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光义是如何杀死宋太祖的 赵光义属于篡位吗

赵光义是如何杀死宋太祖的 赵光义属于篡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84 更新时间:2024/2/15 13:24:46

赵光义是如何杀死宋太祖

公元960年,当时身为五代十国中后周大将的赵匡胤在陈桥这个地方被手下们拥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之后,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被迫退位,于是北宋王朝正式建立。赵匡胤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也是开疆拓土的一生,他先后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等割据政权,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疆域和统治的基础。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勤勉有为皇帝,却在976年猝然离世,终年五十岁。

赵光义剧照

关于赵匡胤的突然离开,后人大多数认为这并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次有组织和预谋的谋杀。而这起谋杀的幕后主使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原因是他有时间和动机杀害赵匡胤,同时他也是赵匡胤之死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先假定赵光义就是凶手,然后来看赵匡胤暴死的全过程。在976年10月19日的夜晚,赵看,赵匡胤宣召了赵光义入宫陪他喝酒。当晚赵光义就留宿在了皇宫中。没想到隔日的清晨,赵匡胤就突然离世了。这是正史中关于赵匡胤之死的记载。其中并没有讲到赵光义是如何杀死赵匡胤的。不过在一本叫做《湘山野录》的书中,记载了一个叫“烛影斧声”的典故,讲到了赵光义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兄长的:在两人喝酒期间,有人曾在烛光之中依稀看见赵光义有离席的举动,之后又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的声音,并大声说:“好为之”。这个故事曾经广为流传,不过似乎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典故不是出自正史,真实性值得怀疑。

目前不说赵光义是如何杀死赵匡胤的,就算是连证明赵光义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都还没有找到,更加不要说他杀死赵匡胤的过程了。

赵光义是篡位吗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的位置一般是由上一位皇帝传给自己的子嗣的,而且这个子嗣一般的要求的是嫡长子,这就是著名的“嫡长子继承制“。千百年这个规矩几乎很少被打破过。不过凡事总会有例外,比如说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画像

其实说是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并不准确,因为赵匡胤在死前并没有立下过什么遗诏要把皇位传给他,而赵匡胤的死本身就是历史上一个千古之谜。赵匡胤的死亡要追溯到个公元976年10月19日,这天夜里,赵匡胤把赵光义叫到了皇宫中一起喝酒。或许两人喝得太过尽兴了,当晚赵光义就留在了宫中。于是蹊跷的事情发生了,隔日的清晨,赵匡胤毫无预兆地暴死,终年五十岁。在古代,能够活到五十岁已经算是比较长寿了,但是按照赵匡胤强健的身体来说,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此前他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突然之间就猝死了实在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此人们据此推测赵光义为了篡位而杀死了自己的兄长。

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而他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理性,提出了著名的“金匮之盟”一说,主要内容是赵匡胤曾经许诺过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在他死后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还命令宰相赵普写成了遗书,并藏在金匮之中。不过这份遗书一直没有被找到。

综合来看,赵光义确实是有弑兄篡位的可能,但是在没有决定性的证据之前,我们并不能把这件事当成事实来看待。

赵光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评价是不怎么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涉嫌杀害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然后窃取了原本应该是属于赵匡胤后代的皇位。但是我们如果抛开对他的个人道德的评价来看赵光义的皇帝生涯,应该说他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政绩的,他的主要政绩应该是在开拓疆土方面。

赵光义剧照

赵光义于公元976年登基为帝。在即帝位之后,他继续致力于完成兄长赵匡胤来不及做的统一全国大业。在978年的时候,因为他的施压和威吓,占据附件漳州和泉州两州的陈洪进向北宋朝廷投降,割据两浙的吴越王钱俶也宣布归顺北宋。第二年,他御驾亲征太原,消灭了北汉政权,由此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基本统一了中国南方地区。

在一统南方之后,赵光义又将目光对准了北方,他对于收复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一直抱有强烈的信念和决心,这不仅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一旦获得这块地方,北宋就可以大大加强对北方政权的防御,而且也是由于这里原本是属于汉人的土地。于是在979年,赵光义不经准备和筹划,就贸然派兵攻打幽州,意图打辽国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辽国知道之后,立即派遣精锐部队援救幽州,结果宋军因三面受敌而大败,连亲临战场的赵光义都受了箭伤。自此北宋再也没能收复这里。

应该说赵光义是做出了一番政绩的,不过他在朝政上也犯过不少的错误,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他所犯的错误就对他彻底否定,这是不科学也是片面的评价。

