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曾有过兵败后拿钱赎命的经历,为何“漠北之战”却执意自杀?

李广曾有过兵败后拿钱赎命的经历,为何“漠北之战”却执意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子忆青衿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3/12/12 4:34:28

按照西汉时期的法律规定:打败仗的人可以拿钱赎命。

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为迷失道路而延误了与大将军卫青会合的期限,于是在悲愤之余,举刀自刎。

但有一点让人感到非常奇怪:李广为什么要选择自刎身亡呢?

毕竟,在之前的一场战役中,李广也曾有过一次兵败被俘的经历,他回朝之后被判了死罪,当时就是拿钱赎回了自己的性命。

而且,在此次“漠北之战”中,与李广一同误期的右将军赵食其就选择了拿钱赎命、废为庶人,而李广却为什么不再选择这样做了呢?

如果说,李广不选择死亡,说不定日后还会有封侯的机会,也就能打破“李广难封”的宿命,那他为什么不愿意选择这条路呢?

有很大一种可能性:李广非常看重此次“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漠北之战”的时候,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他看来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次可以和匈奴军队直接交锋的机会了,因此他才会在汉武帝不允许的情况下再三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匈奴。

换言之,李广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一个目标与愿望——封侯,全都押在了此次对匈奴军队的作战上。

恰巧,卫青在出发不久之后就抓住了一个落单的匈奴兵,从他的嘴里得知了匈奴单于主力的具体位置,因此李广将此次战斗看得非常重,觉得这是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机会,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谁承想,卫青在临出发前曾经得到汉武帝的暗示,忽然将李广给调开了,因而使得李广错失了这个机会。

毕竟,身为大将军,卫青的地位、威望、战功和年龄都是年迈的李广无法比拟的,即便李广不选择自杀,选择拿钱赎命,恐怕也不会再有跟随大将军出征的机会了。

更何况,在李广看来,卫青此次特意调开自己,转身就安排了亲信和恩人公孙敖替代自己担任前将军,不乏存有私心,就算日后有机会与其一同出征,他一样还会那么做。

李广心中隐隐感到一种绝望:如今拿钱赎命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因此,他宁愿选择死亡。

另外一方面:李广的男儿血性与率真个性。

不得不说,李广是一个有血性的好男儿,按理说好男儿就应该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但这样的梦想却无法实现在李广的身上。

因此,当卫青忽然要把他调到右路军的时候,李广并没有按照上下级礼节与其做一个告别,而是非常失礼的愤愤而别。

可见,李广是个有着率真个性的人,他不但不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愤怒,而且还认为卫青存有私心,因此才不再顾及上下级关系,愤然离开。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李广因为迷路而延误了会合期限,被询问原因的时候,他宁可选择自杀,也不选择再次受辱,所以才会在临死之前说出“我已六十有余,再也不能面对刀笔之吏对我审问的侮辱”这样的话来。

换言之,在受辱与自杀之间,李广宁可选择自杀来保持自己的尊严!

因为男儿的血性与率真的个性,让李广没有选择屈辱地活,而是悲壮地死,而他的死也引起了后人无数的同情,就连司马迁都为他单独列传,使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与深情来描述李广的生平事迹。

那么,李广之死究竟是因为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谁该为他的死负责呢?

自从李广自杀之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落泪,老百姓也为其悲痛不已,而且我们从后来的古代诗文中来看,所有人提到李广之死都会感到悲痛欲绝,无不对其充满了同情。

如果一定要追究李广之死的话,那么汉武帝与卫青二人就是凶手——

汉武帝是幕后的谋划者,他曾暗示卫青,让其不要派李广与匈奴主力正面作战,剥夺了李广立功封侯的梦想与机会。

大将军卫青是台前的执行者,他受汉武帝的旨意直接调开了李广,彻底摧毁了李广与匈奴军队正面交锋的希望。

可以说,关于李广的死,汉武帝与卫青二人都负有永远无法洗刷的责任!

如果大家仔细研读《史记》中的《李广传》和《卫青传》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

李广虽然无功,但却久负盛誉,大家对李广有很多赞扬,比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就曾说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说,李广为人品德高尚、忠诚正直,他用不着自我宣扬也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尽管李广终其一生不得封侯,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自身问题与责任,但人们却都不愿去追究和指责,反而对其非常同情。

反之,在《史记·卫将军列传》中,大将军卫青就不曾得到过那样的赞扬,他属于有功而无誉。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们二人的晋升台阶和为人处世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广乃行伍出身,从一位普通士兵一直做到了将军,而卫青则是依靠着外戚的身份才当上了大将军。

除此以外,作为军队统帅,李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官兵一致的将军,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曾经记载——

李广率领士兵出征的时候,一旦遇到缺水的情况,如果士兵们不喝足了水,他绝对不喝第一口;一旦遇到粮食短缺,如果士兵们不吃饱饭,他也绝对不会吃。

可见,李广是一个可以和士卒们同甘共苦的好将领,因此当他间接被汉武帝与卫青逼上绝路,愤而自杀的时候,人们对他更多的是怜悯与同情。

标签: 李广卫青匈奴刘彻自杀汉朝漠北之战

更多文章

  • 志愿军战士李广福,惊奇发现:雪地居然有苍蝇、跳蚤和蜘蛛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志愿军,李广福,美军,石井四郎,细菌战

