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生平:忍受“胯下之辱”其中蕴藏何种兵法?

韩信生平:忍受“胯下之辱”其中蕴藏何种兵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2/21 12:41:10

抱负远大的韩信,理智地选择了胯下之辱,种种考量之外,他从小得到《孙子兵法》的指引,视《孙子兵法》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可不说是重大的原因。胯下之辱,磨炼了韩信的意志,使他能在忍耐的极点冷静行事。

在韩信的早年行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胯下之辱。

据说有一天,韩信佩剑经过淮阴街市。街市上的人,多有些狗屠商贩,如同当年沛县街市上的樊哙周勃一般。手脚勤快养家糊口之人,最看不惯韩信这种破落子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穷得吃不起饭,还酸溜溜地带把剑,实在是讨打。于是,在众人的怂恿下,一位鲁莽少年站了出来,横街挡住韩信的去路,挑衅说:“别看你小子长得人高马大,还喜欢佩剑带刀,其实是他妈胆小鬼。”

韩信没有搭理他。少年更来了劲,扯开衣襟高声喊道:“你小子不怕死,捅我一刀。不敢捅,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众目睽睽之下,韩信一言不发,久久地注视着这位恶少,最终弯下腰,匍匐在地上,从恶少的胯下钻了过去。街市上爆发出哄堂大笑,大家都以为韩信是个窝囊废。

胯下之辱的故事,同寄食亭长、漂母饭食的故事一样,是司马迁到淮阴踏访时收集到的民间传说,生动地传达了淮阴的乡土风貌和韩信的性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伟大的司马迁,最爱这些轶闻掌故,他继续为我们讲述这三个故事的结局,汉帝国建立以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衣锦还乡,找到了三位故事的当事人,分别做了不同的处置。对于漂母,韩信赐以千金;对于南昌亭长,韩信当面指斥他是小人,为德不终,扔给他一百钱;对于当年侮辱了自己的恶少,韩信对部下说:“此人也是一位勇士。当年他羞辱我的时候,我岂非不能一剑杀了他?不过,杀了他并不能扬名天下,因为忍受下来,才有了今天。”说完这番话后,韩信下令,提拔这位恶少作楚国的中尉,负责都城下邳的警卫。

我读《史记》,对于司马迁所讲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喜爱之余,又有将信将疑之感。韩信衣锦还乡,赐漂母千金,掷亭长百钱,作为民间传说来解读,是常见的因果报应的故事,一报还一报,容易理解。唯有提拔恶少作中尉的事情,总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胯下之辱的故事,千百年流传,已经成了汉语的常用成语,引申出来的意义,是说一个人只有能够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才能得到一般人所得不到的荣光。遥想当年,韩信匍匐下地,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恶少胯下钻过,他那种能忍的功夫,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常人承受的范围。

苏东坡著《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东坡的这段名文,本是针对张良说的,不过,将这段话用来解说韩信,也许更为合适。

韩信正是这样的大勇豪杰,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他之所以如此能忍,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抱负。他自视甚高,展望甚远,他舍小求大,忍辱负重。由此推想开去,青少年时代的韩信,究竟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他在淮阴街市上带剑独行的时候,他对未来究竟有何种梦想,在他那年轻的心中,谁是崇拜的偶像?韩信钓台:淮阴是水乡,内外运河、张福河、二河、古黄河等多条水道在此交汇,河道水泽之间,处处是历史遗迹。

韩信用兵,最善用水,多次依水用兵的胜算,都是植根于淮阴水乡的灵气。我整理韩信的历史,深感韩信是志在将帅的人,他自幼熟读兵书,《孙子兵法》他熟读成诵,孙子其人,或许还有辅佐周武王平定天下的姜太公,就是少年韩信心中的偶像。纵观韩信的一生,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军事生涯,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性情和人生。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了解韩信其人其事的一把钥匙。

《孙子·火攻篇》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意思是说,国君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怨恨而贸然作战。合于国家利益就行动,不合于国家利益就停止。简短的话语,将正确行动的原则讲得清清楚楚。重大的行动,不能受情绪的左右,怨愤时的冲动,最是大忌。决定动与不动的根本,在于前瞻性的算计,合于利益就行动,不合于利益就停止。

《火攻篇》接着道:“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意思是说:发怒后可以重新喜悦,怨恨后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说,明君一定要对此慎重,将帅一定要对此警惕。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道理,就在这里。补充的说明,更为深入明白。喜怒哀乐的情绪,可以变化反复,国破身死的存亡,决然一去不回。两相比较之下,孰轻孰重,孰是表面,孰是根本,一目了然。

俗话说,人生如战场,兵法就是人生哲学。当韩信在淮阴街市受到恶少挑衅的时候,他眼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忍辱负重,匍匐下地钻胯,另一种是任气使性,拔剑刺杀恶少。可以想象,韩信若是选择了后者,他可能在刺杀了恶少之后,被恶少的同党们所杀,或者是成为杀人犯而被官府通缉逮捕,判处极刑。如此一来,历史上将不会有连百万之军,决胜垓下的韩信。韩信也不可能衣锦荣归,在楚王的辉煌仪仗中接受恶少的匍匐礼拜。

