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丰:袁绍手下头号谋士,曾献上灭曹三计,奈何只换来一盏毒酒!

田丰:袁绍手下头号谋士,曾献上灭曹三计,奈何只换来一盏毒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1/11 4:46:23

曹操攻打刘备,田丰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劝袁绍偷袭曹操。袁绍一脸悲伤:“吾儿病矣!何喜之有!”竟因一小儿不肯发!

田丰看袁绍呆坐在小儿病榻之前掩面哭泣,不禁愕然,随即费尽口舌予以劝谏。但袁绍魂不守舍,一刻也不愿离开儿子,勒令田丰退下。

田丰捶胸顿足,无奈离开大帐,立刻用袁绍赐给自己的拐杖猛敲地面,气愤地骂道:“大势去矣!好不容易遇上此等天赐良机,竟然因一个生病的孺子而白白浪费!可惜呀!可惜呀!”

袁绍在帐内听闻田丰之语,以为田丰对自己心怀抱怨,转悲为怒,自此开始疏远!

田丰,字元皓,自幼博学多才,胸怀匡扶天下之志,闻名冀州。

他曾被汉室征辟为侍御史,因不满宦官当道、忠臣被害,弃官归乡。韩馥成为冀州牧时,也曾征辟田丰为部下,却因田丰正直刚烈而不敢重用。

田丰心如死灰,再次归隐,以为再也遇不上可以让自己一展抱负的明主。

直到公元191年,袁绍反客为主,逼迫韩馥,兵不血刃地入主冀州。袁绍久闻田丰之威名,亲手提着厚礼来拜访,与田丰促膝长谈。田丰感其知遇之恩及鸿鹄之志,同意出山担任其别驾。

自此,袁绍和田丰君臣相宜,一同出生入死。袁绍能消灭死对头公孙瓒,平定河北,雄据青幽并翼四州之地,多赖于田丰的谋略规划。

河北之地,民丰物阜,兵精粮足。随着实力的不断提升,袁绍军中已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人多口杂之下,袁绍也变得越来越优柔寡断、好谋少决。

再加上袁绍让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领一州,又偏爱幼子袁尚,轻慢长子袁谭,于立储之事左右摇摆,袁绍军中很快便派系林立,相互倾轧。

但田丰始终忠于袁绍,只可惜田丰针对曹操的3次计策均未被袁绍采纳。

一是迎接汉献帝。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至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总是担心朝廷发来的诏书对自己不利,派人与曹操商量将汉献帝迁至离自己较近的甄城,被曹操识破并拒绝。

田丰献策道:“既然迁甄之策被拒,不如趁势谋取许都,设法将天子攥到自己手中。以天子的名义向诸侯发号施令,此乃上策!否则,始终会受制于人,届时追悔莫及!”

此计相当于从曹操那虎口夺食了。但曹操此时根基未稳,汉室对其多有忌惮,而且诸侯环伺,四面八方皆是敌人:北有袁绍、张杨,东有吕布、刘备,南有袁术、孙策、刘表、张绣、杨奉,西有李傕郭汜。袁绍趁势偷袭,即便不能成功,也可逼迫曹操让出汉献帝。

但袁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采纳。之前袁绍都是言听计从,这次不予采纳,令田丰有些意外。

二是偷袭曹操后方。

公元200年正月,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叛曹自立,曹操立即亲率大军征讨。田丰认为曹操与刘备交战,后方必定空虚,只要袁军倾巢而出攻打许都,必定能一击而成!

于是,田丰来向袁绍献策,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君臣二人已经因为此事出现嫌隙。而谋士逢纪害怕田丰的正直亮洁,屡次进谗,使袁绍更加提防记恨田丰。

三是疲曹2年。

曹操趁着袁绍未作反应,在一个月内迅速击败刘备。刘备败投袁绍,袁绍这会儿才下定决心要攻打许都,与曹操展开决战。

只是战机已失,此时出兵并不稳妥。田丰自知已失去袁绍的信任,但还是出面直言进谏:

“曹操善于用兵,不可轻敌!主公坐拥四州之众,兵多粮足,而曹操内外交困,兵少粮乏,我军大可采取疲兵战术!主公外结英雄诸侯,内修农耕备战,然后挑选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而入,袭扰河南。

曹操救援东边,我军就攻打西边,曹操救援西力,我军就攻打东边,让他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如此一来,我军游刃有余,而曹操已是困顿不堪,用不着2年时间,就可完胜!

此乃庙堂之上稳操胜券的计策。主公若舍弃此计,而妄想一战定乾坤,万一战局不利,可就后悔不及了!”

袁绍自恃势大,哪听得进田丰的疲兵之策。田丰诚恳地再三劝谏,袁绍却觉得他是在败坏军心、影响士气,怒不可遏地将他收押下狱,恶狠狠地道:“等我得胜归来,再收拾你!”

曹操听闻田丰获罪关押,没有随军出征,喜不自胜:“田丰智计百出,谋比张良。袁绍却不肯用他,必为吾所败!”

结果,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从袁军俘虏那得知了田丰此前的计策,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曹操庆幸道:“如果袁绍真采纳了田别驾的计策,那胜负尚未可知也!”

袁军土崩瓦解,士兵们在败逃途中拊膺而泣:“如果田别驾在此,哪会沦到如此地步啊!”战败的消息传回冀州,狱卒都来祝贺田丰:“田大人料事如神,此番必得重用!”

