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牧羊挖野菜充饥,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后发现苏武真高明

苏武牧羊挖野菜充饥,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后发现苏武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克的技能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3/17 19:48:49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五》

这是《资治通鉴》中关于苏武回到汉朝的记载。

苏武出使匈奴

在汉朝时期,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打通了路上丝绸之路,为汉朝统辖西域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除了张骞,汉朝还有许多伟大的使者,他们遭遇险境,却不屈不挠,坚守着汉王朝的气节,而苏武就是其中一位。

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野蛮扣押,他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被匈奴放逐到北海牧羊。苏武在艰难的环境中,依旧手持旄节,展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那么苏武在北海牧羊,为何宁愿挖野菜吃,抓老鼠吃?也不吃放养的羊呢?

汉武帝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登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命令苏武担任正使,张胜担任副使,带领一百人的使者团,出使匈奴。但是,在出使任务完成后,匈奴上层发生政变,匈奴扣押了苏武等人,而苏武被押到匈奴单于面前后,苏武当即表示: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准备引刀自尽,被匈奴人给拦了下来,苏武在一开始就抱着必死的信心,他是坚决不会辱没汉节的,他想要用一死,证明自己的忠心。苏武被匈奴人救活后,单于也感叹苏武的气节,想要劝说他归降。

苏武被匈奴俘虏

于是派来汉朝降将卫律前来劝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张胜有罪,但是您是无罪的,你看我投降单于后,被封赏了爵位,而且还有满山的马和羊。您若归降单于,封赏必将比我还高。”而苏武怒斥卫律: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匈奴单于看到苏武的忠心,采取了一个狠毒的手段,他们将苏武放逐到北海苦寒之地,让他在北海牧羊。匈奴的意思是考验苏武的决心,如果苏武动摇了,就有可能会投降。

苏武北海牧羊

而他们低估了苏武的决心,苏武来到北海后,没有食物吃,他挖野菜,抓老鼠充饥,依旧手持旄节,表明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后来,单于还派遣投降的汉将李陵,前来劝说苏武,苏武面对投降的李陵,大骂李陵卑劣的行径,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李陵劝说失败,离开了,苏武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从未屈服于匈奴。苏武常常饿肚子,吃不饱穿不暖,有人会问,苏武不是牧羊吗?为何他不吃放的羊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副使张胜叛变,匈奴人已经耻笑汉朝使者的气节,在他们眼中,汉朝使者没有气节,只会屈服于武力。而苏武作为使团的正使,张胜谋反,他也有罪。他要用自己的气节,为汉朝使者正名,为大汉王朝挽回荣誉,虽死无憾。

苏武北海牧羊

第二点原因是当初匈奴单于让苏武牧羊,给他的全部都是公羊,并且戏谑的说:“等到公羊下崽,就放你回汉朝去。”我们都知道,公羊是不可能下崽的,苏武如果吃了羊,在匈奴人看来就是决心动摇了,苏武就是可以劝降的,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苏武宁愿吃老鼠,也不吃羊。

第三点原因是苏武放的羊数量是确定的,因为都是公羊,苏武作为汉朝使者,代表了汉朝的形象。苏武明知道公羊就是匈奴的考验,他更加不会吃羊肉,因为这有辱汉朝的国家形象。

汉昭帝登基后,汉朝派遣使者询问苏武的消息,匈奴人迫于压力,将苏武释放。经历了十九年的牧羊生活,从北海苦寒之地,苏武终于手持旄节回到了汉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九位使团成员,他们也坚守了汉朝使者的气节,同苏武一同回国。

苏武回到汉朝

苏武北海牧羊,让匈奴人得知了汉朝人的气节,苏武用自己的忠诚,让匈奴人叹服,匈奴人纷纷归降汉王朝。19年后,再看当初苏武的选择,发现他真高明,既保持了汉朝的国家尊严,又坚守了自己的本心,最终在长安百姓的欢迎下,返回了祖国,苏武百世流芳。

标签: 苏武匈奴李陵匈奴人苏武牧羊张骞

更多文章

  • 苏武:一个被“队友”坑惨的“老实人”

    历史解密编辑:米雅聊历史标签:苏武,张胜,刘彻,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00年,苏武率领张胜等100多号人前住匈奴国送礼。待要回国时,他却见张胜不知所措道:“我们可能回不去了?”苏武一听,生气地指着张胜道:“哎,你真是个猪队友啊,这下好了,我们的气白忍了,恐怕人也要留下来被羞辱了!”苏武作为汉武帝身边最忠诚的一名中朗官,前半生兢兢业业,如果没有被外派,一辈子可能

  • 被困匈奴19年,回国6年混血儿子找上门,苏武牧羊背后那点事!

