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057 更新时间:2024/2/14 1:31:33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还要从王允和吕布杀董卓开始说起。

当初,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洛阳顿时陷入混乱,董卓趁机率领五千凉州兵进入洛阳,很快就掌控了朝政,随后他吞并何进、何苗、丁原等人的部队,还得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其实力因此大增。

后来,董卓大肆残杀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以至于洛阳城内人人自危,他还擅行废立,改立汉献帝刘协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天下公愤。

正当汉室处于危难时刻,一个叫做王允的官员挺身而出,他假装投靠董卓,通过巴结董卓,从而被董卓任命为司徒,却暗地里扶持那些反对董卓的势力。

王允表面上对董卓无所不从,实际上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一部分军权掌握在手中,比如他推举的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代理左将军杨瓒等人,都是他暗中发展的下线。

可以说,当时无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王允都有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思考如何铲除董卓了。

191年,在孙坚等人的不断打击下,董卓被迫放弃洛阳,将都城迁往长安,为了防止孙坚再次攻打他,他将手下大将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防在三辅之地(长安京畿的京兆、左冯翊和右扶风),只带着很少一部分来到长安城内驻扎。

王允见董卓如此安排,长安城内防守就变得空虚了,心中顿时想到了一个策略,他认为如果能派人杀掉董卓,来个擒贼先擒王,再想办法分化瓦解董卓的部下,那就大事可成了。

但问题是,董卓身边长期有重兵把守,没有几个人能够接近他,怎么办才好呢?

恰在此时,王允得知了一个消息,董卓的义子吕布,跟董卓的一个婢女有染(演义中说此人是王允送给董卓的貂蝉,正史无载),董卓生气地将一把手戟掷向吕布,杀掉没把吕布杀死,父子二人因此产生了隔阂。

当时,吕布担任中郎将,专门负责保护董卓的安全,他勇猛过人,武艺超凡,人称飞将,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王允认为如果能将吕布拉到自己的阵营,那杀掉董卓岂不是易如反掌?

于是,王允找到了吕布,将利害关系与吕布说明,最终成功说服吕布刺杀董卓。

前192年四月某日,董卓将要入宫参加宴会,他刚进入皇宫之内,就遭遇了王允亲信李肃埋伏的刀斧手的攻击,他便连忙喊吕布过来帮忙,吕布骑马来到他身边后,却突然将他斩杀,然后与王允一起宣读诏书,公布了他的罪责。

董卓死后,王允和吕布又将董卓在长安的亲信,以及董卓在封地郿坞的家人全部杀死,还吞并了董卓弟弟董旻的部众,至此董卓在长安附近的实力全部瓦解,而那些镇守在三辅之地的董卓部下则群龙无首,不知所措。

当时,董卓手下有五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和徐荣,但这五个人并非铁板一块,牛辅是董卓手下第一大将,也是董卓的女婿,而董越、段煨也是凉州出身,因此这三人是董卓的亲信;只有胡轸、徐荣不是凉州出身,与其他三位中郎将存在矛盾。

王允利用这一点,先拉拢胡轸、徐荣,使这二人最终投降;后来牛辅为了壮大实力,以此来对抗王允,于是杀掉董越,吞并了其部众。

至于说段煨,他倒是个聪明人,选择当中立,驻守在华阴观望局势,后来他见牛辅杀掉董越,于是在名义上也投降朝廷。

也就是说,王允真正要对付的人,就只有牛辅一人而已,不过牛辅的实力很强大,手下有大将张济、李傕、郭汜等人,而且佣兵数万人。

牛辅作为董卓的铁杆,一心一意要为董卓报仇,于是带着部众杀向长安,此时王允已经彻底掌控了朝局,他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进封温侯,并让吕布率李肃等人抵御牛辅。

最先与牛辅交战的是李肃,但他被牛辅打得大败而归,吕布得知消息十分生气,率军与牛辅展开激战,最终将牛辅击败。

牛辅被击败之后,十分畏惧吕布,便带着珠宝趁夜逃走,但走在半路上,他的一个名叫胡赤儿的随从,因为贪图他的财宝,所以与人合谋将他杀死,然后将他的首级送往长安。

牛辅一死,其部众就作鸟兽散了,散落在三辅之地,只有李傕、郭汜还带着一队人马,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暂时驻扎下来,观望一下局势再做决定。

而吕布在击败牛辅之后,长安的安全得到了极大保障,王允和吕布都因此志得意满,但二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王允认为,自己隐忍数年,最终扳倒了董卓,是匡扶汉室最大的功臣,因此自得意满,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尤其是吕布,尽管他是杀掉董卓之人,但王允认为他只不过是个武夫,因此将吕布当做剑客来对待,并不真的尊重吕布。

