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一死,晋人就在崤山伏击秦军,却不知四年后败给了楚国!

晋文公一死,晋人就在崤山伏击秦军,却不知四年后败给了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56 更新时间:2024/4/28 5:28:05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他儿子晋襄公姬讙继位。在晋文公下葬的那天,送葬的队伍刚出晋都绛邑,就出现了一灵异事件:晋文公的灵柩内竟然发出了如牛吼般的叫声!众人都不知所措,此时大夫卜偃却突然出现,令众人下拜,说:“国君命令,有军机大事,将有西来之师侵入我国,伏击必将大捷!”

这一灵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众说纷纭。

到了现代,甚至有人怀疑晋文公是被活埋了!然而,活埋晋文公,可能性实在太小。在晋文公晚期,晋国国内已几乎没有政敌,要瞒天过海来活埋他,难度实在太大。倒是杜预给出了一种解释:“卜偃闻秦密谋,故因柩声以正众心。”

且不管此灵异事件的真假,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晋文公已经过世了,晋国与秦国的关系,也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晋文公在世时,秦、晋两国合作密切,互相帮衬:秦国要攻打诺国,晋国出兵帮忙;晋国与楚国在城濮争霸,秦国也派兵助阵;晋文公要报复当年在郑国所受到的无礼,秦穆公还亲自带兵参加……。只不过,在两国攻打郑国时,秦穆公被郑人烛之武说服,背叛了晋国,反而与郑国进行了合作。当时晋国大臣就想攻击背盟的秦国军队,但被晋文公给阻止了。晋文公受秦穆公恩惠太多,他可不愿为了这点小事而与秦国闹翻。

虽然晋文公不愿与秦国决裂,可晋国大臣们却都对秦国心怀怨恨。不说此次伐郑秦国突然背盟,当年晋惠公执政时,晋国就在韩原之战中窝窝囊囊地败给了秦国。韩原之战的失利,不是晋军能力不行,而是晋惠公这个“带头大哥”太窝囊。因此,从那时起晋人心里始终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能有机会与秦国再决高下。

卜偃的说辞,正好道出了晋国大臣们的心声!

公元前627年,秦国军队偷袭郑国计划失败,被迫班师回国。

晋人时刻都在侦查秦军动向,得知他们即将回国,都激动不已,开始正式讨论是否要伏击秦军。晋国中军主帅先轸是力主出兵:“秦国不听蹇叔之言,因贪心而劳师动众,这是上天赐予的机会。良机不可失,敌人不可纵。放纵敌人,祸患必现!一定要攻打秦师!”

然而,下军主帅栾枝却显得有些迟疑:“还没能报答秦人恩惠,就要攻打他们军队,如何对得起先君?”

先轸早有准备,反驳道:“秦国不哀悼我们国君过世,却兴兵讨伐我同姓之国,秦国已是无礼之极,我们还报什么恩?我听说,一日纵敌,数代祸患。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才是为了先君!”当年城濮之战时,栾枝就是以楚国吞并姬姓国的理由来说服晋文公开战;如今先轸也是拿同样理由来反驳栾枝,栾枝顿时也无话可说了。

在先轸强力推动之下,晋国最终确定要在崤山脚下伏击秦军。

然而,先轸口口声声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这次伏击秦军的意义真有那么大吗?

4月14日,晋国联合陆浑戎在崤山下设下埋伏,将返程的秦国军队全歼,还活捉了秦军的三位主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举而洗刷了当年晋国韩原之战的耻辱!

然而,当晋军回国后,晋文公夫人文嬴却向晋襄公请求放了秦国三帅。晋襄公卖不过嫡母面子,只得同意了。

秦国三帅渡过黄河之时,向试图追回他们的晋襄公太傅阳处父说道:“托晋君之福,没有将我们杀了,让我们回国接受国法制裁。如敝国国君杀了我们,就是死了也不敢忘记大恩;如托晋君之福得到了赦免,三年后必将前来报答贵国恩惠!”

