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近的作品之间的人物关联,今天理所应当的应该给大家讲讲在历史上比袁绍和孙坚、曹操这些人组成的讨董联盟要高效一万倍的末汉最后忠臣——王允。相比起前几位手握重兵但各怀异心的诸侯我们的司徒大人无疑是真心想把董卓弄死并且没有像曹操一样怂也没有像诸侯那样过多的其他心思,最后成功将百万大军都拿不下的董太师斩于殿前。
王允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都来自于演义中他的连环计,以义女貂蝉为支点成功撬动了董卓和吕布的联盟,让其成功的反目成仇,最后挑拨吕布斩了董卓。但其实在真实的正史中这件事情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精彩,也并没有所谓的连环计,更没有传说中貌比天仙沉鱼落雁的貂蝉。只是身居上位的人们对于利益的最大化投资而已。
王允出身豪族,在历史记载中从小习武堪称是文武双全的全才,在自身能力以及家族势力的帮助之下他的仕途很顺,很快就在朝中身居高位。王允对于汉室极为忠心曾经和十常侍中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张让争斗不休,在董卓拥立汉献帝上位后被提拔为司徒的王允就开始了对董卓的谋划。因为董卓手握重兵一开始王允表面上对于董卓假意奉承装作亲近获取了董卓的信任将其视为亲信,在背后他便开始联合各方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而后为了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努力的将自己的人手塞到了军队里为后来的诛灭董卓打好了基础。
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而后第二年大降大雨洪灾严重于是王允等人就想以祭祀之名邀请董卓出席然后刺杀,但是董卓的个人武力值也相当高,传说力大无比,王允等人也怕制不住。正是这个时候他们想起了义父杀手吕布,吕布之勇天下无出其右者,有他的帮助此事必成,而吕布这时与董卓其实也已经有了很大的隔阂,他和董卓的婢女有染让董卓不喜,父子两人的关系很僵,在王允邀请他之时他稍微思索便果断同意。
最后在未央宫前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在演义中是王允是以禅让之名邀请董卓,但这里是虚构的并没有禅让这件事。在董卓死后王允平步青云和吕布一起共同执政。但是在掌权后的王允也开始骄傲自满,逐渐失去了朝廷众臣的拥戴,再加上他对于凉州兵的处理方式比较粗暴搞得董卓旧部人人自危,最后李傕和郭汜为了保命直接带兵去了长安,最后吕布不敌逃跑,王允被处以极刑,在吕布逃跑的时候曾想带上他,但是那时的王允早已幡然悔悟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大概就是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灵,能赐福社稷,保佑我们的国家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我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死来报效朝廷。
王允这个人你可以说他骄傲自满但他对于汉室的忠心比之荀彧等人还要超过许多,顺便再说一句,王允没有义女。关于王允就到这里,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