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名将姜维:降将为何能被诸葛亮选为接班人?

蜀汉名将姜维:降将为何能被诸葛亮选为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2/1 12:58:57

对于三国人物姜维,很多人认为蜀汉是败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认为诸葛亮在选接班人是犯了个大错,因为姜维除了那点点军事才能外就一无是处了。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除了军事之外的其它才能——

1. 政治能力

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点。现网友普遍认为,姜维的政治水平极差,不懂搞内政,对黄皓等奸人更是束手无策。看似有理,实属荒谬。一个很浅显的问题:姜维以一芥敌国降将的身份何以能平步青云,仕途一帆风顺,一直攀到顶峰大将军的最高位?没点政治才华能行吗?蜀国的官场有那么好混吗?看看魏延,杨仪等人的下场就知道了。况且姜维以羁旅托国(这里可以比较一下马超在降蜀后的境遇,《三国志》载“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最后竟至郁郁而终。唉,降将的日子真不好过啊!),为避嫌,无法多干预朝政,而昏庸的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不纳忠言,以致蜀政日衰。偶早在前文说过了,黄皓等一干奸人背后有刘禅撑着,除非干脆把他给废了,否则就这一朱紫难辨的主,任谁也扶不起来。以此来苛责姜维,过矣!

2.人格魅力

蜀国灭亡后,旧臣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可以说,姜维清廉正直,以俭持身的作风与孔明也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廉洁自守,带动蜀国官吏由上而下,清廉成风,比之魏吴的吏治要清明得多。

3.儒学基础

《姜维传》载:(维)好郑氏学,郑玄是畅晓两汉经学的大儒,姜维年少时就精通郑玄之儒学,受其影响颇深,这可能就是他“好立功名”,“心存汉室”的根源所在,也可能成为他将来一意复兴汉室,恢复中原的精神支柱之一。

另外顺带补充一点,姜维一开始当的可是文官,有史可证。(某些网友想当然的以为姜维就是一芥武夫,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残念~~)

《姜维传》载:(维)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通俗点讲,上计掾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师,主管州郡人口和税收等的统计报表等,司马懿刚出仕时也曾担任此职。

姜维降蜀以后,“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参见《姜维传》)仓曹掾也是文职。

附引马植杰院士的《三国史》为佐证:司空、丞相府还有掌管粮谷的仓曹掾属,任其职者有刘晔、刘廙、高柔裴潜、傅干、杨修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官员。蜀汉丞相仓曹掾曾由姜维担任。吴国未见有仓曹掾属,但设有节度,掌军粮谷,初用侍中偏将军徐详主之,详死,以诸葛恪代之。诸葛亮闻知,与陆逊书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窥用不安,足下特为至尊转之。”逊以白权,权即转恪领兵。由此观之,掌管粮谷的仓曹掾是重要的官职。

4.才智机变

《姜维传》载: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从中可以看出,孔明对姜维是经过仔细考察后才确认其思虑精密,才智过人的。偶猜测,姜维被逼诣亮时,可能与亮有过一席深谈,亮大悦,异其才,遂委以重任的。(可参见《魏略》:“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

但最出采的还要算最后那一条诈降计,巧施离间,挑拨邓钟,游说钟会,以图复国。

汉晋春秋曰: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於扰攘,以见疑於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於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欢甚。

由是观之,姜维不但心机颇深,而且巧舌如簧,把个钟会骗得团团转。(ps:钟会可不傻,精明得很,要骗倒他可是不容易的呀。)

标签: 姜维蜀汉名将

更多文章

  • 泰山四寇:东汉末年盘踞泰山四周的四大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

    泰山四寇指的是东汉末年盘踞泰山四周的四名将领,分别是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孙观孙观,字仲台,泰山人,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军队。《三国志》里并无其传,其事主要见于鱼豢《魏书》。《魏略》载孙观有一别名,名为“婴子”。据《魏书》记载,孙观早年已与臧霸结伴,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因功官拜骑都尉。后

  • 清朝土豪伍秉鉴:承担百万鸦片战争赔款的中国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鸦片战争,首富,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垄断清朝海上外贸,广州十三行成为暴富群体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

  • 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前秦,王猛,苻坚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句话中,提到了并世而立的两位风云人物,王猛和谢安。两人同放在一起,也道出了一段戏剧性的历史遗憾。淝水之战,谢安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济世苍生的美名,换来东晋朝几十年的政权延续。然而,它也成为埋葬前秦帝国的坟墓,成为王猛生九泉之下的遗憾。前秦

  • 奇葩皇帝的奇葩理想: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侩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前秦,苻生,

    皇帝也是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越昏庸的皇帝爱好越独特。汉灵帝刘宏喜欢做买卖;宋徽宗赵佶喜欢蹴鞠;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皇帝,他的爱好有点特殊,他喜欢杀人,而且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刽子手。苻生,前秦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对杀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苻生生前因杀戮太重,死后谥号为“厉王

  • 长城之父齐桓公:齐桓公到齐宣王耗260年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桓公,长城,齐宣王,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提及长城,人们会想到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在齐鲁大地上也有一条千里长城,名曰齐长城。齐长城起源于古济水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自西向东蜿蜒千里,直达黄岛入海,全长 618.9公里,共翻越大小山峰1518座。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

  • 史上最好赌的皇帝汉宣帝:竟然用官职偿还赌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宣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好赌之徒不胜枚举,甚至很多皇帝、大臣也是滥赌成性——汉景帝、汉宣帝登基前都好赌,东晋大司马桓温、南朝尚书郑鲜之等亦均是好赌之徒。正所谓“上之所尚,民必尚之”。有国君带头赌博,幕僚臣子们哪还会顾忌那么多。关于士大夫贪赌的国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小皇帝:最小一位仅有11个月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溥仪,光绪,

    在中国历史上,“小皇帝”现象比较普遍。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38岁的德宗载湉病死(史学界怀疑是中毒,次日慈禧太后死亡)。载湉无子,侄儿溥仪哭着被大臣拥上了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后一位皇帝。而整个清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中“小皇帝”最多的

  • 盘点历史上最有骨气的6个名人:李白文天祥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伯夷,叔齐,文天祥,阮籍,陶渊明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滦县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

  • 唐初名将契苾何力:平定西突厥政权的异族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契苾何力,西突厥,

    契苾何力(?-677年)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他出身铁勒可汗世家,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幼年丧父,在热海(今伊塞克湖)一带游牧。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部千人归唐,被封为左领军将军,驻守凉州。贞观九年(635年),率部参加对吐谷浑的战争,奋战力俘吐谷浑王慕容伏允,

  • 三国时鲁肃“有钱任性”: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鲁肃,三国,名将,

    “有钱就是任性”在去年开始流行,崭新的一句潮流语,背后透露的却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对财富自由的渴望,这是有钱;在财富自由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生活意志在一定范围内不那么受局限,这是任性。这种心态并不新鲜,也可以理解,然而,如何尽量从正能量的角度理解它,并且去引导社会心态,这才是正道。三国时候的鲁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