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为啥到死都没有被封侯

李广为啥到死都没有被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星走丢了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4/1/23 6:47:02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诗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字面的意思是形容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以封侯,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李广一生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个朝代,李广是抵御匈奴的悍将,一直在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诗里边的飞将,就是说得飞将军李广,这足以说明李广将军的才能,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为啥一生都没能封侯,就连李广的三儿子李敢,也是多次征讨匈奴,因为在一次和大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因夺左贤王鼓旗,并斩首敌兵众多,被封为关内侯,李老将军征战一辈子,最后难以封侯,含恨自杀。

李广从军四十七年,参加过匈奴战役,大小七十余战,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曾经为秦始皇追杀燕太子丹。因为世代传习射箭技术,所以李广的箭术特别的精湛。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射虎入石的事情,一次李广外出打猎,他见到草丛中有一只老虎,他引弓射去,他走过去一看,箭入石中,原来不是老虎,可见李广的射箭技术是多么的高超。

李广成名于汉文帝和汉景帝年间,汉文帝曾经评价李广,作战勇猛,但是并没有重用他。因为自从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建立汉朝之后,陆贾的一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是指刘邦取得天下的时候,是靠着武力,但是现在要治理天下了,就要靠文治了。

这就预示着李广在汉文帝朝不被重用的境地,到了汉景帝时期,本来李广还是有机会取得战功,获得封侯的,那就是吴楚七国之乱,是指汉景帝时期发生在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叛乱的的战争。

当时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策》,削弱诸侯王的权利,这样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济南王刘辟光、胶西王刘昂、赵王刘遂、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汉景帝当时就吓坏了,慌了手脚,听信了晁错的政敌袁盎的话,袁盎向汉景帝出主意说,吴楚七国叛乱,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那么皇上杀了奸臣晁错,那么七国就会退兵。汉景帝为了讨好诸侯国,不让他们继续往都城攻打,杀死了晁错,而且还是用极其残忍的腰斩的酷刑。

但是杀了晁错之后,七国的叛乱并没有平息,所以汉景帝派出周亚夫去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最后周亚夫和梁王刘武联合平定了这场叛乱。此战李广也参加了,并且夺得了叛军的军旗,只有击败和击溃了敌人,才能夺得对方的军旗,可见李广立了大功。

叛军被击败之后,作为一线挡枪的梁孝王刘武,激动地赏赐了李广将军印,意思是我要是以后当了皇帝,就封你为大将军。

李广是个不懂政治的人,他不知道,汉景帝和梁王刘武一直都是暗中较劲的,他们虽然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母亲窦太后特别的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所以多次明里暗里的让汉景帝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

汉景帝当然不愿意,但是出于孝道,汉景帝也不敢反驳窦太后,至于梁王刘武因为有自己的母亲,窦太后撑腰,也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当皇帝,身为皇上的汉景帝其实心里很是讨厌这个弟弟,但是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不能和这个梁王刘武表面撕破脸。实际上恨透了这个梁王刘武。

李广本来就是一介武夫,至于皇权之间的斗争,他根本就不知道,所以在懵懂之前,就接受了梁王的封赏。

这汉景帝就不愿意了,你接受梁王的赏赐,你啥意思,你是想跟着梁王啊,那你就跟吧,所以汉景帝就没给李广任何的封赏,这也预示着李广不管以后做什么,都被汉景帝定义为他是梁王的人,实际上李广并没有跟着梁王的意思,他以为替梁王办事,也是替朝廷办事,梁王的封赏,就是汉景帝的封赏,实际上他大错特错了,梁王刘武的封赏恰恰是他在皇上那里判了死刑。

李广一不小心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作为武将,李广毫无心机,也没有政治敏感度,根本不懂得朝廷内部的权利斗争的风向,只知道一味的在战场上厮杀,所以就是因为李广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他虽然拼死搏杀,取得了战功,但是因为他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失去了被汉景帝封侯的机会。

李广这个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他是善于守城的,他是善于打防守战的,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一改往日汉朝对匈奴的态度,他属于主动进攻型的帝王。

所以他任用的都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年轻一代的人,而到了这个时候,李广的年龄都大了,汉武帝的时候,李广也有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那就是漠北之战。

但是这次战斗,汉武帝本来不打算让李广参加,认为他老了,但是李广一听打匈奴,他认为这是他一辈子最后一次机会了,他向汉武帝请求一定要参加,汉武帝拗不过李广,所以不得不让他参加,但是临行前,他嘱咐大将军卫青,李广年迈,且命不好,不要让他正面迎击匈奴军,以免误了大事。

卫青本来是让李广担任前将军的,后来经过打听,知道匈奴军的主力在前方,所以卫青就把李广给调到东路去了,然后让自己的曾经的救命恩人公孙敖担任前将军。

这让李广很是郁闷,认为卫青是徇私情,然后自己也没心情,不知不觉地就走丢了,迷路了,该到会合的时候,李广迟迟未归,这是犯了军法的,所以卫青找到他,让他说出迟归的原因,李广见到卫青却是一肚子气,所以闭口不谈自己迷路了。

那卫青一看这种情况,只能是找人审问他了,李广却不甘心受辱,认为自己都六十多岁了,戎马一生,怎么能面对那些刀笔小吏。所以抽刀自杀。

听到李广自杀的消息,他手下的那些将士,无不伤心落泪,老百姓也都是唏嘘扼腕,认为李广死了太可惜了。

李广到死都认为是卫青害得他没有和匈奴正面应击,让他失去了战胜匈奴,立功封侯的机会,其实这是汉武帝的意思,卫青只是执行了汉武帝的命令而已,至于卫青把自己的救命恩人公孙敖调到前将军的位置,确实是卫青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就算不是公孙敖,也会是别人,肯定不能是李广。

