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第六位皇泰定帝的国家改革措施

元朝第六位皇泰定帝的国家改革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4/1/27 5:04:32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己在镇守漠北时的大臣,并且非常的宠信这些人,使得他们成为了朝中大臣巴结的对象,权倾朝野。在泰定帝的主导下,很多的回民入朝为官,并且取得了空前绝后的特权地位。当时的朝中多行贿买卖官职之举,完全没有了元英宗时期的勤廉,以及机构的精简和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反而造成了冗官局面的出现。

泰定帝的中庸之道表现为:首先并没有对杀害英宗的铁失派进行铲除,相反将他们的家产返还,同时也停止了对他们追捕。其次是将元英宗在位期间流放的诸王官属调回京师,使得前朝被冤杀和流放的御史台官被昭雪,幸存者重新录用,已经死了的进行加封等。另外被元英宗废除的诸王也被泰定帝重新恢复。泰定帝并不像元英宗那样非常的推崇汉代儒学,相反在他在位期间,汉人大臣从之前的被重用变成了不被重用,甚至大面积的遭到排斥。在泰定年间,张珪是唯一一个被重用的汉人官员。以上就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主要信息。[$HR

getPages$]

泰定帝即位诏书

泰定帝即位诏书是元朝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中唯一一个用白话文写成的诏书。元英宗死后,按照皇位继承的祖制,拥有继承权的是元英宗的子嗣,但是元英宗死时只有二十一岁,并没有子嗣。因此能够继承皇位的便是元仁宗的子嗣,也就是英宗的兄弟,然而天公不作美,英宗时候,仁宗一脉绝嗣。由此便只能往上追溯到元顺宗和武宗一脉,由此铁失一派将传国玉玺献给了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九月,也孙铁木儿颁即位诏书,正式登基为帝。

泰定帝即位诏书中,首先是对自己身份的表述,紧接着便是他能够继承皇位的原因以及在自己即位后要做的事情的表述。全文都是采用白话文进行表述的,实际上是不符合元朝的祖制的。按照元朝的规定,皇帝登基即位的诏书必须先由文臣用汉人的文言文进行拟定,之后翻译为蒙古文,昭告天下。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也孙铁木儿的地位,因为当时身边没有汉臣和精通汉文化的人,所以只能采用白话文拟定诏书,同时这白话文也是蒙古文的直译。

泰定帝即位诏书,虽然并不符合祖宗家法,但是因为情况特殊,所以并没有人提出异议,也孙铁木儿依旧顺利的登基。也孙铁木儿登基后,并没有对谋杀英宗的铁失一派进行严惩,相反为了稳定朝政,还给他们加官进爵。一个月后国本已固,泰定帝将其一干人等统统诛杀。[$HR

getPages$]

泰定帝的措施

泰定帝的措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人事政策、财经政策、开设经筵和宗教政策。

泰定帝的措施在人事方面主要是宥和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集团内部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对他在镇守漠北期间的大臣的重用,其次是对回民的重用和将前朝的冤案进行平反,最后则是排斥汉人大臣,使得他们不再被重用,总之在人事任用方面,因为泰定帝的措施,使得元朝的朝政非常的腐败。泰定帝在位期间,用回民进行理财,在当时灾害连年的状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经济的稳定,这是非常难得的。泰定年间,采用南粮北运的方法来平抑大都的物价,从而维持了市场的稳定。元朝曾出现了通货膨胀,并持续到了元英宗末年。泰定帝即位后继续实行英宗的政策,减少货币的印刷,从而使得物价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

公元1324年二月,泰定帝采纳了赵简的建议,开设经筵,其方式是“三日一进讲”。开设经筵这一方式使得泰定帝笼络了汉人的心,一时被传为佳话。

泰定帝在位期间,对于宗教的措施是维持之前的状态,即兼容并包政策。泰定帝崇奉藏传佛教,在位期间曾经动用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以建造寺院。另外在泰定四年他曾经下令“禁僧道买民田,违者坐罪”。另外因为泰定帝在位期间,大量的任用回族,所以伊斯兰教在元朝也得到了大力的扶植。以上就是泰定帝的措施。[$HR

getPages$]

泰定帝黄帝

泰定帝黄帝陵并不是指的泰定皇帝陵寝,而是泰定帝在位期间对黄帝陵的保护。黄帝陵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夏第一陵”的美称。

公元1325年,位于陕西的轩辕黄帝陵寝发生了火灾,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皇帝,泰定帝并没有因为民族不同对黄帝陵置之不理,相反他下令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禁止砍伐周边树林。黄帝陵是华夏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但是这并不包括华夏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帝王。而且泰定帝并不像元英宗那样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位期间因为大量的启用回民使得汉族官员遭到了一定的冷落、排斥,所以他能够下旨对黄帝陵进行保护是非常难得的一项决策。