秦穆公自恃对晋国有恩,才敢派出军队往返于崤山险要。而且,此时晋文公刚刚去世。秦国上下,除了蹇叔,几乎都认为晋国恰逢国丧,不会劳师动众地来袭击秦军。哪知道晋人不但不念旧恩,还采取了伏击偷袭的方式全歼了秦军——如此来对待恩人之国,晋人实在是太阴险了!

不但被伏击的孟明视不服气,就是秦穆公也不服气。

当孟明视等三人回到秦国,秦穆公身着素服,大众就大哭:“我不听蹇叔之谏,让三位备受屈辱,这是我的罪过!”随后,秦穆公不但没有惩罚三人丧师之罪,还继续重用孟明视来治理秦国。

秦穆公与孟明视两人心里都憋着股气,一定要报复晋国!

公元前625年2月,为报崤之战之仇,孟明视率领秦兵伐晋。晋国一方,则是晋襄公亲自带兵来抵御入侵的秦兵。由于先轸已死,先轸之子先且居作了中军主帅。

最终,双方军队在彭衙(陕西白水县东北)遭遇。彭衙位于在渭河平原边缘,秦武公时就成了秦国领土。如此看来,虽然是孟明视主动进攻晋国,但在晋军强大压力下,又被迫退回到了秦国境内。

秦、晋双方再次正面对决,而且又是在秦国主场,谁都无法使诈了。孟明视满怀信心,这次秦国一定能战胜晋国。

然而,他的运气实在不好,碰上了晋国“猛人”狼瞫。狼瞫在崤之战时,被晋襄公提拔为车右。但是,这次提拔却没经过中军主帅先轸同意。所以,在狄人入侵晋国的箕之役中,先轸就将狼瞫车右之职给撤了。两年多来,狼瞫一直憋着股气,想要证明自己。因此,一见到秦军,狼瞫就率领部下就玩命式地猛冲猛打,把秦军阵营冲得一片混乱!

虽然狼瞫最终战死,但先且居却抓住了战机,率大军对秦军发起了总攻,又一次大败秦师!

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孟明视两败于晋,常人都以为秦穆公这次会治孟明视之罪。但是,秦穆公却始终不改,依然对孟明视信任有加,让他继续卧薪尝胆、执掌国政。孟明视遇上了秦穆公这样的国君,可谓是三生有幸!

可是,晋国既然是江湖霸主,就更加不好惹。

这年冬,为报复秦国,先且居联合宋国、陈国、郑国,一起杀入了秦国,攻占了秦国汪邑和彭衙后,才班师回国。

无论是崤之战还是彭衙之战,晋国次次得胜,还趁机扩张了领土,足见晋国实力之强!

然而,秦人决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

彭衙之战败后,孟明视更加专注于治理国政,让民众得到了更多利益。见秦人如此顽强不屈,晋人也感觉到害怕了。赵衰公开告诫众人:“下次如果秦军再来,晋军一定要避战。因为畏惧而增加德行,这样的人不可阻挡!孟明视修明德行而从不懈怠,谁还能阻挡他?”

确实,如此卧薪尝胆而坚持不懈的孟明视,也许可以战胜他一次两次,但只要他胜一次,就可以全部都找回来!

公元前624年5月,秦穆公亲自率领大军再次前往讨伐晋国。见秦人气势汹汹而来,晋人终于心怯了。晋人不是怕无法战胜秦国,而是怕秦国会持续不断地对晋国发动进攻!所以,这次晋人全面高挂免战牌,任由秦军进出晋国。

秦军攻克了晋国王官(山西闻喜西),一度攻击到晋都绛邑郊区!见晋国始终无人敢出来应战,秦穆公又从茅津渡口渡过黄河,到达崤山下,为阵亡的秦军将士修筑了坟墓,祭奠一番后,才回到了秦国!

