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和吕不韦哪个对秦国的贡献更大?

李斯和吕不韦哪个对秦国的贡献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小天际云 访问量:331 更新时间:2024/1/25 23:33:22

吕不韦是秦国相邦,扶立秦庄襄王,后被嬴政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李斯则是秦朝丞相,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那么,同为丞相(相邦),李斯和吕不韦哪个对秦国贡献更大呢?

吕不韦为相是秦庄襄王嬴异人及秦始皇嬴政未成年时期,是秦国的决策人和掌舵人,可以说是真执政。

而李斯为相是秦始皇最强势的时期,秦始皇才是秦国的决策人和掌舵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帝办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当时只能算秦始皇的应声筒,决策权力握在始皇手里,执政者是始皇。

李斯从来没有成为秦国的决策人和掌舵者,可以说是无法与吕不韦相比的。

根据史记记载,前219年时期李斯还是廷尉,所以李斯最早是前218年才成为左丞相,而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作甬道、驰道,封禅泰山这些事都是隗状、王绾任丞相时期完成的,当时李斯仅是廷尉,这些事算不到李斯的功绩。

李斯当时做廷尉记载了三个贡献,一是与王绾(丞相)、冯劫(御史大夫)给嬴政上尊号,二是谏阻分封诸位皇子为王,三是与群臣为秦始皇刻石纪功。

前218年是李斯可能任丞相的时间,这之后秦国发生的事是复辟法家、碣石立碑、焚书坑儒、修建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还有就是击匈奴和征百越,这就只能是秦始皇才能拍板的战争了,但李斯作为左丞相一定做了一些组织、后勤方面的政务。

秦朝最值得称道的功绩不是李斯的,暴虐亡秦国内空的事却是在他任内做的,而且他并没有完全的决策权。

到后来就是始皇驾崩李斯参与沙丘之谋,然后二世更加暴虐,李斯劝谏无效,后来李斯儿子李由因三川郡镇压起义军问题被问责李斯给胡亥写了一篇劝胡亥更加暴虐的佞文,这就是李斯为相的全部作为记载。

李斯承担的角色更多的还是一个谋臣和具体业务的负责人,从未统筹过全局,所以李斯是不如吕不韦对秦国贡献的。

吕不韦的贡献有多大?

吕不韦是接了秦昭襄王末年的烂摊子,秦孝文王三日即死,孝文王三天里唯一的贡献是新任命了李冰为蜀守,然后是嬴异人即位,吕不韦为相开始治国。

秦昭襄王留下的摊子多么困难?前260年打了长平之战包括河内新卒共动用了近百万大军占领长平,然后第二年占领了整个上党和太原、皮牢,第三年初停止伐赵,冬季开始重新伐赵时白起拒绝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时候秦国国内财政已经空虚而且秦卒死了数十万,邯郸已经君臣备战半年防守严密一定无法取胜。

第四年王陵打不赢换了王龁,王龁遭遇楚魏联军大败,一下子丢了上党、太原、皮牢及原来的很大领土,一直到了靠近陕西的黄河东岸的汾城才站住脚,这时候赐死了白起,秦昭襄王奋尽秦国力量往汾城增兵,王龁终于打赢汾城之战站稳了脚,但是汾城正南的吴城是两年后才从魏国手中夺回。

所以这时候的秦国国内已经竭泽而渔,秦卒战死量很大,而领土比长平之战前少了很多,是个内外兼残的局面。

吕不韦上位后,在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下,秦国逐渐欣欣向荣起来。

吕不韦设立“太平仓”,发行文信钱,提倡商业贸易,规定商人可以不交税不服劳役,秦国的商业贸易达到了空前繁荣。

吕不韦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及技术,吕不韦下令编纂了中国农学史上的四篇开篇之作:《上农》、《任地》、《辨土》和《审时》,还完善了一部新历法《月历》,记载了每个月农民应该完成的农活,各郡县长官必须劝农。

