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灭亡后,凭什么是李傕,再率西凉势力重新掌控朝廷?

董卓灭亡后,凭什么是李傕,再率西凉势力重新掌控朝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话三国正史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3/12/20 21:45:14

李傕上面还有几个中郎将,还有那么多和他同级的校尉,为什么历史偏偏选择了他?

内因是他的能力,外因是他得到的机遇。

李傕的能力

李傕把大汉王朝搞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关中地区更是民不聊生,把原本繁华的长安一带,几乎摧毁成了无人区。

论治国能力,他连和董卓比都差远了,所以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个粗野的武夫。

(李傕)

然而,之所以他能在一众西凉将领中脱颖而出,与他能征善战、有勇有谋、机智善辩,并因此积累起了一定的名声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黄白城破被杀,与郭汜在长安打成平手,李傕所指挥的战斗几无败绩。

而且先后打败了孙坚朱儁徐荣、吕布、马腾、韩遂这些当世名将。

梁东大败孙坚

191年二月,孙坚进军梁东,被徐荣、李傕打得大败,把头巾给祖茂戴上吸引走追兵,才得以逃脱。(《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祖茂戴孙坚的头巾吸引追兵)

牛辅遣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出兵击关东,先向孙坚。坚移屯梁东,大为(李)傕等所破。--《后汉纪·卷二十七·孝献皇帝纪》

此战很多人以为只是徐荣打败的孙坚,事实是徐荣、李蒙走南路准备攻打豫州方向的袁术、孙坚,结果在梁东遭遇了孙坚的军队。(《后汉书·董卓列传》)

正东出洛阳方向的李傕大军得到消息,于是南下与徐荣一起大败了孙坚。

中牟破朱儁

同在191年,董卓西撤长安,留朱儁留守洛阳。因朱儁和关东联军有联络,担心被董卓攻打逃到了荆州。

不久听说董卓让弘农杨氏的杨懿接任留守洛阳,朱儁带兵返攻洛阳赶走了杨懿。因洛阳残败不能守,往东屯驻在中牟县。

(汉末名将朱儁)

这时候关东联军已开始自相攻杀,原先没参加联军的陶谦想再次拉起一个联盟,资助了朱儁三千兵马,上表他为车骑将军,其他州郡也稍微给了朱儁一点兵马物资。(《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这就是李傕大军,被董卓派往东出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192年正月,李傕带着郭汜、张济、贾诩等打败迎击的朱儁军,朱儁退守到虎牢关下,从此不敢再西进一步。(《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李傕并没因此停下脚步,继续往东再向南,劫掠了兖州陈留郡、豫州颍川郡,最后才返回弘农陕县。(《三国志·董卓传》)

新丰杀徐荣,长安驱吕布

192年,当李傕东出返回陕县时,董卓和上司牛辅都已死,李傕在贾诩的建议下,沿途纠集了樊稠等十万大军攻向长安。

王允派胡轸、徐荣在长安东边的新丰县阻击李傕军。

(徐荣战死)

结果徐荣战死,原西凉军中郎将胡轸率众投降。(《后汉书·董卓列传》)

胡轸的投降是件大事,也就是说原来被王允赦免了的西凉势力,全部“投降”到了李傕的麾下,完成了西凉势力内部的权力更替。

吕布也守不住长安城,逃去了关东。

(吕布也无法守住长安)

长平观败马腾、韩遂

194年,马腾、韩遂与长安城内的种拂之子种邵、刘焉的大儿子刘范等官员合谋里应外合,与李傕军爆发了长平观大战。

结果又打败马、韩的军队,一路追赶到陈仓,还是因为韩遂向樊稠说情,才得以逃脱。(裴注《三国志·董卓传》引《九州春秋》)

(韩遂求情才逃脱)

不久,李傕赦免了马、韩二人,降级任命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让他们讨伐凉州一带的羌人和反叛势力。《资治通鉴》

李傕把这两个刺头治得服服帖帖的,终198年李傕死,二人没再觊觎关中。

(马腾二人降服)

