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该怎么评价李白?因为一件事没当上宰相,却多了位诗仙

该怎么评价李白?因为一件事没当上宰相,却多了位诗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1/13 7:47:37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类似风格的诗句,在《李太白集》中可谓俯拾皆是。它们表露的意思用直白的话翻译就是:我很牛!我不是一般的牛!我非常非常牛!

甚至,李白在写给当朝显贵的自荐信中,虽然非常艺术性地送了人家一顶高帽子,却依然不忘“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以这样的“马屁”开头,李白的这首自荐信依然能够成为千古名,实属异数。

要知道“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就因为未发迹前写给当朝宰相的自荐信中不小心拍了几下马屁,受尽了后世多少文人的冷眼和奚落?

李白之所以能够避免类似的遭遇,完全是因为他深刻于骨子里无法收敛的“自大”:“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过分“自大”,连一向以爱才闻名的韩朝宗(即李白尊称的“韩荆州”),收到他的自荐信后,却也未能如他所愿向朝廷举荐他。

我们现在知道,韩朝宗家族虽然世代高官显贵,堪称官场达人,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若非李白此文,或许如今根本不会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名字。然而,当时却尽是他这样的人物决定着李白尘世中的“前途”。

李白对于遭人冷遇,其实此前已有丰富经验,青年时期游历四川时谒见渝州(今重庆)刺史李邕,就颇不受待见,他愤而作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相比如今中二少年的简单一句“莫欺少年穷”,真是胜出何止万万!

然而,往后的日子里,由于无可收敛的“自大”,李白还要遭受更多的冷落。“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生命即将落幕的时刻,李白才蓦然发现,他早年“试涉霸略,将期轩冕荣”、志在宰相的野望,被证明完全就是一个彻底的空想!

李白的不幸,却成为中华文明的大幸!假使李白梦想成真,这世上不过多了一位宰相,但很有可能不再能有“诗仙”。从文明史的角度而言,说李白一个人的价值超过唐朝所有的宰相之和,或许有点过,但至少可以这样说,唐朝少了任何一位宰相,都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没有了“诗仙”,中华文明是的的确确要狠减掉几分颜色的。

只是这样的境遇,对于尘世中的李白个人,真不知道说是幸耶?非耶?

标签: 李白

更多文章

  • 欧洲人为什么一直不喜欢俄罗斯人?他们有什么历史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俄国

    欧洲人不喜欢俄罗斯其实是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的,俄罗斯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其国际地位非常尴尬,他们虽然一直声称自己是欧洲国家,但大部分国土都在亚洲。而欧洲的一些传统国家则非常排斥俄罗斯。如果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需要从宗教,种族人口,历史战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巨大

  • 司马炎后宫佳丽三千,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站在权力最巅峰、最耀眼的男人。他们富拥四海,而且每一位皇帝都至少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上宫女的话,那么整个后宫中可能就有着几千名女子来服务皇帝一个人。那么问题来了,皇帝面对如此庞大的后宫团,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呢?如果让晋武帝司马炎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肯定只有一

  • 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后宫的皇帝,晚年却凄惨的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也是旧伦理道德体制允许,并受国家法律保护。一般讲,身为皇帝九五之尊之人,更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但事实往往就存在例外

  • 明朝可以吊打日本军队,可是为什么却打不过装备落后的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万历

    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中国和日本在明朝时打了一场万历朝鲜之战,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相对于女真人来说)的日军,明军不仅能将占据天时地利的日军赶下海,还能斩获无数。即使是日军设伏的碧蹄馆之战,明军也是大有斩获。日本现代复原的铁炮(火铳)手但反观明朝和后金的战争,明朝却一再失败,甚至被逼到了

  • 明朝崇祯上吊自杀的时候为何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

    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凉。361年前的甲申年夏四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么,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剑杀死了长公主,然后吊在紫禁城的煤山一棵槐树上

  • 中国史上最年轻的"间谍"辛弃疾,一身报复却只能止于文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辛弃疾

    歷史上的能人不少,可是要论文武双全的能人就少了,文才武略都是拔尖的人物就少之又少。但歷史上就是有这么一个能人,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人就是宋朝的辛弃疾。可能人们认识的辛弃疾只是限于他的宋词,南宋时期,他是词坛的霸主人物,是可以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的豪放词人,一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 明朝丁启睿是谁?丁启睿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丁启睿

    丁启睿是明朝大臣,河南永城人氏,生于公元1595年,去世于公元1645年,后官至兵部尚书。人物档案姓名:丁启睿别名:丁性如、圣临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河南永城出生日期:公元1595年逝世日期:公元1645年信仰:孔孟之道职业:朝廷命官主要成就:参加开封之战、官至兵部尚书丁启睿出生

  • 吴范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后占星术无人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吴范

    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研究历数,知晓气候,而闻名于郡中。被荐举为有道,来到京都,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他就推算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及其变化情状,其预言大多应验。于是以此声名显扬。起初,孙权在吴郡,准备讨伐黄祖,吴范说

  • 南朝刘宋巫蛊案是怎么一回事?下咒不成,弒父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劭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适逢乱世,导致皇室出现很多乱象,弒君、乱伦层出不穷,比例也高出其他朝代许多。南朝宋文帝太子刘劭因为给父皇扎小人不成,导致之后弒父篡位。学者黄旨彦研究,在这位荒唐太子的故事里,皇姐东阳公主的宅第发挥了关键作用,公主宅第的特殊性,让许多想隐密不为人知的行动选择在此进行。故事的主角是太子

  • 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为何会被称为“狮心王”,狮心王理查名字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世界,理查一世,英格兰国王,狮心王

    在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门口,竖立着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的铜像,戴盔披甲,骑着高头大马,挥剑直指青天,看上去英武不凡,被人称为英国议会大厦的保护神。不过,如果你走近铜像的基座,就会惊讶地发现,即使你懂英文,也看不懂这位“保护神”的基座上镌刻的称号。问问旁边的警卫,他们会微笑地告诉你,那上面写的是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