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而殒命城墙下?

《三国演义》: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而殒命城墙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3/12/21 0:55:30

王允施计离间吕布董卓,最终董卓死于吕布方天画戟之下的场景,也成了《三国演义》比较经典的一个桥段。董卓死后,司徒王允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跪在地上,感谢苍天保佑,董贼已除,大汉复兴有望。

董卓死后,他的部下也都没有了主心骨,仓皇逃窜。吕布一下子策反,奉旨杀贼,被汉帝封为奋威将军。可是董卓部下还有两名大将,分别是李傕郭汜

本来这些人都是打算投降的,但是王允却拒不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认为他俩坏事做尽,一定要对他们赶尽杀绝才好。陈宫在旁边劝了好久,一再告诫王允,此时不能赶尽杀绝,要接受二人的投降,否则狗急跳墙,会招惹祸端。

但王允这时候压根听不进去,作为刺杀董贼的主要谋划人和胜利方,此时除了汉献帝,他占据汉朝的最高地位,他有点“飘”了。后来李郭二人果然反叛攻打上来,这时候王允手底下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抵挡,由于事发突然,去通知吕布的人还没走出家门口呢,李傕郭汜就已经带兵打到城墙下了。

王允带着汉献帝来到城墙上,没想到李郭二人却以讨伐国贼的名义,要求王允出城,来换取其他人的安宁。王允还问:如果我出城,那你们会放过陛下吗?李郭二人当然说是。王允此时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不管他如何进退,都难逃“国贼”的名声,只有牺牲掉他,汉献帝才能保全。于是,他就最后一次展现了他的忠义,从高高的城墙一跃而下。

可是他的殒命,并不能换来什么。接下来,就变成了李傕郭汜挟持汉献帝,刘协再次成为傀儡皇帝,大汉朝仍然岌岌可危。

从这件事来看,可见王允并没有战术上的远见,他只有一些文人的“小心机”。正如同有人评价王允说: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他可以想出来美人计和离间计,让吕布和董卓反目,但是却并不具备军事的才能和远见。他是司徒,草拟皇帝的旨意可以做得好,但是领兵打仗乃至治国这一块,却远远不行。

其实说到底,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俘虏的问题。

毕竟一开始董卓被杀,李傕郭汜是打算投降的。不管是对面真投降假投降,战胜一方都应该展现大方的气度,至少明面上要去接受,要去优待俘虏。

“优待俘虏”说到底,其实是一种攻心战术,既可以分化敌人,还可以壮大自己。

王允不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所以才导致二人狗急跳墙,反叛攻城。假设一开始王允采取迂回的策略,或听从陈宫的建议,接受二人的投降,或许还能得到两员大将可以利用。退一步说,如果李郭二人是假意投降,也可以在接受他们投降之后,再去想办法分散他们的兵力,总比这样明面上直接“硬碰硬”要好得多。

可见,要想治国或图谋大业,除了胆识之外,还要有谋略和远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王允美人离间计胜利之后,他之所以“飘”了,也是自大和自负作祟,他并没有将李傕郭汜放在眼里,或者对于自身与对方的兵力没有概念。

而王允这些都还没有具备。最后从城墙一跃而下,还落下个殉国的名声,也算是乱世里最好结局了。

标签: 李傕郭汜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

更多文章

  • 曹操大败吕布,招降许褚,李傕郭汜祸乱京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吕布,许褚,李傕,郭汜,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曹操为报父仇,兵伐徐州,陈留太守张邈令吕布偷袭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军事计划成功,只有鄄城、东阿、范县被荀彧、程昱守住。曹操不得不班师回兖州讨伐张邈。曹操大战吕布,吕布兵多将广,曹操夜袭吕营中计,曹操身危受困,猛将典韦冒死相救。陈宫献诈降计,令濮阳富户暗中为内应献城与曹操。曹操中计大败,险些身死,典韦护

  • 此人是汉末名将,平定黄巾之乱,却败于李傕郭汜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李傕,郭汜,黄巾之乱,董卓,刘备,平定

    今天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回,发生在朱儁平定黄巾之乱期间,地点为阳城,相关人物分别为朱儁、刘备和孙坚。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刘关张兄弟三人与朱儁一起击败黄巾军首领张宝,张宝被迫退入阳城坚守,其手下将领严政杀死张宝,开城投降。不久后,黄巾余党赵弘、韩中和孙仲等人聚众数万作乱,朱儁又带着刘备兄

