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徒王允诛董卓工于心计,但缺乏政治格局,重振汉室终落空

司徒王允诛董卓工于心计,但缺乏政治格局,重振汉室终落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羞羞的谈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3/12/5 9:03:37

祭出貂婵巧使美人计

成功瓦解董卓吕布联盟

王允重振汉室抱负落空

东汉末年,董卓率兵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董卓还凶狠残暴地纵容军兵任意抢掠民财、淫人妇女,甚至于对百姓直接杀戮,致朝野人人自危、人神共愤。眼见汉王朝朝纲尽废,大厦将倾,赤胆忠心的司徒王允痛彻肺腑,经过艰难的思虑和筹划,拟定了假吕布之手诛杀董卓的计谋。

王允采取了依势归顺、隐忍合作的态度,取得董卓的信任,利用自家歌妓貂婵的美貌与智慧,且情愿舍身报恩的忠贞志向,大胆稹密地使出连环绝杀计策。他先是将貂蝉私下许配给了吕布,但是在家中宴请董卓的时候,又将貂蝉送给了董卓,并告诉吕布是董卓抢走了貂蝉,加之貂蝉在董卓和吕布这对“父子”之间巧妙周旋并刻意离间,促使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最终,在王允的进一步策划下,董卓被吕布亲手斩杀。

铲除董卓,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朝野上下一片欢腾。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立下了不世之功。按说他可以借势重振朝纲,并有望恢复汉朝曾经的气象,并成就个人的功德圆满。然而,虽然在诛杀董卓行动中,王允能谋划周密、工于巧计,但在骤然面对随之产生的复杂多变的动荡局面时,其缺乏预见和长远谋略,以及格局狭窄、难于应变的短板便暴露无遗。

在听到有人在哭祭董卓后,王允便极为恼怒地命人抓来问罪,谁知却是朝野都为之尊崇、名满天下的一代史学大儒蔡邕,虽则如此,还是不顾众人的苦苦请求,骄矜武断、一意孤行,决意缢死了蔡邕,在士大夫中失去人望。

董卓虽然死了,但是不容小觑的势力却并未完全瓦解,董卓手下的四个大将李傕郭汜等先是领兵西逃,而后又集体上表朝庭,表示愿意悔罪归顺,请求朝庭赦免。此时的王允由于居功自傲,加之性格上的刚愎武断,听不进朝中大臣的建议意见,不能临事机变,在是否赦免董卓旧部,以便缓和眼前重大矛盾这件事上,左右摇摆,决策失当。结果李傕、郭汜等在谋士贾诩的策划下,起西凉之兵反叛并进逼长安,被王允倚重的吕布势孤力竭,阻击失败而出逃,长安城破,再次重现天子被挟持、朝政被控制、血雨腥风的混乱局面。最后,计穷力竭的王允选择了从城楼上纵身跳下,以身殉国。

事实上,从镇压黄巾起义起,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各地军阀豪强拥兵自重,朝庭威信基本崩塌。在这种形势下,即便王允能设计除去董卓,暂时勉强稳定住了朝庭局面,但要想再次中央集权,重建汉室的大国威仪,进一步号令天下,复振大汉的强盛,已不大可能。

标签: 董卓王允汉室司徒吕布貂蝉

更多文章

  • 乱世版的“美女与野兽”:为什么王允献貂蝉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梗叔说历史标签:貂蝉,王允,董卓,何进,吕布,袁绍

    英年早逝的汉灵帝刘宏驾崩之后,他与何皇后所生的儿子刘辩登上皇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东汉幼子登基,外戚干政的惯例,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也就成为了掌握最高权力的人。与之前说过的外戚不同,大将军何进是东汉外戚中比较另类的一位。之前的外戚中,如梁冀等人都是出身贵族,后来也基本都以武将的身份,在军队系统

  • 东汉末日:吕布宫前刺杀董卓,王允量狭倾覆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吕布,董卓,王允,李傕,李肃,三国,汉朝,皇甫嵩,东汉末日,五虎上将

    东汉末日:吕布宫前刺杀董卓,王允量狭倾覆社稷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献帝有疾,好多日不能起床,至孟夏四月,献帝之疾已愈,于是拟亲御未央殿,召见群臣。太师董卓也预备入朝,先一日,号召卫士临时保护,复令吕布随行。吕布趋入见董卓,董卓恐他记念前嫌,好言抚慰,吕布亦谢过不遑,唯唯受教。并非遵董卓命令,实是

