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冉闵大帝:解密冉闵毁誉参半的悲壮一生

冉闵大帝:解密冉闵毁誉参半的悲壮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2/15 13:24:23

冉闵大帝

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获,死于遏陉山。冉闵大帝如昙花一现般,只盛其一时,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冉闵画像

冉闵明明是汉人,却是后赵武石虎的养孙。这到底是怎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呢?原来,冉闵的父亲冉良被后赵明帝石勒所俘获,并被石虎收为义子。当时十二岁的冉闵也就顺理成章变为石虎的义孙了。冉闵虽然年幼但是眼光敏锐观察细致,所以深得石虎的宠爱。成年后的冉闵,身材威武,有胆有识,骁勇善战,并在昌黎之战中表现突出,从此一战成名。

闵冉虽然在战斗方面勇猛有识见,但是真的称不上是有仁心的帝王,这或许就是他最后战败被擒的原因之一。石虎在位时,曾授封有功之将苻洪为西平郡公。但是闵冉却劝谏石虎,苻洪才智突出,得到将士的拥护,儿子们也都有才干,应该将他们秘密杀掉,以除后患。石虎没有采纳。石虎死后,石世即位。闵冉帮助石遵夺取了帝王之位。后来,石遵越来越疏远闵冉,并对他产生了猜疑,于是闵冉在石遵杀掉他之前,先下手为强,在琨华殿杀死了石遵。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狼子野心的人,大肆屠杀胡人,血洗城池,灭掉石姓的人,称帝于南郊,改年号为永兴,国号为大魏。

冉闵真的是汉族英雄吗

五胡乱华时代,中原大地上曾出过不少反抗异族侵略的勇士,被称为“屠夫天子”的冉闵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闵作为军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击了塞外入侵中原之游牧民族的嚣张气焰,在百年战乱中挽救了数百万汉族百姓的生命,保护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对汉人来说,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冉闵画像

后世有人评价冉闵为暴君,在他与异族交战的过程中,数度发动大规模屠杀,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尽城中胡人军民,手段未免太过残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世上还有一个放诸四海皆通用的关键词,叫作“立场”,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还在为二战时降临到自己国土上的两颗原子弹耿耿于怀,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对于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百姓来说,日本遭受这样的天罚,简直是罪有应得!

同样道理,站在氐、羌,或鲜卑族人的立场来说,他们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杀流亡的悲惨命运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为侵略者,这些塞外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疯狂屠杀汉族军民,犯下滔天罪恶,致使近两千万汉人被屠杀得所剩无几!面对异族侵略,中原军民除了奋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之外,别无他途,而以暴制暴,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无可否认,它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中最能有效地震慑敌人的手段!

冉闵纪念园

冉闵因为被传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使得这个冉魏王成为了争议的中心。相传他被鲜卑族斩杀后尸骸被遗弃。因为被胡人痛恨,所以他的尸首被胡人剖开,肢解,导致冉闵尸骨无存。冉闵部将把冉闵的衣冠收集,在冉闵的故乡河南安阳建了一个衣冠冢。近些年,安阳当地部门又在附近建起一个冉闵纪念园。


冉闵雕像

园林里有他的雕像,剑林,还有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华夏哭墙。在黄县高提乡寨外村里的一处农家院子,曾经挖掘出文物,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红卫兵毁坏。至今是唯一一个直接证明是魏王冉闵的遗迹地址。但是因为这里并没有尸骸发现,所以被认为是冉闵部将纪念他建立的衣冠冢遗址。一直到今天冉魏家族的后人和海内外华夏子孙一起发起,共同筹款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冉闵的纪念园林。

五胡乱华曾经是历史上出现的一个极度混乱时期,主要是胡人对汉族人的残杀暴政令人发指,直接导致中华民族危难存亡。华人几乎都被沦为低等人种以及奴隶,甚至出现汉人被当成食物的可怕场景,这个时候,汉族人人自危,冉闵,被收养为赵国后代的汉人,却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在胡人侵华的北方混乱中建立了一个强悍的冉魏政权,还发布了屠杀胡人的指令,就是因为他的崛起才让胡人不敢再轻易虐杀汉人,汉族才得以重新光复。因此冉闵纪念园其实非常值得肯定的。

