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为何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李渊为何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1/7 19:34:55

李渊简介:李渊的家境

李渊的生母独孤氏,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西魏权臣独孤信的四女儿。颇具戏剧性的是,独孤氏的大姐嫁给了北周的明帝宇文毓,即北周的明敬皇后;七妹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即隋朝的文献皇后,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妈。李渊有了大姨夫是北周皇帝的这层关系,虽然父亲李昞死得早,他还是年仅七岁就袭封了唐国公。

七姨夫杨坚以外祖父的身份篡夺了年仅八岁的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的江山建立大隋后,对外甥李渊非常重视,封年仅16岁的李渊掌执御制千牛宝刀,这是个类似“御前带刀侍卫”的官,实际上就是杨坚的贴身侍卫,这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才能干的差使,官职虽然不是很大,但受提拔的机会很多。

网络配图

每次上朝时,李渊都恭恭敬敬地立于帐下,这样每天看着自己的七姨父杨坚如何处理政务,如何和手下大臣讨论军国大事,耳濡目染,这些治国之道,都铭刻在他心里。想当年刘邦看到秦始皇时曾言: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李渊此时,心中是否做起了“实习皇帝”梦,只有天知道。

可以说,李渊为保卫大隋江山曾立下盖世奇功。

李渊简介:李渊的才能

李渊能为大隋屡立奇功当然不可能只靠有关系,他本人也十分的有能力。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李渊是个文武全才型的人物。从他娶妻的那件事中就看出他的这些才能。想当年,李渊的老丈人窦毅官封上柱国大将军,窦毅的妻子是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女襄阳长公主,生下的女儿自然是掌上名珠,不肯轻易嫁人,于是决定“比武招亲”。窦氏是个大美女,家境还那么显赫。“比武招亲”的消息一传开,四面八方的青年才俊都来了。窦毅在门前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规定在一定距离内,求婚者谁能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儿嫁给他。这得需要百步穿杨的本事,前后有数十人都没能射中。后来李渊不慌不忙,连发两箭,都射中了孔雀的眼睛,于是“雀屏中选”,娶了李世民的妈窦氏。

网络配图

李渊简介:李渊打天下的过程

李世民的妈窦氏和杨家有血海深仇,因为隋文帝取得是她的舅舅宇文家的江山。当年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皇位时,窦氏恨恨地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但窦氏十分聪明,理智告诉她不能明着跟杨广对着干,她曾经劝李渊迎合隋炀帝对声色犬马的喜好,将自己的数匹骏马进献以求升迁,壮大实力。李渊开始时犹犹豫豫,结果招致隋炀帝的不满。

后来,李渊幡然醒悟,屡屡搜求鹰犬进献,很快便得到了升迁。受妻子影响,李渊虽然和杨广是亲姨表兄弟关系,杨广也给了很大的兵权,但他绝对不象岳飞一样是个愚忠的忠臣,杨广残暴不仁,激起了四面八方的农民起义,李渊感到机会来了,实际上早起了取而代之的雄心。但十八路反王没有一路做了皇帝,却让李渊捡了个落地桃,这是什么原因呢?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起义军们与隋军浴血奋战时,李渊“假公济私”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实力,逐渐成为超越隋军及各路义军的最大力量。

杨广昏庸无道,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全国形成了二百多支反隋起义军,就在这周围都是敌人的情况下,杨广还杀了右骁卫大将军李浑一门三十余口人。李渊害怕落个李浑的下场,于是再也顾不得与杨广表兄表弟的亲戚关系,撕破脸皮。于公元617年七月率三万兵将誓师正式起兵反隋。在发布的檄文里李渊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因此,李渊要废掉昏君隋炀帝,尊为太上皇,然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这时李渊的一片效忠大隋的“公”心其实仅仅是他的一种号召天下的策略而已,掩耳盗铃罢了。李渊造反后,与义军也不是一条心,有“假公济私”的嫌疑,尤其体现在与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合作上。

网络配图

李渊在与李密的通信中对李密极力吹捧,说自己没有取代隋朝之意,实际上这乃是李渊“卑辞推奖以骄其志”的计策,他充分利用了李密骄傲自大的缺陷,先麻痹李密,让他阻挡中原的隋军西进。十八路反王与隋军主力大战,两败俱伤,使壮大起来的李渊军队有了可乘之机,率先攻破长安,随之李渊露出封建统治者的本来面目,废掉杨侑,用十年时间镇压了全国各地的义军,当上了大唐朝的开国皇帝。

