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为人值得尊敬;他不愿赦免李傕郭汜,因其认为贼就是贼!

王允为人值得尊敬;他不愿赦免李傕郭汜,因其认为贼就是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小阿蟹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4/10 9:02:32

王允可以说是东汉末年可以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之一,在诛杀董卓之后,东汉也是一度有了回光返照的意思,但是王允在处理后来的局势显得不那么明智,最终导致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已是暮年的大汉又在受到一击重创。当然王允想要让东汉翻盘是不可能了,即使没有这场大战,山东各路诸侯都是手握重兵,军阀割据不可避免。东汉亡国那是迟早的事,王允能做的最多是推迟东汉的灭亡,不然就只能祈求各地诸侯主动交权了,那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

话说回来,很多人说王允一介书生,意气用事,不足以成大事,他是个奸诈刁滑之人,更兼备狐假虎威之能,依附于县官,州官,大将军何进,大将军董卓,无一不被其害死,当成为天下第一是最膨胀的时候,把内外全变成异己,把敌人逼得只有拼命一条路,东汉从何进到董卓到王允,三个都是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典范。

个人对于王允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汉室忠臣,只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阴谋家,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要是他有司马懿的智慧东汉可以光复,他有能力,但是没有达到中兴之臣的那个高度,当时非名臣难以控制东汉全局,却被大家推举到那个高度,结果就是愣是把李傕郭汜逼反了。

王允这个人是少年成名的,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而且为人很正直,郡人有路佛者,少无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补吏,允犯颜固争,球怒,收允欲杀之。剌史邓盛闻而驰传辟为别驾从事。允由是知名,而路佛以之废弃。因为东汉末年花钱买官的事情他常见了,因为太守收了路佛的钱,要给路佛一个官,王允就要和太守“干一架”,还惹来杀身之祸,可见当时的王允是一个正直的人,包括后来平定黄巾之乱的时候,因为发现了中常侍张让于黄巾军私通的信件,就直接上高灵帝,于贼中得中常侍张让宾客书疏,与黄巾交通,允具发其奸,以状闻。但问题是中常侍一般都是皇帝宠信之人才能获得的官职,王允此举显然是秉着忠于君上的原则的,因此王允也是多次被张让陷害入狱,险些挂了,这样的一个人,最起码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董卓乱政的时候,王允是得到董卓倚重的,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可以说王允是连接董卓和汉廷的关键人物,也正是如此,王允才能有机会算计董卓,或许董卓在死之前从未怀疑过王允。

在诛杀董卓后,可能是居功自傲了,他自认已经中兴汉室了,所以举动逐渐令刚刚凝聚的人心再度离散,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说白了就是王允已经听不进别人的正确建议了,这也是后世经常发生的事情,书生误国从来不假,这些人看事情只会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对错,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而且价值观大多迂腐不堪,这些书生每天看事情就只是衡量符不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但他们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要干点实事大多办不好,要安天下更是门都沒有。从前那个被称作王佐之才的王允已经迷失了,最体现出这个问题的就是,王允对待董卓旧部的态度,反反复复,并且还带着作死的节奏。

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而素轻布,以剑客遇之。王允刚开始是提议赦免董卓旧部的,结果王允自己否定了自己,意思是,为什么要赦免他们,这不是要给他们扣上逆贼的帽子吗?害怕担心赦免的举措反而会引起董卓旧部的疑心,我的老天爷啊,这王允的脑回路太强大,或许王允当时就没打算真心招揽董卓旧部,想要的是遣散凉州兵,王允可能认为,那些人就是乱军就算接受投降,随时都有可能政变,之后这帮家伙搞了不少内战,贼永远是贼,烂泥扶不上墙,这就是不定时炸弹随时爆炸,但是王允和吕布闹不和就不太好了,毕竟当时吕布是诛杀董卓功臣之一啊。

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这些话更能看出王允对董卓旧部的不信任,用一句话说就是,在王允心里,贼就是贼,王允始终认为所谓的关东诸侯手下的将士才是大汉的将士,董卓旧部只是叛乱的反贼,所以别人能够稳定局势的建议他不停,结果李郭两人听从了贾诩的计策,起兵攻入长安,话说李郭只有几千人,到了长安就有十万人了,其实这些人都在朝廷手上,想来这10万人,大部分都是董卓时期分驻各地的凉州兵,王允不招抚的政策是把他们都赶向了李傕郭汜那里,但尴尬就尴尬在这里,王允不信赖董卓旧部必须依靠董卓旧部来保卫长安,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而他看重的关东义兵可是没时间也没机会去保护汉室,说到底,王允是汉室的忠臣,但是没有中兴之臣的能力。

标签: 王允李傕郭汜董卓张让汉朝三国

更多文章

  • 李郭之乱——凉州军阀李傕和郭汜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李傕,郭汜,董卓,凉州,曹操,军阀,汉朝,三国,汉献帝,李郭之乱

