”之集体、团队研究造字的概念,突出了“而仓颉独传,一也”之仓颉造字说的主导思想,通过“灵龟负书”暗示和反映了造字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思想。

由此可见,继自然论和人间论之后,仓颉造字说之天地创造起源论(简称“天地论”)是《河图玉版》。

天地论天才、艺术地表现了天人合一,神灵和人间相通,自然和造字一体;渊源、深刻和生动地反映了道法自然,字法自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仓颉造字的原理和方法,揭示了自然是仓颉,是人类造字之根本、之科学的本质,富有广度和深度地构建了仓颉造字说之境界、之格局,展示了仓颉造字的年代策略和历史战略。

随后,《策海·大书》《外记》等皆是《河图玉版》的传承、演绎和发展,皆是天地论的论述章节。

《策海·大书》这样叙述到:“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外记》又叙述到:“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自然论、人间论和天地论“三论”充分论述和反映了仓颉造字说三步走的战略格局、历史脉络、思维逻辑和文化纵深,以及仓颉造字体系构成的重要过程、关键年代和主要成就。

这是古人关于仓颉造字说暨仓颉文化的伟大创造和杰出贡献。今人主要是关于《仓颉书》《<淳化阁帖>仓颉28字法书译文破解及简要说明》和《仓颉的哲学思想》“新三论”的挖掘、开发和研究(相对而言,“三论”可看做“古三论”),把仓颉造字说和仓颉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使之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得到解放和表现,得到诠释和溢出,使之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回归到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新近洛南发现的《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重修大佛殿碑》在传承仓颉造字说历史时又道:“且夫,天地初开,而阳虚之山峙于洛水之西北,元扈之峯供于洛水之东南,而苍帝授书观兽蹄鸟迹而作字即在是焉。”“自汉以来,广建庵观寺院,故阳虚、元扈之间有竹林古刹一座。刹中多是石相,不知始自何代,其由来远矣。”可以说是天地论的延续和发展。

此碑碣虽立于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距今192年的时间,历史浅短,但它记述的事情却很古远(“天地初开”“自汉以来”)。所以,对仓颉造字说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在继承仓颉造字说历史的基础上,不难看出,此碑不仅固定了由阳虚山、玄扈山、洛水、“仓帝授书”“兽蹄鸟迹”“作字”、“竹林古刹”等构成的“七位一体”的仓颉造字说,而且进一步明确了阳虚、玄扈之地理方位关系,使二者给人的坐落位置更清晰具体,并增加了竹林古刹新的文化元素和区域坐标。

这一记载对于造字圣地来说,对于仓颉造字说和仓颉文化来讲,是继《河图玉版》大约2000年来,仓颉造字说再创专业和学术新高,再得到了深化和生动构建,为提升仓颉造字说和文化思想价值埋下深厚的伏笔。不仅使我们后人膜拜仓颉造字圣地有了去处,使之仓颉造字说更立体、更生动;而更重要的是有了具体抓手、具体环节、具体途径,在上天“丹甲青文”的基础上转向了人间,有了“兽蹄鸟迹”的图画形象;在上天“以授帝”的基础转向了人间,有了“仓颉授书”的研究成果。

此碑碣,不仅“七位一体”的把仓颉造字说锁定在草链岭(讙举山)脚下的洛水两岸,而且有了自然山水的布局和空间等。

至此,由《山海经》到《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重修大佛殿碑》,经历了大约4000年~2500年的年代,其中有机的包含了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仓颉造字说再不是单一的造字,而是一个由多环节形成的一条文化链条;而是一个由多构件建设的一座文化宫殿;而是一个由多要素撰写的一部文化论著。这个链条、宫殿和论著穿越自然、穿越历史、穿越史献,穿越时空而延续到现在,使之“仓颉造字说”恰似阳虚玄扈巍然屹立,傲视沧桑;宛如滔滔洛水永不枯竭,滋润万物。