李傕能打并非有勇无谋

李傕的这一串战绩并不是只靠勇猛就打出来的。

191年,孙坚入洛阳,董卓西去长安的路上,他对身边的相国府长史刘艾表达了对孙坚的顾虑。

董卓以前和孙坚同在车骑将军张温手下,美阳之战取胜后追击边章、韩遂到凉州,董卓劝张温不听。追击韩遂的荡寇将军真慎也不听孙坚之言,惨败而归。

董卓对刘艾说这事,表达出孙坚的见识与自己相当,难对付。

(孙)坚虽时见(现)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山阳公载记》

刘艾回答他说:孙坚虽然有时候显露出智慧,但还是不如李傕、郭汜。

(李傕郭汜久经战火锤炼)

刘艾写过《献帝纪》,是重要的一手史料,后来还担任过郡国的国相,在曹魏任职,是有历史眼光的人物。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艾的看人的眼光。

他的话反映出了李傕、郭汜不但有勇,还有谋,是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

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傕、郭汜虽然没有那些中郎将地位高,但声望和大家公认的作战能力却是在西凉军中是最优秀的。

使者需要机智善辩

191年,梁东之战失败后,孙坚再次领兵阻挡胡轸、吕布大军的进攻,并在接下来的阳人之战中大胜。

(董)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孙)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这下董卓慌了,就派使者去求和,又是和亲,又是给予孙坚的兄弟子侄刺史、太守这样的雄职。

(请容我狡辩)

但人家孙坚现在洛阳在望,哪有那么容易答应?

所以这个使者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派去的人一定要成功率最高才行,而且还要足够大的胆量。

这个人起码要孙坚看得起,有相应的声望、地位和能力,让孙坚不觉得是在侮辱他。而且要能随机应变,有辩才,必须要相当的聪明才能胜任。

董卓选择了以李傕为首的使者团队,李傕必然要符合这些标准,孙坚同意的可能性才会相对较大。

虽然这次求和没能成功,但一个机智善辩的李傕形象凸显了出来。

得到的机遇

虽然李傕瞧不起郭汜盗马贼出身,但从他的行为举止看出身也不会太高,所以屈居中郎将之下。

董卓手下的中郎将有牛辅、胡轸、杨定、段煨、董越、吕布、徐荣七人。

除吕布、徐荣两个不是西凉系,是后来带兵入股的,其余五人牛辅是董卓女婿,胡轸、杨定是凉州大人,段煨出身于武威段氏,董越很可能是董卓或者董太后的亲戚。

董卓的西凉军太看出身了,所以即便李傕、郭汜本事远大于上面五个西凉系中郎将,也只能是个校尉。

当李傕回到陕县时,吕布、徐荣已坚定地站在了王允并州系一边;董越被牛辅杀死;牛辅被手下胡赤儿把脑袋拿去领赏了;段煨只求保华阴,别人打来打去不管,要从他的地盘过路也都放过,总之跟着朝廷走;胡轸、杨定被王允赦免,人和军队在长安。

长安外一个管事的中郎将都没了,西凉军群龙无首,都准备各自散去,连李傕本人都惊恐不安。

这时候,在李傕军中的贾诩,为了自保,献上了那条改变了李傕的命运,改变了西凉军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大汉朝国运的“天下第一毒计”。(《三国志·董卓传》)

李傕依计进攻长安,沿途樊稠等十万无助的西凉军加入,长安的胡轸、杨定投降,华阴的段煨继续跟着朝廷走。

李傕重新整合了董卓原来的西凉势力,并带领西凉势力重新掌控了朝廷。

总结

没有李傕,董卓死后,西凉势力恐怕再无机会掌控朝廷。

李傕能最终成为董卓西凉势力的继承人,内因在他是董卓之后西凉势力最优秀的人物,在西凉势力经历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后,碰到外因的机遇,从而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标签: 董卓李傕吕布马腾孙坚汉朝三国西凉势力

更多文章

  • 从出场事件顺序,详细逐个盘点遗臭万年的李傕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李傕,董卓,献帝,马腾,许都,李应,郭汜,樊稠,汉朝,三国

    董卓的大儿子死得早,没能赶上父亲飞黄腾达的时候,二儿子在董卓死的时候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所以董卓重用的亲戚主要是弟弟董旻,大侄子董璜,还有女婿牛辅。与董卓的子嗣不旺不同,到了李傕掌权的时候,大量亲属出现在史料中。现在以他们出场事件的时间前后顺序,对他们各自做过的相关事情作个盘点。侄子李利192年五月

