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救自己的姐姐为何犯难?

解密: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救自己的姐姐为何犯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3/12/15 15:20:00

公元前259年,赵国和秦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地区,在长平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统帅赵括先生,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打败秦军,反而搭上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四十多万赵军将士的性命,完美滴诠释了“空谈误国”这一真理。

战胜赵军后,秦军在主帅白起的率领下,挥师东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由于赵国主力部队在长平之战中几乎全部丧失,所以,都城的防守与以往薄弱了一些。

一时间,邯郸城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秦军给攻破的危险。如果邯郸有失,那么整个赵国自此将不复存在。

危难时刻,赵孝成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给临近的魏国国君和国君的弟弟信陵君,一连送去了多封求救信。

平原君向魏国求救是有他的原因的:一来,赵国和魏国是邻国,又同出自于晋国,根据“唇亡齿寒”的道理,当一方出现生存危机的时候,另一方理应出手相救;二来,平原君和信陵君有婚姻关系,信陵君曾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当赵国受到攻击后,平原君相信信陵君一定会劝说魏王出兵相救的。

和平原君想象的一样,信陵君果然没有让他和赵国人失望。在信陵君的一再劝说下,魏王决定派出由晋鄙为统兵元帅的十万大军,前往赵国赶去救火。

然而,当魏军刚刚到达魏、赵边界是时候,统军元帅晋鄙却忽然收到了魏王的一分诏令,命令大军原地待命,不准踏出边界半步。

原来,当魏军刚刚出发没多久,魏王的宫殿就迎来了一位秦国的使者。使者带来了秦国国君秦昭王的一封亲笔信。

秦昭王在信中表示,现在邯郸城已经被我们秦军给死死地围困住了,攻下这座城池也就是一早一晚的事情。在信的末尾,秦昭王还放出一句狠话来——“如果在这一节骨眼上,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出来帮助赵国,那么自己下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他。”

原来,秦昭王为了顺利攻下赵国,也害怕其他诸侯国前来援助赵国。虽说自己兵多将广,但如果真有那么一支劲旅出现在自己背后,和赵军来个内外夹击,自己也会是吃不消的。所以,他决定先对各诸侯国进行一次恐吓,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没想到,他的这些话还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魏王立即就命令大军给停了下来,没有自己的命令,一步都不许前进!

本来十万魏军的出发,让信陵君从内心深处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赵国这回终于可以守住了,姐姐和姐夫也不会怪罪我见死不救了。

然而,当大军停驻不前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之后,他发现自己现在竟然是空欢喜一场。

不行,无论怎样也要让十万魏军尽快赶到邯郸,不然邯郸必不可保。赵国如果就这样灭亡了,姐姐和姐夫一家老小的性命也将难以预测。

于是,信陵君再次亲自出马,多次面见魏王,请求魏王看在双方是亲戚的面子上,救赵国于水火之中。

但是,他的这个国君哥哥却不理他这一套,因为秦昭王的那句话已经成了他的“紧箍咒”。为此,他不敢做出丝毫的抗秦的动作。

然而,就在这一期间,他又先后收到平原君的多次紧急求救信。信中除了继续求救外,还不免多了一些抱怨。

平原君说了,自己之前之所以选择和他成为亲戚,就是看中了他信陵君的豪杰义气,肯定会在自己危难之际拉自己一把。但是现在看来,自己是看错人了,自己求救的人马没少往你那里跑,但是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和痛心!

然而,最让信陵君受不了的还是平原君最后那句话——赵国和我平原君完蛋了对你来说设么关系,但你就不为你的姐姐想想么,秦军会怎样对待她?!

看完了平原君的来信,信陵君心中上像是受到了重重的一击。有些事情自己根本就没法解释,而且现在赵国的局势也没时间让自己做出什么解释。

既然搬不出救兵,时间也容不得自己再做出多余的动作。那好吧,老子就带着自己的人手,到赵国去和秦国人去拼了。我就是拼上自己的这条老命,也不能让天下人耻笑我的人品!

于是,大脑极度冲动的信陵君做出了一件傻事——收拾好行装,带着自己的几千名门客就准备到赵国找秦军去拼命。

这是拼命么,一群书生和一群武夫拼命,这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白白去送死!

然而,在出都城的城门的时候,信陵君遇到了自己的一个熟人。这人名叫侯赢,此人的官位级别是相当的低——就是个看城门的。

虽然他级别低、人又已经年老,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但信陵君却对待他依旧非常的尊敬,还曾专门让朝廷里面的将相重臣们给他陪酒设宴,给予隆重的接待。

信陵君给他告别的时候,素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侯赢竟然对自己一点儿表示也没有。不仅没有给自己出什么好主意,而且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

这一切,对于信陵君来说都是那么的反常。于是,已经走出很远的信陵君又丢下众人,带领自己的几名亲随赶了回来。

侯赢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这一反常举动,一定会让信陵君回来问个究竟的。所以,当信陵君在此来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他告诉给了信陵君一个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但却又极为可行的办法——偷出魏王的兵符,接管晋鄙的军队,再去拯救赵国。

所谓兵符,是古代君王用来传达命令或者调兵遣将的实物凭证,模样多为象征权力的老虎。君王会把兵符从中切开,一分为二,自己留一半,带兵将领留一份。如需需要调兵的话,前去调兵之人必须手拿另一半兵符来对验。如果兵符确定为一对的话,才可以调动军队。

那么,您或许会问了:虽然此计甚妙,但有一点却很难做到——怎么把这个极为管用的家伙——兵符给搞到手呢?因为魏王肯定不会把这个重要的东西随便放在一个地方,就是他们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深宫大内,一般人也是进不去的。

放心,这个问题侯赢已经替信陵君想过了,很好解决。因为当年信陵君曾经帮助过一个人,而这个人又能够随意进出魏王宫殿内的各处地方,比如最隐秘的寝宫。

这一人不是一般人,正是魏王最宠爱的老婆——如姬。如姬的父亲在三年前曾经被自己的仇家所杀害,但魏王动用了自己的一切力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可就是没有找到凶手。万般无奈下的如姬找来了信陵君,她知道信陵君的人脉极广,或许可以帮助自己报这个杀父之仇。

果然,信陵君并没有让如姬失望,很快他手下精通武术的门客,就找到并杀死了那个凶手。如姬当时感激的痛哭流涕,只差以身相许来报答信陵君的恩情。

但是,如姬还是当即给信陵君许下了一个诺言——如果以后有什么事情的话,尽管开口就是了,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帮你!

