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汉末名将,平定黄巾之乱,却败于李傕郭汜之手

此人是汉末名将,平定黄巾之乱,却败于李傕郭汜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岸瞭望台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1/4 5:01:19

今天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回,发生在朱儁平定黄巾之乱期间,地点为阳城,相关人物分别为朱儁、刘备和孙坚。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刘关张兄弟三人与朱儁一起击败黄巾军首领张宝,张宝被迫退入阳城坚守,其手下将领严政杀死张宝,开城投降。不久后,黄巾余党赵弘、韩中和孙仲等人聚众数万作乱,朱儁又带着刘备兄弟三人向叛军驻扎的宛城发动进攻,双方随即在城外展开一番激战。刘备兄弟三人分别出阵迎敌,将叛军击败。无奈之下,叛军只得退回城中坚守,朱儁则将该城团团包围。

没过多久,城中断粮,韩忠派人出城面见朱儁,请求投降,但遭到朱儁的拒绝。随后,朱儁又采纳刘备的建议,故意撤走城外东南方向的兵力,佯装向宛城西北方向发动猛攻。韩忠果然上当,以为东南方向并无兵力,于是弃城而出,结果遇上了早已再次埋伏的刘备三兄弟。韩忠被杀,赵弘和孙仲二人又被前来接应的下邳丞孙坚击败,被迫再度退回城中。经过一轮猛攻,朱儁终于占领该城,平定了叛乱。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小说中出现的这场战争,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后汉书朱儁传》载:“时,南阳黄巾张曼成起兵,称‘神上使’,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宛下百余日。后太守秦颉击杀曼成,贼更以赵弘为帅,众浸盛,遂十余万,据宛城。”时任镇贼中郎将的朱儁奉命与荆州刺史徐缪一起前来平叛。经过一番较量,朱儁不仅斩杀了赵弘,此后又攻进了宛城,将继任的黄巾首领韩忠杀死。

至于说到朱儁攻占宛城的具体经过,在《后汉书朱儁传》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该传称:“余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兵少不敌,乃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因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五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此后,朱儁故意宣称放弃对宛城的包围,诱使韩忠出城逃窜,并在追击途中将韩忠等人悉数歼灭。

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尽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历史的真实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却有一个截然不同之处,那便是这场战争由始至终都是在朱儁的亲自指挥下进行的,所采用的破敌之策也是朱儁自己设计实施的,与刘备毫无关系。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过,史料中对于刘备参与平定黄巾之乱的记载很少,也没有刘备曾经跟随朱儁来到宛城作战的记载。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小说中出现的这个故事完全是作者为了突出刘备的军事才能而虚构出来的情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将历史上朱儁的功劳张冠李戴用在了刘备的身上。

说到朱儁这名将领,在汉末可谓鼎鼎大名,是与皇甫嵩齐名的一代名将。朱儁的成名,始于黄巾之乱期间。正是由于他和皇甫嵩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才使得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在短短数月时间内被迅速平定,汉末王朝也有了难得的喘息之机。朱儁也因此得到朝廷的重视,先后担任了光禄大夫、屯骑校尉、河南尹等要职。

不过,这位德高望重的一代名将晚景却非常凄凉。董卓专权时,对于这员名将非常忌惮,对其严密监视,不让他离开京城洛阳。等到董卓挟持汉末朝廷迁往长安后,朱儁终于得以摆脱董卓的控制,逃到了荆州,并与徐州刺史陶谦等人一起向董卓发动进攻。不过,此时的朱儁却不复当年之勇,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击败。

除了在战场的表现日益平庸之外,朱儁对时局的判断也出现了较大的失误。献帝初平三年(公安云192年),控制汉末朝廷的李傕、郭汜等人采纳贾诩的计策,以皇帝的名义征召朱儁入朝为官。部下将士及徐州刺史陶谦等人都认为这是李傕、郭汜的诡计,但朱儁却认为李傕、郭汜等人能力不足,自己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两人铲除。于是,朱儁抛下手下的将士,孤身一人前往长安。

朱儁进入长安后,却从未有过任何消灭李傕、郭汜等人的举动,反倒是被李傕和郭汜等人严密控制,难以动弹。到了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讧,朱儁沦为人质。朱儁自知回天乏术,悲愤莫名,竟然被活活气死。

参考书籍:《后汉书》、《三国演义》

标签: 李傕郭汜黄巾之乱董卓刘备平定

更多文章

  • 董卓死后,为什么手下大将李傕郭汜不臣服于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董卓,李傕,郭汜,吕布,王允

    三国演义中,董卓实力强悍,在大将军何进去世,朝堂一片混乱的时候,他及时杀入洛阳,平定内乱,一举夺得了东汉大权。而后他废立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做着皇帝的美梦,不过梦还没成真的时候,他就被王允用计所杀。然后令人奇怪的是,吕布作为董卓的义子,却为何没能掌控住董卓手下的军队,李傕郭汜为何不臣服于吕布呢

