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岸瞭望台 访问量:4096 更新时间:2024/1/25 6:57:34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仅仅在一年后就去世了。世人都以为霍去病是病死的,这种说法漏洞百出。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三朝名将唯一的血脉,就注定了霍去病的结局。

01:三朝名将唯一血脉,被霍去病当着圣面射杀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兴致勃勃的叫上霍去病和大将军李广的儿子李敢。“走,陪朕一起去打猎!”谁知道,李敢这次有去无回。

除了这两人,同行的还有几位大臣,其中还包括史官司马迁

霍去病本来不想去,但是一听李敢也会去,于是便动身前往。在茂密的林子里,汉武帝被一众大臣前呼后拥,准备今天打一头鹿回去。

另一边,霍去病和李敢却争吵起来。

霍去病用手指着李敢的鼻子,说:“你父亲的死是他太自负了,意气用事的下场,和我舅舅有何关系?你一个小小的官,竟敢出手暴打我舅舅!”

李敢不服气地说:“你们是一家人,你肯定帮着卫青说话。我父亲走的时候还好好的,为什么打完一仗回来就在军营里自尽了?明明就是卫青在行军时没有合理安排,才导致我父亲失利!”

李敢愤愤不平继续道:“我父亲他老人家一世英名,在这么重要的战争中吃了败仗,他能不伤心吗?归根结底就是卫青的错!”

霍去病听了,气不打一处来。

“李广自己无能,总是迷路,还硬赖他人!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这样想,九泉之下也不会合眼!”

“霍去病,你少说废话,我就站在这里。难不成你还敢当着圣上的面杀了我不成?”李敢嚣张地说。

谁知李敢话音刚落,霍去病拉满弓弦,气冲冲地咬着牙,“让你目中无人,胆大妄为!”双手一松,弓箭直接射中了李敢。

李敢“啊”的一声惨叫,随即摔倒在地上,霍去病淡定地说了一声“活该”。

汉武帝和一众大臣听到动静赶紧走过来,一个人上前摸李敢的脖子,说:“回皇上,已经断气了。”

众人慌了,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汉武帝看着已经倒在地上的李敢,心有余悸。毕竟这个李敢可是大将军李广的儿子,当时李广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李广去世之前就死了,所以相当于李敢是李广最后的血脉。

当下正是用人之际,消灭匈奴不能没有霍去病。于是,霍去病仗着汉武帝的宠幸逃过一劫。

汉武帝看了看李敢,起身镇静地说:“哎呀,李敢将军真是太不幸了,出来狩猎竟然被鹿角给挑死了,实在让朕痛心!”

大臣们这样一听也就明白了汉武帝的意思,纷纷附和。

但是当时在场的有司马迁,虽然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可司马迁还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那么霍去病就这样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真的一点事没有吗?后来他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02,封狼居胥的战神英年早逝,史书仅记载寥寥数笔

不知霍去病这样杀戮,是不是被上天嫉妒。在李敢死后的第二年,霍去病也突然去世了,年仅24岁。

对于霍去病的去世原因,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在《史记》一书中,对他去世的原因只有六个字,“元狩六年而卒”。在汉书中,则是用了简单的三个字“去病薨”。

汉朝堂堂一位大将军,一生英勇善战,死后竟然被记录得如此简单,所以霍去病的死也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那么霍去病为什么非要在狩猎中射杀李敢呢?仅仅是因为李敢打了自己的亲舅舅卫青吗?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卫青原来是平阳公主府一个小小的马奴,后来靠着卫子夫成为了皇亲国戚。卫青跟在汉武帝身边学了不少本事,慢慢地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当时,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一支独大,她在后宫中横行多年,汉武帝忌惮陈阿娇母女两人。这时候,卫青和卫子夫的出现,让汉武帝有了想扶持新势力的想法。

当时,卫氏一族便是最佳人选,汉武帝扶持起来卫氏,便可以和陈阿娇对抗。后来为了锻炼卫青,汉武帝就派卫青等人去打匈奴。

这一年,匈奴南下进犯汉武帝,命令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前去带兵杀敌。这是卫青第一次上战场。他卯足了劲要好好表现,不能给卫家丢脸。

