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2864 更新时间:2024/4/26 11:00:57

苏武牧羊想必在现在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它充分地表现了汉朝当时的使节,即便是被人所俘虏,也并没有因此背弃国家的伟大民族气节。而故事的主人公苏武,更是在历史当中享有盛名,他作为汉朝使节前往匈奴,被匈奴俘虏后拒绝投降。

那么,苏武饿得吃野菜,为却不吃羊活命呢?

因此被匈奴放逐在北海牧羊,没有任何的粮食补给。许多人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疑问,为什么苏武就是饿到,却只能找野菜和老鼠来吃呢?苏武从来都没有碰过自己养的羊。

这便是为何这个故事能够流传千古,苏武能被后世人称为坚韧不屈的爱国者,被后人传颂和学习的榜样的原因。也正因为他在被流放的时间里,保持自己内心中的那片爱国之心,他才是苏武本人。我们从他的具体经历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受匈奴扣押,拒不投降,被流放于北海牧羊

在公元前一百年,匈奴的单于想要通过和解的方式。来结束多年来与汉朝的战争,于是派出使节前往大汉求和。而当时汉朝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听闻此事,也决定派出自己本国的使节前往匈奴。而苏武便在此次行动中被任命为正使,胜被任命为副使,两人一同带着大汉的使团前往匈奴。

按道理来讲,这是一个达成和平的最好机会,但问题就出来在随同的副使张胜身上。当时的匈奴内部也存在着很多变数,有人企图劫持现任单于的母亲来进行造反,而张胜也参与其中。随着这一谋反事件的失败,由于张胜也参与了这起事件,最终连累了整个来匈奴的大汉使团,苏武更是因为此时被匈奴囚禁。

苏武被囚禁之后,并没有因为畏惧而投降。即便是匈奴的单于,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逼迫苏武投降,都遭到了苏武一一回绝。见苏武如此硬气,单于更是想让他到自己的麾下效力。于是便下令把苏武流放到最荒凉的北海,让他放牧公羊,直到公羊能产奶才可以回去,希望能借此来让苏武放弃抵抗。

在当时,北海是匈奴作为流放犯人之地,可想而知生活条件有多恶劣:年冰天雪地,吃饭更是上顿不接下顿,只能在被流放的地方寻找老鼠的洞穴。通过挖老鼠洞抓老鼠烤着吃来充饥,有时候找不到老鼠,更是只能拔野菜来吃。

苏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硬生生地撑过了长达十九年,也没有动过投降的念头。

二、苏武作为使节,代表着汉朝的形象

苏武即便是被匈奴囚禁流放于北海,他依然背负着一个身份,那便是汉朝的使节。而使节的作用众所周知,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使节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你在他国时,你的所作所为就代表着整个国家。

在那起谋反的事件当中,苏武毫不知情,更别说参与其中。但是作为出使匈奴的大汉使团的主要负责人,即便是你毫不知情,但你的部下参与里匈奴造反的话,作为汉朝的主要负责人的苏武,必然牵扯其中。因为这与原本的求和背道而驰了,自然而然,单于会将主要的责任归于苏武。

再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

对此,匈奴人表示:你吃一个试试。

苏武在流放时期,不吃羊的原因是,羊是匈奴人给他的。而单于让他放的羊群并不是普通的羊,而是一群公羊。公羊并不会产仔,自然而然数量并不会随着生出小羊之后增加。假若苏武因为肚子饿杀了公羊来吃,对单于来说就代表着苏武本人已经承受不住折磨,倘若再继续对苏武施压。已经失去气节的苏武,没有了争辩的可能性,自然而然他就会投降。

如果苏武知道吃了自己放的羊以后,倘若单于过来再次劝降发现羊的数量减少了,他说话的口气便不会像之前那样硬气。毕竟你吃了不属于你的东西,这满满的都是“套路”。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苏武并不是普通人,他是被汉武帝亲自任命的汉朝使节。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整个汉朝的形象,尤其他还是前往匈奴的大汉使团的领队。自然不能做事随心所欲,更别说做这种有辱于国家形象的事情。

假若他吃了自己放的羊,不用想汉朝本国人民和朝廷怎么说自己。单单是在匈奴的单于和当地的人都会觉得:原来从汉朝过来的大使就是这个样子,监守自盗,只是随随便便折磨一下就放弃抵抗了。

在北海那个地方,苏武艰难地度过了十九年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也因为自己的坚韧不屈而被世人所传颂。

