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正是一家欢乐的时候,明台突然说他想听戏,并且要大哥明楼唱戏给大家听。
大姐明镜虽然不赞成,但是为了让明台高兴,就与明楼商量,唱一小段,明楼不想除夕夜一家人不愉快,就同意了。
架势摆好,明诚拉二胡,明楼准备开唱《状元媒》,可是明台突然又提要求,他想听“苏武牧羊”,并且在大姐迁就地劝说大过年的,唱一些你侬小侬的甜蜜戏,不要听那些悲壮激昂的戏时,依然不罢休,非要听“苏武牧羊”。
明台本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惯受大姐宠爱,明楼和明诚也都对他宠爱有加,可是明台是一个明理知事的孩子,从来不提无礼的要求,可是这次不但给明楼挖坑,还再三再四地逼着他唱“苏武牧羊”,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想明白明台的想法,就要先弄清楚“苏武牧羊”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公元前100年,一直与西汉打仗的匈奴老单于逝世,新单于挛鞮且鞮候即位,为了稳定王位,派使节到西汉请求和解,并承诺释放被他们囚禁的全部汉朝使节。汉武帝刘彻一高兴就下令也释放囚禁在汉朝的匈奴使节,并且派中郎将苏武为首的汉朝使节等一百多人的使节团,护送匈奴使节回国。
苏武到了匈奴,已经一年之后了,挛鞮且鞮候已经稳王位,就一改之前的态度,不仅不兑现之前的承诺,还扣押了苏武等汉朝使节,威逼他们投降匈奴,苏武宁愿死也绝对不屈辱地投降匈奴,于是拔刀自杀,但是被身边的人救活。
挛鞮且鞮候请了归降匈奴的卫律多次劝说苏武,又用汉朝使节张胜的性命威胁,均不能使苏武屈服,他的壮烈另挛鞮且鞮候佩服,更加想要他归附,于是把他囚禁在一个冰窖里,断绝饮食,苏武靠吞食皮衣上的皮毛和冰雪竟然活了下来。
匈奴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他不该死,于是把苏武一个人放逐到绝无人烟的北海,大约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让他放一群公羊,并且告诉他“等到这些公羊生小羊的那天,就放他回去”。
苏武一个人就在那绝无人烟的地方放羊,匈奴承诺供应的粮食又时有时无,他就靠挖掘草根、捕捉野鼠充饥,即使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又毫无回国的希望下,他依然随时随地把代表汉朝皇帝的符节带在身边。
李陵投降匈奴后几年,单于挛鞮且鞮候知道他是苏武的朋友,就是让他说服苏武。
李陵告诉苏武,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妻子改嫁,哥哥苏嘉不小心砸坏了皇帝的车辕,被处死。弟弟苏贤因为没有追捕到一个逃犯,服毒自杀了。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劝说他归附匈奴,享受生活,但是苏武誓死不降。
直到公元前81年,刘弗陵即位的第六年,匈奴国内分崩离析,新单于挛鞮壶衍鞮再次请求与西汉和解。汉朝使节到匈奴后查找苏武的下落,经过多番努力,才查探到苏武还活着,在北海牧羊。
苏武经历了19年非人的磨难后,才终于回到了汉朝,回到了家。
明白了苏武牧羊的故事之后,大家可能有点明白明台的用意了。
明台在去往香港的飞机上认识了王天风,被逼加入军统,经历了没有人性的考验,执行过杀人的任务,这让他对国家命运,个人责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当他离家后,第一次回家,面对大哥,心情是非常矛盾的。
于亲情,他是想要相信大哥,不是真心为日军服务,可是于现实,又不得不相信大哥确实服务地日军。这种情感上的信任和亲眼看到现实的撕裂感,对他是难以承受的,所以他想要一个答案,想要一个心安。
我想,在他的心里,如果大哥真的服务于日军,那么苏武牧羊就是对他的警醒,希望大哥能够及时回头。如果大哥不是真心替日军服务,那么他希望通过这出苏武牧羊坚定大哥的心。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这出戏,看看大哥真实的心意。
总之,这是明台的一番苦心,所以明楼纵然并不想唱,但也顺了明台的心,唱了这出戏。
明楼唱完:”荣华富贵全不要,我受清贫也清高,要想苏武归顺了,红日西起害枯槁“,明台立即站起来鼓掌。
明台不清楚明楼的真实身份,但是他用鼓掌告诉明楼,”我希望你记住这些话,也希望你能像苏武一样誓死热爱自己的祖国,绝不背叛“,真真是一个小弟弟的良苦用心。
明白了这些,也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多么糟糕,多么可怕,再亲的人,都不敢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对方。
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明台从一个单纯的大学生,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特工,知道不该问的不该,因为问了也得不到答案,可是他却用息的方式,把自己的用意告诉了大哥,他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特工的特质,这也为后面的各种情节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