秦国的农业产值大幅提升,逐渐解决了军民的粮食问题,让秦国东出之路不在有后顾之忧,实乃大秦东出之本。

吕不韦下令修建都江堰,巴蜀地区自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再有水旱灾之惧;举全国之力修建郑国渠,不但治理了秦国延续百年的水患,更使身处苦寒之地的大秦徒增良田万亩。

这两项名垂千古的水利建设不但使秦国粮草民生更为盈实,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吕不韦爱才,招览天下贤能之人聚于大秦,给秦国储备人才,“欲以并天下”,文臣甘罗,王绾,李斯等等,武将蒙骜,王翦,李信等等,吕不韦在职期间任用的人才可以说都是大秦东出的核心力量。

吕不韦开始要求秦军出征讲究师出有名。吕不韦废除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盛行的“计首授爵”规定,抹除了商鞅变法的最后遗迹,提倡“义兵”政策,所谓“义兵”,就是不扰民,不乱杀人,攻入敌国后,要“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

该政策使秦国达到了“克其国,不及其民”“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之目的,敌军拼死抵抗大大减少,秦国统一步伐加快。

此外,吕不韦两次打破六国合纵联军的围攻,还亲自部署军队灭掉东周国,彻底将周朝残余势力消灭。

吕不韦执政三年之内,即派王龁、蒙骜重新夺取上党、皮牢、太原及太原以北广大领土,建立了“太原郡”;还派蒙骜出兵攻打韩国夺取大片领土,设立“三川郡”。

另外,吕不韦用24万两黄金离间致使联军最后一位强大统帅信陵君去位。

吕不韦攻取魏国二十余城,设立“东郡”,使秦国版图直接与齐国相连,为秦国取得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彻底断绝了六国合纵的可能性,燕赵和魏楚的地理联系已经被隔绝了,六国陷入待宰割的最终局面,这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进程的重大突破和里程碑,统一天下进入收官阶段。

嬴政的收官,燕国连残赵都比不上,韩魏奄奄一息,齐国不战而降,只有楚国尚有实力被王翦用六十万大军灭掉,残赵用一个李牧就把王翦克制的无可奈何,赵王昏聩杀掉李牧,赵国立即灭亡。

吕不韦是秦国第一个提出“并天下”战略的执政者,他接了昭襄王末年丧师失地国内空的残局,给了秦王政一个收官的盛局,为统一天下做出了完美奠基。

一个是兴秦执政者,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让秦国成为超然天下的超级强国,一个是亡秦丞相,勤勤恳恳为嬴政,秦朝做了许多实事,但为自身利益出卖秦帝国的先行者,为了自己的权力,背叛了嬴政,和秦帝国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可以说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大于李斯。

标签: 李斯吕不韦秦国嬴政丞相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扶持子楚上位,成为秦庄襄王,又为何被秦始皇逼迫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吕不韦,嬴政,子楚,庄襄王,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艺术家,周朝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也就是在秦昭襄王67岁的时候,他的曾孙子嬴政出生。在当时任谁也不会想到,秦昭襄王的这个曾孙,会在三十多年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如果不是吕不韦,嬴政很有可能死在赵国,后来的秦始皇也就不会是他。而要不是嬴政,吕不韦也很难从一位商人,变成掌握军国大权的秦国宰相。可以说他们俩是相互成就,只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看王立群教授如何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嬴政,吕不韦,王立群,赵姬,秦国

    秦始皇嬴政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被人们所熟知。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六国,成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且这种制度还奠定了接下来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的基本制度,可以说秦始皇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历史伟人身世存争议恰巧是这样一个古代的伟人,在史书中却有一定的争议——对于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史书中

