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福尔摩斯狄仁杰身上有什么样的闪光点

中国福尔摩斯狄仁杰身上有什么样的闪光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6 更新时间:2024/1/30 3:00:40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

狄仁杰情商高

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顾全集体或者国家利益。

年轻时狄仁杰就显示出了很高的情商。他很孝顺,有一次去并州当官,登上太行山,看到南边有一朵白云,于是潸然泪下:“吾亲所居,在此云下。”(我的尊亲就住在这朵白云下面啊!)于是悲泣,站了许久,一直等云朵远去才重新上路。这种大孝子在唐代很受人器重的。古人认为人生舞台无非是家庭、朝廷,对家庭要讲究孝,对朝廷要讲究忠,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以后人们教育孩子,就经讲狄仁杰这个故事,叫做“白云望亲”。

不仅对自己的长辈孝顺,对别的老人他也孝顺,这就是儒家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待别的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那时候也没“碰瓷”这一说,所以看到别人家的老人倒地还是有人敢扶的。在并州,狄仁杰有个同事叫郑崇质,家里老母多病,郑崇质又接到命令,要求他出使国外,那时出使国外可不是美差,走一趟短的要数月,长则好几年,而且路途充满艰险,什么事都有,死人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时唐朝政府专门有规定,什么级别的使臣出使国外死了享受什么级别的抚恤,可见这差事实在不好干。

狄仁杰为人仗义

所以碰到出国这种事,常有人推诿,但是狄仁杰仗义,他对同事说:“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你家老母有病,怎么能让她对万里之外的儿子怀有忧愁!)因此狄仁杰提出代替郑崇质出使,郑崇质的感动可想而知。而且受到感动的还不止他一个,当时狄仁杰的上司蔺仁基正与司马孝廉闹矛盾,听说此事后主动对李孝廉说:“吾等岂独无愧耶?”(我们两个听说这事难道不羞愧吗?)于是两人竟然由此和好了。这就叫榜样的力量。一个单位团结一致很困难,因此要立榜样树典型。

狄仁杰到哪里任职,都能为民做主,走的时候老百姓都感恩德,给他建立德政碑甚至生祠。

狄仁杰以大局为重

狄仁杰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行为都以大局为重。有一次武则天曾经在他面前回忆往事,说:“以前曾有人诬告过你,你想知道他的名字吗?”狄仁杰的回答是:“他告我,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碍大局。您告诉我他的姓名,则不利于同僚的友爱团结。请求您还是别说了。”武则天听了后大为感叹。

正因为一身正气,所以历代对狄仁杰评价极高。刚才说了,同样一件事———比如奉劝武则天立李家人为太子,不立武家人为太子———有的人被历代历史学家们批评是借机给自己谋求长远利益,而狄仁杰,则被认为是为苍生社稷谋福利。这就是行为端正带来的善果。

标签: 狄仁杰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能夺得天下 聚集如此多绝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有一个故事:曾在2000多年前,一个算命先生路过一个小县城,名叫沛县。但是他却吓得不敢动。他说道:这里为何全部都是王侯将相?虽然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是也可能是真的,大家应该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出身沛县。但是除刘邦,沛县还出了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等厉害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何时都是治国人才,难怪那个

  • 李自成灭明朝进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

    做的一手好广告的闯王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一路从西北杀进了北京城,逼得操劳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276年江山断送"贼"手。后来李自成却被吴三桂"引诱"至山海关,不幸被清军和吴军联合绞杀,大顺政权随之夭折。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但历史上也有疑问。李自成消灭明朝占领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

  • 一个难得的明朝皇帝,一个死刑需审核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仁宗

    中国明朝时,明高祖朱元璋制定的明朝法律虽然严厉,但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惩治鱼肉百姓、尸位素餐的贪官奸吏,所以明朝是中华历史上对官员最严厉的一个朝代。然而,明朝的官员要想通过诬陷杀死、除掉一个底层的平民百姓却是不容易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太子朱高炽都曾下令,判死罪的,必须反复上奏五次,核实五次,才能获

  • 当皇帝太容易,赵匡胤稀里糊涂的做了大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家境贫苦。在他幼年时,父亲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外出逃难,离家外出闯荡事业。父亲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就开始受到冷落,家境也日益艰难。公元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成家之后,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闯荡出一番事业。赵匡胤

  • 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福王朱常洵

    373年前的今天,在中原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在攻陷洛阳之前,尽管李自成有起义农民军数万人,但多是河南饥民,战斗力相当低劣,其战斗骨干仍是其旧部约六七百人。之所以其能夺取洛阳,并非其力战之功,在于明军因得不到军饷而哗变。但是,李自成部在攻克洛阳后,

  • 项羽并非不肯过江东,而是过不去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千百年来所谓的“乌江自刎”让后世英雄为项羽无限惋惜。然而项羽究竟是“不肯过江东”还是无法过江东?如果说项羽是由于“厚黑学”没学到位,为了面子与名声而不肯渡江,那么实在是小瞧了项羽。据记载,鸿门宴后,项羽仅因秦人发了几句牢骚就要了人家的命,“之后又违背当初的誓言,废黜了先前拥立的“义帝”,大分天下。种

  • 成吉思汗一小时屠杀175万人!真相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近日美国著名历史学和人类学专家乔舒亚‧克拉克发表文章,向读者再次重新分析和审视历史上最著名的领袖成吉思汗,解密一些有关成吉思汗的谜团,特别是向世人揭开成吉思汗1小时杀死174.8万人的历史传说。克拉克认为,在冷战结束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又重新被世界所认识。做为蒙古国的「国父」,成吉思汗重新在

  • 赵匡胤应征入伍心甘情愿地做了郭威的一名亲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南下投军过程中,曾经在襄阳一个寺庙借宿,被方丈赠以银两,而且走的时候得到了指点——一直向北,定会遇到贵人。原来,这方丈消息灵通,他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后汉大将郭威,奉朝廷之命,为了平定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抵御北方契丹人的入侵,正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于赵匡胤这样的武学之才,这正是一个大好的

  • 千古奇闻:历史上哪个皇帝为图皇后不认亲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存勖

    五代十国时的奇闻怪事实在多,有人为了图谋皇后宝座,居然连亲爹都不认了,你说这是不是千古奇闻?这件事发生在李存勖为晋王时,这一日,晋梁之间战事稍停,李存勖班师回到晋阳。曹太妃在王府设宴庆贺儿子凯旋归来,并召侍女歌舞弹唱助兴。酒至半酣,李存勖乘着酒兴,站起身来,引吭高歌。原来他不仅会打仗,还通晓音律,爱

  • 揭秘刘邦重用韩信的真相:并非惜才而是为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成也萧何败萧何,讲的是韩信因萧何的推荐得以成事,有因萧何诱因吕后被杀。其实,说韩信被杀是因为萧何有点牵强,吕后要杀韩信,萧何又能怎样?倒是韩信的被重用,则完全是刘邦照顾萧何的面子而已并非爱才!其实,杀韩信,难说就不是刘邦的主意!刘邦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又不给官职,听到韩信的死信第一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