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回国时,为何不效仿张骞,而是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匈奴妻儿?

苏武回国时,为何不效仿张骞,而是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匈奴妻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1/2 18:14:02

“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班固《汉书·苏武传》

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人(今属陕西西安),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外交家和民族英雄。

在年少求学时,想必大家都对《苏武牧羊》这篇课文印象深刻,他那面临匈奴刁难却忠贞不屈,不惧强权,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形象着实令人佩服。

可你知道吗?苏武在被匈奴人监禁十九年期间,也曾娶妻生子。

那么,为什么后来在苏武回国时,却选择狠心抛弃了他在匈奴的妻儿?他究竟是个披着英雄外衣的“渣男”,还是说这背后是另有隐情的呢?

拒绝效仿张骞之举

其实早在苏武之前,出使西域的张骞也有着相同的遭遇:受到了长达十多年的扣留,但是张骞在回国之后,却带回了他在匈奴的妻儿,后来皇帝知晓了此事,非但没有怪罪下来反而册封他为“博望侯”。

可苏武觉得自己有妻有儿,是个有家室的男人,还在出征前留下了一首叫作《留别妻》的诗歌,开篇便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由此可见,当时的苏武与他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也是彼此相爱着,所以他十分害怕这种旧爱尚在就另寻新欢的做法会惹人笑话,更怕被后人因此诟病苏武的“不检点”。

妻子改嫁选择迎娶匈奴胡妇

在苏武被扣押了一年多之后,他从李陵口中得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悲痛的消息:匈奴在汉朝面前谎称苏武已死,他的妻子并没有等他,而是直接选择改嫁。

听到这里,身处绝境的苏武已感到心寒尤胜天寒,在拒绝了李陵的劝诫后,便继续过着流放般的生活。

但对于苏武到底是何时何岁娶得这个胡妻,就连历史上也鲜有记载,主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一是苏武很少向外人提及此事,这是为了保住自己气节之士的名声;其二是由于当时的汉朝与匈奴还处于战乱之中,贸然将匈奴妻儿带回可能会背负叛国的骂名。

汉朝之子死后苏武面临绝后

在苏武返回汉朝后自是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但他没有带着匈奴妻儿一起返汉,甚至对自己在匈奴有过妻儿的事实只字未提,据猜测这都是苏武在故意隐瞒真相。

直至他在汉朝的儿子苏元因参加谋反被皇帝直接下令处死,在汉宣帝继位后,便可怜巴巴地问道身旁左右之人,“苏武在匈奴这么久了,有儿子吗”。

苏武才不好意思地将情况告知于陛下,回答道:“我以前发配到匈奴的时候,娶得匈奴妇女正好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名字叫苏通国”,倘若皇帝没有讲到此事,也许将一直被岁月封存,永远也不被后世之人了解。

世人对苏武的看法褒贬不一。首先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试想一下当初他被流放在北海的那些情景,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经常食不果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持节不屈,没有向匈奴人弯下汉人的腰,且这样一直苦苦坚持了近二十年之久,敢问当今社会有那个人可以做到如苏武这般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苏武你若不是真到了要绝后的地步,是断然不会想起你那对远在匈奴的妻儿的,当初你执意回国时,可否考虑过他们的感受?能不能体察到在他们的心中有那么些许的绝望?

最后为了自己能够终老,汉朝花了重金将这个匈奴的孩子赎回,可你的胡妻又再一次被遗忘,她陪伴你在苦寒之地数十载,可结果又得到了什么呢?

一切最美好的年华都已是远逝不复还,他们的恩恩爱爱停留在了那个熟悉的北海之地。

苏武在民族大义上确实令人无比钦佩,但他在私人生活上的做法却大跌眼界。

面对长年在极寒苦地相伴左右的胡妻,苏武的做法明显不如张骞,两个虽同为汉臣,但结局却截然相反:一个为了自己的身后事,不惜将远在匈奴的儿子赎回,让她一个人孤苦伶仃,连最后的依靠都没有了;而另一个却将胡妇带回大汉,共享晚年白头终老。

所以苏武啊,你可以说你不愧于你的国家,不愧于你的天子,但你真正有愧的是那位远在北海的胡妇啊,不知你还记得她姓甚名谁,还记得她是何般样貌吗?