  • 吕不韦为什么要编《吕氏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秦国,法家,吕不韦,周天子,吕氏春秋,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之时,秦国已经成为了列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这本书,集合了诸子百家的众多学说。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即便在焚书坑儒而后,后世依然可从这本书中窥见当时诸子百家的各种学说。众所周知的是,吕不韦出身是一介商人。而那时候的商人,地位是相当低的,甚至于都没有机会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吕不韦

  • 他用30个字逼死吕不韦,为何这样做?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皇权的红线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嬴政,秦国,秦王,霍光,权臣,皇权,吕不韦,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赵匡胤如果说古代一位大人物能够用三十个字逼死以一位权臣,你会猜谁?想必有人会说可能是诸葛亮,有人会说曹操等等,不过真实的答案是秦始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始皇是统一华夏的帝王,是那个焚书坑儒的暴君,是那个统一度量衡的贤君。在很多人看来,秦始皇顺利的得到了大秦帝

  •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为啥吕不韦因秦始皇30字短信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秦国,周朝,先秦,吕不韦,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吕不韦是战国时候富有传奇性色彩的商人。他从一介商人成为了秦国的宰相,然后也成为秦始皇嬴政的“仲父”,把握秦国朝政,权倾天下。可是,巅峰的吕不韦却在人生高光时刻,被秦始皇罢免相权,流放蜀地,最终自尽而亡。这一切,使得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为什么吕不韦最后因秦始皇短短的30字短信而自杀,在历史上都是

  • 《大秦赋》中的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秦国,赵姬,赢政,秦王,先秦,吕不韦,大秦赋,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一、关于身份确认的秦法秦的法律规定,子女身份的认定,取决于生父生母身份的确认。生父生母身份的确认,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生父生母社会身份的确认。不同社会身份的男女,生下的子女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子女的社会身份,主要跟随父亲。比如父亲是普通庶民,母亲是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之间所生的子女,法律地位是庶民。

  • 吕不韦和赵姬私通生下嬴政?谁伪造了秦始皇的身世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嬴政,赵姬,秦国,周朝,吕不韦,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嬴政,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角色,关于他历来有诸多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开创大一统的千古一帝,亦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不过今天不谈其功过,而是论其在身世上所存在的争议。关于始皇帝的生父,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是秦庄襄王,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始皇帝的生父其实是秦相吕不韦,吕不韦在与赵姬私通后将赵姬

  • 吕不韦,如何混到战国首富,后来还当了秦国丞相,可结局不太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不韦,秦王,秦国,嬴政,太后,春秋战国,艺术家

    吕不韦这个名字,大家都应该都听说过。历史书上留了名,影视剧里也常提到。这个人有非常多的标签。 战国首富,秦国丞相,秦始皇母亲的情人,找人编了《《吕氏春秋》》,还有人传秦始皇是他儿。品品这几个标签,可以说吕不韦这个人真的非常的传奇。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吕不韦是怎么从一个地方富商,一路走上权力巅峰的。吕不

  • 秦始皇杀了嫪毐、吕不韦后,为何秦放了赵姬?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嬴政,吕不韦,赵姬,秦国,秦始皇,嫪毐,先秦,艺术家

    嬴政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君王,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开创了一个中华民族走向更强盛岁月的新时代,这样一位君王自然是有着无数支持他的人。俗语常说:“子不教,父之过”,既然有着天下第一等的儿子,那么秦始皇嬴政的生父,自然也不会说太窝囊。事实也的确是如此,秦庄襄王在他国为质多年、隐忍了多年,自然也不是

  • 吕不韦掌权时间不长且不掌握军权故轻松被秦始皇扳倒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秦王政

    一个国家的稳定,平常的时候,靠的是文官对朝政的掌控;动乱的时候,则是靠军队的维持,靠的是将军。作为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可谓是大权在握,独掌朝政。但是,吕不韦掌握不了军政。军队的大权,牢牢掌握在秦始皇的手中,因而,秦始皇能轻而易举将其罢相革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吕不韦发迹的过程。吕不韦是战国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