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庄王制定的《茆门法》是什么律法?

楚庄王制定的《茆门法》是什么律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612 更新时间:2024/4/6 12:08:24

今天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春秋之时的律法《茆门法》。

春秋之时的律法不多,今天相对最是出名的也就是郑国子产的“铸刑书”和晋国赵鞅的“铸刑鼎”。这两件法律相对系统,但是更多的都是在贵族内部进行公示,最大范围的扩展就也就是到了生活在天子城或诸侯都城的国人。

春秋之时的律法,大致都是如此。掌握律法的都是高层贵族,庶民子弟则只能遵从即可。那么,《茆门法》是一门什么律法呢?

严格意义上说,《茆门法》其实就是一个保障国君安全的规范。这个律法出现在楚国,由鼎鼎有名的楚庄王所制定。那么,楚庄王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律法呢?

楚国历代君主的安全,始终是楚国公族的心病。在楚庄王之前,有史可载的弑君事件至少就出现过五次,第8代楚王熊延因弑杀第7代楚王之子而得位,第11代楚王熊霜薨逝后三个弟弟相互攻杀争夺君位,楚厉王的弟弟熊通(楚武王)弑杀侄子夺取君位,第19代楚殇王熊坚被弟弟熊恽(楚成王)袭杀,而熊恽(楚成王)又被自己的儿子联合朝臣商臣所弑杀。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便是楚国王宫的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只要是亲族子弟便能轻松出入王宫。这些亲族子弟和朝臣们,甚至可以带着人、驾着车进出宫门。因此,弑君事件才会屡屡发生。这是楚庄王制定《茆门法》的核心原因。

《茆门法》规定:“大夫、群臣、诸公子入朝,有车赶到茆门的,执法官即可刺死他的马匹,砍断他的车辕。”因为这条律法,楚庄王时代还发生过一件趣事。

某日,楚庄王有急事召见太子,因当日雨大太子便赶着车想从茆门进入王宫,可是守卫茆门的廷理官却不允许太子驾车进宫,还举枪刺死了太子的马和车驾。

太子因此而大怒,跑到王宫种楚庄王告状,楚庄王说:“廷理官严格遵守《茆门法》,就是尊奉我楚王的号令,即便你是太子也不会违背律法,这样守法的臣子应该表彰而非斥责。”自此而后,楚人皆知律法之严明。

那么,什么是茆门呢?为什么要单单为这个茆门制定一则律法呢?或许不只茆门,在楚庄王看来只要是进出王宫的门,大概都应该有一则律法规定,如此以来也才能真正保障楚王之安全。

所谓茆门,也叫雉门,乃楚国宫门之一。《礼记》有载,诸侯有三门,分别为库、雉、路。这诸侯三门之内,雉门也就是茆门。因“雉”代表的是朱雀,也即凤凰,便是有祥瑞之意,天子诸侯大多设有此门。

进了茆门(雉门)就是迈进了面见天子诸侯的大门,这道门相当重要。史书典籍中曾有:“库门在雉门之外,入库门则至庙门外矣”。库门进了就到了庙门和雉门,也即是王室子弟的核心之地。王权更替及重要祭祀等活动,王公子弟都会出现在庙门。一旦进了这道门,当然就是到了距离天子王权最近的地方。

楚庄王因茆门设法,不止保障的是君王之安危,更是诸侯之王权。

更多文章

  • 史诗归来! 歌剧《楚庄王》3月复排亮相

    历史解密编辑:二娃爱娱乐标签:任勇,剧院,楚庄王,歌剧节,洪湖赤卫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记者王娟通讯员黄影)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21日,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的歌剧《楚庄王》在珞珈山剧场再度立于舞台,由此开启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二改二演”的序幕。排练现场。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歌剧《楚庄王》以春秋时代诸侯争霸为历史背景,聚焦

  • 五年后,歌剧《楚庄王》启动“二改二演”,音乐、故事细节、演员水准都将打磨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歌剧,演员,音乐,复排,剧院,楚庄王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摄影记者 萧颢通讯员 黄影“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2017年,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的民族歌剧《楚庄王》曾在湖北剧院贡献出惊艳首演。2018年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楚庄王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终得宏图大展的故事与充满盎然荆楚古风的音乐、服装、置景一起,为全国

  • 春秋传奇:楚庄王一飞冲天,晋灵公桃园射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苏从,赵盾,先秦,周朝,楚庄王,屠岸贾,晋灵公,春秋传奇

