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之美,美入人心。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开始,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从字体结构,笔画顺序还是字体形式,都展现了古代的人生哲学。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不只是说一个人的书法品行,还展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同的字体也有不同的写字要求和字体的灵魂,如楷书讲究清爽秀丽,刚劲有力,字体结构严谨;行书要求上下联系,轻快活泼,动静结合;草书要求必须一笔到位,如游龙走盘。
汉字与外文的区别在于,汉字是一种图画,有意境;而外文只是一种符号,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中国,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字的强大生命力,相比于其他文字,它更形象直观,让人们可以猜测其中含义。
所以要了解汉字,我们就必须追溯它的起源,关于汉字有很多传说,如神农氏时期的结绳说;伏羲的八卦说;河图洛书灸等等。但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龟板山川日月仿,千辛万苦造字成
仓颉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世称仓颉、苍颉。自幼便聪明伶俐,喜欢观察各种细微的事物以及模仿山川、动物、植物来作画,深得黄帝的赏识。
在仓颉当时生活的上古时期,发明创造不断,如伏羲氏发明了网,让人们可以下河捕鱼增加食物来源;神农氏发明了刀耕火种,让人们可以人工种植粮食,自给自足。
《周易.系词》曾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查”。说的是古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记事,通过将绳打结的方式记录数量,这是最早的文字雏形。
举个例子,如部落今天发生了大的事件,如祭祀等,就打一个大的结,如果只是记录日常的小事,就打一个小结,但这种方式也有弊端,不好判断绳结的大小,到底多少是大,多少是小,也说不明白。
后来随着人们不断积累,也有了改进,如为了记录牲畜的数量,就模仿牛羊的长相来打结,不过这种方法还是不好用,每个人打结的形状都不一样,也容易产生错误。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打结记事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仓颉就暗下决心要发明出一种方便记事的文字出来。
为了造字,他通过抓取昆虫蘸上颜色,通过观察昆虫的爬行轨迹来获取造字灵感,久而久之,为了方便观察,仓颉额头上又多生出了两只眼睛,当然这只是传说。
后来他意识到如果要找到一种形象又准确的文字,就必须游历山川大河。
于是他开始远行,通过每日仔细观察动植物以及大自然的日月变化来获取创造灵感,如观察龟背的纹理或者大山的形状、河流的走向等,日复一日,历经数十年,终于创造出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以刻画实物的整体来表达一个意思,如“马”字,就犹如一匹马的形状,有马鬣和四条腿;
一个“日”字,类似于圆圆的中间有一个小点,和我们在白天直视太阳一样,看到一个发光的点。
再比如,“门”字,两边门框合成一个大门,这种列子还有很多,如月、山、田等等。
这样的文字不仅形象生动,让人一目了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当仓颉宣布发明了象形文字时,部落的人们都欢呼雀跃,甚至载歌载舞庆祝这一伟大的发明。
天降小米鬼神哭,不知好坏争议多
但传话就在仓颉造字成功的这一天,突然天降小米,顿时鬼神哭泣。
关于鬼神哭泣的说法,很多人有不同的解释:
一部分人说因为古人认为五谷是可以驱邪的,鬼神害怕五谷,所以哭泣。
古代的宫殿房梁和屋顶上都会有一个小盒子用来盛放五谷,寓意祈祷丰收和驱邪避鬼,这是一种理解。
而另一种理解是,因为有了文字的出现,狡诈欺骗的行为,也会因为有文字记录而开始显露。
因为没有文字之前,古人对于自然都是心存敬畏的,每天在极慢的生活中劳作,但一旦有了文字,很多东西都将被记录,泄露了天机,打破了这种平衡,鬼神害怕做过的坏事被追究,所以哭泣。
也有人说这是借神鬼之说来衬托仓颉造字这一伟大功绩,就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天地神物,定海神针,一旦搬动,就会扰乱神明,这只是在说明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有了文字,就能与自然呼应,从而引起鬼神的害怕,不敢再轻易吓唬人。
仓颉造字功劳记,为我中华开太平
当然,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不可否认的是,仓颉造字是有功于人类的,因为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因为文字是唯一掌握在人手且熟练使用的万年不朽的工具。
后来人们在仓颉造字的地方,现今洛南立了一块碑,称仓颉造字处,来纪念仓颉的贡献。
所以很多人说“中华汉字故里”在洛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其中发现的二十八个兽蹄鸟迹石崖临摹拓片更是仓颉造字的直接证据,堪称稀世珍宝。
所以仓颉也被尊奉为“文祖仓颉”。作为中华子孙,我们有必要记住仓颉的贡献,记住汉字的伟大,正是因为汉字的简便易懂让中华文明可以几千年延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汉字的伟大体现在方方面面,就以英文和中文相比,汉字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阅读更困难,容易受到口音的影响,而表意文字的优势就在于阅读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全国各地的人更容易通过这种文字凝结在一起,不会受到口音和地域的太大影响。
像作为西方文字起源的拉丁文是源自腓尼基的楔形文字,从腓尼基开始就是字母化了,纯标音。因为腓尼基人都是商人,文化不高又经常和不同民族打交道,需要记录不同语言,所以其文字只要记录发音就行。
我们三千汉字几乎可以无限组词,应对表达,即便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也可适用,而用英语表达,每个新概念,必须创造一个新词汇。想想看,得要用多少个新单词来表达。几十万个单词,应该有吧,这就是中文的优势。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过,只要中国人用汉字,中华文化就不会亡,我们国家之所有能够从沉沦中复兴,有赖于汉字等传统文化所凝聚起来的国家精神和民族使命,是汉字赋予了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荣耀,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