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中让枭雄曹操真心痛哭的几个牛人

揭秘三国中让枭雄曹操真心痛哭的几个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00 更新时间:2024/2/13 9:30:08

世人皆云刘备爱哭,殊不知曹操也常流泪。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一向以硬朗、苍健、气势恢弘的姿态处世,并卓尔不群地屹立于历史长河。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吞天吐地之志的铁腕人物,也常常为他人潸然泪下。在记载三国时期最原始、最权威的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本)中可见一斑。

  1. 荀攸垂泪。荀攸,字公达。《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记载,董卓作乱时,荀攸因与人密谋行刺董卓而被捕,同时被捕的另一个人因恐惧而自杀,但荀攸却镇定自若,并在董卓死后出狱。荀攸后来得到曹操赏识,多次为曹操出奇计,比如擒吕布、斩颜良、征刘表,等等。曹操曾在荀彧面前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他还在曹丕面前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后来,荀攸在征讨孙权的途中去世,曹操每说到荀攸都要流泪,“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网络配图

2.为张邈垂泪。张邈,字孟卓。《三国志·魏书·张邈传》中说张邈曾与曹操、袁绍为友。袁绍当上讨伐董卓的盟主后,优柔寡断的本性逐渐显露,这受到张邈的指责,于是袁绍让曹操杀掉张邈。曹操对袁绍说,张邈是我们的朋友,应宽容他,且天下未定,不应自相残杀。张邈事后更加尊重曹操。建安二年,曹操东伐陶谦,对家人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可见,张邈曾是曹操以全家性命相托的人。曹操东伐回来,“见邈,垂泣相对”,情到深处,曹操流下了泪水。然而,张邈最终背叛了曹操,这是因为张邈与袁绍的关系不断激化,他害怕曹操最终会站到袁绍一边,且张邈的亲友也劝他脱离曹操而投奔吕布。

3.为毕湛垂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说,毕湛曾任曹操的别驾。张邈背叛曹操后,劫持了毕湛的家人。曹操对毕湛说:你的亲人都在张邈那里,你可以过去。毕湛立即叩头,说自己决不离开。曹操感动得流泪。书中的原话是“湛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然而,毕湛没能履行诺言,还是悄悄去了张邈那里。毕湛和曹操再次见面,是在吕布被曹操打败时(张邈已归属吕布),他被曹操生擒。众人认为毕湛必死,哪知曹操却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曹操根本就没怪罪毕湛。

4.为袁绍垂泪。《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有写:“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太祖少与交焉。”曹操在年少时就与袁绍有交往,此后,他们一起讨董卓、攻袁术,每次都取得了成功。再后来,二人在战场上成了对头,结果曹操获胜。袁绍于建安七年病死。建安九年,曹操来到袁绍墓前祭拜,失声痛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写道:“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曹操也许是为少了一个老朋友、老对手而伤心吧。

5.为陈宫垂泪。陈宫早年追随曹操,后投奔吕布。《三国志·魏书·张邈传》中说,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建安三年,曹操将吕布的城池围住,吕布军心涣散,陈宫被吕布的部将捆绑后献给曹操。陈宫见到曹操后,想以死明志。曹操说,那你母亲怎么办?陈宫说:“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紧接着陈宫大步走向门外,曹操想阻止却没能拦住,“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如初”。

网络配图

6.为袁涣垂泪。袁涣先随刘备,后从吕布。吕布曾让他写信辱骂刘备,他说:“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得骂将军,可乎?”吕布听后很惭愧。吕布被曹操杀掉后,其下属纷纷向曹操献媚,唯独袁涣没有。曹操让百官分取吕布物品,其他人都捡值钱的东西,只有袁涣“取书数百卷”。袁涣很快被曹操任命为都尉。他曾建议曹操减少战事、教化百姓,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三国志·魏书·袁涣传》中写道:“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

7.为庞德垂泪。庞德曾为张鲁部下,后降曹操。庞德当时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正赶上暴雨连绵数日,樊城周围水深五六丈,庞德只能到堤上避水。关羽率水军将庞德避水之堤围住,水越来越大,庞德落水被擒。庞德对关羽的威逼利诱破口大骂,最终被杀。《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中有写:“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其实,庞德追随曹操的时间不长,且庞德之兄在蜀地,庞德不降关羽确实难得。曹操在于禁投降关羽时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同样与关羽作战,同样遭遇了水患,同样是不敌对方,但庞德和于禁的选择迥然不同。