汉武帝也想着让大将军李广带带这三个年轻人,将来以后可以为朝廷重用。

果然,卫青不负众望,打了一个胜仗。

卫青带领一众人马指导匈奴主军腹地,不仅捣毁了匈奴的祭祀圣地,还俘获了700多名匈奴士兵。

捷报传来,汉武帝非常开心。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卫青是可用之才。”汉武帝抱着怀里的卫子夫说。

卫子夫开心地说:“是呀,感谢皇上给了我兄弟这样一个机会。”

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因为这是汉朝建立以来,第一次在对外攻打匈奴的战事上取得重大胜利,着实让汉武帝扬眉吐气了一把。

但是李广和公孙敖公孙贺的部队战绩就有点丢人了,他们全都战败而归。

大将军李广更是连匈奴的面都没碰上,直接迷路了。在他们的衬托之下,卫青的胜利显得更加的来之不易。

因为这次

卫青带兵打仗大获全胜,所以汉武帝封他为关内侯,从此以后卫青的事业像开挂了一样,平步青云。他打得匈奴军队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03:漠北之战,李广和卫青分歧很大,最终拔剑自刎

转眼间到了公元前119年,这一年,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也就是漠北之战。

卫青是主将,汉武帝命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大军前去击溃匈奴。本来这次出征,汉武帝没有打算派李广,毕竟李广的运气不是很好,更何况,他年纪也大了。

但是李广再三请求,汉武帝经不住李广的软磨硬泡,最后封了他一个前将军。

那么,李广为什么年纪大了,还非要参加这次漠北之战呢?

我们都知道,李广被誉为飞将军。

王昌龄的《出塞》诗中也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真实历史上的李广真的战功显赫吗?

其实用一句话来证明最为恰当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广是三朝元老,成名于汉文帝时期,经历了汉景帝,汉武帝。李广性格刚烈,异常勇猛,虽然以前也有战功,但是都没有到达显赫的程度。

李广眼看自己经历了三朝,却没有留下显赫战功,所以内心有些着急。

眼见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自己却没有得到任用,心里非常不甘心。所以李广发誓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地表现一下,毕竟自己年龄真的大了,以后有没有机会出征还是个问题。

李广想立个大军功,这关系到自己是否能够声名远播,靠的就是这场漠北之战了。

在准备进攻时,卫青考虑到李广年纪已经大了,怕他身体吃不消,于是没有让他去迎战匈奴主力部队。可是李广觉得卫青这是在针对自己贬低自己,但是在军队中军令如山,李广又不得不服从卫青,其实李广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汉武帝的主意。

汉武帝还是担心李广的身体,所以在临行之前特地交代了卫青,不要让李广将军单独面对匈奴主力。

到了战场上,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军令如山,一切都要听从最高指挥。

卫青命令李广和另外一位将军沿东路包抄匈奴,而卫青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直捣匈奴腹地。霍去病带领另一支部队独自应战,当时李广的儿子李敢还是霍去病手下的一个小小校尉。

当时李广是从内心里抗拒这个安排的,因为他想当前锋,但是卫青不会答应,所以最后李广只能不情愿地去包抄。

不得不说,李广这个“迷路将军”确实是运气不好。这一次他包抄又没有遇上匈奴部队,再一次迷路了。

卫青在前面打败了匈奴部队,匈奴单于部队一路仓皇而逃,由于李广和另外一位将军迷路了,所以没有彻底消灭匈奴,匈奴单于也因此逃走。

04,李广去世,儿子李敢大闹将军府,卫青被打

结束战况以后,卫青要写报告,把打仗的全部过程报告给汉武帝。当天晚上,卫青请李广来详细汇报一下迷路的情况。

李广这个老将军此时正在自己的营帐里生闷气。“唉,这次扬名立万又没戏了。都怪那个卫青,如果他让我去做前锋,我肯定不会迷路。现在倒好,白来了一趟,一个匈奴士兵都没杀,还让匈奴单于逃跑了。”

李广正在想着,突然有士兵前来报。“李将军,大帅请您到营帐中说话。”

李广眉头一皱,心里嘀咕: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来到卫青营帐,卫青客客气气地问李广,关于迷路的事情。

李广积压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

“我都这把年纪了,我只是想当一次前锋杀匈奴,立最后一次军功,就这么难吗?”