参考资料:《汉书·苏武传》。

标签: 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张胜北海野菜

更多文章

  • 苏武在北海放了19年羊,匈奴人不给吃不给喝,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张胜,张骞,北海

    冬至,冬天到了最寒冷的时节,用什么抗寒最有功效呢? 热澡、暖炕、暖炉……总不如寒松凌风负雪的自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早有传名!松树古来拥有百木长的桂冠,千岁材的美称。 《太平御览天部十二》引《瑞应图》说:“王者德至于天,和气感则甘露降于松柏 。”就是说帝王至德能感动天,使得甘露降于松柏,这是

  • 苏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苏武,匈奴,刘彻,张胜,苏武牧羊,北海

    说起来,苏武真是个悲催的人儿。苏武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代郡太守苏建。凭借着这层关系,苏武和兄长苏嘉、弟弟苏贤都晋身仕途,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不过,苏武的命苦,倒霉,于天汉元年(前 100 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出发前,苏武也觉察到此行乖舛,十去九回。匈奴人狡诈多变,有时候对你千依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儿子,此子后来归汉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苏武,匈奴,汉宣帝,刘彻,李陵,汉昭帝,北海

    当初苏武被匈奴人押送到北海无人区去放一群公羊,而单于则承诺苏武,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什么时候苏武就可以回到汉朝,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单于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苏武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与一群公羊生活,也不肯投降。不过公羊虽然一直没有生下小羊,但是苏武却和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通国,后来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长大后归汉被封了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苏武,匈奴,刘彻,霍光,汉昭帝

    匈奴是华夏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由于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骑术非常好。因此匈奴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在汉朝时期达到顶峰,长期以来对汉朝边境构成了很大威胁,并不断向漠南蚕食。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实行强硬政策,将其势力赶出漠南地区。匈奴也是欺软怕硬,看到汉武帝强硬,立马改变策略,开始倡导睦邻友好。汉武帝也见好就收,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一子,苏武回归后,此子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汉宣帝

    西汉名将陈汤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每次听到这句话,心中总能涌现出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自幼从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具有先天优势,其建立的部族也大多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中原君主一直不留余力地打击他们。能做到虽远必诛的皇帝并不多,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一个,汉武帝在位5

  • 苏武牧羊19年,从北海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子和儿子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说娱乐标签:苏武,北海,刘彻,牧羊,匈奴人,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苏武牧羊19年,从北海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子和儿子去哪了?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忠臣志士,有的是尊于自己的国君,有的是尊于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都拥有一颗忠诚的心,但这两者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种是十分忠诚为自己的国君效力,而第二种则是为百姓服务。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的苏武则属于第二种人,相信有很

  • 北海牧羊19年的苏武,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还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武,匈奴,李陵,霍光,刘彻,汉昭帝

    苏武牧羊,被拘禁草原十九年,风吹日晒,无人关心,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身为大汉使节,怎么会投降于匈奴呢?被驱逐北海的苏武,相伴的唯有羊群,而单于下令,只要公羊能够产仔,便放苏武回去。这自然是不可能的,苏武的归家也遥遥无期。就这样过了十九年,其中无数人来劝苏武投降,但是苏武

  • 苏武饥饿难耐,为啥宁吃草根也不吃羊充饥?他吃一只或许就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李陵

    苏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原本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却不幸卷入了匈奴的内乱,最终为匈奴人所扣押。由于苏武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于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并且还给了他一群公羊,并扬言:“等你的公羊能产奶水,我就放你回汉朝。”然而到了北海,苏武却因饥饿陷入了绝境。根据《汉书》

  • 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苏武,匈奴人,匈奴,李陵,刘彻,汉书

    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郎官,在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以中郎将持节奉命出使匈奴,结果到了之后,却被匈奴扣了下来。匈奴人的意思,是想劝降苏武,而苏武也是个硬汉子,说啥都不投降。而为了迫使苏武屈服,匈奴人将他囚禁于露天的大地窖内,并且不给吃喝,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武依旧未曾屈服。渴了,就抓一把雪吞下,

  • 匈奴王想杀苏武,苏武怒喝:已有三国因杀汉使被灭,你也想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苏武,刘彻,陈汤,大宛,匈奴王,郅支单于

    匈奴王想杀苏武,苏武怒喝:已有三国因杀汉使被灭,你也想试试?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本文内容,全部取自《资治通鉴》。汉朝,是中国最强横的王朝之一,可以说是从头强大到尾,甚至有“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的说法。而汉朝名将陈汤所说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