当时发生火灾的是黄帝陵西院保生宫,所以除了命令禁止破坏和砍伐黄帝庙宇周边柏树林木外,还命专人对黄帝陵进行保护。关于泰定帝下旨保护黄帝陵庙的条律,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圣旨。

关于泰定帝黄帝陵的圣旨碑文保存的并不完整,其大体意义是说:根据罗德信的诉状可以了解到,每年都有不为公法的人在黄帝陵寝周边砍伐树木,捕猎飞禽,现在下令官差对其进行抓捕,如果还有人再犯,就进行严厉的惩治。当然这到圣旨并没有采用蒙古语,相反他是采用了当时的白话文,使得圣旨通俗易懂,让百姓都能够了解官方对黄帝陵的保护措施,从而避免了因为条款不清楚而造成的误犯。这便是泰定帝黄帝陵的故事。

更多文章

  • 道光将节俭发挥到极致 却止不住满清王朝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道光

    虽然说中国古代是家天下,但奉行节俭的君主还是不少。尤其是历朝开国皇帝,得天下不易,大多都比较节约。清朝的道光皇帝也很节俭,但是他的带头节俭,并没有起到净化国家社会风气的作用,反而是闹出了一堆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笔者就来说说道光皇帝的节俭癖好。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其

  • 道光皇帝:史上最抠门最搞笑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是个平庸守旧的皇帝,想要禁烟结果却导致了鸦片战争,不敢对付英国人又搞得中国很丢人,实在是弄得他很无奈,也弄得大清国很无奈。可是他在主观上,不能说没有努力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他也为了使国家更好而做出了许多努力。最有名的,除了禁烟,就是他的节俭与吝啬了。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

  • 太监也能封王:扒扒中国史上称王的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宗爱,李辅国

    宦官,作为刑余之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少了男欢女爱的资本,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了,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们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如果宦官们靠着给皇室服务这点优势,捞取点油水,倒也无伤大局;但一旦染指权力,左右朝政,那这个帝国、这个王朝必遭劫难

  • 解析如何评价明朝被誉为救时宰相的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谦

    《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

  • 明武宗朱厚照的生母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武宗,朱厚照

    明朝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为明朝中兴之主明孝宗的独生子。明孝宗与张皇后一生恩爱,除张皇后外没有在纳一个嫔妃。就是关于他们的这个独生子的身世,还惹出了一个轰动朝野的大案子——郑旺妖言案。在案子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明武宗朱厚照离奇的身世谜案。明武宗皇子非张皇后所生而是婢女郑金莲所生?“皇上喜得龙子,大赦天下,许

  • 堂堂一国之君却被老婆欺凌的10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被老婆欺凌的皇帝

    在当代社会,怕老婆并不是特别少见的现象,可是说起皇帝也怕老婆的事,许多人就感觉到稀罕了,堂堂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天下所有百姓生杀予夺的大权于一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后宫粉黛佳丽少说也有三千,区区一个老婆,他还会怕吗?但历史史实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在古代怕老婆的皇帝细数起来还真有一大摞。隋

  • 导致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祸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诛宦官,但董卓未至而何进已死。当时洛阳大乱,袁术、袁绍兄弟于是率军攻击皇宫,中常侍段硅等劫帝走小平津,董卓遂率其部众于北芒迎汉帝还宫。贾诩之后董卓当权暴虐不仁,又为吕布、王允等人设计诛杀。可惜王允为人过于刚直,当时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就是没有马上赦免董卓那

  • 中国最后的宰相胡惟庸:位高权重祸及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惟庸

    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是胡惟庸,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置的,属于中书省最高长官。但是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左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在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被当众凌迟处死,并夷灭九族。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死亡,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也就此画上句号。明王朝建立伊始,太祖朱元璋

  • 春秋时期美男子公孙子都竟然帅到人神共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美男子公孙子都,公孙子都

    相传周朝末年,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美男子,这一当时的男神便是公孙子都。公孙子都武艺高超,相貌出众,是众多郑国女子的梦中情人,而这一位帅的人神共愤的美男子到底帅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公孙子都简介。公孙子都画像公孙子原名公孙阏,本姓姬,字子都,是郑国贵族。因其长相俊美,被称为

  • 秦始皇东巡南京凿方山后为何要破坏龙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第一次将国家进行了统一,有效的实施全国管理,解决了度量衡的统一,可谓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一番盛世。那么在秦始皇登基为皇帝之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东巡都去了哪些地方?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意义在哪里?秦始皇画像(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