果然,在信陵君的请求下,如姬顺利从魏王的寝宫之内偷来了兵符。

拿到兵符后,为了保险起见,侯赢又向信陵君推荐了一位助手——自己的好朋友、屠户朱亥。此人力大无比,常随身携带有一个重大四十斤的铜锤,如果在验证兵符无误后,晋鄙依旧不肯交出兵权的话,那只好由这位哥们出面来搞定。

当信陵君来到魏军大营之后,果然发生了侯赢所预料的那件事。还好,在屠户朱亥的帮助下,信陵君很快就掌控了局面。

后来,信陵君从十万大军里面,选出八万精兵强将,并且火速带领这些人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成功赶走了秦军,解救了处于生死边缘的赵国。

标签: 信陵君四公子战国

更多文章

  • 杨丽华一生从皇后成为太后 最后却变成了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丽华,南北朝

    历史上芳名叫丽华的女子,大都贤良淑德,聪慧机敏而不可方物。但却同样的遇人不淑,命运多舛。大汉有光烈皇后阴丽华,光武帝刘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誓言历历在目。这句话不过是名为光武帝的野心家野心膨胀的产物罢了。据史书记载,刘秀在与阴丽华成亲之后三个月便在河北迎娶郭圣通,想必其中心酸,也只有

  • 汉朝名将李广:时常迷路导致最后无法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广,汉朝,名将,

    李广先生很可怜,一生披荆斩棘,战功无数,最终却与“封侯”无缘。倒是他的死对头匈奴人给了他一个无冕封号——“飞将军”。自己的敌人都如此敬畏自己,为什么大汉王朝却如此吝啬呢?为此,不仅李广先生想不通,后世之人也是云里雾里,众说纷纭。自古诗人多豪情。于是,很多描写李广将军的诗句便出现了,诸如“但使龙城飞将

  • 解密:东魏孝静帝为何被臣子唤作“呆头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魏,孝静帝,高欢,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末世之君”都是比较窝囊的。原因在于,君威尽失,大权旁落。处于这种尴尬境地,只能如玩偶般任人摆布,受尽屈辱不说,政治待遇连一般臣子都不如。倒不是他们不想“雄起”,只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可见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不好说是谁的责任,也完全没必要归咎

  • 于谦为何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谦

    说起来,笔者对明朝名臣于谦的认识,是从他的著名词作《石灰吟》开始的。记得看过课文版《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时就被其豪气和正义所吸引所感动。显然,这首词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作者很正直,很刚烈,很硬气。故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笔者对他的一生做

  • 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太公,吕尚,齐国,

    吕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世人尊为“百家宗师”,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

  • 解密:大帝孙权提拔高级官员有哪六条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官员,三国,

    张昭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当一把手时,张昭对孙权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为啥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呢?在孙权当一把手时,高管们两次举荐张昭担任孙权的特别助理——丞相。第一次,孙权没同意,只是委婉地说,现在事务繁杂,责任重大

  • 名臣苏秦公开标榜不讲信用:为何还得燕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燕国,战国,

    苏秦回到燕国,听到了许多的传言。老百姓议论纷纷,有的还骂骂咧咧,说苏秦是个大骗子,齐宣王归还十座城池明明是怕了燕国的团结,怕了秦国的强大,可是苏秦却揽过来当成是自己的功劳,不但把齐宣王给燕国道歉的一千金全部私吞,竟然还厚颜无耻的要求燕王封自己为燕国的相国!苏秦听了,苦笑了几下。苏秦来到燕国的王宫,求

  • 狄咏帅到公主非他不嫁 最终一战灭敌万人壮烈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狄咏

    古代四大美女现在貌似争议性已经不大了,可是古代四大美男却一直争论颇多。现在接受度最高的四大美男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当然也有说是潘安、曹植、沈约、卫玠。那么谁才是历史上第一帅哥呢?在小编的心目中,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绝对排第一的。所以要讨论,在这我也只讨论谁是第二美男。不过小编却觉得网络上流传最

  • 解密三国名将黄忠的“老”:黄忠老谋深算远胜年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名将,黄忠,

    黄忠的“老”是真的老,年纪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黄忠出场的时候,诸葛亮就说他年近六旬。这个时间是赤壁之战后,大致为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十五年(210年)之间。随着年纪的增长,黄忠的“老”也成了他上阵杀敌的一大障碍。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

  • 倾国倾城的美女息妫:仅依靠美貌灭了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文王,息妫

    这位有着倾城倾国之姿的美女就是“桃花夫人”息妫,是陈国的公主,一出生就引来了百鸟朝凤,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她先为息国国君夫人,后为楚国王后。当时蔡侯与息侯同娶陈国女子为夫人,俩人都生的十分漂亮。送去蔡国的,是蔡妫;送去息国的,是息妫。息妫出嫁前去蔡国看望她姐姐。只可惜她的亮相,让蔡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