看完了上文李渊简介,大家对这位唐高祖的了解肯定更多了。其实一开始就是因为隋朝末年,天下局势十分的混乱。李渊看自己的亲姨表弟杨广的江山不稳了,天下有那么多人起义,要推翻皇帝,他自己因为也开始心动那个皇位了,于是痛打了一下“落水狗”,顺便的就把江山收入囊中了。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朝韩信为什么活埋自己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

    韩信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汉代的大将军,从小出生贫寒,曾经一度靠砍柴为生,用以赡养母亲。韩信的邻居是位名气颇大的风水先生,韩信见他孤苦也会时常的去周济这位老人。网络配图有一天,那位风水先生对韩信说当地后山上面有一处风水宝地,是一个非常具备贵气的龙脉,并说那个地方就是龙口。老人说如果自己死在韩信目前的前

  • 咸丰帝感慨: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咸丰

    咸丰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咸丰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听到这里,咸丰慨然叹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丰没批准

  • 历史上长平公主与周世显之间有爱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更别说对即将倾覆的明王朝有什么贡献了。她之所以能在史籍传说中留下诸多笔墨,大概还是因为其凄惨的身世和悲惨结局。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明朝的时候,思想压制和重男轻女的想法极为严重,因而明朝的妇女基本没有什么权利。就算是明朝的公

  • 曹操手下的特种部队虎豹骑:招募标准为百中挑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曾经嘲笑袁绍的懦弱:“干大事而惜身。”其实,袁绍未必是个惜身的人,他当年和公孙瓒作战,是轻伤不下火线,很有猛将作风的。然而,曹操也确实是个干大事而不惜身的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他把脑袋拴在腰带上玩命打仗,这种作风,很像敢死队队长,三国群雄在创业初期,没有几个不是当过敢死队队

  • 比虎痴许褚还喜欢光膀子打仗的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松

    三国演义中,许褚裸衣战马超,大家应该都能记得。这家伙好鸡冻,一鸡冻就脱了盔甲大战,结果臂中两箭(金圣叹和鲁迅都点评了“谁叫汝赤膊”。)到了明代,也有一位大将,也是喜欢光膀子打仗,还喜欢给别人秀伤疤。他脱了盔甲作战,被后金军射成刺猬。此人就是明军勇将杜松号称万人敌,勇不可挡,百战百胜,塞外蒙古军称其为

  • 汉朝功臣谁死的最惨?不是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功臣

    韩信早年受胯下之辱,最后被刘邦暗中授意吕后处死了韩信。一代名将韩信死的不明不白。韩信的死够惨了,但他还不是汉朝死的最惨的将军,而是彭越。彭越,别号彭仲。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诸侯王。秦统一全国之后,彭越落草为寇。秦朝末年举兵起义,起初在魏地起兵。彭越在起兵的军队中,纪律严明,发展很快,后来率兵归附刘邦。

  • 历史揭秘:刘邦死前预言竟然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话说公元前196年7月,刘邦在平叛淮南王中身中流矢,此后在班师途中病情加重,势将不起。回到长安后,吕后找来名医为其诊治。刘邦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只说能治。历经人间是非的刘邦马上明白身体是不会治好了,于是他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说完赏赐给医生五十金就打发

  • 三国“桃园三结义”为何偏偏刘备做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其独有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了《三国演义》本身的艺术成就,街头巷尾,妇孺老幼,大都能了解一二。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主要还是源于人们对忠义思想的崇拜以及中国社会从来就有的“抱团”情结。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无论何种阶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靠

  • 揭秘:真实包拯非黑脸而是白脸书生 身高1米65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世代传颂,历久不衰,赢得世人的敬仰。网络配图 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与现实中的包拯对

  • 唐朝尊贵的金城公主为何嫁给只有7岁的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并非当时皇帝唐中宗的女儿,那她是谁的女儿呢?金城公主,原名李奴奴,唐朝邠王李守礼的女儿。李守礼,原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父亲是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谋逆,李守礼与其父一同被贬为平民流放在外。后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李守礼才重返皇城,但直至唐中宗继位开始加恩于李氏亲王,李守礼才算彻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