洛南通02.九说

在“仓颉造字说”成为华夏儿女共同心声之际,“仓颉洛南造字说”已深入人心,“九说”已成为“仓颉洛南造字说”的遵循和准则。

一说洛水。洛水,即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洛源镇草链岭(讙举山),从陕西流入河南,在巩义市洛口注入黄河。自然论之《山海经》说“第九山尾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此二山者,洛间也。”《水经注·卷十五》又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

“洛水”对于仓颉造字说的作用在于确定、固化了阳虚山、玄扈山的区域(流域)位置,从大概念、大范围决定了其坐标方位。即:仓颉造字说在洛河流域,而不在其它流域,更不在其它山谷、平原,这是一个大前提。

二说讙举山。古时的“讙举山”“遭举山”“冢岭山”亦现在的草链岭,系指秦岭东段之高峰,中华洛河的源头。自然论之《山海经》说:第一山“首山:《中次四经》釐山(河南洛阳市西南嵩县境内)之首曰鹿蹄之山。”

《山海经》又道:“第九山尾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此二山者,洛间也。” “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

可见,“九山”的顺序方向,《山海经》是自东向西,自洛河下游向洛河上游,自“大夏”(河洛地区)中心向“大夏”边陲,自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向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而编号排列的,所以草链岭(讙举山)即是“第九山尾山”。

讙举山(草链岭)使仓颉造字圣地在洛河流域有了明确、凸出和不可撼动的参照物、高程点和典型地标,使阳虚山、玄扈山在洛河流域有了“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坐标方位和具体位置,从而固定了阳虚山与玄扈山在讙举山(草链岭)统辖的区域范围,进而确定了在洛南县保安镇洛河两岸的行政区域和地里位置,使之有了一辩真假的自然之原始之依据。

由此,洛南46万儿女便可“气壮山河”地说:“仓颉在洛南造字”;便可骄傲而自豪地说:“中华民族的造字圣地在洛南”。洛南是文根之地,洛源是文根之源。

三说洛。自然论之《山海经》说:“第九山尾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山海经》又说:“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 “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径于阳虚之下。”

《水经注·卷十五》:“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

古时的“洛”即今天的商洛市洛南县,“上洛县”系指今天的商州区和洛南县。

这就很明确,仓颉造字圣地之阳虚山、玄扈山不但在洛水两岸,而且在洛南县。而不是在洛河流域其它以“洛”字冠名的兄弟县市,这再一次向世人阐明仓颉造字在洛南,而非别处也。

祖宗地理名著,历经几千年,文化繁荣灿烂,我们只有仰视、学习和传承的权力,而没有以不敬之心,妄图加以改变和篡改的权力。

四说玄扈山。自然论之《山海经》说:“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

“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径于阳虚之下。”

“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也就是说,在“九山”的划分中,玄扈山和草链岭(讙举山)一体而为“九山”之“尾山”,在秦岭东部草链岭(讙举山)高程控制之内,处于草链岭(讙举山)这一高峰地貌统领范围,属草链岭(讙举山)附属连带之山,坐落于洛南县保安镇之行政区域。

由于“九山尾山”—草链岭(讙举山)在洛南县行政区域之内,所以洛河流域其它地方也有玄扈山,但却不是讙举山之玄扈山。故而仓颉造字圣地之玄扈山唯独洛南县保安镇,其它玄扈山无论真假皆与仓颉造字无关。

五说阳虚山。阳虚玄扈本同一理,其它之阳虚山则与仓颉造字无关,故而仓颉造字阳虚山只能在洛南县保安镇。

六说玄扈之水。“玄扈之水”随玄扈山之理,其它玄扈之水则与仓颉造字无关,故而灵龟负书之玄扈之水只能在洛南县保安镇。

七说玄扈洛汭之水。天地论之《河图玉版》说:“仓颌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所以,仓颉造字之洛汭之水系指“玄扈洛汭之水”而非其它地方之“洛汭”,又因玄扈山和玄扈之水所故,“玄扈洛汭之水”只能在洛南,而非别处。