    春秋传奇:楚庄王一飞冲天,晋灵公桃园射人话说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事田猎。若在宫中,便日夜与妇人饮酒为乐,且悬令于朝门:“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申无畏入谒,见楚庄王右抱郑姬,左抱蔡女,踞坐于钟鼓之间,问曰:“大夫此来是想饮酒呢?还听音乐呢?抑或是有所欲言?”申无畏道:“臣非饮酒听乐也。刚才臣

  • 此人色胆包天,竟在宴会中调戏楚庄王的爱妃,后者的应对令人叫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楚庄王,爱妃,庄王,楚国

    文/格瓦拉同志在君臣关系甚严的古代,莫要说调戏、凌辱帝王的后妃,就连直视她们,都可能为自己招致灾殃,轻则下狱,重则杀身。然而在春秋时代,却发生过一起小臣调戏楚庄王后妃的事件,按照法度惯例,小臣肯定是活不成了。然而出人意料的,庄王却没有处罚他,这究竟怎么回事?该小臣最后又以何种方式来报答庄王呢?楚庄王

  • 楚庄王欲纳她为妃,大臣说她是不祥之人,王弃之,大臣却笑纳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巫臣,君王,楚国,晋国,国君,先秦,周朝,楚庄王

    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与大臣之间并不像后来的封建王朝那边尊卑有别,君王往往极其倚重大臣,而大臣表面上对君王尊敬有加,但其实心里头并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春秋时期的有识之士,就跟如今的高级打工仔一般,君王好似一个企业的董事长,两者只是合作关系,大臣在你这干不好,大不了跳到另一家企业便是,而君王就没那么自由

  • 深藏不露的韬晦之计—楚庄王一鸣惊人的诀窍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楚庄王,苏从,伍举,楚国

    韬晦之计是古代君王们在复杂的斗争中,尤其是在暂时不利的情况下,所常用的一种计谋和策略。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在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时,在这种策略的掩护下,发愤图强,终于东山再起,灭了吴国,报了前仇。此举历来被当作韬晦之计运用的范例,受到赞美。其实早在勾践之前一百多年楚庄王就曾巧妙地运用过这种策略,使

  • 若敖氏之乱:两箭逼退楚庄王不足忧,未来近四百年受其害才是隐忧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楚庄王,敖氏,楚文王,诸侯国,公族

    进入春秋以来,楚国也像东周其他诸侯国一样,出现了不少次内乱: 楚武王为登上国君之位,就发起内乱,杀死兄长蚡冒之子而自立。楚文王死后,楚国内部两大政治势力分别拥立文王之子堵敖和楚成王,展开了一场内斗;最终楚成王获胜,登上了楚国国君之位。楚成王当上国君之后,又因年龄太小,叔叔子元把持国政而趁机作乱,想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楚庄王,楚穆王,楚国,国君

    一、少年国王楚国楚穆王去世以后,有他儿子继位,这便是历史上的楚庄王。了解春秋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楚庄王,正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这位楚庄王在位期间,东周列国的霸权,由晋国迁移到了楚国手里。而楚庄王登位的时候,也只有二十岁左右——对于一个平头百姓来说,也许二十岁算是一个成年人了,但对于国君来说,二十岁,

  • 荒废朝政好几年的楚庄王,是如何让楚国强大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楚庄王,朝政,楚国,劝谏,忠臣

    楚庄王刚继位的时候,整天沉迷在歌舞和美酒之中,沉迷享乐,不问国事。对于大臣们汇报的事情一概不理,对此朝中的大臣多次劝谏,而他却烦不胜烦,还下令如果再有人来进谏,就杀无赦。如此昏庸无道的楚庄王,后来究竟是如何让楚国强大起来的呢?这事得从头说起。楚庄王的爷爷楚成王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称霸中原,然

  • 楚庄王曾经灭了陈国,却得到孔子的表扬,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楚庄王,孔子,陈国,齐国

    陈宣公虽然统治了陈国近50年,但对楚国其实没做出多少贡献。相反,他曾经为了把国君的位置留给宠爱的儿子,还杀了自己的太子。这件事情,使得跟太子关系好的陈完心里惧怕不已,最后不得不逃到了齐国。陈宣公去世之后,又过了34年,国君的位置传到了陈灵公的身上。和之前的国君相比,陈灵公是陈国有史以来最荒唐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