8.为任峻垂泪。任峻在汉末时曾为小吏,后率数百人投奔曹操,深得曹操信任,被任命为骑都尉。曹操还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此后,任峻长期负责曹军的粮食供给,使曹军出现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的现象。《三国志·魏书·任峻传》记载,任峻以信义著称,多次在饥荒时收留孤儿,深得曹操赞许,“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9.为典韦垂泪。《三国志·魏书·典韦传》中说,典韦两次救过曹操性命。第一次是曹操征吕布时被围,“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第二次是曹操和张绣作战时遇险,曹操“轻骑引出”,留下典韦阻止张绣军队,“韦被数十创……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典韦在战场是猛将,在军营中是曹操的贴身保镖,“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典韦为救曹操而死,怎能不让曹操悲痛欲绝?曹操“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

网络配图

10.为曹冲垂泪。曹冲,字仓舒,是曹操25个儿子中的佼佼者。《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说他“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并详细记载了曹冲称象、智救库吏两个让人惊叹的故事。

13岁时生病,不久即离开人世,曹操十分悲痛,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并且“言则流涕”。这就是说,曹冲若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会继承曹操王位。这正应合了曹丕的一句话:“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曹操究竟为多少人垂过泪,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我们在曹操的一些泪水中能看到他惜才、怜友、爱子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一度饱受争议、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才显得有血有肉、生动鲜活。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向吴国复仇为何要大力发展养猪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越王勾践

    眼下,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但猪谈不上什么“地位”。而古代不同,猪不仅是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也用于日常祭祀。一句话,猪的“社会地位”较高。因此,汉代不少人直接取名“彘”: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原名刘彘,汉武帝还有一位叫荀彘的左将军。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猪甚至扮演过重要角色,例如广为传颂的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两次给爱妃下跪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叔宝

    皇帝一向都是很威武说一不二的,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窝囊皇帝,他们为了追女人完全无下限了,那么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最窝囊的皇帝和历代帝王之最都有哪些吧!网络配图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会跪谁

  • 揭秘:刘备妻妾两次被俘为何幸运的未遭到性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读三国,有一个细节比较罕见,那就是刘备的妻妾曾经两次成为敌对阵营的战利品,居然能够毫发未损,最后还能“完璧归刘”,这在性资源的掠夺史上应该算是个特例。是刘备的妻妾相貌太丑,男人瞧不上?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我们一并来分析分析。第一次做战利品的是甘夫人,她是刘备居住在小沛的时候娶的。《三国志》里叙述:

  • 揭秘:刘邦为啥封瞧不起自己的人为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刘邦的父亲看不起刘邦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家排行老三,一家都是农村户口,刘邦却不愿下地干活,能偷懒就偷懒。刘邦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严厉批评他是个无赖,不愿勤劳致富,只想投机取巧,还拿刘邦弟弟做榜样,让他向弟弟学习。是以,很多人认为刘邦与父亲不亲和,还有后人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

  • 最擅长伪装的皇帝:杨广为巡游找完美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广

    说漂亮话,不办漂亮事,大概好多人都做过。历史上最厉害的是隋炀帝,这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皇帝,但是漂亮话,却说的很多。堪称是历史上说话最漂亮的皇帝。隋炀帝本名杨广,又叫杨英,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独孤皇后,杨广小时候长得很帅,又很聪明伶俐,在众多儿子中,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最喜欢的就是他,要不别人说漂亮

  • 李世民重臣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名字是有点怪,他是唐朝功臣位列第一的人,不过他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从文或从武的角度看,比他厉害的人比比皆是,那到底为什么他是唐朝第一功臣?还被封了国公。要从玄武门事件开始看。玄武门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唐朝时期德高望重李世民在玄武门发生事变。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

  • 宫廷野史: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玉环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

  • 揭秘:雍正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向,卢华为先生在《金融观察》著文说:“他(雍正)处处与乃父背道而驰”,深信“贪官之弊易除,

  • 曾国藩也是"微博控":抄录数份在朋友圈传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

  • 慈禧为何怕一个守寡的养女?有什么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后,为了表示一下,她封其为军机大臣,并把他大女儿封为固伦荣寿公主。后来改为荣寿公主,慈禧把她当成女儿来照顾,所以她成了慈禧的养女。在12岁那年,公主出嫁。五年以后,丈夫死亡,17岁的她只能守寡。或许是她的心已不再年轻,虽然她才20来岁,但却“望之若妪媪也”。有意思的是,慈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