由此可见,虽然洛汭,或洛汭之水在洛河流域有多处,但“灵龟负书”之“玄扈洛汭之水”“玄扈洛汭”唯独洛南县保安镇有之。这就是说,上天安排的“灵龟负书”之地只能在洛南县保安镇,仓颉造字圣地只能在洛南县保安镇。

八说灵龟负书。天地论之《河图玉版》说:“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 “灵龟负书”这里一是象征、代表上天、大自然之意,显灵于玄扈洛汭,出现在人间,同人类对接,教造字之法,把“丹甲青文”之方案“以授帝”而传授人类;二是象征、暗示人类文明,仓颉造字是必须的,是大自然选择、安排和发生的必然事件。

正因为这样,洛水和阳虚山、玄扈山及其玄扈之水、玄扈洛汭之水等之地理关系,决定了上天(神界)之“灵龟负书”在洛南县保安镇圣地的显灵和降临。所以“灵龟负书”只能是洛南县保安镇的“灵龟负书”,而不是别处的“灵龟负书”(别处也不可能再有“灵龟负书”),故而仓颉造字只能在洛南县保安镇,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九说竹林古刹。《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重修大佛殿碑》说:“且夫,天地初开,而阳虚之山峙于洛水之西北,元扈之峯供于洛水之东南,而苍帝授书观兽蹄鸟迹而作字即在是焉。”“自汉以来,广建庵观寺院,故阳虚、元扈之间有竹林古刹一座。”

竹林古刹即洛南县保安竹林寺院(年久失修,现仅存遗址),是“自汉以来”随华严寺而修建的其属下八大寺院之一,距今约270年历史,是仓颉造字圣地的一个古老地标,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文化元素,是仓颉洛南造字圣地又一独特的标志。

如果把仓颉造字看作一条文化链条,则离不开这九个环节。这九个环节,一个链接一个,步步向前,延伸发展,成为现在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一条完整链条。其中,充满了历史程序、文化逻辑和时空脉络。

如果把仓颉造字看作一座文化宫殿,则离不开这九种构件。这九种构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有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不可脱离,不可空缺。

如果把仓颉造字看作一部文化论著,则离不开这九类要素。这九类要素就是九个论点,就是九类中心思想。它们分别向人间表达、诠释和述说着仓颉洛南造字说的历史、传承和意义,它们分别向人间表达、诠释和述说着仓颉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洛南通03.一论

如此“三论”,如此“九说”,自然而且只能得出“仓颉洛南造字说”之“一论”的结论。

仓颉造字只能归于华夏大地,只能归于洛水两岸,只能归于东部秦岭之山脉,只能归于草链岭(讙举山)之阳虚玄扈,只能归于秦岭腹地之洛南,只能归于洛南之保安。

假若把仓颉造字视为文化研究,那么阳虚玄扈则是仓颉的研究所、研究基地。假若把仓颉造字视为文字创作,那么阳虚玄扈则是他的创作室、创作基地。无论作为研究所或者创作室都是不可以随意挪动和搬迁的;更不可以随意更改和虚设的。因为它已归于历史,已归于客观,已归于现实,已归于阳虚玄扈,已归于洛河之洛南。

在《河图玉版》之后,在后续的历史中,关于仓颉造字说还有很多记载。譬如:《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君守》《淮南子·本经训》《历代名画记》《雍胜略》《史记》《路史》《述异记》《黄帝录》《淳化阁古法贴》《辞海》《韩非子·五蠹》《中国通史》《帝王世纪》《陕西金世志》《平阳府志》《白水县志》等。

这些史献对于仓颉造字说来讲,其意义是深远的,不仅丰富了仓颉造字说的可考性和传承性,而且为后世研究、发展和弘扬仓颉文化,在中华舞台上,在秦山洛水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无限前景,它们都分属于“三论”和“九说”的论述。

