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才儿童王勃在其雄文《滕王阁序》中曾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
这位天才儿童本来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不知道为什么却变得如此多愁善感,说白了无非就是感觉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罢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古往今来多少不得志的英雄豪杰为那位功勋赫赫,却一生未能封侯的飞将军扼腕叹息!
更令人可气的是某些自媒体作者胡说八道,为李广不得志绞尽脑汁去寻找什么狗屁不通的合理性,比如,李广没有出色的战役指挥能力,只有个人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啦,李广的战绩多是败多胜少了。
再就是李广“数奇”,就是命里没有莫强求,言外之意就是李广命该如此。
更胡扯的是李广未能封侯的原因是李广杀降,就是李广杀了几个投降的匈奴士兵,“杀降不祥”。
还有人说李广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私自接受诸侯国梁王的封赏,引起皇帝的警觉,皇帝如此远离李广。
说一千道一万,李广难封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讨当时皇帝汉武帝的喜欢。
只要皇帝喜欢你,李广封侯还不是一张诏书,分分秒秒就能完成的事?
假如皇帝打算封李广侯爷,满朝文武谁不争先恐后去寻找李广封侯的合理性?
假如皇帝打算给李广封侯,满朝文武谁又能挡的住?
所谓李广不封侯是杀降,请问秦朝大将白起长平之战坑卒赵国降兵四十万,不也照样封侯了吗?
所谓李广难封是战功不强,贰师将军大草包李广利有啥狗屁战功,不也照样封侯了吗?
说一千道一万,卫青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宠妃,霍去病如果不是卫青的外甥,李广利如果不是把自己倾城倾国的姐姐李夫人敬献给汉武帝,他们几个能封侯吗?
说白了,封侯靠裙带关系比靠赫赫战功更快捷。
李广难封根本原因不就是缺少一个被汉武帝宠爱的美女姐姐吗?
长话短说,废话少说,李广难封的根子就在于不被皇帝喜欢,更进一步就是讨皇帝嫌。
你不被皇帝喜欢,你就是有天大战功,皇帝装作看不见,就等于没有战功。
你被皇帝喜欢,你如果没有战功,皇帝可以给你创造立功的机会。
皇帝让李广封侯,有没有战功都要封侯,皇帝没有给李广做的饭,李广功劳再大也白搭。
李广难封,其中滋味谁人能懂?
只有同李广相同处境的人才能体会。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东汉王朝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战功赫赫,最后不也是没有入驻凌云阁24将吗?
对于马伏波没有入驻凌云阁24将,又有狗屁自媒体作者胡说八道说光武帝刘秀是为了避嫌,因为马援的姐姐是光武帝的妃子。
大唐王朝的凌云阁24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当朝皇后的亲弟弟,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
举贤不避亲古代人人皆知。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在君主专制时代,你不被主子喜欢,只能是“下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