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177年,审食其给刘长磕头。岂料,刘长掏出铁锤,就砸向他的头

前177年,审食其给刘长磕头。岂料,刘长掏出铁锤,就砸向他的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瑶光暖暖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3/12/8 5:58:09

前177年,丞相审食其喜滋滋出门迎接刘长。岂料,刘长二话不说,从袖中掏出铁锤,就砸向他的脑袋。

可怜的审食其,历经五朝的不倒翁,竟然栽到了这个活霸王手中。

顷刻间,审食其脑袋开了花,刘长还不解气,他大手一挥:“将他的脑袋割下!”

刘长是谁?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当街打杀宰相?审食其又是如何得罪了刘长,还不自知?

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她的母亲却是,刘邦女婿张敖的姬妾,名叫赵姬

有一次,刘邦途经女婿张敖的封地,女婿为了讨好老丈人,竟然将自己的宠妾赵姬,贡献了出去。

一夜过后,刘邦拍屁股走人,将赵姬抛在脑后。

谁料,赵姬竟因此怀了孕,张敖得知后,自是不敢怠慢,将她放到别院供着。

岂料,数月后张敖涉嫌谋害刘邦,蒙受不白之冤,连同家人一起,被投进了大牢。

自然,赵姬作为张敖的姬妾,也迎来了牢狱之灾。

此时,赵姬即将临盆,她挺着大肚子,哭着拍打狱门:“我曾受陛下宠幸,肚中的孩子就是陛下的!”

可是,刘邦正在气头上,即便听到狱卒来禀,也只当是有诈,没有理会。

于是,赵姬弟弟求审食其,求他走吕后的门路,放了自己姐姐。

有人问了,为啥走吕后门路,要求审食其?

原来,审食其是吕后的“男宠”,他本是刘邦铁杆儿,起初刘邦马征天下时,将一家老小托付给了审食其。

后来,审食其和吕后以及刘老爹,一同被项羽所擒。2年生死未卜的日子,是审食其护佑在吕后左右,与她生死与共。

后来,吕后脱离险境后,刚想投入刘邦怀抱,却不想刘邦身边,已站了一位娇滴滴的戚美人。

可想而知,吕后是多么失望,她为刘邦大业,在项羽手中忍辱偷生,险些丢了性命。

可是,刘邦竟丝毫不把她放在心中,却是审食其温暖了,她孤寂的心。

之后,审食其的话在吕后那里,是越来越有用。

可是,这一次审食其的话,却不管用了。

吕后一听,一下子打翻醋坛子,大骂女婿张敖不是人,竟做下如此混账事:“若让我放她出来,绝无可能!”

审食其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多言默默退下。

那个叫赵姬的女子,也是刚烈性子,见刘邦如此无情,在生下儿子后,竟寻了短见。

刘邦后悔不及,忙命人将孩子抱出大牢,送到吕后宫中抚养。

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从懂事起,刘长就恨死了审食其,他认为:审食其深受帝后宠信,当年若他尽心出力,母亲赵姬必不会死。

可是,审食其并不知道这小子的想法,他在吕后宫中常来常往,还深觉这小子可爱。

却不知在他背后,一双幽怨的眼睛,正狠狠的盯着他。

吕后一党被诛灭后,找谁来做皇帝呢?

当时,刘邦8个儿子中,只留下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刘长兴奋的想:我也有机会做皇帝!

可是,幸运星没有降临到刘长头上,而是让他的四哥刘恒,成了最强捡漏王。

可想而知,刘长内心是不服气的:都是父皇的儿子,凭啥他能登上皇位,而我不能?

刘恒称帝后,刘长上朝拜见新帝,并不称刘恒为皇上,而是口口声声喊“哥哥”。

刘恒也只是笑笑,并不责怪这个“可爱”的弟弟,他希望在宫中,能保留这份亲情。

刘长不是无知少年,他已年近20,他在蹚刘恒的底线。

刘长一试成功,决定再试一试。

于是,接下来他陪刘恒去打猎:“哥哥,我可否和你同乘一辆马车,咱们兄弟把酒言欢。”

刘恒看着亲昵的兄弟,自是不忍拂他的意,两兄弟并肩坐在黄罗伞盖之下,刘长甚是得意。

殊不知,这种种行为都是有违祖制的,往大了说:刘长有不臣之心。

刘长一看,自己如此骄纵,刘恒都不处置他,他胆子可就肥了。

这一天,他袖中揣上铁锤,突然去拜访审食其。审食其听说七皇子驾到,急忙迎出府。

他万没料到,当他喜滋滋低头叩拜时,这个活霸王竟突然掏出铁锤,对着他的头就是一“锤”。

到死他都不明白,刘长竟恨了他那么多年。

当街打杀宰相,刘长有恃无恐,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假意到刘恒面前负荆请罪。

刘恒念及他为母报仇,便没为难他,让他回封地反省。

结果,刘长觉得哥哥刘恒软弱可欺,竟公然与匈奴勾结,参与到谋反之事。

有句话说的好:天若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刘长疯狂到极致,刘恒再不能纵容他,狠心将他发配到蜀地。

途中,刘长不甘受辱,竟绝食而亡。

有人说,刘恒这是“捧杀”,但如果刘长自己不“作”,不任性妄为娇纵无度,自然走不到这个地步。

在仕途上,无论“老大”多可亲,也不要妄图与人比肩。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安心做人本分做事。

否则,骄纵过度,触及底线,将会穷途末路。

更多文章

  • 吕后宠臣审食其之死:少奋斗几十年得来的富贵,一点儿都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雉,审食其,刘邦,项羽,赵姬,汉惠帝

