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和日本历史上首次军事对抗,由此确立了大唐在东亚的地位

中国和日本历史上首次军事对抗,由此确立了大唐在东亚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4/1/26 15:38:30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于是,日本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化。

白村江战役后,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防范唐朝和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图为日本人绘制的“水城”布防图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4世纪60年代,日本大和(奈良)朝廷出兵侵略新罗,征服弁韩之地(今韩国庆尚南道),设“日本府”进行统治。百济由此成为日本的朝贡国。4世纪末,随着日本国土统一、国力增强,大和朝廷又多次入侵朝鲜半岛。

公元594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隋朝朝贡。日本也于600年向隋朝派遣使节。622年,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建立册封关系。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同年九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转化。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中日激战白村江

661年正月(农历,下同),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于当年七月病死,出征计划被迫推迟。八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九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同年五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五六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八月十三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一战决定东亚格局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白村江战败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然而,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白村江的战败,也加深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群众对沉重的战争负担深为不满,守旧势力趁机向革新派施加压力。在守旧势力的攻势下,天智天皇一方面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另一方面颁布法典,编制户籍,积极致力于内治,为奈良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于是,日本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过4次遣唐使。但史实证明,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最具典型意义的第7次至第10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团规模较大,一般为4条船,五六百人,约是战前的两三倍。这一时期中日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也最为兴盛,彪炳史册者很多。遣唐使作为日本朝廷派遣的国使,政治上发展与唐朝的睦邻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吸取唐代丰富的典章制度,他们推动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日本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失败———积极向对手学习———实现自身的重大飞跃。白村江战役后的古代日本,在吸收唐朝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很快发展成为东亚强国。近代日本同样是在欧美列强的炮舰下开放国门,不断西化,在极短时间内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掀起了学习美国的热潮,不到25年便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国。这种现象正是日本民族双重性格的体现。岛国的闭塞性、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其落后、自卑,而靠近大陆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开放性、吸收性又使其能适应潮流、赶超先进、产生优越感。双重的性格、气质是力量的源泉,有时也会成为与其他民族对抗的根源。日本民族只有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才能保持发展活力,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更多文章

  • 康熙为防止被戴绿帽,下了一条规定,很简单但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古往今来的皇帝莫不是三宫六院,坐拥无数佳丽,可皇帝毕竟只有一个,精力有限,对后宫那么多女人无法一一照顾到,所谓的“雨露均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后宫那些不得帝宠,常年见不到皇帝的嫔妃难免心生寂寞,做出些令皇家蒙羞的事,历朝历代的深宫内苑,几乎都有这样的现象。可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整个后宫都是他的

  • 史上最牛假太监,连太后都让他得逞了,就是下场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战国,秦始皇,赵姬,嫪毐,

    战国时期,当时秦国的实力还不是太强,当时秦国的公子异人,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爸,被送到赵国做人质。当时的商业奇才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就花重金结交异人,还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了异人。经过吕不韦的运作,异人最终成功返回秦国,并成为了秦国的国君,也就是秦庄王。对于吕不韦,秦庄王甚是感激,让他做了秦国的相邦,

  • 李自成都打到门外了,为什么崇祯却在为魏忠贤建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

  • 诸葛亮会这么神?武侯祠出现的一石碑,预言了千年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于诸葛亮,很多人会说如果没有他,蜀汉的灭亡绝对会提早几十年都不为过,虽然可能过于夸张,但也由此可见,诸葛亮对于蜀国的作用之大,而就在后世看来,诸葛亮更是忠和智的象征,从人们为了纪念他,设纪念馆就可以看出,比如诸葛亮隆中对的地方就被设为景区等等,其中武侯祠是最为出名的,而成都的武侯祠又是其中影响最大

  • 被骂了1700年恶魔,但是没有他可能汉族就没今天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冉闵

    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冉闵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冉闵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正如晋史对他的

  • 三国时英年早逝的几位天才,如果他们不死三国会有另一种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嘉,三国

    第一位陈登。陈登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但那时候,他已经展露出了奇才。陈登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县长,而且干得很不错,在徐州的争夺战中,他周旋于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四人之中,走位很飘浮,但奇怪的是,跟他共事的,对他印象都很好。后面,刘备寄居荆州,跟刘表许汜聊天谈论天下之士。东汉的习惯,大家聊在一起,都聊

  • 凌迟死后,脑袋却不翼而飞,崇祯知道之后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崇祯,朱元璋,

    凌迟又称剐刑或磔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残酷的刑法。明清时期,这种刑法用的最多,多用于罪大恶极,万民痛恨之人。朱元璋喜施酷刑,刑部便投其所好,对各种酷刑做了规定。处以凌迟者,罪轻以36刀毙命,罪重以360刀毙命。一刀不能多,一刀也不能少。规定如此严格,是对刽子手的一种技术考验。因此,明朝的刽子手也要钻

  • 先帝临死前让他别杀此人,等他登基后立马诛杀此人,埋下了祸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魏忠贤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崇祯皇帝的前几代皇帝都比较能作死,吃喝玩乐抽鸦片,还动不动不上朝,让满朝大臣头疼不已,当时朝政荒废到什么程度了呢,国家各个部门严重缺员,有的官员干脆不来上班,竟然无人追查。到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更奇葩,天启皇帝不喜欢吃喝玩乐,也不喜欢美女,就喜欢干木匠

  • 惊讶不已,伺候大汗睡觉才最重要!揭秘蒙古怯薛军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怯薛军

    怯薛军是蒙元规格最高的禁卫军,它是众多蒙古贵族的进身之阶。但作战只是怯薛军任务中的一部分,让大汗睡的安稳才是这只部队最重要的职责。▲被抓获的王罕,他也有自己的千人卫队怯薛军的成员原先大多是蒙古贵族中的二代,成吉思汗规定蒙古贵族必须让自己的子弟到怯薛军中服役,谁不交谁就是潜在的叛徒。如果那个贵族甩花枪

  • 崖山海战,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也不与元兵做最后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文天祥

    崖山海战,永远是中国人抹不去的痛。面对元兵的追杀,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自尽,10万军民紧随其后纷纷跳海。那么,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自尽,也不与元兵拼死一搏呢?(崖山)崖山的位置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距新会城南约50多公里 。1279年,南宋和元朝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大规模海战。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