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7年,曾任过齐国太仓令的淳于意因犯了法,要处于肉刑。当他被押赴长安时,小女儿缇萦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甘愿做奴婢,替父赎罪。汉文帝刘恒深受感动,遂诏令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修改刑法。
在张苍的主持下,便废除了黥、劓、刖等一些肉刑,还减轻了一些刑法。这些新举措的实施,为黎民百姓拍手称颂,而这个主持修改刑法、废除肉刑的张苍,当时已经是80多岁的老叟。他不仅是荀子的高祖,还是李斯、韩非的师兄弟,并且一直活到了104岁,才孑然长逝。
那么,这个历史上最长寿的宰相,为何被汉文帝所重用?他又为大汉王朝开创了怎样的不朽功勋呢?
行刑时被救
张苍,从小就博览群书,大凡诗书文学、乐律、历法等,无不涉猎。在秦朝时,他负责掌管宫廷内府图书文档,因犯了法,就逃回了阳武老家躲了起来。当时反秦浪潮声势浩大,刘邦率领义军路过阳武,张苍便投奔高祖麾下。说起来,张苍也是命运不济,随义军西征时,又触犯了军法,遂被处以斩刑。
行刑之时,张苍绝望至极,当他被强按倒在行刑墩上时,内心一片翻江倒海。自己的满腹才华还没来得及施展,难道就这样死于非命?眼看刽子手就要手起刀落,没想到峰回路转,有人直接叫停。原来张苍被扒光衣服后,他那修长的身材,白皙细腻的皮肤,直接暴露在青天白日下,活脱脱美得不忍直视。
而这一切,恰巧被监斩官王陵看到,他觉得如此奇异之人死了太可惜,于是向刘邦求情,将张苍无罪释放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张苍获得重生,也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而对于王陵的这份恩情,张苍始终铭记在心。当一个人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心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此,张苍便暗自发誓,一定要把握机遇,撸起袖子好好干,为大汉朝奉献赤胆忠心。此后张苍的的人生轨迹,几乎与大汉帝国崛起同步,先后出任常山郡郡守和代国国相、赵国国相。
后来,还跟随高祖一起平叛燕王臧荼,因功受封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西汉初年,刘邦下令组织了一次对历史典籍的重新归档。这期间,张苍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一些残章断简中,张苍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经典文献,其中就包括《左传》典籍,使得这些文献重现世人。后来张苍成为丞相萧何的得力助手,以列侯的身份在自己的相府办公。后来他致力于音乐、历法、算学的深入研究。当张苍为宫廷不遗余力殚精竭虑时,长安城外也风起云涌,刘邦为了铲除异姓诸侯王,在关东一带浴血奋战。
辅佐淮南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彻底击败淮南王英布,平定海内,然后封刘长为淮南王。当时刘长还未成年,需要一名国相加强辅佐,于是,刘邦将这重任交给了张苍。张苍二话不说,护送刘长离开长安,一起去了遥远的南方。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张苍远离京城,也是避开了祸端。吕后大权在握的十五年间,京城内狼烟四起,杀戮更迭,不知有多少朝廷大员惨死在她的屠刀之下。而张苍远在淮南却安然无恙,丝毫没有受到波及和影响。在他的治理下,封国内部基本保持平稳有序的状态。
吕后去世之后,张苍接到调令赶赴长安,接任御史大夫一职。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婴去世,张苍继任为丞相,位列三公之首,那一年他已经是80岁高龄。在丞相任上,张苍一干就是十五年,可谓兢兢业业,劳苦功高。汉文帝即位时,大汉已经立国二十余载,丞相也换了许多。然而,在数任丞相中,张苍虽然也属于其中的功臣之一,但又是一个绝对异类。他不像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只知道血腥杀戮、土地爵位。而是更想为治理国家献计献策。
张苍喜欢将更多兴趣投射到各个领域,尤其是音律和历法方面。当年张苍做萧何的助手时,整个汉代的律历都是张苍给打下的基础。张苍极力推行五阳行说,还始终认为,按照“五德终始”之说,汉朝应当属于水德,对应的是黑色。
栽跟头
然而,在律历方面深有权威的张苍,却又在这方面栽了跟头。一个叫公孙臣的儒生提出了质疑,并提出汉朝应当是土德,对应的颜色是黄色。而且公孙臣预言,将会有一条黄龙显现,并将这套理论呈报给了汉文帝。
汉文帝找来张苍询问,张苍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汉文帝见状也就没当回事,抛之脑后。谁知,事情就是这么巧,过了几天,真有一个地方上报祥瑞,说当地有黄龙现身。公孙臣的预言实现了!
这下皇宫开始忙活起来,汉文帝就把公孙臣给召来,封为博士,重新设置律历。而另一边,德高望重的张苍直接面子里子全丢尽了,于是就打算辞官回乡。可事情又是这么寸,偏偏这时,有个他曾经保举的官员贪污受贿被查了出来,张苍因有连带责任就被罢免了,都没来得及辞职。
从此,张苍的政治生涯从权力巅峰一落千丈。
结语
纵观张苍一生,他为西汉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制定了《汉历》,也制定了度、量、衡标准;他整理修订了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也完善了汉朝礼乐制度;他废掉了盗铸钱令,也开放国家所属的山泽丛林。尽管有些举措受到了众人的反对,但他依旧为“文景之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苍历经四代帝王,一直活到了104岁才仙逝,可谓是罕见的旷古奇才,必将在华夏五千史中留下璀璨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