  • 董卓死后,为什么手下大将李傕郭汜不臣服于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董卓,李傕,郭汜,吕布,王允

    三国演义中,董卓实力强悍,在大将军何进去世,朝堂一片混乱的时候,他及时杀入洛阳,平定内乱,一举夺得了东汉大权。而后他废立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做着皇帝的美梦,不过梦还没成真的时候,他就被王允用计所杀。然后令人奇怪的是,吕布作为董卓的义子,却为何没能掌控住董卓手下的军队,李傕郭汜为何不臣服于吕布呢

  • 击败曹操、孙坚的徐荣,最后却死于李傕、郭汜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曹操,孙坚,徐荣,李傕,郭汜

    董卓对东汉王朝的打击是不小的。他进入并控制权力中枢,其野蛮的手段和武人的身份不能够被士人认可,袁绍、曹操等人纷纷离开洛阳在地方起兵,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几次战役。其中孙坚和曹操的表现比较活跃,在讨董的事情上很积极,但是都遭遇过惨败,并且是败在同一个人的手中,那就是徐荣。徐荣击败

  • 汉末西凉军的末路:李傕郭汜决裂大交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李傕,郭汜,西凉军,董卓,贾诩,汉献帝

    李傕郭汜二人是董卓西凉军的老部下,而且心腹爱将。后人提及他们时总是并提二人,两人俨然是董卓手下的一对“黄金搭档”。 董卓进京后,“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最终被王允用计除掉。董卓剧照 董卓虽死,但他的西凉军势力犹在,“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

  •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董卓,李傕,郭汜,吕布,三国,汉朝

    东汉末年, 朝廷局势就非常混乱,权臣把持朝政,汉朝想要复兴无异难于上青天。董卓专权时,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好不容易董卓死了,李傕、郭汜又反攻长安,再次把持朝廷大权。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的反叛很大程度和诛杀董卓的功臣王允有关。这两人为什么不跟随温侯吕布,从他们的出身就可以看出,吕布并不是董卓的西凉军出身

  • 王允为人值得尊敬;他不愿赦免李傕郭汜,因其认为贼就是贼!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王允,李傕,郭汜,董卓,张让,汉朝,三国

    王允可以说是东汉末年可以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之一,在诛杀董卓之后,东汉也是一度有了回光返照的意思,但是王允在处理后来的局势显得不那么明智,最终导致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已是暮年的大汉又在受到一击重创。当然王允想要让东汉翻盘是不可能了,即使没有这场大战,山东各路诸侯都是手握重兵,军阀割据不可避免。东汉亡国

  • 李郭之乱——凉州军阀李傕和郭汜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李傕,郭汜,董卓,凉州,曹操,军阀,汉朝,三国,汉献帝,李郭之乱

    大家知道在汉末乱世初始之时最大的反派角色就是我们的董太师董卓,之后王允联合吕布诛灭董卓开始共同主政。紧接着因为王允对待董卓旧部的策略过于恶劣,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处死了王允,吕布也狼狈而逃。至此李傕和郭汜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长达四年,而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两位。李傕和郭汜都是董卓旧部,但是在董卓还活

  • 甘肃张掖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赵彦昭、郭汜、沮渠蒙逊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郭汜,太守,唐朝,赵彦昭,甘肃省,张掖市,沮渠蒙逊,史说三国

    甘肃张掖市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人物:赵彦昭:唐代人,字奂然,甘州张掖人。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郭汜:又名郭

  • 董卓旧部中最强势力,曾控制长安朝廷的郭汜、李傕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董卓,郭汜,李傕,曹操,袁绍,汉朝,长安朝廷,唐长安城,中国文物

    剿灭吕布后,袁曹大战一触即发,马上就要到精彩纷呈的官渡大战了。咱们先介绍下关中的形势。曹操在东征吕布前,曾担心袁绍图谋关中。一旦袁绍拿下关中,连接西凉、蜀汉(乱羌、胡,南诱蜀汉),独占天下六分之五也,曹操独以兖、豫抗,稳输的。注意,此时曹操已经有了和袁绍决裂的想法。要知道仅仅数年前,曹操正是依靠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