    大家知道在汉末乱世初始之时最大的反派角色就是我们的董太师董卓,之后王允联合吕布诛灭董卓开始共同主政。紧接着因为王允对待董卓旧部的策略过于恶劣,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处死了王允,吕布也狼狈而逃。至此李傕和郭汜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长达四年,而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两位。李傕和郭汜都是董卓旧部,但是在董卓还活

  • 甘肃张掖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赵彦昭、郭汜、沮渠蒙逊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郭汜,太守,唐朝,赵彦昭,甘肃省,张掖市,沮渠蒙逊,史说三国

    甘肃张掖市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人物:赵彦昭:唐代人,字奂然,甘州张掖人。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郭汜:又名郭

  • 董卓旧部中最强势力,曾控制长安朝廷的郭汜、李傕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董卓,郭汜,李傕,曹操,袁绍,汉朝,长安朝廷,唐长安城,中国文物

    剿灭吕布后,袁曹大战一触即发,马上就要到精彩纷呈的官渡大战了。咱们先介绍下关中的形势。曹操在东征吕布前,曾担心袁绍图谋关中。一旦袁绍拿下关中,连接西凉、蜀汉(乱羌、胡,南诱蜀汉),独占天下六分之五也,曹操独以兖、豫抗,稳输的。注意,此时曹操已经有了和袁绍决裂的想法。要知道仅仅数年前,曹操正是依靠袁绍

  •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董卓,吕布,李傕,郭汜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还要从王允和吕布杀董卓开始说起。当初,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洛阳顿时陷入混乱,董卓趁机率领五千凉州兵进入洛阳,很快就掌控了朝政,随后他吞并何进、何苗、丁原等人的部队,还得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其实力因此大增。后来,董卓大肆残杀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以至于洛阳城内人人自危,他还擅行废立

  • 董卓有四位大将,吕布第一郭汜第二,那么排名第三第四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刘秀说生活标签:吕布,董卓,郭汜,曹操,贾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九州地图逐渐被各方势力割开,汉朝历史的兴衰便从这里开始,乱世之中必有反叛者,诸多内因外患让朝廷苦不堪言,于是刚猛善战的董卓便在此时领兵平叛,立下不小战功。野心勃勃的外臣董卓找准时机入主朝堂,掌握着朝堂的一切大权。刘秀一统天下建立东汉王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01 人祸天灾朝堂腐坏02入

  • 董卓余部的李傕、郭汜,是如何击败吕布,攻破长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傕,郭汜,吕布,董卓,王允,袁绍

    相对于三国时期的其他名将,董卓手下的一些将领的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出场太早,连董卓算在内控制朝政也就六年的时间;另外也有可能是对东汉王朝的破坏性比较大,行事残暴,令人难以心生好感,自然没有了解的兴趣以及''粉丝滤镜''的作用。不过实际上,董卓手下的一些将领面对一些汉末三国名将的

  • 董卓有4位大将,吕布第一郭汜第二,那么排名第三第四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董卓,吕布,郭汜,贾诩,何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宦官和外戚相互倾轧,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一片狼藉。可是令人很无奈的是,他们所掌握的势力旗鼓相当,他们虽然看着对方都不爽,但一时间,却都没法吃掉对方。何进当了大将军之后,对于宦官的恨意达到了顶峰,于是与袁绍密谋,想要血洗皇宫,将这些作威作福的宦官,全部送进地府。本来吧,何进掌握着军队

  • 三国志战棋版郭汜阵容搭配 阵容组合详解「内容含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顾柒儿标签:郭汜,吕布,张角,董卓,战棋,李傕,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志战棋版郭汜阵容搭配,阵容组合详解。郭汜属于群雄盾兵武将,其自身属性非常低,武力和统率值很高,现在公众号“星梦特权站”里有特权号,上线领真充。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郭汜阵容搭配详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郭汜阵容搭配详解】阵容一:张角 + 吕布 + 李儒 + 马腾 + 张宝在该阵容中,首先用张

  • 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去了哪里,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汉献帝,袁绍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为羽林郎,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羌人,粗猛有谋,力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

  • 吕布杀死董卓后,如果王允招降李傕、郭汜及西凉军,大汉能中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吕布,董卓,王允,李傕,郭汜,西凉

    能否中兴,确是不知,毕竟汉献帝非果断之君,也非能君,他即使放在汉朝鼎盛时期为君,最多也就是守成之君,他当不了开疆扩土的雄主,而在那个乱世,若不是雄主,恐很难做到“中兴”。当然,能不能“中兴”不敢保证。但若是王允能够招降李傕、郭汜、贾诩、张济等西凉众将,及西凉军队,则可确保长安不失,洛阳不失则大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