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荣根 | 记忆中的惠巷和南长街矮脚楼

徐荣根 | 记忆中的惠巷和南长街矮脚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南文化播报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3/12/29 5:49:08

作者 荣根

编者:写一些记忆中的往事、旧人、老物,是作家们的共同主题。现在写作普及了,回望一下过去,找一点记忆,写出来,往往可以引起共鸣。这里发布徐荣根的两篇回忆短,估计会引起不少读者的回忆。

记忆中的“惠巷”

去年就听说东林书院旁边的惠巷,从东到西打通了。因儿时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有点印像,也有点怀旧,今天正好路过,进去转转。很可惜,改造后的惠巷比照记忆中的惠巷,已面目全非了。除了那两个地理标志的字以外,竟找不到一砖一瓦的旧痕迹。

无锡人恐怕知道惠巷的并不多,但如果提及前世界乒乓球冠军惠钧的,知道的人就多了。不错,那位打乒乓球的惠钧,儿时就住在惠巷6号,我就住在8号。6号和8号两大院子中间有一扇可装卸的木门。卸下来时可当简易乒乓球桌面。记忆中,我等大哥哥打球时,惠钧等小弟弟常帮我们捡球,已凭借“良好表现”来获得上台打球的机会。

历史往往糊弄人,我们这些一本正经“打球”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出息;桌子底下钻进窜出 “捡球”的小朋友,后来却打成了世界冠军。

记忆中的惠巷,其实是一条长不足百米、宽不足3米,东西走的小弄堂。东邻苏家弄和东林小学,西靠顾家弄,南挨田基浜。惠巷居民以“惠”姓居多。“惠”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04位,是中国较为古老又不常见的姓氏。

惠巷的由来,有多达7个版本以上的传说。据儿时听老一辈人所述,太平天国时期,有兄弟两人一起逃亡。一人到了无锡就不走了,另一人继续走到上海,两人相约改姓“惠”。后来无锡惠巷有人曾去上海取证,找到惠巷,传说得到印证。

历史常有惊人相似之处。文革期间,我也从惠巷出发,会同8个“红炮兵”,步行串联到上海。当然,不是去寻上海的“惠巷”,而是去“造反”的。理由当然是在当时“革命潮流”中瞎编岀来的,好像是小学校长推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等等。现在看来,国人是经不起“煽动”的。一经“煽动”,屁大的小孩也会热血沸腾;精神病人也会上街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说”。

惠巷8号可能原本是惠姓一大户人家,独门独户,上下两层,中间有个很大的院子。还有一口不知年代挖的水井。整个造型及结构,有点与薛福成故居和荣德生故居里某幢建筑相似。解放后,8号成为房管所的经租房,改建成大杂院,由十几户外姓人家共住,各行各业,各种口音的人都有。教师、职员(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售货员、厨师、工人、个体手工业者(浇汤婆子)、家庭主妇,都有。

在我的记忆里,大杂院里,不分职业高低,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好坏,大家都十分客气,其乐融融。大人们从不为鸡蒜皮的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即使小孩子们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大人们也总是训斥自家小孩。哪像现在,小孩子们发生矛盾,大人们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大度、关爱却反倒愈来愈漠、自私,为什么呢?

惠巷8号即使在文革期间,也保持了一团和气。你是“主力军”(造反派),他是“九二”(保皇派),也常有观点争论,但很少出现激烈到动手动脚的情况。现在看来,正如某位名人所说,一个国家,全民都关心政治,并不是件好事。尽管8号里的居民,都知道隔壁东林小学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他们是理智而现实的。他们懂得: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连开门七件事都不能关心过来,你连自己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都“玩不转”,关心天下大事顶个屁用!这次俄乌开打,据说某地有两老人,为辩论俄乌两国谁对谁错而大打出手,其中一个老人耳朵险被拉扯下来,既可笑,也可悲!

