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为什么要助周天子平叛?

晋文公为什么要助周天子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顾道惊城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4/1/15 9:58:43

晋文公重耳刚继位没多久,就有了一次露脸的机会,那就是周王室发生了动乱。

当时的周天子是周襄王,据说他的胞弟王子带与嫂子有私情,东窗事发之后恼羞成怒,居然与周边的蛮族联手,把周襄王赶走了,史称“子带之乱”。

且不论这种记载的真实性有多高,但周王室爆发内讧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秦国和晋国都准备出手,帮助周襄王平定叛乱。

本来是秦国先响应的,但晋国借助自己距离周天子更近的地理便利后发先至,并派人告诉秦穆公:“周天子那边由我们出面摆平,秦国就不用费事了。”

晋国的这种作为,令秦国很恼火,秦穆公的心态却很好,他对手下说:“重耳刚继位,还没有威望,这次的功劳让给他也无妨。”

就我看来,秦穆公这纯属自我安慰,晋国挡在秦国的东边,无论中原发生什么事,晋国哪怕反应慢一点,也还是可以抢在秦国之前先有动作。

这大概就是秦国无论如何都想击败晋国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一个对手堵路,秦国就永无称霸之日。

回过头来继续说重耳勤王的事,当他见到周襄王之后,自然不会无私奉献晋国的军力和财力,而是先谈条件。

根据史书的说法是,周襄王主动许诺了三点:

一、赋予重耳诸侯国领袖的职能;

二、同意重耳拥有攻伐不臣的权力;

三、“赏赐”两块地给晋国。

“赏赐”之所以要打引号,无非是顾及周襄王的面子,否则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晋国袖手旁观,再把秦国挡住,周襄王会更危险。

而从周襄王的角度来看,如果没人帮忙,那么自己就是丧家之犬。

这一点,和夷吾当初面临的抉择一样:虽然要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但至少有了回国继位的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有可能大赚。

于是,周襄王才会主动向重耳提出三项许诺,而且很有可能是在重耳的暗示下进行许诺的。

得到了周襄王的许诺之后,重耳立刻动手干活。

对于强大的晋国而言,区区一个王子带和周边少许蛮族,显然不被放在眼里。没过多久,王子带被杀,蛮族撤退,子带之乱被平定。

平定了叛乱之后,重耳立刻要求周襄王履行诺言。

周襄王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据我推测,周襄王对于前两个条件应该不会有多大抵触,关键在于第三个条件上。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每况愈下,到周襄王时期,已经没多少家底了。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只是给出一些名义上的赏赐,那么问题还不大。可如果非要让周王室割地,那显然有些肉疼。

基于这种推论,所以再看周襄王的态度就很简单了,他直接告诉重耳,地可以给你,但当地人不太服管,你自己要当心一些。

其实这潜台词就是希望重耳主动放弃,那地方心向周王室,你们晋国拿去也没用。

重耳显然听懂了,于是他辞别周襄王,来到了许诺割让给他的地区,就是河内、阳樊(今河南地区)。

果然,到了地方之后,百姓纷纷表示,拒绝成为晋国的一部分。

晋国臣子们很恼火,觉得这是周襄王在背后耍花招,于是向重耳建议:“回去收拾那个小子!”

重耳则非常淡定地表示:“如果这些地区的百姓不愿意加入晋国,那就代表我们福薄,无力承担周天子的福泽,哪有回去找麻烦的道理?”

随后,重耳郑重表示,三天之后,如果百姓还不开城门,那么晋军就撤离,这城不要了。

这番对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城中百姓表示不信,于是在第二天晚上悄悄来到晋军军营求见重耳。

代表们反复强调,城中大部分人都愿意加入晋国,但依然有部分人心存犹豫,如果再多给几天时间,他们就能摆平城里的反对派。

对于这种诉求,重耳当即表示拒绝,认为自己给出的期限就是三天,人无信不立。

三天之后,重耳果断下令撤军。城中百姓眼见重耳如此重然诺,便开门迎接晋军入城。

对于这个故事,我认为可信度较高,因为对于晋国来说,河内和阳樊的重要性其实并不大。

当时的重耳已经六十一岁了,却才刚当上国君,他此时迫切想要树立一个正面形象,推动晋国的霸业。

所以,只要周襄王的前两个条件没有问题,那么第三个条件,能满足当然更好,满足不了也无伤大雅。

获得周襄王的承认之后,重耳立刻走上了称霸的道路,而当时齐桓公已逝,天下并无霸主,但有一个强大的楚国,和积威日久的楚成王

我们完全可以说,楚成王虽然并非受到承认的春秋霸主,但从齐桓公去世到晋文公称霸之间的这段时间,楚成王才是实际上的霸主,因为当时的中原诸侯国,几乎都以楚成王马首是瞻。