李广一直认为只有打败匈奴,立功就能封侯,但是他没明白,自己要顺皇帝的心意,皇恩浩荡,皇上给你才能接,皇帝不给,你自己要,是绝对不行的,汉武帝这次本来就不打算让他出战,是他自己非要请求出战,这就已经是逆龙鳞了。

由于李广这样的性格,就注定李广这一生都没法封侯。

标签: 李广匈奴卫青刘启刘彻刘恒

更多文章

  • 如果李广像霍去病那样打仗,会封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李广,封侯,匈奴,卫青,刘彻,汉朝,霍去病

    草原上,成群的匈奴男女颓败地圈坐在地,在汉军将士铁戟寒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迷惑。远处山麓香烟袅袅,简易的碎石圜丘内,汉人叩拜祷告,献牲献祭,肃穆之下是掩饰不住的志得意满,与圜丘外瘫跪在地的屯头王、韩王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祭天圜丘内的苍颜老将,一手托着兜鏊,一手紧握环首刀柄,目光睥睨着草原深处的天

  • 李广:一辈子也没飞起来的“飞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李广,匈奴,卫青,霍去病,飞将军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有这样一句话:“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冯唐一生正直无私,敢于进谏,却处处受到排挤,直到年事已高也没有升迁,还只是个郎官。至于李广,名气则是大得多了。他驻守右北平时,匈奴谓之如虎,称其为“汉之飞将军”,并“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广的一生,可以说基

  • 汉朝以军功封侯,为何李广终身没有封侯,是战功不够还是运气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广,封侯,匈奴,卫青,战功,汉朝,霍去病

    汉朝的封侯,其实就是一种爵位,这种制度来自秦国的商鞅变法,前身就是军功爵位制,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取得军功,才能封的爵位,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你有儿子,可以一直世袭,秦国时期的军功是以斩杀敌人的首级来计算,同时再减去自己一方的损失,如果斩杀敌军的首级小于自己一方损失的首级,则没有军功,如果斩杀敌军的首

  • 泪别!38岁辅警李广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辅警故事标签:李广江,县森林公安局,公安

    8月15日,黄平县殡仪馆内举行辅警李广江遗体告别仪式,伴随着庄严肃穆的哀乐声,李广江的生前领导同事及亲友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送别英雄最后一程。2022年8月13日凌晨,李广江参与全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夜间临查临检统一行动。凌晨3时许,他和同事到黄平县达纸房乡警情现场查看电猎野猪简易高压电瓶设备,为了防止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李广还是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广,卫青,匈奴,刘彻,胡马,汉朝,霍去病,龙城飞将

    其实真正打到匈奴龙城的只有卫青。公元前129年,卫青指挥的龙城之战,是西汉历史上第一次对匈奴作战的胜利。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放羊娃出身的卫青,第一次出征,就一雪汉高祖白登之围的前耻。从此,开启了他七战七捷的传奇人生。唐朝诗人王昌龄,家境贫寒,他26岁的时候,在边关投军,写下了这首《出塞》唐·王昌

  •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从军四十余载的李广,为何没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广,封侯,匈奴,卫青,刘彻,刘启

    李广从军四十余载,结果一生最高只做到了两千石的俸禄官,始终没能再进一步,以致从司马迁起便已经有了“李广难封”的感慨。“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尽管李广的遭遇获得了后世的广泛同情,但纵观李广的一生,其始终难以封侯虽有客观原因,但同样也有着主观因素。李广成名于文景年间,但大背景下难以封侯李广是陇西成纪

  • 李广为何要自杀?李广自杀和汉武帝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广,刘彻,卫青,匈奴,霍去病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人,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李广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对于李广来说,不仅在镇守西汉边境,抵

  • “微笑杀手”李广均:得知老婆改嫁后报复社会,连杀9名漂亮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法律故事在线标签:李广均,强奸,杀人,离婚,受害者

    “我找到法院,想起诉我老婆,但法院没人管,如果法院能管这种事情,我李广均今天也不会杀人……” “这让你对这个社会更加失望了是吗?” “对,所以我就一不做二不休,就去了湖南……” 这是记者同“微笑杀手”李广均的对话,对话中,李广均表达出对他老婆的憎恨,对社会的不满,并以此为理由,对女

  • “微笑杀手”李广均:得知妻子改嫁后报复社会,残害9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李广均,离婚,结婚,盗窃,尸体

    “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化解人心中的戾气,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但李广均的笑却成了许多女子心中的噩梦。2006年,310国道上出现了一个杀人狂魔,从甘肃张掖到河南开封,半年时间作案数起,残忍杀害6名女子,对她们的尸体实施qin fan,还造成3名无

  • 卫青一向仁厚,李广父子之死到底和他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晓晓古今标签:卫青,李广,李敢,刘彻,匈奴,汉朝,霍去病

    卫青从小受尽了各种苦,原本是平阳长公主府上的骑奴,因而养成了仁厚宽和的性子。他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卫青也得到了在汉武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龙城一战,汉武帝派出了四路大军,李广全军覆没,自己还被匈奴俘虏,侥幸逃脱,其他两路也没有什么好结果,唯有卫青,立下了大功。这个关内侯,卫青当之无愧,然而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