在我的记忆里,不单单是8号,巷子里的其他居民,特别是大人们,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挺忙的。整个巷子,很少见到游手而闲,不务正业之大人。大人们那种安分守己、勤奋工作、养家糊口、敬老爱幼的场景,记忆特深。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举家搬离惠巷后,除了穿着刚进厂发的帆布工作服和钢铁工人标配的大头皮鞋,在巷子里转了一圈外,再也没有回过惠巷。一些同龄或相差无几的老邻居,最近几年断断续续有点联系。当年那些家长们,除突发疾病故去的,大多属长寿者,子孙后代基本都是“良民”。这恐怕同惠巷里那种“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劳动幸福、尊老爱幼”的民风有关吧。

老的惠巷,从建筑形态上讲,基本不存在了。但我相信,凡是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期的人,对那里的生活形态还是有深深的印象和记忆的。

东林书院一角

走在南长街上

吃好晚饭,到户外去散散步,透透空气,健健身,已是多年的习惯。谈不上养生,只是觉得舒服,很享受那般。边走边看,有时还能思考或回忆点什么。

今天是大年初一,晚上散步,不由自主地走到南长街上来了。喧闹的南长街、宁静的南下塘、永远不变的清名桥、流淌不息的古运河,构成了一个江南独特的历史街区。

每当站在清名桥上,遥看那钢铁厂旧址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怀旧情绪。弹指一挥间,从一个毛头小伙到现在已奔七的老头,往事历历在目。

想当初,身穿一身钢铁厂的帆布工作服,脚上穿着钢铁工人才有的老K皮鞋,乘着钢铁厂接送工人的大轮船,在这清名桥下每天来回,是何等意气愤发、何等自豪!后来船停了,上下班主要是靠步行和自行车,而南长街是必经之路。正因为必经之路,有时上班前会偶尔到矮脚楼吃碗阳春面。说“偶尔”,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你多吃。我记得进厂第一年的学徒工资是14元,第二年是16元,第三年是19元;满师后是32元(这是技术工种的标准,炉前工等熟练工种标准要高许多)。

矮脚楼的面是有点名气的。关键是两点:一是面条筋道。其面条的制作、特别是面粉和水的比例都恰到好处。二是汤料。其面汤不论是白汤还是红汤都以猪骨、鱔骨等熬制而勾兑的,而现在不少面店都是以调料来勾兑面汤的。因此,很难再吃到矮脚楼那时原汁原味的面和汤了。

后来,南长街改建并恢复历史街区后,第一幢楼先是开了面馆恢复矮脚楼,却不久就被星巴克咖啡替代了。市场经济是残酷的。资本的力量,它是敢于挑战一切的。它才不管你是“历史街区”还是“现代街区”。隔壁南下塘里有个文化创意园,建园以后一直冷冷清清。直到“老牛窝里”入驻,人气爆棚。餐饮店连开了几家。总算给园区扎回了一个面子,那就叫“餐饮文化”吧。

为了寻找过去的味道,有一次竟傻傻地摸到新建矮脚楼去吃面,那味道同年轻时上班路上吃的味道,已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人生的回忆有时是幸福而愉悦的,有时却是痛苦而尴尬的。

走到大公桥下,看那大屏幕放的露天电影,竟是儿时百看不厌的“鸡毛信”。边上一个经营场所的店牌竟然写的是“往事”,这更加重了吾辈们怀旧的意念。

尽管有人嘲讽我们的怀旧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但在我看来,来到一个能够怀旧的地方,触景生情,不忘初心,感恩贵人,珍惜当下,把握生,恰恰是一个健康老人健康的标志!

矮脚楼早不在南长街了

作者简介

徐荣根,做过国企员工、机关干部,现在本地慈善总会工作。爱好业余写作,写了本小书内部交流,受到朋友们欢迎。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大都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更多文章

  • 以科技深耕红木内核荣鼎轩徐荣桃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荣鼎轩红木标签:红木,木材,荣鼎轩,徐荣桃,浙江省,东阳市,美术大师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第七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颁证大会在柯桥盛大召开。浙江省人大副主任吴晶、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柯吉欣、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浙江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处长徐吉成、东阳市市场监管局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文明、原东阳市政协主席王正明、中国工艺

  • 今日名医▷徐荣春 大庆油田总医院妇科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大庆油田总医院标签:微创,手术,总医院,徐荣春,妇产科,今日名医,大庆油田,妇科专家,高龄老人

    为方便患者就医,我院在官方微信订阅号“总医快讯”继续推出《今日名医》专栏,让大家能够了解每个专科、专家及专长。今天,让我们来认识大庆油田总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专家徐荣春。徐荣春主任医师油田总医院妇科微创治疗科副主任硕士学位社会影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康促进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学会妇产科专业

  • 深切怀念教授、诗人徐荣街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观潮前哨标签:诗人,教授,新诗,徐荣街,文学研究,诗歌精神