而吕布则认为,自己杀掉董卓,还击败了董卓的部将,保证了长安的安全,功劳也很大,王允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简直太可恶。

由于王允和吕布貌合神离,因此在如何处理凉州兵这个问题上,就发生了很大的争执。

当时的情况是,董卓虽然死掉了,牛辅也被击败了,但散落在三辅之地的凉州兵还有很多,这些士卒能征惯战,如何处理这些人,关乎到长安的安危,也关乎到大汉王朝的兴衰。

吕布作为一名军人,又曾是董卓部下,因此主张赦免凉州兵,并对凉州将领进行拉拢,让他们为己所用。

但王允却不这么认为,他想要剥夺凉州将领的军权,让关东兵去控制凉州兵,从而彻底消除董卓的残余势力。

当时,有人对王允说,凉州兵与关东兵素来不和,如果让关东兵管理凉州兵,那凉州兵势必担心自己被杀,这样岂不是容易生乱?不如让凉州出身的皇甫嵩去当凉州兵的统帅,让皇甫嵩管理他们,这样或许更好。

但是,王允依然不同意,因为他对凉州兵有偏见,他更亲近袁绍等人统领的关东兵,一心一意只想瓦解凉州兵。

吕布也去劝说王允,说一定要安抚凉州兵,不然会出大乱子,但王允认为只要有关东兵在,凉州兵就没什么可怕的。

也就是说,王允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凉州兵潜在的危害,而他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吕布也因此被殃及。

很快,王允对凉州兵的态度就传出了朝堂,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有人说,王允准备将所有凉州兵都杀掉。

恰在此时,王允又做了一件错事,他将董卓的旧部文学家蔡邕给杀掉了,当时人们都说蔡邕作为名士,身不由己,他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那些凉州将领听说蔡邕被杀,又听说王允想要剥夺他们的军权,甚至杀掉他们,就非常害怕,于是严阵以待,并相互联络,准备联合起来自保。

当时,董卓的部众当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两个人,就是李傕和郭汜了,他们在牛辅死后,一度产生过解散部队,回到凉州去生活的打算。

但是,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著名的谋士贾诩,他对李傕说,听说王允准备将凉州兵斩尽杀绝,如果这个时候回凉州去,朝廷只需要派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可以杀死我们,不如集结各地凉州军反攻长安,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得到江山;即便不能成功,再逃跑也不迟。

李傕听了贾诩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人联络各地凉州兵,最终与郭汜、张济等人结盟,率领数千人攻向长安。

王允听说这事后,也没太放在心上,但也不能不有所动作,只不过他不愿意吕布再立功,于是想了个办法,他下令胡轸、徐荣二人出兵抵抗李傕、郭汜。

让凉州兵去打凉州兵,也就王允想得出来,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削弱凉州兵,但结果让他大跌眼镜,胡轸、徐荣根本不是李傕、郭汜的随手,被打得大败而归,其中徐荣还被杀死了,胡轸则率部投降。

这一仗,让李傕、郭汜声势大涨,各地观望局势的凉州兵纷纷前去投奔,比如董卓原来的部众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他们都认为与其等着被王允杀掉,不如拼死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于是,李傕、郭汜就带着人马继续奔向长安,一路上又收集零散的凉州兵,到抵达长安城下的时候,军队人数竟然达到了十几万!

比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

当然了,凉州兵是没这么多的,李傕、郭汜应该是抓了不少壮丁,还有一部分背叛王允,投靠到凉州军中。

为什么还有人反叛王允呢?

还在于王允居功自傲,不把那些参与诛杀董卓的功臣放在眼里,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不那么推崇王允了,尤其后来王允独掌朝政,不接受被别人的意见,做了很多错误的决策,让这些人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因此不愿意继续追随他了。

王允听是李傕、郭汜佣兵十余万攻打长安,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让吕布率军抵抗。

吕布心里苦啊,当初王允如果不派胡轸、徐荣出战,而是派他去的话,或许李傕、郭汜早就被他斩杀了,现在李傕、郭汜成了气候,而长安城中士卒又没有那么多,这仗还怎么打?

有人可能要问了,当初王允不是掌握了一定军事实力吗?

