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骞的精神告诉我们什么 张骞后代是谁

张骞的精神告诉我们什么 张骞后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1/25 23:34:23

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一直沿袭到今天。他不怕苦,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赞颂。当时汉武帝招募人员出使西域之时,张骞便勇敢报名,出使西域的道路困难重重,可想而知,没有超乎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是不可能主动报名的。因为没有人走过西域的道路,张骞的出使西域的事迹使他成为第一人。这条连接同西方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细数张骞的精神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张骞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出使西域,不仅道路困难重重,路上还会遇到残暴的匈奴,丧命的几率真的很大。但是胸怀大志的张骞毅然决然的前去大月氏。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第二。张骞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众所周知,在张骞出使大月氏期间,他被匈奴抓取当了十年的俘虏。匈奴为了拉拢张骞为他娶妻生子,即使是这样,张骞心中仍旧不忘大汉的使命,十年之久仍未改变张骞的大汉之节,他也在处处寻找可以逃出去的机会。果然在一次匈奴松懈之时,他与甘父等人逃了出去,继续前往十年前心中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大月氏。如果换了他人,也许会在匈奴的地盘同妻子孩子安然的度过一生,然而张骞却不是这样。这样的爱国之情也是无人能比的。第三,张骞还是个重信义的人,他对各国使者的礼仪之风赢得了西夷各国的爱戴,张骞的名声在那时可谓是响彻一时。

张骞故居在哪里

张骞的故里是陕西省城固县,城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盛产蜜桔的好地方。这里的气候也是非常舒适,冬季没有严寒,夏季没有酷暑,四季气温平和,可以称作是大西北的“江南”。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大,植被茂盛,盛产两百多种中药材。不仅植被茂盛,而且矿产丰富,石灰石、蓝晶石等产量丰富。这里农业生产业发达,主要以“果、茶、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业发展链接渠道形成产业基地。先后获得多种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

张骞之墓便是建在张骞纪念馆中,为了纪念张骞,百姓将一对石虎供奉到现在,这对石虎是百姓用祈雨求神的,传说它是张骞偶然从织女那所得。张骞的陵园分布对称,很有汉朝时代建筑物的特点。另外南沙河风景旅游区自然风光之貌迷人,鱼鸟丰腴,山川秀丽,百花斗艳。

张骞的故乡固城县也有美食存在,城固面皮就是其中之一。面皮白嫩细软,香滑有味。再配上豆芽,菠菜等辅料,浇上各种酱料,独有固城风味。面皮可拌着吃,可以炸着吃,还可以炒着吃,吃法多样,口味不同,是固城人们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历年来,张骞的后代在城固老实本分,秉持着先人朴质肯吃苦的精神一直快乐的生活着。他们为张骞修建纪念馆与祠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城固县不仅出了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同时也出了别的著名人物。千百年来,城固县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建设自己的家乡文明,谱写了许多美丽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文化遗产。

旅行家张骞纪念馆在什么地方

张骞因为开辟了丝绸之路而被世人所称道。这个汉朝有名的外交官成了世人所永远不能忘却的伟人,于是便有人修葺了张骞纪念馆以表对张骞的纪念。张骞纪念馆座于其故乡博望村,先属于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百姓为了纪念张骞,一直在供奉着一对石虎,传说中这对石虎是张骞在泛槎时偶然得到的。

张骞纪念馆

张骞纪念馆整体呈对称分布,献殿内有著名画家为其所画的张骞出使西域图。殿内古风依旧,典雅大方,大门青砖绿瓦,颇有汉室宫殿建筑的特点。东西两区的景物陈列各不相同,东区主要陵园,展览部分,西区则是展示地貌文化等部分。当地的风景人物精美照片也在馆内供人观赏。

张骞纪念馆也时常有学术讨论会在此举行,主要是弘扬张骞勇敢无畏的冒险开拓精神,激励世人向其学习。现在,县城每年会举办一次张骞文化节来宣传这种气氛,这种独特的城市精神是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的,张骞的冒险开拓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现代人的心志。同时纪念馆设有多种藏品,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均有陈列供游客欣赏,年参观量达三万人次。臧品除了供游客欣赏,也会拿来以社会捐赠的方式进行弘扬精神。

张骞的开拓新道路的事迹也是后朝后代所效仿和学习的,对后代的教育意义也非常重大。所以其纪念馆被也称为爱国思想教育之地。

张骞班超是什么关系

张骞和班超均是在汉朝时期对西域之路的开拓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张骞生在西汉,班超生于东汉,由于处在的朝代不同,自然出使西域的目的和影响也会不同。张骞所处的汉武帝在位时期,国家人力财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汉武帝一边派卫青等人攻打匈奴,一边又派张骞出使西域。

那时候的西汉地大物博,成了各国竞相前来朝拜的对象,西汉的势力影响到了西域各国。但是班超所处的东汉就不一样,那时候匈奴的势力分成了两拨,南边的匈奴归顺了汉,而北边的匈奴势力强大常常侵犯了西域各国,因此东汉很难与西域进行外交活动。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班超也不一样,张骞是为了寻找联合的国家对匈奴进行一网打尽,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已经迁移,表示不愿再攻打匈奴。第二次劝说乌孙地区一起攻打匈奴,虽然乌孙王没有同意,但是却开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文化商业贸易往来。班超出使西域则是为了攻打匈奴,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最终占弱势的班超战胜了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也开启了汉与西域各国之间文化往来的道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班超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打散了匈奴的势力,恢复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再一次稳定了丝绸之路的正常运作。

