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兴师西征,欲平定汉中。张鲁令大将杨昂、杨任、张卫引大军在平阳关前下十余个兵寨。曹军先锋张郃、夏侯渊引军刚到平阳关前,下寨休息,被杨昂、杨任偷袭曹营,曹军大败。曹操察看敌情,杨昂、杨任突然杀至,被许褚、徐晃、张郃、夏侯渊所救。曹操诈退,暗使夏侯渊、张郃各带三千兵抄袭鲁军后方,杨昂、杨任中计,引大军追袭,被曹军两面夹攻,失败而回。曹操得了平阳关。曹操提军欲攻南郑,张鲁令庞德出战,曹操见庞德悍勇,欲招降此将,贾诩献离间计,令人贿赂张鲁谋士杨松,让其中伤庞德,杨松在张鲁面前言庞德得了曹操贿赂欲反,张鲁令庞德出战,不胜必斩。庞德奋勇杀敌,被曹操所俘,投降曹操。
杨昂、杨任为何兵败?
- 杨昂、杨任有勇无谋。杨昂、杨任是张鲁的头号大将,作战勇猛。但是缺少军事谋略。张鲁军中,只有张卫熟悉军事战略,仍不是曹操对手。曹军未到平阳关前,张卫向张鲁建议在平阳关前设立十余座兵寨阻挡曹军的军事布置是正确的。
- 曹操征战半生,作战经验丰富。曹操见敌军占地利,敌军所设兵寨易守难攻,假退军,实令张郃、夏侯渊各领三千兵,抄小路,夹击张鲁军队。杨昂一下子中曹操诡计,想追袭曹军,杨任劝阻无效,只好跟他一起追袭曹军,被曹军前后夹击,失败而回南郑。张卫见前面兵寨已失,弃平阳关,逃回南郑。
- 张鲁兵士没北方军精锐。张鲁家族以宗教起家,占据汉中。张鲁以宗教行政方式治理汉中。军中组织架构不及曹军严谨,张鲁军的战斗力,凝集力不如曹军强盛。北方军士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军中多精锐之士,曹军军力比张鲁军强太多了。
庞德为何投降曹操?
- 贾诩离间计高明。庞德是马超的猛将,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身先士卒。曹操与马超大战时,庞德的英勇,曹操见识过。曹操见庞德起爱才之心。贾诩献离间计,让曹操令人偷入南郑,用黄金贿赂张鲁谋士杨松,令其在张鲁面前中伤庞德。张鲁相信杨松的话,以为庞德欲反,投降曹操。
- 张鲁听信谮言。张鲁为人贪利,做事毫无主见。他对谋士杨松的谄言一向信以为真。上次孔明贿赂杨松,让其中伤马超,逼马超投刘备。这次杨松拿曹操金子,帮曹操做事,离间张鲁与庞德。
- 曹操礼贤下士。曹操招纳人才,很有一套。庞德被俘后,曹操亲自下马,叱退军士,亲释其缚绳,才问庞德降否。庞德觉得张鲁为人不仁,感曹操仁德,投降曹操。
- 庞德被逼无奈。庞德是马超的爱将,一向与马超关系很好。马超被曹操打败后,庞德随马超投靠张鲁。马超被孔明招降,投降刘备,庞德生病在汉中养病没跟随。曹军与西凉军一向水火不容。庞德被俘,投降曹操,只是形势所迫。
曹操分三路攻打南郑,杨松建议张鲁投降曹操,张鲁犹豫不决,令人封好库藏,张鲁引全家老小逃往巴中。曹操见张鲁封好库藏,怜其为国为民之心,差人劝降张鲁。张鲁欲降,张卫不肯,杨松写信给曹操,愿为内应,助曹操平巴中。曹操亲率大军往巴中,张卫与曹军交战,被许褚所杀。张鲁引军与曹军交战,打不过曹军,回城时,杨松紧闭城门,张鲁只能投降曹操,曹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斩杀杨松。
张鲁为何投降曹操?
- 张鲁自知不是曹操对手。张鲁当时听到曹操打败马超,得西凉全境,就知道曹操迟早要侵犯汉中。张鲁当时野心勃勃,想侵占西川,吞并刘璋领地,自封汉宁王,整备军力准备与曹操决战。只是张鲁没想到刘璋请刘备入西川,后来西川被刘备所得,刘备兵强马壮,谋士有孔明,武将有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严重威胁到汉中。这次曹操讨伐汉中,张鲁与曹操交战,发现曹军军士雄壮,猛将如云,己方军力不是曹军对手。
- 张鲁早想投降曹操。张鲁自从失去平阳关后,谋士杨松建议投降曹操,张鲁犹豫不决,但是张鲁没有听从其弟张卫的建议,放火尽烧库藏。张鲁不同意,言以前一直想归降汉室,只是意愿没上表。库藏属于国家,不可以烧。这是张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曹操差人劝降张鲁,张鲁想投降,只是其弟张卫不肯,双方又交战,张卫被许褚斩于马下,张鲁的谋士杨松又勾结曹操,紧闭城门不让张鲁败军入城。形势所迫,张鲁只能投降。
- 张鲁见曹操礼待自己。曹操见张鲁没烧库藏,怜其心向国家,关心民生,对张鲁优礼相待,封张鲁为镇南将军。
曹操平定汉中后,司马懿、刘晔建议曹操趁刘备占据西川政治局面未稳之际兵进西川,曹操以士卒疲乏为由,按兵不动,曹操心中怕兵进西川,一打战,江东孙权必攻合肥。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