赵光义后代

赵光义,史称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三弟。他在赵匡胤于公元976年猝然离世之后登基为帝。据他自己所说,之所以是他继承地位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继位是因为赵匡胤在生前曾经答应过母亲杜太后死后把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在继位之后,在开疆拓土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基本统一整个南方地区。赵光义一共在位二十一年,他于997年病逝,享年五十八岁。死后由他的三子赵恒继位。

赵恒画像

关于赵光义的后代,应该说他们的身份都是非常尊贵的,其中自他以后的北宋皇帝所有人都是他的后代,而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自然也不会有例外。不过赵构在选择继位人选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赵构一生只有一个孩子名叫赵旉,不过很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此后赵构便再也没有生过孩子。这时候大臣们纷纷上奏赵构要求他尽快确立太子人选,他们的意见是既然赵构没有孩子,那么就应该从赵匡胤的后代中挑选应该作为继位人选,一开始,赵构对于这种建议自然是非常不满和反对的。但是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了想法,据他自己所说,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宋太祖带着他来到了”万岁殿“,带他看了当年“烛光剑影”的全部过程,还对他说只有他把皇位传给我的后代,国势才会有所转机。于是赵构历尽艰辛扎找到了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赵昚,并把皇位传给了他,赵昚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不管整个故事不是真的,总之赵光义的后代在做了七任皇帝之后,整个宋朝最后又回到了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的掌控之中,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事情。

标签: 赵光义

更多文章

  • 秦国丞相魏冉对秦国作出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冉

    秦国丞相魏冉昭王七年时,魏冉任秦国丞相。之后更是先后四次出任秦国丞相一职位。魏冉是昭王的舅舅,在昭王年少时,和姐姐宣太后共同主持国政。魏冉浮雕武王死后,魏冉和姐姐芈八子共同将昭王推上王位。为了秦国的地位,亲自率领众将厮杀于各诸侯国之间,一次又一次的攻取城池,扩大秦国范围。魏冉一生战功赫赫,精通军事战

  • 三国萧何简介:曹操和刘邦是怎么评价萧何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

  • 冉闵大帝:解密冉闵毁誉参半的悲壮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冉闵

    冉闵大帝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获,死于遏陉山。冉闵大帝如昙花一现般,只盛其一时,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冉闵画像冉闵明明是汉人,却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这到底是怎么错综复杂的

  • 历史上四大“渣男”皇帝 第一名竟被称为情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汉武帝

    1、唐玄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千古传奇,有的文学作品把唐玄宗描写成情圣。其实,唐玄宗也挺“渣”的。他纳杨玉环为妃就有违人伦。因为杨贵妃是他的儿媳妇,贵妃的丈夫本是皇子李瑁。唐玄宗早期最宠幸的是武惠妃(李瑁母亲)。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感情空虚,竟占据了李瑁的老婆。唐玄宗还宠幸过大才女江彩萍,即梅妃。但

  • 东汉废帝刘辩: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少帝自己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卓

    汉少帝刘辩东汉少帝刘辩,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位仅仅五个月,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15岁,他在位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汉少帝刘辩刘辩(公元176-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年仅15的刘辩便登基为王。话说,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刘宏曾在群

  • 李广是谁李广简介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里的飞将军就是指的李广,在人才济济的西汉,李广确实不算特别出众,在他的前面是霍去病、卫青、周亚夫,这几人无论是战绩战法都是兵家翘楚,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也都是赫赫有名的。而李广在战术兵法和为人等方面,的确都比前几位逊色

  • 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很多出身显赫的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莽皇帝,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还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朱元璋画像元朝末年政治愈加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剃度出家,做过50天的小和尚。寺庙断粮之后,他又被

  • 赵奢论税如何反映出赵奢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奢

    赵奢论税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赵奢论税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赵国的一个收税的小官,当时他去平原君家里收税,结果平原君家里的仆从不肯交税,平原君

  • 百里奚: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千古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里奚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羖大夫”之称。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今日河南南阳

  • 小明王韩林儿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林儿

    朱元璋 韩林儿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来取名兴宗,现在安徽凤阳人。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领袖人物,其父亲曾经用白莲教的名义组织群众起义,在父亲死后韩林儿和自己的母亲逃亡至武安。随后被父亲的手下迎接回亳州,自立为帝,史称小明王。朱元璋画像朱元璋韩林儿两人分别在元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