    作者:鲁金武教授诗人集一身,先生离去留宝珍:校园仍唱雷锋颂,鉴赏苏辛更有神。注:徐荣街,江苏沛县人,1941年生,2022年12月23日仙逝,享年82岁。1963年,徐荣街因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长诗《你只有二十二岁——雷锋颂》而闻名全国诗坛。1964年,徐荣街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留校任教

  • 徐荣制造惊喜为天天庆生 与女儿同时亲吻太太脸颊很甜蜜

    历史解密编辑:幕后先生标签:甜蜜,亲吻,雇佣兵,生日蛋糕,婚礼现场,徐荣(演员),动画产业公司,天天(火影忍者)

    TVB男艺人徐荣和太太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就很爱太太的。最近是太太的生日,他制造惊喜为太太庆生,随后他和女儿同时亲吻太太脸颊很甜蜜。徐荣身为TVB重要的配角,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有他的身影,他也学会演好每一个角色,不会在意是不是主角而烦恼。而在家庭上他和圈外太太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育有一对子女

  • 徐荣带动妻女一起跑步享受亲子乐 一家三口开心合影

    历史解密编辑:幕后先生标签:跑步,足球,女儿,tvb,徐荣(演员)

    TVB当中就有很多艺人都喜欢跑步来锻炼身体,所以他们的身材还是保养很好的。其中TVB男艺人徐荣也是其中一位,他最近原来还带动妻女一起跑步,一家三口一起运动享受亲子乐。徐荣这位TVB男艺人也是拍戏多年了,与其同期的艺人训练班同学很多都出名了,而他则一直演配角,刚开始他也是不甘心,不过后来想通后就演好每

  • 董卓大将——徐荣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操,李傕,孙坚,袁绍,三国,汉朝,董卓大将,徐荣(演员)

    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位历史人物依然是我们董卓董太师手下的将军之一,他就是徐荣。徐荣大家了解的应该也都比较少,毕竟在历史上这位并没有太多记载,而在演义中更是出场和退场都极为潦草,先是以荧阳太守的身份出现,而后不久便被夏侯惇几个回合斩于马下。但是在正史中的徐荣真的是这样吗?然而并不是,徐荣在史书记载中生前战

  • 每次改朝换代他都能升官,从弼马温到三公,窦融进阶的法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窦融,马温,刘秀,太守,孔子,范晔

    窦融位列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副榜,为光武帝刘秀平定隗嚣立下大功。不过,窦融的传奇却不是军功,而是历经西汉、新朝、更始和东汉四朝,从弼马温一路做到大司空,每一次改朝换代,他都能得到升迁,一步不落空。窦融投靠刘秀后,不光官至三公,他的儿孙三人尚公主,窦氏家族府邸散布京师,绵延相望,奴婢数千,所有皇亲国戚

  • 东汉演义163:刘秀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吏部天官窦融巧定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紫萱娱乐社标签:刘秀,窦融,王莽,孝平皇后,长安,东宫

    汉营的三帅和四先锋率兵追赶昆阳王前去保驾,王莽借此机会闯出了重围。他没敢回归大营,往长安而来。离着长安近了,天色将黑,王莽忽见对面跳跳跃跃来了个小人儿。王莽用枪便扎,真奇怪,一扎没有了;不扎,小人儿就在眼前晃悠。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心说:人言鬼聚而成形、化而成气,莫非我运败时有鬼来欺吗?想到这儿,他奓

  • 「慕容洞唐整理凉史」《凉史》连载:凉州牧窦融

    历史解密编辑:慕容洞唐整理凉史标签:窦融,慕容洞唐,凉州,凉史,太守,刘玄

    窦融玄汉更始元年(0023 年)二月初一日,更始帝刘玄称帝,更始帝刘玄将要建都洛阳。此时国士隗嚣遣大将北上攻占凉州。不切实际,急功好利的新朝注定走不远,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后凉州又归更始帝刘玄所管辖,公元 25 年,赤眉入关,刘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姑臧,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有一篇《北征赋

  • 鬼扯东汉(廿五)作为割据河西的军阀,窦融如何在乱世保全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窦融,王莽,刘秀,军阀

    俗话说,乱世人命不如猪狗。这句话对于身处乱世之中老百姓是如此,对于在乱世中割据一方的豪强也不例外。一旦乱世出现,不论处于什么样地位的人物,都只能在世界上挣扎求存。像刘秀这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平定乱世,开辟一个王朝的人,是凤毛麟角的。而大多数身处乱世中的人,都会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沉沉浮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