    审食其(shěnyìjī)虽然是被私刑杀害,但对方可是正儿八经地跟他安了罪名的,那就是:“三不争”,即该努力争取的时候选择了不作为,而且还是三次。不作为、躺平竟然有罪?那要看是谁,审食其这种人就不可以。西汉初年,刘邦分两次、先后把约40位功臣封侯。当然了,绝大部分都是沛县老乡,毕竟这就是“圈子”优势

  •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看吕雉与审食其的患难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吕雉,审食其,刘邦,项羽,刘盈,鲁元公主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后秘不发丧,秘谋屠杀功臣集团。手下亲信郦商几番劝谏都无济于事。无奈,他只能找到吕后的情人审食其求助。审食其赶到吕后处,仅仅几句话就让吕后放弃了屠杀功臣的想法。审食其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吕后都对他言听计从?这还要从刘邦刚起兵时说起。公元前209年,刘邦正式起兵反秦后,马上要带

  • 审食其究竟有什么手段?让吕雉如此迷恋,甚至不惜逼死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吕雉,审食其,刘邦,刘盈,赵姬,太后

    都说男子爱江山又爱美人,这句话放在女子身上也同样适用。纵观中国历史,权倾朝野、手握重权的女性都有着极高的欲望,比如武则天吕雉、慈禧太后都和不少男人传出过桃色绯闻,其中,以吕雉最为疯狂。我们一提到吕雉,便会想到她垂帘听政的威严和处理政敌的雷霆手段,可是她却对审食其宠到了骨子里,那审食其究竟有何本领呢?

  • 吕后的男颜知己审食其在吕氏被灭时,是如何逃过清算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审食其,吕雉,刘邦,汉惠帝,太后,丞相

    吕氏被灭时,审食其之所以能逃过清算,主要是他有个特殊的身份。公元前180年七月,临朝称制长达八年的西汉吕后病逝,而在其死后不久,其家族的吕姓诸侯王,便开始谋划造反作乱之事。但吕氏的计划并未成功,先是因为消息泄露,导致齐王刘襄开始调兵遣将应对,之后又因吕氏派出去迎战的大将军灌婴,临阵倒戈,选择继续皇室

  • 秦末汉初的郦食其、审食其,名字里隐藏的秘密,他们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爱旅游的小哆啦标签:刘邦,吕雉,齐国,齐王,韩信,汉王,秦末,郦食其,审食其

    郦食其、审食其是刘邦阵营的成员,虽然不如汉初三杰的张良、韩信、萧何,名闻遐迩。但也是汉王集团阵营的重要拼图。两个人同叫"食其",这个一眼望之不知何意的名字,在先秦、两汉时,就如同当代的"建国"、"国庆"一样,有着文化的传承,以及时代的烙印。秦汉时,食其是常用名郦食其是刘邦的谋士,有过数次重大的贡献。

  •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发现审食其与吕后私通,不料最后竟然放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冯文说史标签:吕雉,赵姬,丞相,吕后,审食其,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88年,吕后与丞相审食其私通,被汉惠帝发现了。汉惠帝大怒,随便找了个借口将审食其关入大牢,准备择日处死。审食其,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出身沛县,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当时正苦于沉重赋税的他,从邻居那里听说了刘邦起兵反秦,自称沛公的事迹后,就想加入其中。但是审食其又担心失败后会被清算,不过转念一

  • 审食其是吕后男宠一事曝光,即将被处死,有人献计“以毒攻毒”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吕雉,刘邦,刘盈,太后,赵姬,刘恒,项羽,吕后,男宠,审食其

    吕后男宠事发汉惠帝刘盈接到告密,说大臣审食其来往宫中甚密,与太后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刘盈震怒,太后是自己的母亲,身为一国之母,怎么能有这样的流言蜚语传出来?他自然是不敢去找太后对质的,于是派人将审食其打入大牢,因为一时怒火攻心,也顾不得去寻找其他借口,就准备将其不明不白地处死。可刘盈不知道的是,他以为

  • 长寿宰相张苍:为何说是旷古奇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匆匆的娱乐标签:张苍,丞相,刘恒,刘邦,高祖,宰相

    公元前167年,曾任过齐国太仓令的淳于意因犯了法,要处于肉刑。当他被押赴长安时,小女儿缇萦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甘愿做奴婢,替父赎罪。汉文帝刘恒深受感动,遂诏令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修改刑法。在张苍的主持下,便废除了黥、劓、刖等一些肉刑,还减轻了一些刑法。这些新举措的实施,为黎民百姓拍手称颂,而这

  • 丞相张苍 二 对于救命恩人,张苍的做法让世人侧目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张苍,丞相,刘邦,王陵,救命恩人,高祖

    张苍,汉朝时期当过赵国丞相。年轻的时候,张苍当过秦国的御史。后来犯了错误就回到当地老家。刘邦当年东征西战,经过张苍的老家阳武(今河南原阳县附近)的时候,张苍跟随刘邦。后来犯了死罪,正要行刑时,被刘邦的大臣王陵看见了。当时张苍露出了满身的像南瓜籽般的一堆堆的肉,皮肤白皙,身材高大,人长得威武霸气。气场

  • 文景之乱(三十)刘恒罢免张苍,不只因为历法之争,更是制度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恒,张苍,刘邦,丞相,皇帝,汉文帝,数学家,科学家,文景之乱,中国古文献

    张苍是汉文帝刘恒时期著名的丞相,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丞相。他在位十五年,占据了汉文帝执政的大部分,对汉朝当时的国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最终张苍还是被刘恒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国养老。从史书记载来看,张苍被罢相的罪名是举荐的中侯官谋取私利,张苍因此被刘恒责备,于是他被迫辞职退让。而后世的学者们认为,张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