“不知是老夫何时何地得罪了卫将军,为何将军偏偏与我过不去?”

卫青一听,赶紧安慰李广:“老将军息怒,我没有要对您兴师问罪的意思,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记录下来报告给当今圣上。”

可是李广根本听不进去,他对着旁边的小将士说:“我一辈子都在打仗,经历了三代皇帝,

从少年起就和匈奴作战70多次。现在幸得皇上赏识,让我这老骨头在跟随大将军出征,可大将军却把我的前锋变成了后卫,本来我就年纪大,记性不好,现在要去绕远路包抄,这才导致了迷路。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天意啊!”

“罢了罢了,天要亡我,我现在已经60多岁了,回去以后再让那些小文官在史书上写我的不是,我可受不了这份侮辱!”

说完,李广竟然拔出剑自刎了。

可怜李广一世英名,最后竟然这样刚愎自用,意气用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广的儿子李敢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自己的官职没有卫青的高,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这天,李敢终于找了一个理由,拦住卫青就是一顿狂揍。不仅打了卫青两个耳光,还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卫青知道这件事早晚得来,因为他太了解李敢了。李敢的性格和李广一样,非常的刚烈,不过两人都是有勇无谋,做事情从来不过脑子。

卫青并没有让家里人声张这件事。他说,李敢肯定是把他父亲的死全都怪在我的头上了,他打一顿也好,出出气,他的父亲都没了,而我呢?只是挨了一顿打,算了吧!

虽然卫青大人有大量可以原谅李敢,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可忍受不了这口气。当霍去病得知自己的亲舅舅被李敢这小子揍了一顿,气就不打一处来。

霍去病心里想着:“你小子给我等着,早晚有一天让你还回来!”

所以霍去病就在一次狩猎过程中射杀了李敢。

当然,一年以后,霍去病也因病死了。

有人说是霍去病杀戮太多,被老天爷收走了;也有人说,霍去病是在收复匈奴的途中喝了不干净的水,得了瘟疫死了。

总之是书上对霍去病的去世,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霍去病的名字来猜测,为什么叫去病?肯定是因为年少体弱多病,家里人希望他没有病灾,所以才起的这个名字。

所以,由此推测,霍去病之所以24岁就去世了,或许和他本身的体质有关系。

加上常年征战吃不好,睡不好,再年轻的身体也禁不住熬。

当然,我们有个大胆的猜测,就算霍去病没有病史,他也活不了多长时间,因为霍去病敢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李敢,说明他这个人非常的狂妄骄纵。就算他不病死,或许以后也会因为自己的性子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年纪轻轻的霍去病立下战功无数,20岁出头就勇冠三军,封狼居胥,得到了古代将领最好的成就。但是他恃宠而骄,不知道收敛自己的锋芒。做事情不考虑后果,肯定会吃亏。

就像在现代职场上,有些人横冲直撞不懂得低调行事,最终只会成为炮灰被踢出局。当然,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汉武帝。

如果汉武帝一开始就坚持不让李广去参加漠北之战,或许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那么,汉朝消灭匈奴,可能会加快几十年。

标签: 霍去病李广李敢卫青匈奴

更多文章

  • 没卫青的牵制,怎么能有霍去病的奇袭大胜?李广拖卫青后腿?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卫青,李广,匈奴,刘彻,李敢,汉朝,霍去病

