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央视在重用新面孔的大趋势下,王嘉宁脱颖而出,在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主持人中,为什么会看好王嘉宁的发展呢?这位年轻人相较于其他新面孔在主持方面又具备哪些优势呢?
抛开部分观众对于主持人的主观认可不谈,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的话,王嘉宁的业务能力是否具备成为门面的可能性,或者说她什么时候能够成为门面?市场观众对其位置的提高是否会认可?这些问题将伴随着王嘉宁的事业发展,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不排除她成为第二个李思思的可能性。
和李思思相同,王嘉宁同样是通过主持人大赛得到入职央视的机会,而在央视的工作机会安排方面,两位主持人同样收获极高的认可,年纪轻轻就登上了让其他文艺节目主持人渴望的春晚舞台。
不过对比两人的发展曲线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不同:比如市场将李思思和董卿放在一起比较,而将王嘉宁和李思思放在一起对比。
在李思思尚未达到董卿市场定位的前提下,观众将王嘉宁与其放在一起对比的优势可想而知。
对王嘉宁来讲,这是她事业发展过程上的一种幸运,如果面临到如李思思一般的工作调整,她不见得比李思思处理得好。
不过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一切观点只是假设,提出假设的想法也是为了避免对李思思的误解,李思思的业务能力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对比王嘉宁、龙洋等被重用的新面孔来看,她所欠缺的是被央视重用的时机。
回归正题,就当下的市场定位来看,李思思已经沦落到被弃用的阶段,而王嘉宁正处在事业发展的上升阶段并且距离门面位置越来越近。
同时王嘉宁的市场口碑在央视新面孔中占据有利位置,大多数观众自主持人大赛就开始关注王嘉宁的表现,眼看着这位年轻人在央视舞台不断获得更多的机会。
而说到机会,恰恰就是影响年轻主持人最为关键的条件,只有央视愿意重用某位主持人,这位主持人才有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可能性,至于市场口碑的判断,则是在被重用之后发生的事情。
推演王嘉宁的发展,入职央视综合频道、合作撒贝宁、主持春晚等等,都是央视对其重用的表现。
在央视重用的基础上,王嘉宁在这些舞台上的表现同样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良性循环下她的发展就被市场所看好。
所以在央视针对亚运会所制作的晚会舞台活动上,王嘉宁再次以主持人的身份亮相,而与其搭档的主持人中不乏任鲁豫这些门面担当,试问哪位新面孔能有如王嘉宁一般的工作待遇呢?
看着这里,或许观众就能够明白为什么看好王嘉宁的发展。
自身具备实力、央视给予机会、观众给予肯定,这些条件在帮助王嘉宁不断成长,当然门面位置确实出现了空缺,需要有实力的主持人顶替空缺的位置。
王嘉宁显然就是那个适合出现在门面位置的主持人,在真正成为门面之前,她所缺少的只是更多工作经验,也就是所谓的资历。
当然对于王嘉宁的认可不只是对其自身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比其他年轻主持人的表现来看,央视在培养的侧重点上确实给予了这位年轻人更多机会,竞争具备优势的情况下自然能够获得更多可能性。
在董卿淡出观众视线、张蕾离职、李思思不被重用的情况下,属于王嘉宁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
同时她也将面对到更多观众的评价,只有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于主持的热爱以及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够稳定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