  • 【文化职称】国家一级书法师——王允庆

    历史解密编辑:当代名家标签:王允庆,书法,小楷,灵飞经,道教

    个人简历王允庆,号清心斋主,出生于1963年,本科学历,祖籍山东金乡。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华书画艺术家百杰。本人幼承家训,濡染书艺,心意二王,着意晋、唐小楷及榜书,尤得唐小楷《灵飞经》之神趣。其书法以中国传统书法为根本,俊灵清秀,雅俗共赏。本人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展,其小

  • 吕布宫前刺杀董卓,王允量狭倾覆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董卓,李傕,李肃,汉朝,三国,皇甫嵩,吕布宫,王允量狭,五虎上将

    吕布宫前刺杀董卓,王允量狭倾覆社稷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献帝有疾,好多日不能起床,至孟夏四月,献帝之疾已愈,于是拟亲御未央殿,召见群臣。太师董卓也预备入朝,先一日,号召卫士临时保护,复令吕布随行。吕布趋入见董卓,董卓恐他记念前嫌,好言抚慰,吕布亦谢过不遑,唯唯受教。并非遵董卓命令,实是遵从王允计

  • 末汉最后忠臣——司徒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王允,董卓,司徒,吕布,曹操,貂蝉,末汉

    按照最近的作品之间的人物关联,今天理所应当的应该给大家讲讲在历史上比袁绍和孙坚、曹操这些人组成的讨董联盟要高效一万倍的末汉最后忠臣——王允。相比起前几位手握重兵但各怀异心的诸侯我们的司徒大人无疑是真心想把董卓弄死并且没有像曹操一样怂也没有像诸侯那样过多的其他心思,最后成功将百万大军都拿不下的董太师斩

  • 王允施计除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董卓,吕布,袁术,汉朝,汉献帝,王允施,史说三国

    #历史开讲#挟持汉少帝和陈留王来到洛阳,先是向全国宣布废除汉少帝,然后拥立陈留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董卓则自封相国,朝中大小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批准。董卓大权在握,做了很多坏事,还不准别人劝谏,如果有谁说了一句他的坏话,立刻就会被董卓杀死。大臣们也不敢得罪董卓,都害怕自己掉了脑袋,但尚书令王允决定为民

  • 被迫从政 命途多舛 蔡邕之死 王允之失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蔡邕,王允,董卓,曹操,汉朝,乐器,蔡文姬,齐特琴,命途多舛

    被迫从政命途多舛蔡邕之死王允之失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yōng],却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说起蔡邕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是他的女儿蔡文姬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化就是这样弄人。另外,他还是曹操的老师,因而蔡文姬也是曹操最为心爱的小师妹,这里的故事曲折、凄凉,也耐人寻味,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说起蔡邕

  • 薛平贵:为什么西凉王可以接纳薛平贵,王允却不愿意为女儿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王允,丞相,凌霄,薛平贵,王宝钏,西凉王,中国传统音乐

    再刷《薛平贵与王宝钏》突然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王宝钏是丞相爱女,但丞相有三个女儿;代战既是西凉王爱女又是西凉宫廷唯一的独生子女。换句话说,王丞相没了王宝钏还有两个女儿承欢膝下,西凉王没了代战就没有任何子嗣了,作为西凉王唯一的孩儿,代战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王允看到千金执意嫁乞丐嫌丢脸赌气可以和

  • 《王宝钏》每个爸爸有了女儿才懂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雷姐谈娱乐标签:王允,王宝钏,薛平贵,太后,诸葛亮

    王宝钏是相国王允的三千金,王允一直宠爱着王宝钏这个小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着。一直溺爱,把王宝钏养成了任性妄为宁愿坏习惯。王相国的大女儿温柔贤惠听话,大女婿苏龙也是文武双全,人品正直。二女儿自私任性对父亲也算听话,二女婿魏虎时一员猛将也算孝顺。王相国对王宝钏抛绣球招亲,内心反对也任她胡

  • 吕布杀死董卓后,如果王允招降李,郭及西凉军,大汉能中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吕布,董卓,王允,西凉,献帝,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能否中兴,确是不知,毕竟汉献帝非果断之君,也非能君,他即使放在汉朝鼎盛时期为君,最多也就是守成之君,他当不了开疆扩土的雄主,而在那个乱世,若不是雄主,恐很难做到“中兴”。当然,能不能“中兴”不敢保证。但若是王允能够招降李傕、郭汜、贾诩、张济等西凉众将,及西凉军队,则可确保长安不失,洛阳不失则大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