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外寒气袭人,棚内温暖如春。近日,走进民勤县苏武镇三合村日光温室产业园,一排排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的西红柿、人参果等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白生虎正忙着打理枝蔓,额头上挂满了汗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以前种的是小棚,种的是韭菜,每年10月份卖到次年1月份,就能卖一万多,我觉得效益比较好。今年新建了一座三代日光温室种植人参果,现在长势喜人,按照市场行情,预计新建大棚收入能达到8万余元。”苏武镇三合村村民孔桂兰说,她种植日光温室已有10个年头,这几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靠大棚种植一家人把生活过得幸福而红火。
温室蔬菜长势喜人 汤建华 摄
近年来,随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苏武镇深度挖掘资源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特色产业。目前,蔬果产业效益凸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过去,苏武镇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收入不高。有了温室果蔬、露地菜心、西芹等应季蔬菜,没有特色产业的历史得以改变。苏武镇,用特色“蔬菜”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农户增收、产业富农、乡村振兴大门“金钥匙”。
绿油油的立体栽培蔬菜 汤建华 摄
在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海青、菜心、娃娃菜、西芹等万亩大田蔬菜陆续采收完成。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基地建于2017年,2019年被列为(第三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基地位于苏武镇羊路村,由民勤县腾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民勤县西部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羊路、龙一等村,采用“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变”改革经营模式。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已成为供港蔬菜的“明星产区”。
“经过多发展,我们园区已形成集高端蔬菜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年产值从2017年2000多万增长到2022年1.3亿元,效益增长了近6倍。”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许尔财说。
苏武供港蔬菜基地 王菊虹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苏武镇将以建设苏武优质蔬菜示范区为“目标”,抓产业、补短板、促发展,持续推动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提质扩面增效,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截至目前,苏武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年产值达到1.5亿元。(记者:张小芳)
编辑:汤建华
责任编辑:陈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