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有个尚书郎,姓栾,叫栾巴。栾巴喜好法术,有一次过新年,皇帝在皇宫设宴,这叫正旦大会。正旦就是元旦,过去的元旦就是春节。
皇帝新春设宴,谁敢不去,谁敢晚去?文武群臣早早就到了,等把皇上等来之后,皇上宣布宴饮正式开始。大家酒杯端起来,向皇帝恭贺新春。喝酒的时候大家互敬,敬来敬去就发现,有一位到现在没来,谁呀?尚书郎栾巴。栾巴哪去了,现在还没来?大家正在议论纷纷,这个时候栾巴醉醺醺的就闯进来了。栾巴一进来,连连拱手,“对不起,对不起,各位我来晚了,来晚了。”大家一看这栾巴不仅迟到了,而且满脸通红,往外喷着酒气,这是喝醉了过来的。“栾大人,你胆子太大了。今天是皇帝赐宴,你不喝,你在家喝醉了,迟到了再过来,你有几个人头啊?”
正在这个时候,皇上那边又说话了,“各位爱卿,朕再次陪大家一杯酒,大家端起来干。”这皇上喝美了,又要敬大家酒,谁敢不喝啊。大家赶紧端起杯来,都一饮而尽,但唯独见栾巴端起酒杯犹豫了一下,一转身子,朝着西南方向,就把这一杯酒就泼过去了。这酒一泼,就有官员不干了,马上就向皇帝弹劾栾巴大不敬之罪。皇帝也挺不高兴的,心里话你这喝酒迟到还喝醉了才来。我看着今天是大年初一,就没跟你一般见识,没有责怪你,你却连我敬的酒都不喝,还把酒给泼了,你说你这人该当何罪。
栾巴见有人弹劾他,赶紧拱手告罪说: “陛下,您恕罪,我之所以迟到,之所以喝酒,之所以把酒给泼了,这都是有原因的。陛下您消消火,我为什么来晚了,为什么又喝多了呢?其实。您可能不知道,臣会一些法术,经常帮人抓鬼除妖,还能够捉鬼治病。抓了不少鬼,治了不少病,人们感激我,就给我立了一个庙。今天大年初一,人们就到我的庙里去给我上供了,有好酒好菜。我享用了他们上的供,所以这才醉了,这一醉就来晚了,您不能怪我啊!”
皇帝听都没听说过,盖一座庙一上供就醉了,“你这不胡扯嘛!我才不信呢。”栾巴又说:“陛下,您去太庙,您也过去祭祀,您不也敬酒吗?您的祖宗不也享用您的祭祀吗?这怎么是胡扯呢?”皇帝一琢磨也对,我要说他胡扯吧,那我去太庙又上供又祈祷的,我不也成了胡扯了。“就算你这个理由成立,那我问你,刚才朕赐你的酒,你为什么非但不喝,反倒是把它泼了呢?”栾巴赶紧又说:“陛下,是这样,刚才您赐臣酒的时候,我本来想喝,但是我刚端起杯子,扭头一看,哎哟不好,成都方向有火光。成都市面儿上着火了,我不能不救啊,于是我就用这杯酒往西南方向这么一泼,就把成都那火给浇灭了。”
皇上和群臣一听,鼻子都气歪了。“这一次,你就说破天去,我们也不相信,这不是骗三岁孩子吗?你在洛阳居然能够看到成都那里着火了,这不瞎扯吗?”群臣气愤的说:“陛下,这栾巴纯粹是信口胡言,这不仅是大不敬,还是欺君之罪。希望陛下降罪,法办这栾巴。”再看栾巴不慌不忙笑着说:“各位,各位,各位先别说话。陛下,您听我说最后一句行不行?您派人到成都去问一问,让成都方面回奏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市场上着火了,而且这火是不是被大雨扑灭了。那大雨就是刚才陛下您赐给我的那杯酒,如果是这样,那臣就无罪,如果不是这样,到那个时候,陛下你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您看如何?”
皇上听完栾巴说的,也很好奇,心想这栾巴真格的就瞪着俩眼在这里欺君吗?看他说得真真切切的,我就询问一下,如果真没这件事儿,我再杀他个二罪归一,也不迟啊。“好吧,来人啊,马上到成都去问一下。”结果到成都一问,成都方面回奏说:“陛下,一点儿不假,元旦之日,成都市场上突然起火了。大家没等救火呢,突然从东北方向就飘来一片乌云,一阵大雨就把大火给浇灭了。而且这雨下的太奇怪了,下到人身上用鼻子一闻,一股酒气。这哪是下的雨,分明下的是酒啊!真是奇事儿,怪事儿啊!”皇帝一听回奏,不得不信,看来这栾巴果然是神仙啊!这个典故就叫做“栾巴噀酒”。后人用这个典故来代指饮酒或者代指失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