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大禹陵在浙江,大禹故里却在四川?考古发现一件奇特文物

为何大禹陵在浙江,大禹故里却在四川?考古发现一件奇特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家杂评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3/12/7 3:12:45

大禹陵,古称禹穴,大禹的埋葬之地,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根据史书记载,大禹晚年东巡,最终死在了绍兴一带,后被葬于会稽山。秦始皇司马迁都曾登临会稽,亲自祭祀大禹,可见最迟战国时绍兴已有大禹陵。

大禹故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该州一共有107处禹迹,以及众多大禹文化活动。比如每年六月初六,在汶川县绵虒镇,羌人都会举办一场“大禹华诞仪式活动”,众多海内外华人也会前来参会;在当地羌族祭祀婚嫁时,都要跳一种禹步舞,以此纪念大禹。

四川阿坝与浙江绍兴,两地相隔数千里,往来极其不便,为何大禹生于四川、葬于浙江?到底是古人弄虚作假,还是确有一定历史依据?在浙江与四川,考古发现一件造型相似的奇特文物。(下图,大禹陵内的大禹雕像)

大禹治水的工具

根据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根据山川地形情况疏导洪水。

但在传世的大禹画像中,大禹手持的却是一把“叉子”,最准确的学名叫做“耒”(字形见下图),也被笼统地称之为“耒耜”(lěi sì)。所谓“耒”,是上古农业工具,主要用于耕地,古代的两头犁与如今农村里的草叉可能都由“耒”演化而来。

从“耒”的造型来看,显然不太适合掘土治水,因此大禹画像中的“耒”,不是大禹治水的工具,而应该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又或者被人错认“耒”是大禹治水。

既然如此,大禹治水时的主力工具应该是什么呢?

实际上是上古工具“耜”,因为“㠯”通“以”,本义都是“用也”,《玉篇·巳部》记载“㠯(yǐ),今作以”,而大禹姓姒(sì,由“女”与“以”组成),“姒”与“耜”不仅读音相同,且“以”与“㠯”相通,因此大禹姒姓是根据工具“耜”演化而来,或者说大禹部落发明了“耜”而被人以此称呼,久而久之变成了“姒”。

极为巧合的是,在浙江与四川地区,先后考古发现了奇特的工具“耜”!

田螺山出土的骨耜

本世纪初,在浙江宁波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距离河姆渡遗址仅七公里的地方,考古发现田螺山遗址,距今大约6500多年,时间上不晚于河姆渡遗址。

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两样尤为重要:挖掘工具——骨耜(sì)与总计高达几十万颗稻米。骨耜是牛的一块肩胛骨,上面打孔装上木柄,如此形成了一件类似于铲子的工具,这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耜”。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亲自试验了骨耜挖掘效果,实验证实骨耜与如今铁锹类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属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工具。

换言之,骨耜的出现,让田螺山先民掌握了先进的挖掘工具,于是才有发达的农业。

巧合的是,大禹陵所在的绍兴,与田螺山遗址所在的宁波,两地仅相隔100公里左右。

金沙遗址出土的木耜

上世纪90年代,在四川成都城西苏坡乡金沙村,考古发现金沙遗址,距今约3200年—2600年,是古蜀国的都城,该遗址与三星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金沙遗址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一件木制文物叫“木耜”,虽然它不如金器的雍容华贵,不如青铜的古朴厚重,不如玉器的五彩斑斓,但却是国之根基,是古蜀国繁荣富强的根本,如今被陈列在金沙遗址博物馆。

这件木耜(见下图)全长1.42米,由一根整木构成,与如今的铲子或铁锹几乎一样。由于木制物件因为容易腐烂而很难保存,因而鲜有出土木耜,但这件木耜是在距地面4—5米淤泥里发现的,发现木耜的位置是生活区的一条人工挖掘的大沟。换言之,金沙先民可能用其挖掘沟渠,之后无意中被遗弃了,由于特殊的环境而保存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与田螺山遗址的骨耜相比,无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金沙遗址的木耜都出现了改进,让其更容易普及、更适合挖掘。或许,大禹治水所用的“耜”,已经不是骨耜,而是木耜!

同样巧合的是,金沙遗址所在的成都,与汶川相隔大约140公里,与阿坝州相隔300多公里。

临近大禹陵的田螺山遗址出土骨耜,临近大禹故里的金沙遗址出土木耜,而大禹与“耜”这种工具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大禹与浙江、四川到底有何关系?