    没卫青的牵制,怎么能有霍去病的奇袭大胜?李广拖卫青后腿?霍去病本来也已经和卫青一样挂帅了,而且互相不同属。霍去病压根不存在向卫青式统帅过度的可能。霍去病的风格和战斗力,是汉武帝这位大家长赋予的,从卫青到霍去病,汉武帝一直在寻找更适合对战匈奴的将领,他们只是汉武帝挑出来的。霍去病如果不是那种风格,他就

  • 史上打败仗很多,依然是名将的有哪些人?李广是其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广,狄青,夏侯惇,卫青,曹操,司马穰苴

    没有经典战役,甚至败仗很多,却不影响他们成为名将,都有哪些人呢?01、夏侯惇,曹操麾下首席名将,打仗能力很一般,但待遇最好,也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将。黄巾起义时,夏侯惇就追随曹操,是铁杆亲信。但是,夏侯惇几乎都是打败仗,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夏侯惇与吕布作战,被偷袭后方,成为了俘虏。与高顺交战,夏侯惇被

  • 李广难封的背后,到底是李广的个人能力不够,还是时代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广,刘彻,卫青,刘启,刘恒,李广利

    唐代诗人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李广难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谜题。千百年来,很多人都为此提出过疑问。为何这样一位丹心爱国的老将不能被封侯?但是,始终没人能给出唯一答案。尤其是在当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让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再次被人提起。这时

  • 尚纬股份:实控人李广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李广胜,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湖州市公安局

    尚纬股份6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广胜家属的通知,李广胜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湖州市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 岐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广恒检查指导供销社重点项目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市场新观察标签:李广恒,县委,常委,党委书记,供销社

    6月2日,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广恒前往县供销联社秦瑞公司商贸仓储建设等项目现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供销社各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并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督促加快建设进度。李广恒强调,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举措,充分挖掘系统企业土地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再谋划

  • 李广戎马一生,历经三朝,却无缘封侯,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广,封侯,匈奴,韩安国,平定,太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李广是西汉名将,祖上是秦朝赫赫有名的大将李信。多次与匈奴交战,经验丰富,一张大黄弓,威震边塞,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却到死都没有被封侯,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一、私受梁王将军印,有战功而无赏景帝继位,封李广为骑郎将。七国叛乱时,以骁骑督尉跟随

  • 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汉武帝装作没看见,还说是被鹿角撞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共醉明月标签:李广,刘彻,卫青,匈奴,李敢,汉朝,霍去病,汉武帝,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带外甥霍去病打猎,霍去病突然拉弓瞄准猎物射出一箭,李广的儿子李敢中箭身亡。汉武帝却说:“他是被鹿角撞击而死的。”霍去病和李敢两人都是当时年轻的将领,霍去病是卫青和汉武帝的外甥,李敢也是飞将军李广的儿子,两人都经过对匈奴的作战,表现的也非常勇猛。汉武帝亲眼看到霍去病射杀李敢,为何

  • 李广、盖阔: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教科院标签:李广,教学,幸福,盖阔,汉朝,教育研究,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

    近期,《教育研究》杂志社开展了《教育研究》2022年“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经网络实名推荐、编辑部推荐和专家委员会评定,10篇论文荣获《教育研究》2022年“年度论文”。我们将陆续发布获奖论文,敬请关注!颁奖词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职业幸福感是职业吸引力最内在的一面;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绵长的力

  • 霍去病射杀了飞将军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霍去病,李广,李敢,卫青,飞将军

    霍去病是汉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其年纪轻轻,仅仅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为骠骑大将军,让后人望尘莫及,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最后却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这是为何呢?想要搞清楚霍去病的死亡原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霍去病射杀飞将军李广儿子李敢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霍去

  • 李广李敢李陵都是骁勇之士,可是为什么结局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广,李敢,李陵,匈奴,卫青,汉朝,汉高祖刘邦

    李广的家族悲催都是李家人自己造成的的,汉朝也好,刘彻也好 ,甚至是汉景帝,对李广一家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汉景帝时期,李广私自接受诸侯王赏赐的官印,换成是哪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君主,李广全家恐怕都要死得很难看,但是李广遇上的是汉景帝,所以他没事。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反攻匈奴,本来是武将们立功升官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