    历史解密编辑:绍阳讲体育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李广,赵充国

    文/西瓜公元前95年,苏武躺在羊棚里美梦正酣。突然,一个匈奴美女钻进了他的被窝,苏武慌忙坐起,怒斥道:“我家里的妻子贤惠至极,我怎么可能亲近你?” 美女嫣然一笑,反问道:“你还回得去吗?”话音刚落,苏武的神情就凝重起来。来匈奴已经5年了,家中妻儿杳无音信。苏武真的不知道,有生之年他是否还能踏上故乡的

  • 苏武北海会李陵,李陵羞愤泪湿襟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苏武,李陵,北海,匈奴,张胜,汉朝

    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持皇帝所赐节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苏武完成使命,正要回国之时。副中郎将张胜因卷入匈奴谋反一案,连累苏武一同被捕。匈奴单于命卫律审理此案,目的想招降苏武。卫律把谋反主犯虞常推了上来,一剑挥做两段。厉声喝道:“张胜谋反当死,单于有令:投降者免死。”挥剑作势

  •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苏武牧羊,匈奴人

    苏武是西汉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世人砥砺前行,十九年时间,并没有磨灭苏武的气节,反而令其成为一代传奇。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武帝的命令,放归匈奴使者,这本是一次毫无悬念的普通出访,只要苏武平安将使者送达,就完成了任务。史料记载“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

  • 苏武牧羊时,为何宁可吃野菜也不宰羊吃?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微影视影视剪辑标签:皇帝,野菜,匈奴人,苏武牧羊,汉高祖刘邦

    简介“苏武放羊”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是从课本上学的。作为西汉传奇人物,苏武秉承皇帝和朝廷的意志,来到匈奴境内和谈时被他恶意诽谤并流放。苏武虽然过得很凄惨,但他从来没有过什么不满。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赋予他的使命和任务放在第一位,在荒凉的塞北大草原上徜徉。漂泊十九年,他终于能够重新回到大男人的怀抱。众所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妻子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武,匈奴,刘彻,汉昭帝,牧羊

    但得苏贤英魂在,应夸后辈亦真贤。晩加回复无他意,不胜英雄酒一坛。大汉朝的使节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后,被匈奴扣押19年。在这19年间,苏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气节,将自己的正义彰显得极致。人们将“苏武牧羊”的故事传颂至今。苏武的一生,为了民族的气节而活,但是,在这背后,他独自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作为旁

  • 汉代苏武:十九年前出汉家 此生漂泊到天涯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蔡文姬,苏武牧羊

    汉朝四百年,可圈可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很多。由于汉朝与匈奴在不同时期的整体实力不同,两者相爱相杀,既有势不两立的对抗阶段,也有友好附属的和平共处阶段。如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作为抗击匈奴的历史人物家喻户晓;“苏武牧羊”是坚贞不屈的象征。而在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中,也留下了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

  • 牧羊人的执着:苏武牧羊十九载,北海孤影赞忠魂!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苏武,匈奴,李陵,赵破奴,张骞,苏武牧羊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429期)在古代,使节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不只是舍生取义,而是在死亡中求得生存。虽然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潜规则,但却难免有的人会不讲武德。西汉时期就是这样,匈奴一次又一次扣押汉朝使者,然后汉朝也依样画葫芦扣押匈奴使者。苏建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于是

  • 苏武牧羊只能吃野菜充饥,为啥不杀羊吃肉?匈奴人:他吃一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刘彻,野菜,匈奴人,苏武牧羊

    导语:我国的历史名著《后汉书》里记载了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一故事在历史上久为传颂,我国的许多戏剧,如豫剧和京剧当中都演绎着这一传奇。苏武的精神传承至今,这些剧目也久盛不衰。《后汉书》的作者班固评价苏武,“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后世有许多诗人也受到苏武的精神激励,纷纷作诗赞颂苏武的事迹,这里面有李白写下

  • 苏武被匈奴流放贝加尔湖,饥饿难忍时,为何宁愿吃草根也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无鞋呆呆标签:苏武,刘彻,匈奴人,霍去病,贝加尔湖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李白古代人最重视的东西是什么,很多人或许会不假思索的说出两个字“气节”!尽管古人曾流传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语,但这句话更多是对人的一种劝慰而已,在古代诸多士大夫的眼中,节气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如果失去了节气和死了似乎没有区别,所以古代士大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