从崤之战起,秦晋之间又爆发了彭衙之战和王官之战。虽然晋国多次胜利,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也极为巨大。

如果晋国对手仅仅只有秦国,这种消耗战,晋国根本不惧秦国。然而,晋国在江湖上的对手,可不是只有秦国。这两三年,秦晋之间持续爆发战争,不但让晋国失去了一位可靠盟友,还极大地分散了晋国注意力。

就在王官之役的同年秋,楚国就盯上了江国(河南正阳县东南)。

江国与黄国(河南潢川西北)虽然都靠近楚国,却在齐桓公称霸期间,同时投靠了中原,与楚国为敌。公元前648年,趁齐桓公忙于救助周王室之际,楚成王一举消灭了黄国。从此,淮水流域与楚国作对的江、息、弦、黄四国,仅剩下了孤零零的江国。

楚穆王杀父继位以来,还没有显著功业。这次,他就趁着秦、晋之间频繁爆发战争,晋国无法分兵南下,果断地派出军队,围攻江国!

江国是晋国盟友,当然不能不救。但此时此刻,秦国才是晋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为防范秦国再次入侵,晋军主力根本不敢离开本土。因此,晋襄公只能派出大夫先仆前往伐楚,以救援江国。先仆应该是先轸同族,但不在晋国六卿之列。只派先仆出征,可见晋国实在是不敢与楚国展开大规模消耗战了:与秦、楚两大强国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开战,到头来晋国只有被拖垮的命运!

晋军救援如此无力,当然不可能让楚国撤围。

这年冬,眼见江国越来越难支撑,晋襄公又向周王室求救。周襄王派出王叔桓公协同晋国阳处父一同前往伐楚,但是刚攻击到方城,就碰上了楚国息县县尹子朱所率领的军队。见楚国人有防备,阳处父也不敢再继续攻击,马上就退兵了!

两次出兵,晋军基本都没真正与楚国开战,可见晋人救江,不过是作个姿态。这不是晋人不想救援江国,而是在秦国威胁之下,晋国不敢全力出动,来与楚国对抗。

第二年秋,江国就被楚国灭了!

秦穆公得知江国被灭,深感震惊,换上了素服、移居侧室、膳食减损,说:“同盟国灭亡,虽不能救助,怎敢不哀悼?我自己也感到害怕!”

秦穆公害怕,是他意识到与晋国决裂后,已产生了恶果。秦穆公如此,晋襄公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晋、秦没有决裂,两国携手前往救助江国,楚国还敢如此嚣张吗?

晋文公一死,晋人就在崤山伏击秦军,致使两国关系彻底破裂。崤之战中,晋国战胜了秦国,让秦国从此失去了进出中原的交通要道。可是,崤之战却让晋国失去了一重要的盟友,在西北多了一位强大对手,极大地消耗了晋国国力。与此同时,南方楚国却趁机崛起,一举将晋国中原盟友给灭了!

如此看来,崤之战究竟是该打还是不该打?先轸说,崤之战是为了“谋及子孙”,四年之后看来,是不是夸大其词了呢?

秦国与晋国作为战略对手,或许迟早会决裂,但不应是在晋文公刚刚去世之后。此时,晋国实力还不足以独自称霸江湖,需要诸多盟友的帮衬。没了强大盟友的帮衬,晋国再单独与楚国对抗,自然就落在下风了。所以,崤之战四年后,晋国就不得不吞下苦果:只能眼睁睁地坐视江国被楚国吞并,霸业也深受威胁!

四年前,晋人在西部胜了秦国;四年后,却在南方败给了楚国——如此看来,崤之战究竟应该是先轸之功还是先轸之过?

标签: 重耳秦军楚国秦国孟明视先轸

更多文章

  • 秦穆公:称霸送了五个女儿给晋文公,晋国却决定彻底埋葬秦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偏爱枕惊鸿x标签:秦穆公,重耳,晋国,秦国,秦军,夷吾

    上回讲到晋文公称霸,这次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大国---秦国争霸的故事。秦穆公上位后,任命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称为“二相”。以及他们俩的儿子,和西乞术同封为将军,称为“秦国三将”。此时秦穆公扶持上文提到的夷吾登基,但是夷吾做事不地道。1、答应如果上位后给秦国五座城池,没给。2、晋国旱灾,秦国支援

  • 晋文公重耳:可以公报私仇但绝不报恩,退避三舍是为了管理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齐国,秦国,宋国,晋国,历史故事,晋文公重耳

