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800年前发生的日本登陆战,以元朝的失败而告终

800年前发生的日本登陆战,以元朝的失败而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4/1/13 4:30:08

元日战争

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用凶徒称呼之。这两次入侵也以北九州为主要战场。当时元朝舰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舰队。

1281年忽必烈再次发兵两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四万作战部队,战船九百艘,从朝鲜出发;一路由范文虎率领十万江南屯田部队,战船三千五百艘,从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市)出发。总计蒙古人4.5万,高丽人5万,汉人约10万。两军约定于6月会合,作战部队主管作战,屯田部队在被占领区屯田,生产米粮,以为长久之计。忻都统蒙古军,洪荼丘统志愿军3000人,高丽将军金方庆为征东都元帅,统高丽军10000人,水手15000人,战舰900,军粮100000石。

元日战争

当日方得知元军入侵对马、壹岐两岛后,在镇西奉行少贰藤原经资率领下的守护部队立即进入沿海石坝阵地,严阵以待。日军总指挥为藤原经资,副将大友赖泰,统率的部队除藤原经资的"三前二岛"的御家人武士部队外,还有筑后守护北条宗政、肥后守护安达成宗、丰后的大友和萨摩、大隅、日的岛津久经的部队,一线部队总计有四万人。另外,宇都宫贞纲率领约六万中国地方的武士部队,作为增援军在必要时将前往筑前。

五月二十六日,东路军攻入壹岐岛。忻都为争夺头功,无视在壹岐岛同江南军会师的作战部署,贸然进攻博多湾。六月六日,忻都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长门海域牵制守军,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大部队开往博多湾。进入博多湾后,才发觉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此时,侦察部队探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也未筑石坝,遂命令舰队靠近志贺岛锚泊。当夜,松浦党御家人草野次郎经永,率少数部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

八月一日,台风袭来,元军船毁人溺,师丧大半。江南军禧所部和也速䚟儿所部由于事先做了准备,损失不大。台风过后,张禧和也速䚟儿率部救援落难元军,落水的范文虎被张禧救起,最后众部队勉强在鹰岛海滩上设置了临时基地。

张禧立即向范文虎建议:江南军士卒未溺死者尚有近半数,而且都年轻力壮,如果将他们组织起来,强行登陆,作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能登陆成功。但范文虎未采纳。于是最终元军仍然选择撤退,由范文虎、张禧等先各自挑选士卒,乘船率先逃离。此时,平户岛尚有被救起士卒四千人无船可乘,范文虎命弃之不顾。张禧不忍,将船上的七十五匹战马弃于岛上,载四千士卒回国。至于庭则集结了本部队的幸存者并已经加入北撤的高丽舰队,独自进行撤退。另外,其他的元/高丽联军指挥官,如忻都、洪茶丘、金方庆等也都已经各自收集幸存者开始出海撤退。

元日战争

尽管有张禧等拼命维持住大局,使得有一定数量的元军成功上船撤退,但是仍然有大量元军被遗弃在了鹰岛上。无论如,对于这些部队最终的覆灭结局,范文虎难逃其咎。

而日军是举全国之力抵抗,在人数上占据着压倒性优势,元军在岛上的各个防御工事相继失守。剩下的元军终被压缩到栋原、中川原一片狭小区域内从事最后抵抗,直至被完全消灭。当日的战斗结果是,十万元军全部被歼灭,而日军也遭受巨大数量的人员损失。被俘的元军士卒共有三万余人,日军将俘虏中的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全部处死,有的被日本人奴役

元日战争

而蒙古军方失败的最大罪魁祸首——范文虎回国后,凭借着他自己的狡辩,以及没有其他人回国,免于一死,直至两年后忽必烈才得知这场战争的真正真相,但还是没有处死他,但这两场战争却把日本吓得不轻,也间接地促进了日本的科技的发展。

标签: 元朝,忽必烈

更多文章

  • 该怎么评价李白?因为一件事没当上宰相,却多了位诗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类似风格的诗句,在《李太白集》中可谓俯拾皆是。它们表露的意思用直白的话翻译就是:我很牛!我不是一般的牛!我非常非常牛!甚至,李白在写给当朝显贵的自荐信中,虽然非常艺术性地送了人家一顶高帽子,却依然不忘“自吹自擂,

  • 欧洲人为什么一直不喜欢俄罗斯人?他们有什么历史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俄国

    欧洲人不喜欢俄罗斯其实是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的,俄罗斯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其国际地位非常尴尬,他们虽然一直声称自己是欧洲国家,但大部分国土都在亚洲。而欧洲的一些传统国家则非常排斥俄罗斯。如果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需要从宗教,种族人口,历史战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巨大

  • 司马炎后宫佳丽三千,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站在权力最巅峰、最耀眼的男人。他们富拥四海,而且每一位皇帝都至少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上宫女的话,那么整个后宫中可能就有着几千名女子来服务皇帝一个人。那么问题来了,皇帝面对如此庞大的后宫团,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呢?如果让晋武帝司马炎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肯定只有一

  • 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后宫的皇帝,晚年却凄惨的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也是旧伦理道德体制允许,并受国家法律保护。一般讲,身为皇帝九五之尊之人,更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但事实往往就存在例外

  • 明朝可以吊打日本军队,可是为什么却打不过装备落后的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万历

    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中国和日本在明朝时打了一场万历朝鲜之战,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相对于女真人来说)的日军,明军不仅能将占据天时地利的日军赶下海,还能斩获无数。即使是日军设伏的碧蹄馆之战,明军也是大有斩获。日本现代复原的铁炮(火铳)手但反观明朝和后金的战争,明朝却一再失败,甚至被逼到了

  • 明朝崇祯上吊自杀的时候为何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

    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凉。361年前的甲申年夏四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么,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剑杀死了长公主,然后吊在紫禁城的煤山一棵槐树上

  • 中国史上最年轻的"间谍"辛弃疾,一身报复却只能止于文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辛弃疾

    歷史上的能人不少,可是要论文武双全的能人就少了,文才武略都是拔尖的人物就少之又少。但歷史上就是有这么一个能人,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人就是宋朝的辛弃疾。可能人们认识的辛弃疾只是限于他的宋词,南宋时期,他是词坛的霸主人物,是可以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的豪放词人,一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 明朝丁启睿是谁?丁启睿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丁启睿

    丁启睿是明朝大臣,河南永城人氏,生于公元1595年,去世于公元1645年,后官至兵部尚书。人物档案姓名:丁启睿别名:丁性如、圣临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河南永城出生日期:公元1595年逝世日期:公元1645年信仰:孔孟之道职业:朝廷命官主要成就:参加开封之战、官至兵部尚书丁启睿出生

  • 吴范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后占星术无人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吴范

    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研究历数,知晓气候,而闻名于郡中。被荐举为有道,来到京都,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他就推算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及其变化情状,其预言大多应验。于是以此声名显扬。起初,孙权在吴郡,准备讨伐黄祖,吴范说

  • 南朝刘宋巫蛊案是怎么一回事?下咒不成,弒父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劭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适逢乱世,导致皇室出现很多乱象,弒君、乱伦层出不穷,比例也高出其他朝代许多。南朝宋文帝太子刘劭因为给父皇扎小人不成,导致之后弒父篡位。学者黄旨彦研究,在这位荒唐太子的故事里,皇姐东阳公主的宅第发挥了关键作用,公主宅第的特殊性,让许多想隐密不为人知的行动选择在此进行。故事的主角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