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景帝诛杀晁错换取和平,刘濞自称东帝分庭抗礼,简析七国之乱始末

景帝诛杀晁错换取和平,刘濞自称东帝分庭抗礼,简析七国之乱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2/16 10:03:16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是在西汉汉景帝期间的一次诸侯国叛乱。这次的诸侯国叛乱是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到汉景帝时期的第一次叛乱,仅三个月就被镇压。这次变乱是一次诸侯地方势力与中央集权专制的一次总的爆发,其因在于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呈上《削藩策》,请求削减诸侯封地。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将楚王、赵王、胶西王以及吴王刘濞等封地和旁郡削减。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引起了吴王刘濞的担心,于是刘濞与楚王刘戊通谋反叛,又联合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五王一起发动叛乱,这就是“七国之乱”。

一、吴王刘濞战前准备

1. 以清君侧名义发动政变

景帝三年,晁错向景帝建议削藩,汉朝的大臣也讨论削减吴王刘濞的土地。刘濞担心这样下去削藩会没完没了,于是想要发动叛变。

但是现在天下已经太平,自从高祖一来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情,如果贸然发动政变就是以下犯上,遭受世人唾弃。于是想来想去刘濞决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叛变。

刘濞拉拢胶西王时,为了不落人口实,派大夫应高口头通告,不带书信,对胶西王说:“现在陛下受了小人的蒙骗,擅自修改法令,侵夺诸侯的土地,诛杀善良的人,这可不顺应天理。我们又是出名的诸侯,总有一天会被盯上,到时候可就不得安宁。我现在谨小慎微生怕犯错,您也因为卖爵的事受到处罚,我觉得这样的惩罚不合理。”

胶西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忙问解决之道。应高说劝说胶西王,我们都是一样的境遇,应该为天下除害。胶西王听出了言外之意,连忙拒绝“这种叛乱的事怎么能做?”。应高说:“吴王以讨伐晁错为借口,您只要追随大王,就能够吞并天下,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分治天下。”胶西王同意了,于是吴王和胶西王订立盟约,一同反叛。

吴王这个借口找的巧妙,他利用了被削藩的诸侯对晁错的怨气,打出“清君侧”的借口,声称皇帝身边有小人,而这次起兵并非叛变,而是清缴皇帝身边的奸臣。

这样天下就以为刘濞发兵不是针对景帝,叛乱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不再是以下犯上了。而诸侯也因为受到削减土地的惩罚,对晁错十分不满,都纷纷串通吴王发动叛乱。

2. 全国总动员

2.1 全国征兵

七国发难的时候,吴王为了征召士兵,对全国下令,自己的年纪是六十二岁,亲自率领军队,而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身先士卒。全国只要年长和自己相同的,年轻和自己小儿子相同的,都要参加。这样,吴王征兵二十多万。

2.2 征兵诸侯国

吴王在全国征兵,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男性都征集来,也不过二十多万,所以吴王又开始向诸侯国征兵,派人到南边的闽越、东越,东越也发兵跟随吴王。

2.3 壮大士气,虚报人数

在景帝三年吴王出兵从广陵出发,西渡淮河与楚军汇合。在送给诸侯的信上夸大说,吴国土地虽然小,但是精兵也能达到五十万。我一向侍奉南越三十多年,和南越有三十多年的友谊,南越也征兵跟随我有三十多万人。这样的说法无疑是虚报人数,主要是给自己壮大士气。吴国一共征集士兵才二十万,如果按照吴王的说法,吴国征兵五十万,再加上南越的士兵三十万,这就达到了八十多万士兵,但是实际上吴王的士兵数量是远远少于这个数字的。

2.4 奸臣佞言,皇帝不查

吴王在书信上不仅夸大军队数量,而且将这次发难的矛头都指向晁错。在信中吴王说到,汉朝有奸臣,对国家没做出什么好事,但是一直侵占诸侯的土地。我们都是刘氏同胞,奸臣不但不能以礼相待反而专门惩治侮辱我们,祸乱天下。陛下身体欠安,精神恍惚失常,不能分辨奸臣,我们作为刘氏同胞,有责任讨伐奸臣,安定国家。

吴王这个说法将自己心里的违逆想法摘得一干二净,矛头都指向了奸臣,又指责皇帝不能分辨忠奸,将这次反叛说成大义凌然。有了这一合理解释,既能拉拢盟友,又能蒙蔽天下人的双眼,也是十分“费心”了。

3.制定作战方略

吴王指挥越国追随长沙王的儿子平定长沙以北,然后向西攻蜀汉;而跟随自己的有东越王、楚王、淮南王一起向西进攻;齐地诸王和赵王平定河间、河内后一部分进入临津关,一部分和吴王在洛阳汇合;燕王在北方平定代郡、云中郡,然后统领匈奴军队进入萧关,直取长安;