笔者认为,以4000多年前的交通状况来说,大禹不太可能浙江、河南、四川到处跑,更合理地推测应该是,在数千年的时间内,大禹部落曾经居住过这些地方,并留下了夏族后代,然后这些后代将大禹故事流传了下来。

从工具“耜”来看,大禹部落源于浙江,之后北上中原带去先进工具“耜”,成功治水并建立了夏朝,故而浙江才会有大禹陵,少康才会册封小儿子建立越国;商汤灭夏之后,夏族逃亡到了西北地区,成为商人眼里的羌人,甲骨文记载商羌关系非常恶劣,商朝经常猎杀羌人,一部分夏人可能进入了四川,带去了先进工具“耜”,也带去了大禹的传说。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史记》等

更多文章

  • 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谷雨,祭禹,公祭,绍兴市,浙江省,大禹陵典礼

    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 骆海淼 图4月20日,癸卯谷雨,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祭祀广场举行。祭禹之典,发端于夏王启,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启,祭会稽大禹陵,首创祭禹祀典之先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大禹墓地亲祭大禹,“上会稽、祭大禹”,开启了祭禹祀典的最高礼仪。此后,历

  • 大禹之禹是何意思,周朝金文揭开谜团,难怪大禹会叫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大禹,大禹治水,共工,神农氏,伏羲,伯益

    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疑古派代表顾吉刚认为大禹是一条虫:“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当时,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禹为虫”

  • 王吉怀 | 涂山大禹文化的积极弘扬和传承者——2023年涂山庙会民祭大禹典礼成功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标签:涂山,庙会,祭礼,先秦,夏朝,王吉怀,大禹治水,大禹文化,大禹典礼

    涂山大禹文化的积极弘扬和传承者——2023年涂山庙会民祭大禹典礼成功举办文 / 王吉怀大禹是中华文明源头的杰出代表,大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大禹是中华各民族古今一脉的认同,大禹是世界文明史上独特无二的骄傲。他是史籍记载的巨人,他是神话传说的艺术瑰宝,他在民心口碑世代敬仰中矗立,他在文明传承精神

  • 夏朝在中原,大禹陵墓为何却在浙江?日本教授:禹不是夏朝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秦皇汉武标签:战国,始祖,中原,夏朝,先秦,二里头,浙江省,大禹治水,大禹陵墓

    在春秋以前,还没有“疆域”这个概念,华夏大地上的不同政权之间是以所能控制的附属城邑、据点作为势力分界的。直到战国以后,随着诸侯国的征战扩张,所控制区域才从过去的“点”扩散为“面”,产生了疆域。夏朝虽然是我国史书记载当中的第一个广域王权政治实体,但它所能控制的区域十分有限。不仅如此,史书关于夏朝“疆域

  • 白塘社区:“充电补钙”赋能量 这群“头雁”启新航

    历史解密编辑:社区微更新标签:白塘,小组长,议事会,社区治理,小区管理,充电补钙,府青路街道

    提到社区生活,我们总是用“张家长,李家短”来形容,而这些“长”与“短”之间也往往蕴含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也存在于社区居民之间。这些矛盾是否能够被妥善处理,关系到邻里的和谐,更关系到整个社区的安定。近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白塘社区开展了一场以“社区矛盾调解的说话艺术”为主题的居

  • 佛山市居民医保,再启申报!| 佛山早班车

    历史解密编辑:佛山发布标签:佛山市,三水区,南海区,禅城区,度假区,居民医保,医保高质量

    ▴ 点击收听 ▴聚焦2023年度佛山市居民医保再启参保申报为实现“应保尽保”,2023年度佛山市居民医保再启参保申报。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主动申报,并按时足额缴纳参保费用。五区申报地点为所属镇街的行政服务中心或村居委。申报时间为2023年5月22日-6月9日,缴费时间为2023年5月22

  • 百家融媒重庆行|合川:乘三江之风 扬风帆启辉煌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合川,三江,钓鱼城,嘉陵江,重庆行,重庆市,育才学校

    中国日报网5月25日电(记者 许聃)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是中欧班列(重庆)入渝第一站、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素有“重庆北大门”之称。5月24日,“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2023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首站来到合川,开启了为期6天的

  • SNEC现场:正泰科技属性拉满,共启“0”碳能源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能源一号标签:光伏,新能源,碳能源,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正泰科技,国家能源局

    加群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5月24-26日,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盛会现场,耀动着一处“科技”与“零碳”交织的震撼景观,那便是正泰W1-560展台!绿色能源产业聚力集结、智慧光伏解决方案整装亮相、n型

  • 图集|万人空巷!中山沙溪百年“非遗盛宴”再启

    历史解密编辑:心与心愿标签:非遗,民俗,盛宴,中山,沙溪镇,文化周,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播回顾:品栾樨、赏非遗!沉浸式体验中山沙溪“四月八”5月26日,2023年中山市沙溪镇非遗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沙溪四月八”民间巡游活动在沙溪镇圣狮文化广场举行。“沙溪四月八”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也是中山市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最有群众基础、最能体现农村文化

  • 只要台湾不敢明目张胆搞法理台独,大陆不会轻启武统

    历史解密编辑:盛世古巷标签:台独,台湾,武统,美国,大陆,陈水扁,解放军“环岛”军演

    武统台湾终究是下下策,打起来死的是中国人,毁的是中国人的财产,影响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展,而在一旁偷笑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只要台湾不敢明目张胆搞法理台独,大陆不会轻启武统。就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台独分子敢明目张胆搞法理台独。四面都是海,死无葬身之地令其望洋生畏,如陈水扁所言:台独不行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