张骞的样貌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张图是张骞在被匈奴俘虏后在西夷地区生活的打猎图。图中可见张骞是一名身材魁梧高大,豪放爽朗的人。他穿着当地匈奴特点的服装,骑着烈马奔驰在旷野上,身形是如此的威武雄壮。虽然张骞被迫穿着匈奴的服装,吃着匈奴的食物,但是他心中秉持着大汉的气节,从未动摇过。

张骞也是个对大汉忠心不二的人。在被匈奴掳去当了十年的奴役,依旧大汉气节不变,也正是其气节依旧赢得了匈奴的赞赏,匈奴花了十年的时间笼络大汉使节张骞,然而张骞心中依旧秉持那个未完成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国家。就这样,他趁匈奴不备,偷偷逃走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心胸宽大,文人信义,西南蛮夷都很爱戴他。因为这些品质才能营造大汉与各个地区之间的友好联系。

他两次出使西域,带着众多名贵物资同时也带着大汉气节前去各国进行外交活动。各国贵族人士都听闻张骞的心胸宽广与为人信义,从他身上领略了大汉的威严与风采,纷纷带上本国的特产前去大汉进行文化交流,并且与大汉长期保持着和亲的政策。可惜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后的第二年便逝世了。

他健壮的体魄支撑着他成功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也开启了汉与西域各国之间文化往来的道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张骞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关系上成了功臣。

张骞后代如何了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通者,张骞在历史上的地位显著,同时他的丰功伟绩也被后代世人所传颂。那么张骞的后代现如今如何呢?张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他的家乡固城千里流传,世世代代绵延不绝。据考古学家讲述,现住在固城县的张骞的后代还有五百多个。

为了纪念张骞,村里的人还未张骞修建了一座张骞祠堂,每日祠堂前的香火总是不间断的延续。祠堂内张骞的雕塑高大威武,墙上挂着一幅壁画,其中写着一副对联。这样小小的祠堂被张骞后代供奉至今,后代们对张骞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全都表现在祠堂香火的不间断。

村里的第六十五代孙介绍说,张骞的后代主要分布在城固的各个小村落里,全县大约有一千多个人,大部分都还在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张骞的后代几乎都是农民,勤勤恳恳,带着祖辈的踏实朴质的精神延续到现在。

再张骞的陵墓旁守着一对石虎,这对石虎对张骞后代来说算是他留下了的一件宝贵的财富。据说这对石虎是张骞乘槎时偶然从织女那里所得的。当地的人供奉着它,求雨拜神,世世代代祈求它保佑当地人民。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张骞也不曾想到自己会开通丝绸之路,打开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也不曾想到,当初的一个勇敢的决定促就了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更多文章

  • 张飞墓在哪里:张飞墓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

    张飞墓在哪里张飞墓,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西街汉桓侯祠内。据《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以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关羽被害之后,张飞在阆中准备挂孝伐吴,他命部将范疆、张达在三日内赶制白盔白甲。范、张二人心怀不满,密谋杀害了张飞。张飞遗体葬于阆中,墓坐北向南,全用黄沙土垒成,隆然

  • 历经五朝侍奉多个皇帝 他靠啥成为官场不倒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道

    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期间,契丹人灭了后晋以后,也曾对中原实行过短暂的统治。“五代”时期是一个形势极不安定的乱世,政权皇帝更迭频仍,官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一个动荡变乱的年代,连皇帝都坐不稳,冯道却营盘铁打,先后经历五朝,侍奉十

  • 高士廉传 高士廉以德处世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士廉

    高士廉传高士廉是唐朝初年的宰相,出生于575年,原名为高俭,士廉是他的字。高士廉原先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被贬。在武德五年的时候,他归附了唐朝,担任雍州治中。后来,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功劳,被提升担任侍中,又被封为义兴郡公。高士廉人物图《旧唐书·高士廉传》中详细讲述了高士廉的一生。他年轻的时候才学过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上官婉儿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

  • 姽婳将军林四娘:秦淮歌妓在战场上的风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林四娘

    姽婳:女子体态娴静美好姽,闲体行姽姽也。从女,危声。犹頠之为头,闲习也。——《说文》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宋玉《神女赋》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嫿於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红楼梦》第七八回:“﹝恒公﹞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嫿将军’。”《镜花缘

  • 历史上的孙膑庞涓为何要同门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膑庞涓

    孙膑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有很多,现在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师兄弟相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庞涓(左)和孙膑剧照师兄弟相残这个故事,讲的是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庞涓和孙膑都求学于名家鬼谷子门下,庞涓比孙膑要早出仕。相传,庞涓为人小气自大,非常喜欢嫉妒别人。在和孙膑学习的过程中,庞涓就非常嫉妒

  • 关羽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关羽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之死的原因,关羽的评价

    论三国一众豪杰,智勇双全的关羽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如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等,无一不尽显其神勇盖世,无惧艰险的英雄本色,可以说,关羽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是中国传统意义上英雄主义的完美化身,不愧为后世景仰的关圣大帝!然而,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最终因何殒命

  • 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 李陵劝降苏武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陵

    汉朝李陵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就让他率领八百骑兵。李陵为人勇敢,有一次还深入到匈奴境内2千

  • 赵光义是如何杀死宋太祖的 赵光义属于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是如何杀死宋太祖的公元960年,当时身为五代十国中后周大将的赵匡胤在陈桥这个地方被手下们拥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之后,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被迫退位,于是北宋王朝正式建立。赵匡胤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也是开疆拓土的一生,他先后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等割据政权,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