    1952年1月27日夜晚,志愿军哨兵发现美军多架飞机飞临阵地上空,但这些飞机没有像往常一样扫射和投弹,而是转几圈便飞走了。第二天早晨,志愿军42军125师375团战士李广福首先在驻地金谷里的雪地上,发现了在冬天本不该有的苍蝇、跳蚤和蜘蛛等昆虫,但这一异常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志愿军部队又连续

  • “微笑杀手”李广均:得知老婆改嫁后报复社会,奸杀9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李广均,家暴,入狱,强奸,女邻居

    人没有生来的恶意,杀人也好,犯罪也好,都是有原因的。李广均给人的印象非常的复杂,微笑杀手、嗜血狂魔,即将被枪毙的他面对采访依旧是谈笑风生,他表示若不是被抓,还会继续杀人。最初采访的时候,他不愿透漏自己的杀人动机,而是先说了一段逃亡路上发生的故事。2006年,李广均流窜到陕西某一个村庄,因为太渴了他就

  • 李广征战一生,因何要在漠北之战中自杀?为何终其一生不得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广,封侯,匈奴,卫青,刘彻,汉朝,大将军,漠北之战

    西汉时期,在汉武帝与匈奴作战的四十四年中,曾经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将领,比如:卫青、霍去病……他们屡立战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可以说无比幸运。但有一个人,从汉文帝(刘恒)一朝一直打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几乎打了一辈子仗,却终其一生未得封侯,最后还自刎于疆场。此人就是有着“飞将军”之称的

  • 【名家资讯】李广:品于骨见 识以学深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名家资讯标签:李广,魏碑,行书,汉朝,书法家,孙伯翔,书法作品

    “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美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触及内心,引起共鸣。当李广的书法映入眼底时,点、画、线,仿佛带着超强的磁性,吸引着笔者的注意力。李广天津人,旅美书法家。李广的父亲喜欢诗词、书法,也崇尚孔孟之道、老庄哲学。李广在其父的影

  • 李广:历史上的超级倒霉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原来也搞笑标签:李广,匈奴,刘彻,刘启,刘恒,张骞

    说到西汉名将,李广绝对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里指的是名气,可不是实力。大家都听过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对于他终身没有封侯觉得匪夷所思吧,那接下来我就全方面剖析下这个历史上的超级倒霉蛋吧。李广是陇西人,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传说还是唐朝皇室的祖先。当然,李广后面了成了李世民的祖先,

  • 李广、卫青之间持续两千年的糊涂官司, 可以结案了……

    历史解密编辑:丽丽讲世界美食标签:李广,卫青,匈奴,李敢,汉朝,霍去病,糊涂官司,汉高祖刘邦

    前119年漠北之战前后,李广和卫青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真相”何在,从历史学角度探讨,几乎注定是无解的,至少没有根本实证,无法彻底说服不同观点方。但如果是从军事学角度出发,还是很容易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见上图。通过对漠北之战整体战役过程的具体还原,可以确定如下事实:1、战役初期、中期阶段,伊稚斜

  • “微笑杀手”李广均:出狱发现妻子改嫁,为报复奸杀9名漂亮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牧愚君标签:奸杀,小刀,屠夫,李广均,微笑杀手

    你不要离我太近,我的速度很快的,我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我要出手的时候,你就跑不了了,记者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久久无语。而就是这个看起来非常憨厚,老实的男人,却是一个身上背负9条人命,均无奸杀,十足的淫棍,手段骇人听闻,就这样的一个农民,却是让无数人闻风丧胆!他就是310国道屠夫——李广均!究竟是怎样

  • "微笑杀手"李广均,45天奸杀9名女性,临刑前:我是善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每一新标签:背叛,奸淫,李广均,女邻居,善良的人,微笑杀手

    面前这个笑容满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老实男人,曾经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他就是310国道的采花狂魔李广均。他45天横跨4省11市侵犯残害9名年轻女性,3名女性重伤。被捕后却将全部过错怪罪到前妻身上,声称自己是善良的人。甚至在法制栏目记者采访时笑嘻嘻的威胁,"你最好别走到我面前,我出手的时候你就跑不了,因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作战勇猛,为何不被封侯?李广难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汇标签:李广,匈奴,卫青,刘彻,刘恒,皇帝,汉朝,汉高祖刘邦,冯唐(作家)

    我们所知道的在中国西汉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将军,这个将军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李广将军。我们一提起李广大家肯定都会说自己知道李广。李广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我们都知道的,他是整个西汉时期最喜欢打战的皇帝。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多次对匈奴开战,当打仗的次数多了,就知道是很容易建立军功的。但是有一件很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霍去病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李广,李敢,卫青,汉朝,霍去病

    公元前117年-公元前119的三年之中,西汉王朝连续损失了三员大将,分别是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广自尽、公元前118年李广之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杀、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可以说霍去病在暗杀李敢不到一年之后自己就去世了,这也算是他为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其实霍去病暗箭射杀李敢起源于两代人的恩怨,确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