抱负远大的韩信,理智地选择了胯下之辱,种种考量之外,他从小得到《孙子兵法》的指引,视《孙子兵法》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可不说是重大的原因。胯下之辱,磨炼了韩信的意志,使他能在忍耐的极点冷静行事。

想来,当韩信在淮阴回首往事时,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始,就在应对了胯下之辱的挑战。眼前这位恶少,他当年用生命挑战生命,尽管是锱铢对千金,燕雀挠鸿鹄,毕竟是浪掷同样宝贵生命的豪赌。敢做如此豪赌的人,也是一条血性汉子。于是,韩信不但宽恕了恶少,还起用了他。他也许觉得,当年的这位恶少是自己的命运使者之一?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中国商人财富偶像胡雪岩:变革时代缝隙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雪岩,左宗棠

    1862年春天,左宗棠在浙西衢州府郊外设在关帝庙的行辕里见到胡雪岩的第一面对后者肯定没有什么信任可言,眼前那个“瘦高个”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精明的“推销员”。他到浙江以来听到战事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浙江候补道胡光墉”的议论,而且多数没什么好话,一些禀帖指出这个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富埒封

  • 解密:唐代著名诗人中在官场成就最高的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诗人,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这一点,连出生于名门望族的王维都不如。他于大历七年(772)出生时,李白已离世十年,王维辞世十一年,杜甫故去两年,大唐诗坛领跑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这位神童的手上。以官场成就而言,他年年轻轻就授翰林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是二品大员。从文

  • 汉景帝发妻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薄皇后,汉景帝,刘启,

    说到中国历史上被废的皇后,可谓是不计其数。那么,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到底是谁呢?她就是西汉第六位皇帝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薄氏。薄氏,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为汉景帝刘启的结发妻子,是薄太后(即刘邦的妃子薄姬)的侄孙女,也是刘启的表亲。刘启做太子的时候,薄太后将侄孙女薄氏许配给刘启当太子妃,而刘启并

  • 宋太祖的“秘密誓约”:不杀大臣和言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秘密誓约

    中国历代能做到虚心纳谏的帝王少之又少的,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一位。据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即公元962年,曾立下秘密誓约。誓约里的内容共三条: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逾

  • 王莽: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被冤枉了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王莽

    胡适曾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作为外戚簒政的王莽向来被归为乱臣贼子,胡适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感言呢?王莽自幼生活困苦,虽然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但他却没有如一般外戚骄奢淫逸,而是专心修礼学、儒学,一生笃信道统,发奋图强,欲做一个有用之人。

  • 慈禧和光绪避难途中发生了哪些记入史册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光绪

    1900年,八国联军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8月14日攻进北京。15日,慈禧挟光绪仓皇西逃,狼狈不堪。途经怀来县时,因知县吴永“接驾”有功,一夜之间竟连升三级(从七品升至四品),成为清王朝统治史上又一丑闻。同年10月19日,慈禧、光绪等人西逃入陕境,又给陕西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这时的陕西,正逢历史上罕见

  • 乌拉那拉氏出了几位皇后 她们的命运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乌拉那拉氏,孝烈武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如懿,如懿

    乌拉那拉氏的三位皇后分别是: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大妃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的嫡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的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纵观那些和清皇室经常联姻的大家族,有海西叶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孝钦显皇后、孝定景皇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顺

  • 崇祯上吊背后“蝴蝶效应”:只因一场捉奸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

    明王朝的灭亡似乎没话可说了,让人来劲的是,它竟然是和一个叫毛羽健的中低级官员床上那点事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使得李自成投入乱民之中,最终灭了明朝。可促成毛羽健这个举动的,却是他那河东狮吼的老婆温氏。读《历史的拐点》发现,毛羽健1628年考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御史,调入京城,于是养了二奶

  • 姐妹花赵飞燕、赵合德:用息肌丸魅惑汉成帝刘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飞燕,赵合德,刘骜

    中国历史上有一对神奇的姐妹花,她们同时嫁给了皇上,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贵妃。这姐俩呢,不仅把皇上紧紧的攥在手心里,而且姐妹情深,达成了牢固的利益同盟!她们就是汉朝时汉成帝的两个女人:赵飞燕和赵合德。赵飞燕在历史上的名气可不小,有这个“燕瘦环肥”的说法。环自然指的是杨玉环,杨贵妃很丰满、漂亮;燕呢,

  • 魏无忌:大破秦军的信陵君最终不得不淫死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信陵君,魏无忌,春秋战国

    一、信陵君第一战长平之战后,秦军兵围赵国邯郸。魏国派大将晋鄙,名为救援赵国,实际却隔着一条漳水观望赵国局势。晋鄙在邺城,坐山观虎斗,其实也很危险,一旦邯郸真的城破,魏国的救援计划就会彻底失败。晋鄙等待的,其实是一个时机,一个秦军达到最大伤亡的时机。赵国多次派人到邺城请求晋鄙出兵,晋鄙都以魏安釐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