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4/1/14 12:07:52

在我国古代,“石碑”是古庙中一种很见的物品。石碑就像一本书的前言,弄清上面雕刻的字,我们可以了解一座寺庙的历史等等。在仓颉庙中,有一座“古老”的石碑,但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石碑上竟有一个圆孔,经过了解后,我们才发现竟是古人的智慧体现,这个圆孔的功能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主要收藏、陈列研究历代碑刻,现收藏文物11000件。游客们去西安碑林博物馆,主要的目的是看“昭陵六骏”中的四骏,除了四骏石刻外,“仓颉庙碑”也是大家不能错过的。

“仓颉庙碑”是博物馆重要的文物之一,它纵长27.9厘米,横(半开)15.6厘米。从造型上看,这块石碑的首碑是尖首形。在早期,碑首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历史学家推断碑首的形状和周代的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仓颉庙碑”,它最初的存放地点是仓颉庙,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1971年,它才被移到博物馆。

“仓颉庙”是为纪念仓颉修建的,他是汉字的创造者。寺庙修建完成后,当地的百姓还为其树立一道巨大的石碑,用来记录他的充满传奇的一生,但因一场洪水,庙前的石碑被淹没,在东汉年间,统治者重新修建了仓颉庙,并再次立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仓颉庙碑。

仓颉庙碑雕刻完成后,被竖立在仓颉庙内,随着朝代的更迭,石碑面对暴雨的侵蚀,正因如此,上面的部分文字已经变得模糊了,文物专家经过仔细辨认,他们发现上面写的是:“熹庚字五月,仓颉祠下,乔岳同过……”等等的文字。

仓颉庙碑的碑阴有4列字,碑阳有24列字,共计910余字。通过碑文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到仓颉的功绩,以及他被后人尊重的原因,除此之外,这块碑文上还记载后人捐资修建庙的事迹,让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的历史。

从东汉延熹五年算起,这块石碑距今已经有两千年历史,就算上面的部分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却不会影响它的文物价值,它能够保存到现在,真让人感到万分的不容易。

看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仓颉庙碑”,很多游客都非常好奇,为什么石碑上有一个圆孔,这影响到石碑的观赏性,看上去并不美观,其实,这个圆孔是制作石碑的工匠,故意开凿的。

古代的时候,生产力低下,工匠们也没有高效的运输工具,所以他们只能用手去搬运东西,用肩膀去扛东西。石碑的主要材质是石头,由碑首、背身、碑座制作而成,在雕刻的过程中,三部分是统一完成,连在一起的,重量可想而知,为方便移动石碑,聪明的古人开动脑筋,在石碑上加圆孔,移动的时候只需要在圆孔内栓绳子,或者用一根木杆,直接插进圆孔去,工人在两边抬,就可以轻松移动石碑。

封建社会时期的条件不好,工匠却用智慧创造条件,这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石碑上加圆孔确实方便移动,但这样的做法也存在弊端,会影响石碑的美感,所以,在后来,有孔的石碑就逐渐被取消了。

如果各位读者对“仓颉庙碑”感兴趣,可以去西安碑林博物馆看一看,近距离接触这件文物,通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仓颉造字,到后人修庙,再到竖立石碑。这个过程,就是肯定文化,扬文化,令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

更多文章

  • 渭南:2023年白水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4月20日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艺术报标签:黄帝,龙颜,白水县,渭南市,白水谷雨,仓颉文化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董张曼)4月12日,记者从渭南市白水县了解到,由中共白水县委、白水县人民政府、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3年白水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将于4月20日开始举行,持续至5月3日。活动以礼敬仓颉、传承文明为主题,内容包括“癸卯(2023)年谷雨祭

  • 仓颉造字鬼夜哭真相:绝非凭空虚构,而是上古洪荒的真实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里塔的工艺标签:仓颉,鬼夜,铭文,汉字,甲骨文