  • 击败曹操、孙坚的徐荣,最后却死于李傕、郭汜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曹操,孙坚,徐荣,李傕,郭汜

    董卓对东汉王朝的打击是不小的。他进入并控制权力中枢,其野蛮的手段和武人的身份不能够被士人认可,袁绍、曹操等人纷纷离开洛阳在地方起兵,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几次战役。其中孙坚和曹操的表现比较活跃,在讨董的事情上很积极,但是都遭遇过惨败,并且是败在同一个人的手中,那就是徐荣。徐荣击败

  • 汉末西凉军的末路:李傕郭汜决裂大交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李傕,郭汜,西凉军,董卓,贾诩,汉献帝

    李傕郭汜二人是董卓西凉军的老部下,而且心腹爱将。后人提及他们时总是并提二人,两人俨然是董卓手下的一对“黄金搭档”。 董卓进京后,“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最终被王允用计除掉。董卓剧照 董卓虽死,但他的西凉军势力犹在,“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

  •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董卓,李傕,郭汜,吕布,三国,汉朝

    东汉末年, 朝廷局势就非常混乱,权臣把持朝政,汉朝想要复兴无异难于上青天。董卓专权时,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好不容易董卓死了,李傕、郭汜又反攻长安,再次把持朝廷大权。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的反叛很大程度和诛杀董卓的功臣王允有关。这两人为什么不跟随温侯吕布,从他们的出身就可以看出,吕布并不是董卓的西凉军出身

  • 王允为人值得尊敬;他不愿赦免李傕郭汜,因其认为贼就是贼!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王允,李傕,郭汜,董卓,张让,汉朝,三国

    王允可以说是东汉末年可以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之一,在诛杀董卓之后,东汉也是一度有了回光返照的意思,但是王允在处理后来的局势显得不那么明智,最终导致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已是暮年的大汉又在受到一击重创。当然王允想要让东汉翻盘是不可能了,即使没有这场大战,山东各路诸侯都是手握重兵,军阀割据不可避免。东汉亡国

  • 李郭之乱——凉州军阀李傕和郭汜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李傕,郭汜,董卓,凉州,曹操,军阀,汉朝,三国,汉献帝,李郭之乱

    大家知道在汉末乱世初始之时最大的反派角色就是我们的董太师董卓,之后王允联合吕布诛灭董卓开始共同主政。紧接着因为王允对待董卓旧部的策略过于恶劣,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处死了王允,吕布也狼狈而逃。至此李傕和郭汜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长达四年,而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两位。李傕和郭汜都是董卓旧部,但是在董卓还活

  • 甘肃张掖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赵彦昭、郭汜、沮渠蒙逊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郭汜,太守,唐朝,赵彦昭,甘肃省,张掖市,沮渠蒙逊,史说三国

    甘肃张掖市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人物:赵彦昭:唐代人,字奂然,甘州张掖人。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郭汜:又名郭

  • 董卓旧部中最强势力,曾控制长安朝廷的郭汜、李傕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董卓,郭汜,李傕,曹操,袁绍,汉朝,长安朝廷,唐长安城,中国文物

    剿灭吕布后,袁曹大战一触即发,马上就要到精彩纷呈的官渡大战了。咱们先介绍下关中的形势。曹操在东征吕布前,曾担心袁绍图谋关中。一旦袁绍拿下关中,连接西凉、蜀汉(乱羌、胡,南诱蜀汉),独占天下六分之五也,曹操独以兖、豫抗,稳输的。注意,此时曹操已经有了和袁绍决裂的想法。要知道仅仅数年前,曹操正是依靠袁绍

  •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董卓,吕布,李傕,郭汜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还要从王允和吕布杀董卓开始说起。当初,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洛阳顿时陷入混乱,董卓趁机率领五千凉州兵进入洛阳,很快就掌控了朝政,随后他吞并何进、何苗、丁原等人的部队,还得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其实力因此大增。后来,董卓大肆残杀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以至于洛阳城内人人自危,他还擅行废立

  • 董卓有四位大将,吕布第一郭汜第二,那么排名第三第四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刘秀说生活标签:吕布,董卓,郭汜,曹操,贾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九州地图逐渐被各方势力割开,汉朝历史的兴衰便从这里开始,乱世之中必有反叛者,诸多内因外患让朝廷苦不堪言,于是刚猛善战的董卓便在此时领兵平叛,立下不小战功。野心勃勃的外臣董卓找准时机入主朝堂,掌握着朝堂的一切大权。刘秀一统天下建立东汉王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01 人祸天灾朝堂腐坏02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