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什么擅改岳飞遗作?为何比雍正更嗜杀?

乾隆为什么擅改岳飞遗作?为何比雍正更嗜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03 更新时间:2024/2/11 12:49:45

核心提示:乾隆帝弘历,雍正帝第四子,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终年88岁。在位六十年,加上三年多的太上皇,乾隆可称是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长、在位时间也最长的皇帝了

康乾盛世

公元1735年,雍正死后,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锦匣,宣读密诏,上面书着:“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继朕即皇帝位。”乾隆于同年即位,改年号为“乾隆”。乾隆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繁荣国家的政策,“康乾盛世”在此期间达到了顶峰。

网络配图

韬武功

同时,乾隆平定了准噶尔部,消灭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严厉拒绝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

祸起文字

乾隆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怀着偏私狭窄的心理,多以疑虑猜测同时代的文人和作品,乾隆时期文字狱一百三十多起,超过了顺治康熙和雍正时期的文字狱的总和。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荒唐到极点。

篡改名句

《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对于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摒弃,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网络配图

“十全老人”

乾隆帝一生着文吟诗,其诗作达四万二千余首,相当一部《全唐诗》。乾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体撰写。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为二(今蒙古),定回部为一(新疆),扫金川为二(四川),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越南),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尼泊尔),合为十。

褒贬各异

乾隆的“十全武功”,性质各异:有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有反击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有的用兵却是小题大做。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这样的,大小金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乾隆却投入了近60万人力征讨,其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

网络配图

好大喜功

乾隆晚年,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喜谀恶谏,宠信贪官和珅,做了许多错误事情,积累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而吏治腐败,人口膨胀,财政紧缺,两极分化加剧,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标签: 乾隆

更多文章

  • 李林甫:唐朝的鼎盛离不开这位宰相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网络配图在唐玄宗执政前期,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方针,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

  • 揭秘一代中原霸主魏惠王:魏惠王是不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惠王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快恢复了国内的秩序,妥善解决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重创秦军,打的秦军节节败退,迫使秦孝公迁都;在赵

  • 揭秘:明成祖朱棣竟放任幼女被奸不为所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西北设立军事基地;他兴修水利、疏浚大运河、鼓励垦荒,派郑和数次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应该算是一个有有作为的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竟有如此为人不知的一面!网络配图朱棣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所谓的“奸臣”。黄子澄是当年建议建文帝削藩的大臣之一,自然是朱

  • 朝鲜废君光海君被废竟然是因为未出兵帮助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海君

    朝鲜的历史上有过两位废君,一位是燕山君,还有一位是光海君李珲。这两位废君的被废理由都是不同的,燕山君是十分荒淫无度的一个暴君,最后才会被废的,但是光海君不同,他是一个比较有自己立场的人,那么在历史上光海君被废的原因是怎样的呢?光海君是宣祖的第二个庶子,也就是这个身份让他难以登上王位,但是懿仁皇后是没

  • 诸葛亮为啥不夺皇位 诸葛亮没野心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揭秘历史上篡位的皇帝都具有雄才大略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

    1402 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南京登基,大家都知道朱棣是篡位的,他在家里是老四,最后篡了自己侄子的位。因为当时老大死了,皇上没法儿把皇位传给长子,就只能把位子传给长孙,朱棣就篡了侄子的位。中国古代的规定我觉得很有意思,你只能“立长”,而没办法去“立贤”,因为“立贤”的话到底谁贤,这可是一件没有标准的事儿

  • 袁绍的悲剧人生:本该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官宦才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绍

    袁绍早年还是还是一个县令,以精明能干被朝廷征召,但是袁绍隐退不去,实际上是自己在家聚集有识之士。东汉末年朝中宦官专政,何进就号召天下王师进京讨贼,董卓依仗着自己兵强马达便肆意专横,废除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自此洛阳成了董卓的天下,袁绍于之不和,出逃京师,被董卓追杀。之后袁绍率领的声势浩大的联合军算是

  • 春秋战国四公子中死得最惨的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是各国的贵族,以礼贤下士、广招宾客闻名于当时。相比于前三个人,春申君的故事较少,但却是死得最惨的。网络配图为什么说春申君死得最惨呢?先来看看其他三位公子的结局:齐国的孟尝君虽然死后子孙被消灭、封地被瓜分,但

  • 一代明君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文王姬昌

    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享年94岁。那么姬昌是怎么死的,听小编细细说来。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

  • 清代皇子为读书4点起床 康熙幼年曾累到咳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连除夕都不能放假。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