    图/来源网络公元前632年, 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之战。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大阵仗,因为决定了晋楚谁能称霸的大问题。所以,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就是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要争做中原霸主。小弟敢点火,大哥就敢火烧中原战争是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大战争要真得爆起来,还得有导火索。因为战争毕竟是要死人

  • 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怎么来的?晋文公的三军六卿是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晋国,魏三家,齐国,三家分晋,韩魏,智氏

    当赵襄子把智瑶的人头做成酒具,到处摆Pose拍照留念的时候,晋哀公就隐隐预感到,祖宗传了六百年的姬家江山快要改姓了。果然,分光了智氏家产的韩、赵、魏三家把手伸向了主人,他们还算“大度”,给主人留下了绛和曲沃两块地盘养老,其余的都插上了三家的旗帜。在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赵烈侯、魏文侯和韩景侯三巨头开了

  • 晋文公的逆袭路:辗转8国流亡19年,62岁登王位,4年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重耳,齐国,秦国,骊姬,夷吾,晋献公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

  • 真正让崤之战秦国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是晋文公的亡灵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重耳,秦国,秦军,先轸,楚庄王,郑国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15)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28年十二月初九日,晋文公去世,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即位,第二日,也就是十二月初十,晋国君臣准备把棺材送往曲沃宗庙停放。然而,离开绛城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晋文公的棺材里突然传出了类似牛叫的奇怪声响,群臣大骇,太卜郭偃连忙屈指一算,然后让大家对文

  • 晋国内乱频仍,长期边缘化,为何晋文公即位仅四年就称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重耳,晋国,齐国,宋国,先轸,狐偃,秦国,楚王,先秦,周朝,晋文公,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9)主笔:闲乐生城濮大战,最终以晋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此战,不可一世的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楚中军的若敖六卒在楚帅成得臣的刻意保护下才得以保全大部,而晋军损失极小,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胜。在这场战役中,晋国君臣团结,上下一心,政治、外交、军事三管齐下,层层设计,步

  • 艺术 | 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亮相湖北省博物馆——文博阵地讲好中华故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旅中国标签:文博,文物,艺术,编钟,全息剧,习近平,遇见·楚庄王,湖北省博物馆

    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剧照(制作方供图)涅槃重生的凤凰从头顶飞越,恢宏精美的编钟在空中盘旋奏响,如幕布般密集的箭雨在眼前穿过……日前,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在湖北省博物馆西馆小火神全息剧场上演。全息是基于将模拟场景与虚拟影像叠加到一起,结合智能音响、灯光系统等元素,演绎一个可复原故事本身

  • 楚庄王后裔打造楚文化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楚天视野标签:旅游业,楚文化,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旅游产业,楚庄王后裔

    2023年5月18日,武汉海山集团董事局主席严邦山先生、湖北大学教授美院原院长严家宽先生、鄂州市百节龙博物馆、临空区博物馆馆长严基树先生、鄂州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鄂州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严泽宏一行赴荆州开展文化调研活动。在荆州温德姆酒店举行文化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东道主湖北亚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晋国:楚叔之孙倗,楚庄王铭文可证倗即庄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楚庄王,晋国,李零,王子午,楚王,铭文

    当今的历史考古学者,对部分先秦历史及考古问题,多是人云亦云。没有发现能力也就罢了,连基本的判断力也没有,那就别搞研究了,不然只会误人。被当今考古专家判定为随国叶家山姬姓曾侯墓是东西向,淅川春秋楚墓也是东西向,并且都存在鼎数严重超标现象。淅川楚墓有被毁迹象,山西曲沃羊舌村晋墓也被毁(挖祖坟是对敌人最毒

  • 他战败了强大的楚庄王,堪称一代名君,为何掉厕所淹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春来花自青香x标签:秦国,左传,宦官,皇帝,先秦,周朝,楚庄王,晋景公,烽火戏诸侯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掉进茅坑淹死的皇帝,并不是皇帝,而是国王。他就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景公。晋景公是晋文公的孙子,也算是一代明君。雄心勃勃的晋景公常常发动战争,主要是与楚国之间的争霸。当时楚庄王是天下霸主,军队实力异常强大。可晋景公表示不行这个邪,一路杀到楚国境内,结束楚国称霸的局面。这么一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