这话虽然不错,但王允杀掉董卓之后,为了防备凉州兵,将大部分兵力调出长安,镇守在左冯翊、右扶风等地,由他的亲信担任统帅,还有一部分反叛了,他在长安能调遣的人其实不多。

事实上,王允真正想要依靠的军队,还是以袁绍等人率领的关东兵,但问题是关东兵根本靠不住。

当初,关东诸多州郡推举袁绍为盟主,举兵讨伐董卓,但几次与董卓交战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孙坚一人取得了胜利。

并且,关东诸军之间内部并不团结,比如袁绍和袁术兄弟就闹掰了,他与曹操也是貌合神离,还要面对辽东公孙瓒的骚扰。

因此,在诸侯讨伐董卓后不到一年,关东诸侯们就开始相互攻伐、争夺地盘了,而将讨伐董卓抛诸脑后,唯一一个坚持进攻董卓的人,就只有孙坚率领的一支部队了。

并且,孙坚与袁术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袁术忌惮孙坚的功劳,而孙坚则担心袁术断自己的后路,因此孙坚在攻克洛阳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长安,而是率军返回了鲁阳。

后来,袁绍与袁术爆发战争,袁术派遣孙坚进攻荆州刘表,结果被刘表的部将黄祖给设计给暗杀了,这样唯一一个可以击败凉州兵的人也死掉了,而那时候董卓还好端端活着。

等到吕布杀掉董卓之后,中原地区的形势依然不明朗,袁绍与袁术、公孙瓒的战争还在继续,曹操在伺机扩张地盘,刘备也在寻找安身之地,根本没人顾得上长安的汉献帝、王允及吕布。

从名义上来说,王允、吕布作为反董战线的成员,跟袁绍、袁术、曹操甚至是刘备等人,都是一个阵营之人,但其实众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趁乱发展自身,为争霸天下做准备。

王允作为朝堂的主宰者,想当然认为关东诸军是可以依赖的对象,这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而他的失败跟这一点干系莫大。

话分两头,前文说到李傕、郭汜直指长安,王允自知关东兵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只得派遣吕布率军迎战,那吕布的表现如何呢?

当时,李傕、郭汜派兵将长安围得水泄不通,吕布却毫不畏惧,他率军打开长安北门,出城与郭汜单挑,结果将郭汜给击败了,还刺中了郭汜,要不是郭汜的手下出来救他,他就被杀死了。

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要知道,郭汜可是击败过董卓手下中郎将的人物,却惨败给了吕布,可见吕布战斗力爆表,确实是个厉害人物。

吕布率军防守长安八天,李傕、郭汜都如法攻克城门,这让二人十分着急,正当二人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长安城中一些原本投降王允的凉州兵,因为对王允不满,所以偷偷打开了长门城门,准备引导大军入城!

李傕、郭汜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率军攻入长安,与吕布爆发了激烈的巷战,吕布也不含糊,硬是坚持了两天,还率军斩杀了大量凉州兵,但终究因为寡不敌众,最终只能带着仅剩的百余骑兵逃出长安,一路上又与凉州兵交战,直到杀出武关为止。

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不是吕布打不过李傕、郭汜,而是凉州兵实在太多了,吕布纵然武力过人,也双拳难敌四手。

吕布逃走之后,李傕、郭汜趁机占领长安,他们进行了疯狂报复,将王允全家及其亲信、部众斩杀殆尽,那些曾跟随王允除掉董卓的将领,比如士孙瑞、黄琬等人,都因此被杀。

至此,王允和吕布彻底失败了,吕布之后四处乱窜,没几年就被曹操和刘备联手杀死了。

总结一下,董卓死后,吕布之所以败给李傕、郭汜,不是他打不过二人,而是王允给他挖了一个大坑,这个大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王允不团结吕布,导致每部分裂,丧失人心,他还太过轻视凉州兵,并且在处理凉州兵的时候失策,最终导致凉州兵在李傕、郭汜的带领下抱团取暖,并集结大军反攻长安;

第二,王允寄希望于关东兵,认为袁绍等人会帮助自己,实际上袁绍等人只顾发展自身,当时驻扎在长安的关东兵非常少,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并且凉州兵的行动速度太快,袁绍等人即便有心出兵长安,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标签: 董卓吕布李傕郭汜

更多文章

  • 董卓有四位大将,吕布第一郭汜第二,那么排名第三第四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刘秀说生活标签:吕布,董卓,郭汜,曹操,贾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九州地图逐渐被各方势力割开,汉朝历史的兴衰便从这里开始,乱世之中必有反叛者,诸多内因外患让朝廷苦不堪言,于是刚猛善战的董卓便在此时领兵平叛,立下不小战功。野心勃勃的外臣董卓找准时机入主朝堂,掌握着朝堂的一切大权。刘秀一统天下建立东汉王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01 人祸天灾朝堂腐坏02入