刘濞在七国之乱初期作战有方,准备充足,使七国军队在一开始叛乱之时进展顺利。景帝听闻消息,召来原先的吴国丞相袁盎商议此事。

袁盎认为,七国以皇帝身边有奸臣为由发起叛变,不如满足他们“清君侧”的要求杀死晁错,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取了袁盎的建议,将晁错在东市诓杀。但是七国叛军并没有因此退让,吴王甚至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

4.重赏勇夫

吴王为了激励士兵作战士气,还定下奖赏措施:能够杀死大将军的,赏赐黄金五千斤,封邑万户;能够逮捕杀死将军的,赏赐黄金三千斤,封邑五千户;能够逮捕杀死副将的,赏赐黄金两千斤,封邑两千户;能够逮捕杀死俸禄二千石的官员,赏赐黄金一千斤,食邑一千户;逮捕俸禄一千石的官员,赏赐黄金五百斤,封邑五百户;以上有功之人都可以被封为列侯。

吴王刘濞以千金财富吸引天下勇士,给了士兵在作战中的动力。正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吴王用重金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二、景帝武力镇压

1. 周亚夫抵御吴楚联军

周亚父被委派清缴叛军的时候,认为楚军士兵剽悍,不适合正面交锋,于是想要断绝吴楚两国的粮道。周亚父在去往荥阳的路上被一位士人赵涉拦住去路,赵涉劝说周亚夫如果按照原来的路线走,一定会被吴楚刺客拦截,应该改变路线,向右走经过蓝田,出武关,抵达洛阳。

这样绕着走虽然较远,但是会直接进入洛阳武库,打个敌人措手不及。周亚夫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果然平安到达洛阳,并且在原来的路线中抓住了埋伏的吴国的士兵。不仅如此,周亚夫能够驻守荥阳,保住了荥阳以东。

当吴国进攻梁国的时候,景帝命令周亚夫救援梁国,但是周亚夫没有听从命令。不过他命人带领轻骑兵,斩断了吴楚两军的后路,断绝了他们的粮道。吴军向西有梁军死守,无法进兵,于是掉头来进攻周亚夫的军队,两军在下邑相遇。

由于吴军急于求成,又粮食断绝,吴军士兵进攻不得。周亚夫沉稳应战,在吴军佯装袭击汉军东南角的时候,周亚夫派人防御西北方向,果然之后吴楚精兵袭击汉军西北方向,但是汉军早有准备,吴楚士兵多次失败,纷纷背离,加上大批士兵饿死,吴王不得已撤退。

二月,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将吴楚两军打败,吴王刘濞丢盔卸甲连忙逃跑,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在逃跑渡过淮河之时,汉朝派人收买东越首领,东越首领将吴王诱骗出来刺杀了吴王。

2. 平定叛乱

齐地胶西王等三个诸侯王的叛军围困临淄的时候,汉将栾布率军逼近,胶东王、胶西王、淄川王率军返回封地。胶西王的太子刘德说:“汉军已经开始疲惫,我们可以趁机攻击他们。就算是失败,也能逃入海岛隐蔽。”胶西王拒绝。

此时弓高侯韩颓当给胶西王送来信,让他投降。胶西王来到汉营请罪,说发兵是想要杀侵占诸侯土地的晁错。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发兵用意其实在于谋反。胶西王惭愧自杀,胶西王国的太后、太子都死了,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

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赵王领兵返回都城邯郸。郦寄进攻了七个月都没有攻破邯郸城,匈奴得知吴楚军队失败,也不肯援助赵王。栾布平定齐国后与郦寄军队会合,引河水淹灌邯郸,城墙毁坏,赵王也绝望自杀。济北王因为被劫持的缘故,被迫参与叛乱,所以未被诛杀,封为淄川王。齐王刘将闾参与过七国之乱策划,与胶西王通谋,被迫自杀。七国之乱以西汉中央政权胜利结束,仅三个月就被平定。

总结

七国之乱后,诸侯国的势力被大大削弱,汉景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此次变乱,西汉吸取了经验,诸侯国虽然还是存在,但是已经失去了政治权利,相比楚汉之争时诸侯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与独立王国无异,现在的诸侯国已经没有了再与中央集权对抗的条件。这次七国之乱的平定,对于西汉政权的巩固具有极大的推进,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史记》《资治通鉴》

标签: 刘濞晁错景帝吴国周亚夫

更多文章

  • 坐拥铜盐之利,大肆收买人心,刘濞如何掀起七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大雄聊天下标签:刘濞,刘邦,刘恒,刘启,吕雉,吴国,七国之乱,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很可能就亡于秦末的动荡中,不仅没有机会以宗室的身份前往吴地,更不可能凭铜盐之利与帝国中枢争权,甚至有机会成为天子。从农民之后,到一方诸侯,再到教唆同宗掀起七国之乱,人生“开挂”的刘濞为什么倒在了天子宝座的跟前?一、郡国并行,帝王妥协刘邦取得天下后,