标签: 苏武张骞匈奴匈奴人李陵皇帝

更多文章

  • 明台为什么非逼着明楼唱“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明楼,苏武,李陵,刘彻,匈奴,明台

    除夕夜,正是一家欢乐的时候,明台突然说他想听戏,并且要大哥明楼唱戏给大家听。大姐明镜虽然不赞成,但是为了让明台高兴,就与明楼商量,唱一小段,明楼不想除夕夜一家人不愉快,就同意了。架势摆好,明诚拉二胡,明楼准备开唱《状元媒》,可是明台突然又提要求,他想听“苏武牧羊”,并且在大姐迁就地劝说大过年的,唱一

  •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是苏武牧羊吗?蚂蚁庄园鸿雁传书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逗逼小胖杂谈标签:苏武,刘彻,蚂蚁,庄园,苏武牧羊

    蚂蚁庄园: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是昭君出塞还是苏武牧羊?这是蚂蚁庄园的题目,关于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的答案,选项中有两个选择,分别是:昭君出塞或者苏武牧羊。还不清楚,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正确答案的同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蚂蚁庄园题目: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

  • 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张胜,北海,野菜

    苏武牧羊想必在现在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它充分地表现了汉朝当时的使节,即便是被人所俘虏,也并没有因此背弃国家的伟大民族气节。而故事的主人公苏武,更是在历史当中享有盛名,他作为汉朝使节前往匈奴,被匈奴俘虏后拒绝投降。那么,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因此被匈奴放逐在北海牧羊,没有任何的粮食补给

  • 苏武在北海放了19年羊,匈奴人不给吃不给喝,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张胜,张骞,北海

    冬至,冬天到了最寒冷的时节,用什么抗寒最有功效呢? 热澡、暖炕、暖炉……总不如寒松凌风负雪的自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早有传名!松树古来拥有百木长的桂冠,千岁材的美称。 《太平御览天部十二》引《瑞应图》说:“王者德至于天,和气感则甘露降于松柏 。”就是说帝王至德能感动天,使得甘露降于松柏,这是

  • 苏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苏武,匈奴,刘彻,张胜,苏武牧羊,北海

    说起来,苏武真是个悲催的人儿。苏武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代郡太守苏建。凭借着这层关系,苏武和兄长苏嘉、弟弟苏贤都晋身仕途,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不过,苏武的命苦,倒霉,于天汉元年(前 100 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出发前,苏武也觉察到此行乖舛,十去九回。匈奴人狡诈多变,有时候对你千依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儿子,此子后来归汉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苏武,匈奴,汉宣帝,刘彻,李陵,汉昭帝,北海

    当初苏武被匈奴人押送到北海无人区去放一群公羊,而单于则承诺苏武,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什么时候苏武就可以回到汉朝,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单于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苏武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与一群公羊生活,也不肯投降。不过公羊虽然一直没有生下小羊,但是苏武却和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通国,后来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长大后归汉被封了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苏武,匈奴,刘彻,霍光,汉昭帝

    匈奴是华夏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由于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骑术非常好。因此匈奴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在汉朝时期达到顶峰,长期以来对汉朝边境构成了很大威胁,并不断向漠南蚕食。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实行强硬政策,将其势力赶出漠南地区。匈奴也是欺软怕硬,看到汉武帝强硬,立马改变策略,开始倡导睦邻友好。汉武帝也见好就收,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一子,苏武回归后,此子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汉宣帝

    西汉名将陈汤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每次听到这句话,心中总能涌现出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自幼从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具有先天优势,其建立的部族也大多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中原君主一直不留余力地打击他们。能做到虽远必诛的皇帝并不多,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一个,汉武帝在位5

  • 苏武牧羊19年,从北海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子和儿子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说娱乐标签:苏武,北海,刘彻,牧羊,匈奴人,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苏武牧羊19年,从北海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子和儿子去哪了?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忠臣志士,有的是尊于自己的国君,有的是尊于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都拥有一颗忠诚的心,但这两者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种是十分忠诚为自己的国君效力,而第二种则是为百姓服务。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的苏武则属于第二种人,相信有很

  • 北海牧羊19年的苏武,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还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武,匈奴,李陵,霍光,刘彻,汉昭帝

    苏武牧羊,被拘禁草原十九年,风吹日晒,无人关心,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身为大汉使节,怎么会投降于匈奴呢?被驱逐北海的苏武,相伴的唯有羊群,而单于下令,只要公羊能够产仔,便放苏武回去。这自然是不可能的,苏武的归家也遥遥无期。就这样过了十九年,其中无数人来劝苏武投降,但是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