田丰却摇头长叹:“主公外宽内忌,如果战胜了,一高兴就会赦免我;如果战败了,反而羞于见我,我必死无疑!”

袁绍回来后,担心被田丰耻笑。逢纪乘机进谗:“我听说田丰正在狱中拍手大笑,自喜每料必中呢!”袁绍恼羞成怒,派人赴大牢将田丰赐死。

可怜田丰天姿朅杰、权略多奇,明知事不可为,亦愿直言强谏。一片忠心却换来一杯毒酒,令人唏嘘!

更多文章

  • 三国谋士田丰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田丰,袁绍,曹操,许都,沮授,刘备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天之下诸侯逐鹿,群雄并起,不少隐居的贤士纷纷入世,想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所谓良禽择佳木而栖,对于一个谋士来说,选择一个明主是很重要的。成则名垂千古,不成则在这历史中湮灭,无人记起。像诸葛亮跟随了刘备,郭嘉选择了曹操,鲁肃追随了孙权,他们的成就功绩一直被铭刻在三国历史上,被后世之

  • 瀚大黎众|安徽版汉朝儒法斗争连环画《桑弘羊舌战群儒》范阳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范阳,绘画,连环画,汉朝儒法斗争,桑弘羊舌战群儒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文革时期——汉朝儒法斗争连环画《桑弘羊舌战群儒》范阳绘画,安徽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出版,定价:0.08元。

  • 西汉第一理财专家桑弘羊,帮汉武帝“致富”,为何惨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桑弘羊,刘彻,霍光,皇帝,汉昭帝,匈奴,汉武帝,汉朝

    在公元前81年,汉武帝已经去世6年的时间。大家都知道,西汉时期有一个传奇的人物,那就是理财专家。其实汉武帝在位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好大喜功,多次对外使用兵力,除了讨伐匈奴以外,他还派了兵力去远征西域一带。与此同时,他还四处游玩、修建很多的宫殿等等。他的一系列的行为,让国家消耗了很多的钱财。他的这种行为

  • 桑弘羊之死:经济学家为何死于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桑弘羊,刘彻,霍光,经济学家

    桑弘羊之死:经济学家为何死于经济?文史风云2022-07-1817:46山东军事领域创作者关注汉武帝去世后的西汉内部,依旧是矛盾重重,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内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此背景下,以辅政大臣桑弘羊为首的一派,主张延续汉武帝时期的国家经济政策。而以另一位辅政大臣霍光为首的

  • 放开垄断专营就能让利于民?桑弘羊说未必,还有个问题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齐文刀标签:桑弘羊,刘彻,汉昭帝,司马迁,开国

    你发现没有,历史的发展就和人走路一样,得“左——右——左”轮流迈步,不然就要“顺拐”栽跟头。 所以每个时代,总会有人念叨前代的好,感叹今不如昔,这倒未必说,当年真有多好,更有可能是,他们那群人或左或右,刚好踩在上一个时代的步点上…… 比如公元前81年,这场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影视作品中的汉武帝

  • 任见:洛阳桑弘羊,西汉敛财狂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桑弘羊,霍光,刘彻,丞相,刘旦,武帝

    洛阳桑弘羊,西汉敛财狂任见01洛阳人桑弘羊是汉武帝的大臣,出身商人家庭,最有心计,是个神童。桑弘羊十三岁就进了科大少年班,哦不,进了汉宫财政部,做侍中。侍中是一种“准官” ,“相当于”某种职级的意思,后世有种“员外” ,是“编制之外”的意思,“准官”不是编外,他们在西汉的公务员系列之内。准官多了,干

  • 桑弘羊:汉武帝的钱袋子,后人辱骂他两千年,如今仍使用他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桑弘羊,刘彻,刘启,霍光

    历朝历代的君王,统治一个盛世太平天下,都离不开对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的建设。尤其是皇帝对经济方面的重视,就相当于掌握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命脉。所以说,每一个不容忽略的盛世王朝的君王身边,都会有一个对经济有一定补助的大臣,齐恒公身边的财政重臣管仲,还有刘邦身边的理财管理大臣萧何。而在西汉时期的汉武帝,

  • 汉朝财政经济体制的创立者桑弘羊,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桑弘羊,刘彻,霍光,刘启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古代帝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认可他的人说他给了汉族一个挺立千秋的名字,不认可他的人说他穷兵黩武、冷血无情。但是无论怎么看待汉武帝,都不能否认汉武帝的确为汉朝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力延续和发展的政策,其中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离不开一个人物,即桑弘羊。桑弘羊的出身关

  • 桑弘羊落马

    历史解密编辑:轻观察标签:桑弘羊,洛阳,河南

    前80年10月17日,原御史大夫桑弘羊依法接受调查。桑弘羊,男,前155年出生,河南洛阳人。前142年,担任侍中。前120年,参与盐铁官营规划。前112年,任大农丞,统管会计事务。前110年,任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前104年,代理大司农(大农令改称)。前100年,任大司农。前97年,任搜粟都尉,代

  • 如何进行旅游投诉?

    历史解密编辑:京彩台湾标签:台湾,台胞百问,旅游投诉,北京市台办

    台胞百问(39)如何进行旅游投诉?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系统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通知》,12301全国统一旅游资讯服务电话、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以及其他文化和旅游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号码,并入各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可拨打12345进行旅游投诉。(下附链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