在《河图玉版》将仓颉造字说“六位一体”约1000年后,仓颉28字在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印的《淳化阁古法贴》中,被再次刷新,被再次提升文化级别而称作《仓颉书》。这是仓颉造字、仓颉文化传承的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里程碑,这是对仓颉文化研究了不起的一个巨大开发,使仓颉造字超越了28个文字符号的含义,从而飞跃升华为仓颉的一种思想。即:在《<淳化阁帖>仓颉28字法书译文破解及简要说明》基础上,充分结合黄帝年代的社会历史而研究的《仓颉的哲学思想》。

至此,仓颉洛南造字说和仓颉文化挖掘、开发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峰巅,仓颉洛南造字体系和仓颉文化体系已经趋于更加完善和成熟。

在“九说”主结构下,有了很多辅助结构。譬如:洛南有了仓颉阳虚山硐室刻字(仓颉书),有了每年的“谷雨公祭仓颉仪式”,有了《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大佛殿碑》,有了保安许庙仓颉庙、洛南县城东仓圣祠、保安椒沟仓颉庙,有了仓颉造字的拓片,有了洛南县城仓颉园和保安仓颉小镇,等等。丰富了仓颉洛南造字圣地的文化元素,延伸了仓颉洛南造字历史链条,深化了仓颉洛南造字自然人文体系,开拓了仓颉文化研究开发的自然历史和现实空间,等等。

社会和自然,仓颉和山水,人类和神灵(灵龟),造字和甲纹 ,主观和客观,二十八字(授书)和兽蹄鸟迹(汉字)完美的结合起来,中华5000年仓颉文化作为一项汉字研发路径业已形成,作为一种文化工程结构业已到位,作为一部文化建设体系业已构建。

不难看出,仓颉洛南造字说皆遵循自然历史、人间历史和天地历史,造字皆遵循道法自然,字法自然。从“三论”的年代顺序,自然论是仓颉洛南造字说的基础和条件,是仓颉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年代排位居前;人间论是仓颉洛南造字说的反映和表现,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创造成果,年代排位居中;天地论是仓颉洛南造字说的格局和境界,是人类开创文明遵循自然的最高追求,年代排位居后。

所以,我们唯有守住自然论之《山海经》之阳虚玄虎方是造字圣地,我们唯有坚信人间论之《荀子》之仓颉造字方是汉字根本,我们唯有捍卫天地论之《河图玉版》之天地人文方是人间正道。

于是乎:自然万岁,人间万岁,天地万岁!

于是乎:阳虚玄扈并垂不朽!

于是乎:高山不倒,仓颉不老!

标签: 仓颉黄帝河图玉版洛南荀子

更多文章

  • 陕西商洛洛南县,因汉字始祖仓颉造字在此,被誉为“汉字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成博士旅游频道标签:仓颉,汉字,洛南县,黄帝,河图玉版,洛南,陕西,商洛洛南县

    汉字故里 康养洛南仓颉是陕西白水县人,为 黄帝时 期的 史官 ,传说 他观察鸟兽的足迹并从而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目前全国有很多关于仓颉的遗迹,如仓颉庙、仓颉墓等。在陕西有两处影响力较大。一个是白水仓颉庙,传说为仓颉的老家,一个是商洛洛南,传说是仓颉造字的地方。洛南县也因此有了“汉字故里”之称。为纪

  • 世人皆知仓颉造字,但你知道仓颉造完字后,为何鬼怪都哭泣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仓颉,神农氏,黄帝,伏羲,汉字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之美,美入人心。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开始,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从字体结构,笔画顺序还是字体形式,都展现了古代的人生哲学。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不只是说一个人的书法品行,还展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同的字体也有不同的写字要求和字体的灵魂,如楷书讲究清爽秀丽,刚劲有