  • 三国军阀董卓和马腾谁是西凉老大?192年6月28日李傕郭汜攻入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董卓,马腾,李傕,郭汜,西凉,皇甫嵩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三国军阀董卓和马腾谁是西凉老大?192年6月28日:汉朝衰微,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率兵十余万攻入长安,逐走吕布。董卓是西凉起家的强悍军阀,手下李傕、郭汜、樊稠、张济一伙号称西凉军。西凉军的战斗力很强,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军队,董卓因此得名。而马

  •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傕,郭汜,董承,杨奉,曹操,吕布,历史片,古装片,三国演义(电视剧)

    却说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众将皆来会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再投袁绍,何如?”宫曰:“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布从之。且说袁绍在冀州,闻知曹操与吕布相持,谋士审配进曰:“吕布,豺虎也:若得兖州,必

  • 遭遇李傕郭汜追杀、招安白波军护驾,聊一聊汉献帝东归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傕,郭汜,汉献帝,白波军,董卓,曹操

    西江月·(杨慎)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汉献帝是一个比较悲惨的皇帝,事实上大多数末代皇帝都挺悲惨。汉献帝本来不是皇帝,由于董卓要显示权威,也是为了避免何太后参政争权,于是废掉了少帝刘辩,扶植陈留王刘协为帝,就

  • 意外的李傕郭汜之乱:能够阻止三国局面的武装,为啥被王允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正史漫谈标签:王允,郭汜,董卓,袁绍,吕布,刘秀

    常言道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王允除掉了董卓,可谓深谙此道,但为何随后却引发了西凉军乱、错失了挽救东汉的大好机会?如果说王允眼高手低、能力差劲,显然过于刻薄偏激。毕竟他能身居高位,能糊弄住杀人如麻、令众人战战兢兢的董卓,最终在绝对弱势局面下翻盘反杀,自然具备超过一般人的政治手腕。我认为,王允错失好局

  • 与小说略有不同:历史上的李傕和郭汜究竟是怎么完蛋的?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郭汜,李傕,董卓,曹操,汉献帝,王允

    熟悉汉末三国历史和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董卓死后,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控制了汉献帝。《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写道:“却说曹操引军回许都,人报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将头来献。”不过李傕和郭汜在历史上的完蛋过程与小说描写略有不同。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吕布、王允所杀。但王允没能

  • 董卓被杀,部将李傕郭汜为啥能夺回长安?与袁绍曹操相持六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董卓,袁绍,李傕,郭汜,曹魏,曹操手下

    公元192年4月,将汉献帝“迁都”长安、一手掌控、权倾朝野的相国董卓,被司徒王允联合他的“侍卫队长”吕布,发动突然袭击、成功“斩首”!消息传来,全城百姓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热烈庆祝。年仅12岁的汉献帝,立刻任命王允主持尚书事务,并破格提拔刺杀董卓的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礼仪待遇与三公相等、封温侯,与

  • 李傕、郭汜曾控制东汉朝廷,为何产生矛盾,从而失去汉天子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傕,郭汜,刘协,汉天子,董卓,马腾

    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阀掌控朝政,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其中不仅包括董卓,还有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董卓被王允所杀,李傕等人得不到朝廷的赦令,于是听从贾诩的建议反攻长安,击败吕布处死王允,再度掌控朝政。董卓控制朝政的时间是在中平六年到初平三年(即公元189年到192年),将近三年的

  • 《三国演义》: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而殒命城墙下?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傕,郭汜,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

    王允施计离间吕布和董卓,最终董卓死于吕布方天画戟之下的场景,也成了《三国演义》比较经典的一个桥段。董卓死后,司徒王允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跪在地上,感谢苍天保佑,董贼已除,大汉复兴有望。董卓死后,他的部下也都没有了主心骨,仓皇逃窜。吕布一下子策反,奉旨杀贼,被汉帝封为奋威将军。可是董卓部下还有两名大将,

  • 曹操大败吕布,招降许褚,李傕郭汜祸乱京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吕布,许褚,李傕,郭汜,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曹操为报父仇,兵伐徐州,陈留太守张邈令吕布偷袭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军事计划成功,只有鄄城、东阿、范县被荀彧、程昱守住。曹操不得不班师回兖州讨伐张邈。曹操大战吕布,吕布兵多将广,曹操夜袭吕营中计,曹操身危受困,猛将典韦冒死相救。陈宫献诈降计,令濮阳富户暗中为内应献城与曹操。曹操中计大败,险些身死,典韦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