    "中国文字在苦风凄雨的近代,曾受到远方列强的嘲笑。那些由字母拼接的西方语言,与枪炮、毒品和科技一起,包围住了汉字的大地,汉字一度不知回应。但是,就在大地即将沉沦的时刻,甲骨文突然出土,而且很快被读懂,告知天下:何谓文明的年轮,何谓历史的底气,何谓时间的尊严。"——余秋雨《中国文脉》文字是最暗藏力量的

  • 2023年商洛市洛南县仓颉文化旅游节开幕暨招商推介大会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西北信息报标签:招商,谷雨,洛南县,商洛市,仓颉文化旅游节

    本报讯(记者 叶瑛 通讯员 赵晓翔 冯江慧)春尽夏至谷雨天,莫负人间好时光。4月20日,2023年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开幕暨招商推介会在洛南县保安仓颉小镇举行。据悉,该县本次共签约8个项目,签约资金2.7亿元。当天上午九时许,癸卯年洛南谷雨祭祀仓颉开幕。现场举行了百人锣鼓表演、癸卯年祭祀仓颉典礼,癸卯

  • 陕西移动渭南分公司信息化保护5000年树龄“仓颉手植柏”

    历史解密编辑:通信小旋风标签:古柏,国宝,古庙,白水县,陕西移动,信息化保护,仓颉手植柏

    古树名木是绿色的国宝,是活着的文物。近日,陕西移动渭南分公司运用技术优势,以信息化力量助力守护白水县仓颉庙千年古柏。仓颉庙内共有千年古柏48棵,是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之一,成为仓颉庙景区极富价值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见证。其中“仓颉手植柏”是仓颉庙古柏群之首,为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5棵古树之一。且作为中

  • 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邀西安市民感受“仓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西部头条号标签:谷雨,旅游节,洛南县,仓颉文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4月10日,202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活动将于4月19日至4月25日在洛南县仓颉小镇隆重举办,4月20日,还将举办“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据介绍,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活动为期一周

  • 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19日至25日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商洛新闻网标签:仓颉,锦绣,旅游节,洛南县

    商洛新闻网讯:今天(4月10日)下午,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为期7天,于4月19日开始至25日结束。该活动围绕“寻根汉字故里 品味康养洛南”主题,分为开幕式前预热、开幕式活动、系列活动三大板块。活动开幕式

  • 仓颉造字,为何要挖去贫民的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一杯敬易经一杯敬红楼标签:孟子,老子,草民,百姓,帝王

    图:“民”字甲骨文有位考古学家说,回首百年挖掘,最大的成绩是发现了甲骨文“民”字。“民”由左眼和尖刀组成,一把利刃正向眼睛里挖去。远古各部族都将战俘的左眼用尖刀挖去,或用锥子刺瞎,变成奴隶。一是便于管理,视力不好只能在原地劳作,无法逃跑;二是震慑部族,如果其他人不服从,同此下场。遭此酷刑的人,被蔑称

  • 探寻汉字起源——到“华夏龙都”濮阳聆听“仓颉造字”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黄帝,颛顼,王迪,濮阳市,汉字起源,华夏龙都,仓颉造字

    图为仓颉文化博物馆广场石刻 王迪 摄中新网濮阳2月21日电(王迪)提到汉字的起源,很多人都会想起“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淮南子》《说文解字》等古籍记载中,正是这位“龙颜四目”的黄帝史官创造了最初的汉字,使得华夏文明赓续传承。位于河南省濮阳市的南乐县有着十分兴盛的仓颉文化,这里每年正月举办的仓颉庙会是

  • 关于征集仓颉庙景区“文化旅游宣传语”的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艺术报标签:仓颉,文化旅游,黄帝,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海内外宣传弘扬仓颉庙,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仓颉庙景区“文化旅游宣传语”,详情如下:一、主办单位:白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白水县仓颉庙景区管委会二、创作要求1、能反映仓颉庙的文化精髓,具有较

  • 洛南举行2023仓颉文化旅游节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新闻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洛南县巡检镇人民政府标签:谷雨,旅游节,洛南县,仓颉文化

    4月10日,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县政府副县长张玉、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少轩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CCTV中视网文化频道、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西安广播电视台、新华网陕西频道、《人民日报》腾讯客户端、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商洛日报、商洛新闻等5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