也正是因为不受周天子承认,外加楚国并非中原诸侯国的“圈内人”,所以当晋文公横空出世之后,宋国立刻表示,自己愿意给晋国当小弟,不再听从楚国的命令。

对于宋国的这种选择,楚成王当然是极为恼怒的,所以他决定组建联军攻打宋国,主要目的是展示武力,震慑一众中原诸侯国,同时给晋国一点颜色看看。

晋楚两国交战,会发生哪些精彩有趣的事呢?我们下次再讲。

标签: 周天子秦国周王室宋国重耳诸侯国

更多文章

  • 晋文公如何从流亡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为什么不想与秦穆公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重耳,楚王,骊姬,晋国,周朝,先秦,晋文公,秦穆公

    晋国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战国时期纵然分裂,韩赵魏仍然能够拥有那么强大的实力,那么晋国是什么时候强大起来的呢?晋国能够强大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晋文公。这晋文公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曾经的流亡公子重耳。重耳能够称霸,与他早年的经历也有关。重耳其实远可以当一个公子潇洒的生活,就算不能继承

  • 城濮之战:若听楚王楚国必不败,若听晋文公晋国必不胜,解谜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重耳,晋国,楚国,齐国,先轸,晋军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公元前632年年初,晋文公统率晋军主力逼近晋卫边境。他以曹共公当年对己无礼为借口征讨曹国,向卫国借道,为卫成公所拒绝。晋文公遂统兵绕道南河(即南津,今河南淇县南、延津县北)渡过黄河,接着乘机袭占了卫国

  • 晋文公在外流浪19年,到62岁才即位,执政5年就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重耳,齐国,晋献公,晋国

    公元前632年,由郑文公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践土之盟。在这场盟会中,以周襄王为首的重要诸侯均到场。这一次,按照周礼,周王室将“侯伯”这一称谓赐予晋文公,并赏赐晋文公勇士三百,红黑弓箭百千,兵车一辆。晋文公走向众诸侯中央,百年晋国霸业拉开序幕。晋文公何以用得短暂五年光阴走上霸主之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

  • 太原: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行2023“国风晋韵·上巳风雅”文化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三晋在线标签:晋韵,国风,山西,晋祠,文物,太原市,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晋文公艺术博物馆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月22日,由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龙山石窟博物馆和华辰纵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国风晋韵·上巳风雅”文

  • 春秋晋国君权如何旁落,便宜了赵魏韩?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晋国,重耳,周幽王,分封,夷吾,公族

    春秋争霸的时代,晋国是绝对的主角。事实上,从齐桓公去世后,晋国就长期以中原霸主的姿态存在着。但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晋国却有着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卿大夫执政,最后甚至直接被赵魏韩三家卿大夫世家所瓜分。要知道,春秋时代依然是分封制的天下,诸侯公族被分封执政才是最常见的现象,而晋国却没有公族,军政大权全部

  • 晋文公一死,晋人就在崤山伏击秦军,却不知四年后败给了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重耳,秦军,楚国,秦国,孟明视,先轸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他儿子晋襄公姬讙继位。在晋文公下葬的那天,送葬的队伍刚出晋都绛邑,就出现了一灵异事件:晋文公的灵柩内竟然发出了如牛吼般的叫声!众人都不知所措,此时大夫卜偃却突然出现,令众人下拜,说:“国君命令,有军机大事,将有西来之师侵入我国,伏击必将大捷!”这一灵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 秦穆公:称霸送了五个女儿给晋文公,晋国却决定彻底埋葬秦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偏爱枕惊鸿x标签:秦穆公,重耳,晋国,秦国,秦军,夷吾

    上回讲到晋文公称霸,这次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大国---秦国争霸的故事。秦穆公上位后,任命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称为“二相”。以及他们俩的儿子,和西乞术同封为将军,称为“秦国三将”。此时秦穆公扶持上文提到的夷吾登基,但是夷吾做事不地道。1、答应如果上位后给秦国五座城池,没给。2、晋国旱灾,秦国支援

  • 晋文公重耳:可以公报私仇但绝不报恩,退避三舍是为了管理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齐国,秦国,宋国,晋国,历史故事,晋文公重耳

    图/来源网络公元前632年, 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之战。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大阵仗,因为决定了晋楚谁能称霸的大问题。所以,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就是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要争做中原霸主。小弟敢点火,大哥就敢火烧中原战争是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大战争要真得爆起来,还得有导火索。因为战争毕竟是要死人

  • 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怎么来的?晋文公的三军六卿是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晋国,魏三家,齐国,三家分晋,韩魏,智氏

    当赵襄子把智瑶的人头做成酒具,到处摆Pose拍照留念的时候,晋哀公就隐隐预感到,祖宗传了六百年的姬家江山快要改姓了。果然,分光了智氏家产的韩、赵、魏三家把手伸向了主人,他们还算“大度”,给主人留下了绛和曲沃两块地盘养老,其余的都插上了三家的旗帜。在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赵烈侯、魏文侯和韩景侯三巨头开了

  • 晋文公的逆袭路:辗转8国流亡19年,62岁登王位,4年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重耳,齐国,秦国,骊姬,夷吾,晋献公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