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以“反行已具(阴欲谋反) ” 为罪名将梁王彭越处以凌迟酷刑,并夷其三族,废除了其封邑梁地。彭越死得忒冤,他既无反心亦无反行,刘邦手头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有谋反迹象,仅仅以“反行已具” 为幌子将他诛杀灭族。由此可见,“莫须有”罪并非秦桧首创,其荒诞古已有之,论冤屈,彭越比岳飞有过之无不及。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 。 西谚云 :性格决定命运。彭越之死虽冤,但也和他的性格有莫大关联,而且他在此前的一些行为确实相当令人费解。
前197年,也就是彭越被刘邦诛杀前的1年, 陈豨起兵叛乱,并在代地自立为王,刘邦亲自率军前去讨伐陈豨,还命彭越率部增援。但不知何故,彭越竟以自己有病在身为由,拒绝率军出援。
彭越竟敢公然抗拒刘邦的旨令,托辞拒绝其征调,这事引发了刘邦极大的不满。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立马开始准备收拾彭越。
随后,彭越以谋反罪被判处死刑,还要株连其三族。临刑前,余怒未消的刘邦特地下旨昭告天下:“凡有胆敢替彭越收尸或暗中祭祀他的人,一律杀无赦” !诏令一颁,那些私下里和彭越有交情的王侯将相们人人胆寒,退避三舍,眼睁睁看着彭越和其族人的遗骸曝尸荒野,被野狗啃食,却无人敢去收敛,更不要提什么祭拜了。
几天后,就在彭越等人的遗骸即将溃烂时,却有一人孤身闯入法场,还公然抱着彭越的首级嚎啕大哭,哭得泪如雨下, 肝肠寸断,如丧考妣。此人是谁? 胆敢违抗皇帝命令,难道他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命都不要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梁国大夫(诸侯国从五品官员)栾布,故梁王彭越的下属。当年,彭越曾经救过他的命,救命之恩不可不报,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死后仍然曝尸荒野,亡魂不得安息不说, 还要受此凌辱,为此他毅然从梁地昼夜兼程赶到长安。
栾布的惊天一哭,声震朝野。难道他不知道惹怒君王是什么下场吗?君王一怒,那可是要人头落地的啊!围观的吃瓜群众们都替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暗中捏一把汗,有人也在为他的义举啧啧称奇:明知必死也要为恩人收尸,这种知恩图报的行为虽然能令天地动容,但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果然,栾布哭祭彭越的举动很快就传入宫里,刘邦震怒,立刻命人将栾布抓捕并打入死牢,随后下令有司将栾布处以“活烹”极刑。
啥是活烹之刑?说白了就是把人丢入一口沸腾的大铜锅中活活煮死。
《史记 》记载,在被掷入铜锅受死前,栾布怒睁双眼,对前来观刑的刘邦破口大骂道:
“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
栾布骂出了刘邦和彭越的一段往事。大意:当年陛下你在彭城落难,危急关头是彭越帮助了你,假如当时彭越投靠了项羽,恐怕楚汉之争的结局就会改写了吧?假使没有彭越出手相助,陛下你还能扫灭项羽、君临天下吗? 难道像彭越这样功勋卓著的将领都应该被无故诛灭吗?你简直就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栾布心想 :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不如骂个痛快。他继续唾骂道:“如今天下已定,彭越等开国功臣也被陛下你封为诸侯王,难道你仅仅因为他称病不能出兵为援,就能判定他意欲谋反吗?如此这般臆测他人之心不是求全责备又是什么?这样做只会让诸侯们人人自危,让天下人为之胆寒,到时候恐怕危及的就是陛下你的江山社稷了”。
栾布骂完后,就挺着身躯,梗起颈脖,对刘邦喝道:“我说完了,可以动手了” !刘邦听完栾布一番劈头盖脸的痛骂后,先是一愣,后欲发怒,旋即又开始陷入沉思,往事一幕幕映入脑海,他似乎明白原来栾布是有备而来啊。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起于蓬蒿的“布衣天子”。他虽然没有文化,手段也很酷烈,但他绝非常人,他之所以能一步步击灭群雄,登上皇位 ,其胸襟、智慧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栾布这步棋其实叫绝处逢生。他虽然是在临死前责骂刘邦,但又不是泼妇骂街以泄私愤,他是有策略的。他这番话不仅有理有据 ,而且是抢占了道德制高点上的,让刘邦无话可说,已经高高举起的屠刀却无法砍下去 ,刘邦不仅不能杀掉有情有义的栾布,还要大大褒奖他,这样才能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一个气度恢廓、知错能改的“明君”榜样。
栾布义薄云天,向死而生,因祸得福。刘邦封他做了都尉,赏赐无数,名噪天下。他去世后,其仗义的美名依然受世人的膜拜, 燕、赵之地的百姓对他更是崇敬异常,四时祭祀不休。 而刘邦也因为妥善处理了此事而留下了宽宏大度的美名。
【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