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灭大明朝 多尔衮灭李自成 却苦了亿万百姓

李自成灭大明朝 多尔衮灭李自成 却苦了亿万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4/3/18 0:39:32

核心提示:清朝的军队决定趁乱大举入关,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进入山海关内,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多尔衮奏请顺治帝迁都京师。清军入关后,它标志着清朝在全国统治的开始

转瞬即空

李自成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逼死崇祯,按理当坐崇祯的位子,可历史却开了个大玩笑,他很快就败亡了,关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满清坐收渔翁之利。李自成除了人多,再就是乱,这是导致百万大军迅速溃败的关键。

大清帝国

公元1644年,清朝的军队决定趁乱大举入关,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进入山海关内,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多尔衮奏请顺治帝迁都京师。清军入关后。它标志着清朝在全国统治的开始。

赶尽杀绝

满清转战烧杀37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多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整个国家“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

小试牛刀

“畿(jī )南大屠杀(河北、山东),满清屠约5千人;“潼关大屠杀 (陕西),7千战俘屠尽;南雄大屠杀(广东),死约 2万余人;蒲城大屠杀(陕西),死约1万余人;永昌大屠杀 (云南),人数不详

锋芒毕露

金华大屠杀(浙江),5万余人全部被屠;同安大屠杀(厦门),死亡约5万余人;湘潭大屠杀 (湖南),约5万余人;潮州大屠杀(广东),死约 10万 余人;江阴大屠杀(江苏),死亡约17万。南昌大屠杀(江西),死亡约20万人;信丰大屠杀(广东),不计其数

出神入化

嘉定三屠”(上海),死亡 20万 余人;赣州大屠杀(江西) ,死亡约20万余人;死亡约40万余人;“扬州十日”(江苏),约80万余人全部被屠;“嘉兴大屠杀”(浙江),死亡约50万余人。广州大屠杀 (今广州),约 60万 余人;平海大屠杀(广东),不计其数

所见所闻

意大利传教士,中文名卫匡国,记录了他的见闻: “他们(满清)的攻势如闪电一样,用不了多久就占领它,这些地方中有一座城市的英雄抵抗了他们的进攻——那就是扬州城(今江苏),一个鞑靼子死在这座城下。一个叫史阁部(史可法)的忠臣守卫扬州,他虽然有强大的守卫部队,最后还是失败了,全城遭到了洗劫,百姓和士兵被杀。鞑靼人怕大量的死尸污染空气造成瘟疫,便把尸体堆在房上,城市烧成灰烬,使这里全部变成废墟。”

更多文章

  • 金兵不灭 何以为家 精忠报国 万世景仰的英雄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岳飞的一生,是保家卫国、抵抗外敌的一生。他的勇敢与机智,为他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和荣耀。他的爱护士兵与治军严明,又为他赢得了将士的衷心爱戴和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一生参与指挥大小一百二十六仗,全部取胜,如此骄人的战绩不说绝无仅有,也绝对是凤毛麟角了。一、精忠报国,抗金名将 岳飞生活的年代,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

  • 韩信生平:忍受“胯下之辱”其中蕴藏何种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

    抱负远大的韩信,理智地选择了胯下之辱,种种考量之外,他从小得到《孙子兵法》的指引,视《孙子兵法》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可不说是重大的原因。胯下之辱,磨炼了韩信的意志,使他能在忍耐的极点冷静行事。在韩信的早年行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胯下之辱。据说有一天,韩信佩剑经过淮阴街市。街市上的人,多有些狗屠商

  • 中国商人财富偶像胡雪岩:变革时代缝隙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雪岩,左宗棠

    1862年春天,左宗棠在浙西衢州府郊外设在关帝庙的行辕里见到胡雪岩的第一面对后者肯定没有什么信任可言,眼前那个“瘦高个”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精明的“推销员”。他到浙江以来听到战事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浙江候补道胡光墉”的议论,而且多数没什么好话,一些禀帖指出这个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富埒封

  • 解密:唐代著名诗人中在官场成就最高的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诗人,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这一点,连出生于名门望族的王维都不如。他于大历七年(772)出生时,李白已离世十年,王维辞世十一年,杜甫故去两年,大唐诗坛领跑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这位神童的手上。以官场成就而言,他年年轻轻就授翰林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是二品大员。从文

  • 汉景帝发妻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薄皇后,汉景帝,刘启,

    说到中国历史上被废的皇后,可谓是不计其数。那么,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到底是谁呢?她就是西汉第六位皇帝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薄氏。薄氏,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为汉景帝刘启的结发妻子,是薄太后(即刘邦的妃子薄姬)的侄孙女,也是刘启的表亲。刘启做太子的时候,薄太后将侄孙女薄氏许配给刘启当太子妃,而刘启并

  • 宋太祖的“秘密誓约”:不杀大臣和言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秘密誓约

    中国历代能做到虚心纳谏的帝王少之又少的,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一位。据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即公元962年,曾立下秘密誓约。誓约里的内容共三条: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逾

  • 王莽: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被冤枉了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王莽

    胡适曾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作为外戚簒政的王莽向来被归为乱臣贼子,胡适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感言呢?王莽自幼生活困苦,虽然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但他却没有如一般外戚骄奢淫逸,而是专心修礼学、儒学,一生笃信道统,发奋图强,欲做一个有用之人。

  • 慈禧和光绪避难途中发生了哪些记入史册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光绪

    1900年,八国联军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8月14日攻进北京。15日,慈禧挟光绪仓皇西逃,狼狈不堪。途经怀来县时,因知县吴永“接驾”有功,一夜之间竟连升三级(从七品升至四品),成为清王朝统治史上又一丑闻。同年10月19日,慈禧、光绪等人西逃入陕境,又给陕西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这时的陕西,正逢历史上罕见

  • 乌拉那拉氏出了几位皇后 她们的命运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乌拉那拉氏,孝烈武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如懿,如懿

    乌拉那拉氏的三位皇后分别是: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大妃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的嫡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的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纵观那些和清皇室经常联姻的大家族,有海西叶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孝钦显皇后、孝定景皇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顺

  • 崇祯上吊背后“蝴蝶效应”:只因一场捉奸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

    明王朝的灭亡似乎没话可说了,让人来劲的是,它竟然是和一个叫毛羽健的中低级官员床上那点事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使得李自成投入乱民之中,最终灭了明朝。可促成毛羽健这个举动的,却是他那河东狮吼的老婆温氏。读《历史的拐点》发现,毛羽健1628年考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御史,调入京城,于是养了二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