  • 董卓余部的李傕、郭汜,是如何击败吕布,攻破长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傕,郭汜,吕布,董卓,王允,袁绍

    相对于三国时期的其他名将,董卓手下的一些将领的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出场太早,连董卓算在内控制朝政也就六年的时间;另外也有可能是对东汉王朝的破坏性比较大,行事残暴,令人难以心生好感,自然没有了解的兴趣以及''粉丝滤镜''的作用。不过实际上,董卓手下的一些将领面对一些汉末三国名将的

  • 董卓有4位大将,吕布第一郭汜第二,那么排名第三第四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董卓,吕布,郭汜,贾诩,何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宦官和外戚相互倾轧,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一片狼藉。可是令人很无奈的是,他们所掌握的势力旗鼓相当,他们虽然看着对方都不爽,但一时间,却都没法吃掉对方。何进当了大将军之后,对于宦官的恨意达到了顶峰,于是与袁绍密谋,想要血洗皇宫,将这些作威作福的宦官,全部送进地府。本来吧,何进掌握着军队

  • 三国志战棋版郭汜阵容搭配 阵容组合详解「内容含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顾柒儿标签:郭汜,吕布,张角,董卓,战棋,李傕,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志战棋版郭汜阵容搭配,阵容组合详解。郭汜属于群雄盾兵武将,其自身属性非常低,武力和统率值很高,现在公众号“星梦特权站”里有特权号,上线领真充。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郭汜阵容搭配详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郭汜阵容搭配详解】阵容一:张角 + 吕布 + 李儒 + 马腾 + 张宝在该阵容中,首先用张

  • 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去了哪里,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汉献帝,袁绍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为羽林郎,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羌人,粗猛有谋,力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

  • 吕布杀死董卓后,如果王允招降李傕、郭汜及西凉军,大汉能中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吕布,董卓,王允,李傕,郭汜,西凉

    能否中兴,确是不知,毕竟汉献帝非果断之君,也非能君,他即使放在汉朝鼎盛时期为君,最多也就是守成之君,他当不了开疆扩土的雄主,而在那个乱世,若不是雄主,恐很难做到“中兴”。当然,能不能“中兴”不敢保证。但若是王允能够招降李傕、郭汜、贾诩、张济等西凉众将,及西凉军队,则可确保长安不失,洛阳不失则大汉不灭

  • 读三国7:又见离间计,太尉杨彪妙计安天下,令李傕、郭汜自相攻杀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杨彪,李傕,郭汜,董卓,吕布,汉朝,读三国

    作者:田先生读史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这回说到李傕、郭汜在洛阳挟汉献帝以令诸侯,横行无忌,太尉杨彪便欲设计除去。读到这里就要问了,什么计策能除去掌握虎狼之师的李傕、郭汜呢?如果只是一个人还棘手一点,但是两个人就好办了,正如董卓、吕布,后来的马超、韩遂。对,正是祖传的反间计,杨

  • 读三国8: 李傕、郭汜堪称低配版项羽,不重视人才气走贾诩致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李傕,郭汜,项羽,贾诩,三国,秦朝,春秋战国

    作者:田先生读史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人才何其重要,身为领导者一定要善用人才,虚心纳谏,方能趋吉避凶、诸事顺利。然则历史上多少反面教材,前有魏惠王弃商鞅不用,致其奔走秦国而强秦,又有霸王项羽气走范增,落得个乌江自刎.......如今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也是如此。这回说到李傕、郭

  • 李傕、郭汜的内讧,居然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嫉妒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郭汜,李傕,董卓,王允,贾诩,吕布

    公元192年,王允、吕布成功诛杀董卓,终于除掉了这个大魔头。结果王允得意忘形之下,没有很好处理董卓麾下西凉兵。在贾诩劝说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纠集部队反攻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走,自此东汉朝廷落入李、郭二人之手。一开始李傕、郭汜他们还是比较和谐的,各自都给自己封了高官,并且打退了马腾、韩遂的

  • 正史中三国武将单挑记录:吕布vs郭汜、孙策vs太史慈、马超vs阎行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吕布,郭汜,孙策,马超,单挑,阎行,汉朝,太史慈,历史片,古装片,三国武将,三国(电视剧)

    我们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或者看电视剧,最喜欢的自然是武将阵前单挑,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许褚裸衣斗马超”。然而真实的历史中,两军主将单挑的机会其实很少,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常规操作。但正史中也有几次记录:吕布vs郭汜据《英雄记》记载:“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