  • 赛博仓颉,在线造字!Stable Diffusion:没人比我更懂汉字

    历史解密编辑:新智元标签:汉字,仓颉,stable,diffusion,象形字,赛博仓颉

    新智元报道编辑:昕朋【新智元导读】被中文折磨的歪果仁,开始用Stable Diffusion学习汉字!更绝的是,SD不仅精通汉字,还能当场造字。皮卡丘、iPhone、深度学习统统被拿捏!学习外语,不是件容易事。当然,这份苦,不只有中国人吃。在Reddit上,有一个「r/ChineseLanguage

  • 古有仓颉造字, 今有小学生“做法”下雨, 老师直呼, 救救我吧

    历史解密编辑:阿高米尔标签:考试,习惯,小学生,仓颉造字

    小学生的脑洞能有多大?惊天动地不敢说,但是足够能让老师们大开眼界。难怪有人说,小学生的想象力,任何一个哲学家都研究不通。尤其是小学生的试卷和作业,经常是让人出其不意,措手不及。一时间让人不知道是哭还是笑,那咱们话不多说,赶紧来欣赏一下这些小学生们令人拍案叫绝的脑洞。古有仓颉造字,今有小学生“做法”下

  • 小学生开创“新语言”,逻辑清晰趣味十足,仓颉棺材板按不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楠楠教育说标签:仓颉,小学生,棺材板,幼儿园,小学阶段

    在很久之前,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把两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关在一起,不和外界接触,让他们两个人交流,会不会诞生出来一种,新的语言?在没有规章制度之前,我们行为是不受限的。在没有知识和文化之前,我们的交流和思想也是不受限的,很多在我们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在没读过书的眼里,也许是另一番模样。家长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河南濮阳仓颉文化博物馆:访汉字故里 觅千年文脉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网标签:黄帝,南乐县,濮阳市,河南省,汉字起源,仓颉文化博物馆

    点击观看视频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汉字让信息得以传之异地、流之长久,帮助人们战胜时间、空间的禁锢,使中华文明代代延续。而在诸多有关造字起源的传说中,起源于先秦,演变、成型并最终丰富、完善于汉代的“仓颉造字”说,是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也是古代先民对汉字起源的最主流的解释。位于河南省

  • 仓颉造字时,为何要将“耍”字下面放个“女”?学者:很多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动听音乐会标签:仓颉,胡子,关羽,慈禧,汉字,胡须

    语录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字有多重含义也很常见。所以很多字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玩”字,在南方可能常说“和朋友玩”,北方人就会有意见。你为什么要取笑你的朋友?但南方人说“玩朋友”和北方的“玩物”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字典里的“玩

  • 急死,Google又发布一款新语言,对标C++,华为仓颉还不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机智客标签:仓颉,编程语言,谷歌,华为,程序员

    虽然华为的仓颉编程语言到现在都没发布(说是今年下半年),不过Google那边,又不声不响推出了一款新的编程语言,Carbon。而且这款新编程语言属于系统级,对标C++,也就是,它被设计出来的初衷,是为了成为C++的继任者。毕竟,很多老牌编程语言,一个个都有了继任者。现在老一辈的大众经典编程语言,比如

  • 探访中国三大古庙柏群其一的仓颉庙,赞叹全国仅存其五的古栢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古柏,古庙,黄帝,长青,柏树,仓颉庙

    清明假高速免费,薅个羊毛,驱车近200公里,前去拜谒文化之祖。白水仓颉庙,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我在碑林看到过有名的《仓圣鸟迹书碑》,也曾经读过那28个象形文字,但是没有到过这里,一直心向往之。从西安过去也就两个小时高速的路程,车过了铜川,刚刚是雨后,天地交泰,看塬上风云变幻,心里就多了几分期待。仓

  • 小学生都知道仓颉造字,但为何仓颉造字的时候,连鬼神都在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仓颉,黄帝,小学生,汉字,金文

    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故事的起源还是仓颉造字。在神话传说当中,伏羲创造结绳记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绳记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黄帝就让史官仓颉创造一种字体,仓颉造字的历史连小学生都知道。仓颉在成为黄帝史官之前,曾自立为帝拜受洛书,生来又是“龙颜四目”,意思就是说他长有四只眼睛,这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