  • 周亚夫得到赵、邓之助;刘濞拒绝田、桓之谏,于是胜败之局定格了

    历史解密编辑:附允历史观标签:刘濞,吴王,梁王,刘启,刘武,汉朝,周亚夫,邓之助

    当吴王刘濞得知汉景帝开始“削籓”之后,决定起兵造反。但刘濞自知孤掌难鸣,就联络了楚王刘戊等诸侯王一起兴兵。于是,“七国之乱”开始了,其中的主力是吴、楚两国。一、危难之际,汉景帝起用周亚夫。要想进入关中,扳倒长安的汉景帝,就必须攻占进关的门户洛阳。但是,汉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的梁国阻挡了前进的道路。如果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刘伯鸣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历史解密编辑:黑龙江新闻网标签:刘伯鸣,大国重器,二十大,水压机,锻件

    □路久宽 本报记者 孙昊他操控着1.5万吨水压机,把几百吨重的大钢锭,巧妙地变形为轴、辊、筒、环等各类大锻件。这位大国重器的“操控者”,就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刘伯鸣见证了中国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他说:“我热爱中国一重,热爱与我朝夕相伴的1.5万吨水压

  • 中国一重刘伯鸣荣获“央企楷模”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黑龙江新闻网标签:核电,劳模,刘伯鸣,中国电建,航天科技,央企楷模,中国一重集团

    本报讯(记者桑蕾)16日,国资委党委隆重发布2022年度“央企楷模”,召开中央企业“时代楷模”“央企楷模”代表座谈会,弘扬国有企业先进精神,凝聚国资央企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来自中国一重的刘伯鸣等12人和团队获得殊荣。国资委党委发布的2022年度“央企楷模”是:航天科技杨宏,航空工业集团歼20飞机总

  • 代表归来|刘伯鸣:悟思想伟力 锻大国重器

    历史解密编辑:黑龙江新闻网标签:刘伯鸣,大国重器,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些重要论述,让刘伯鸣这样一名产业工人深有感触。“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恢弘壮阔,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引领、前进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进新时代、续写新篇章的总纲领、总部署、总动员,闪

  • 演员刘伯勋去世,他才41岁,怎么就去世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翅膀爱娱乐标签:刘伯勋,怎么就,演员,天堂

    就在最近,演员刘伯勋死去。好多明星发表微博表示遗憾和伤心,看来刘伯勋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和长辈啊!很多网友在知道此事后表示非常的伤心,纷纷在底下评论,发表自己的悲痛。刘伯勋离世是因为他自己心梗发作,在手术台上的他没能挺过来,就离我们而去了。想想他以前演的那些栩栩如生、脱胎换骨的角色,真的让人不能释怀,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刘伯鸣:打铁人,更是“铁打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刘伯鸣,核电,王松,锻件,水压机

    32年前,年轻的刘伯鸣走进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如今,已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的刘伯鸣,依然奋战在厂房里的国产1.5万吨水压机前。32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和团队专心打造大国重器。刘伯鸣在厂房内指挥作业(2022年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

  • 【全民诵读】刘伯坚红色家书讲述人:孙世玲 郭 健

    历史解密编辑:甘肃美标签:中共,平凉,郭健,孙世玲,冯玉祥,全民诵读,刘伯坚红色家书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主题活动星火平东以声献礼巜听秋阳朗读》全民诵读活动在崆峒区实验小学举行,刘伯坚红色家书讲述人:孙世玲 郭 健图为:刘伯坚红色家书讲述人:孙世玲 郭 健为弘扬革命精神,助力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建设,激发市民“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浓厚氛围,举办了“第28个世界读书日——星

  • 中国航天日 刘伯明“华夏东极”科普航天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太空,航天员,翟志刚,科学家,华夏东极,航天知识,中国航天日,梦天实验舱,刘伯明(哲学家)

    抚远市民和学生观看航天实物展览。 孙汉仑 摄中新网抚远4月24日电 (记者 姜辉)24日正值中国航天日。在当天举行的抚远市载人航天精神暨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航天英雄刘伯明走进抚远市,向边疆地区军民和广大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身体力行倡导更多人加入“航天梦”的伟大实践

  • 【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刘伯鸣:百炼成钢

    历史解密编辑:哈密零距离标签:刘伯鸣,李明珠,共产党员,劳模,风采录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几年前,由于核电锻件制造的技术制约,国内已开工的核电项目严重拖期,刘伯鸣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技术难题,争取锻件国产化。可是,要打破技术壁垒,困难重重。没有经验可循,刘伯鸣带领党员突击队摸索着往前干。就这样拼搏半年,刘伯鸣和工友们拿出了自主研发的设计,彻底打破国外壁垒,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