冉闵后人

中国历史上因屠尽五胡,挽救了中华国运而被称为“汉家英魂”的北魏皇帝冉闵,于公元352年就义于遏陉山,至此,轰轰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瞬间的惊艳过后,立刻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陨落。

冉闵

冉闵死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其后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姓埋名,散落西南各地。

相传,后世学者通过对南方冉氏世系的调查,认为现在冉氏一族的后代主体主要为聚居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

据史料记载,土家族人的先祖冉守忠在南宋徽宗皇帝时期,曾奉命征讨苗族部落而进入川东南的蛮荒之地,后因种种原因落户,因而冉氏一族血脉流落于此,也不难理解。

光阴流转千年,至新中国建国后,民族划分,现在当地冉姓居民绝大部分是土家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居民,鲜有汉人。他们绝大多为冉闵的后人,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知晓他们的先辈之中曾出现过一位皇帝,尽管后代子孙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苦,然而至要提起先祖的丰功伟绩,他们依旧带着一份难掩的自豪感。当然,除可自豪感,还有一些羞耻感,因为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位所谓的皇帝,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暴君,亦是一个不忠不孝的篡位自立者,想到这些,后人便不愿再提起有关先祖的事迹。

冉闵此人,究竟是挽救汉家存亡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正史并未给出太多评价,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传奇历史人物,其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四大“渣男”皇帝 第一名竟被称为情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汉武帝

    1、唐玄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千古传奇,有的文学作品把唐玄宗描写成情圣。其实,唐玄宗也挺“渣”的。他纳杨玉环为妃就有违人伦。因为杨贵妃是他的儿媳妇,贵妃的丈夫本是皇子李瑁。唐玄宗早期最宠幸的是武惠妃(李瑁母亲)。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感情空虚,竟占据了李瑁的老婆。唐玄宗还宠幸过大才女江彩萍,即梅妃。但

  • 东汉废帝刘辩: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少帝自己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卓

    汉少帝刘辩东汉少帝刘辩,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位仅仅五个月,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15岁,他在位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汉少帝刘辩刘辩(公元176-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年仅15的刘辩便登基为王。话说,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刘宏曾在群

  • 李广是谁李广简介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里的飞将军就是指的李广,在人才济济的西汉,李广确实不算特别出众,在他的前面是霍去病、卫青、周亚夫,这几人无论是战绩战法都是兵家翘楚,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也都是赫赫有名的。而李广在战术兵法和为人等方面,的确都比前几位逊色

  • 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很多出身显赫的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莽皇帝,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还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朱元璋画像元朝末年政治愈加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剃度出家,做过50天的小和尚。寺庙断粮之后,他又被

  • 赵奢论税如何反映出赵奢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奢

    赵奢论税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赵奢论税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赵国的一个收税的小官,当时他去平原君家里收税,结果平原君家里的仆从不肯交税,平原君

  • 百里奚: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千古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里奚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羖大夫”之称。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今日河南南阳

  • 小明王韩林儿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林儿

    朱元璋 韩林儿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来取名兴宗,现在安徽凤阳人。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领袖人物,其父亲曾经用白莲教的名义组织群众起义,在父亲死后韩林儿和自己的母亲逃亡至武安。随后被父亲的手下迎接回亳州,自立为帝,史称小明王。朱元璋画像朱元璋韩林儿两人分别在元朝末

  • 明朝将领李成梁九个儿子也战功赫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将领李成梁,李成梁儿子

    李成梁生于明代嘉靖五年,卒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共享年90岁。李成梁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他和戚继光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李成梁,后人评价他为有功有过,李成梁的功绩在于镇守明朝东北边境四十载,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军事上强有力的保障。在李成梁的镇守边境期间,立下的战功无数,女真等外族均不敢

  • 揭秘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秀成

    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是最出名的,也是战绩最卓著的,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李秀成带着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出,但是由于李秀成的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的马跑的慢而与大部队走散,后来被村民抓住献给了

  • 魏无忌为了改变魏国的命运都做了什么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无忌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