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战绩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文人更爱在诗词中怀念李广?

李广战绩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文人更爱在诗词中怀念李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阳光路十七号 访问量:1696 更新时间:2024/2/11 17:40:13

李广的悲哀是汉朝老兵最为真实的一个写照,这些文人去诗词之中哀悼李广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哀悼他们自己的遭遇,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之中,真正掌握权力的不是那些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读书人,他们只能被上位者以怜惜的态度赏赐少的可怜的官位,这种现实情况上面和文人梦想之中巨大的幻差造成了巨大的失落,所以他们需要从古人身上找到安慰,而李广就是中国历史之中境遇最为悲催的一个人,文人写下诗词歌颂李广最本质的目的还是替自己抱不平!

李广一生之中的战绩

在个人战绩上面进行对比,李广的确比不上后面崛起的卫青霍去病,因为汉朝的确是在这两个人手中开始了对匈奴的反攻作战,也是在他们的手中实现了汉朝接二连三的胜利,将曾经嚣张不可一世的匈奴按在地上摩擦,使得汉朝士兵在边境创造了一汉抵五胡的战争神话,而反观李广在汉武帝一朝的表现的确是差的可怜,除了没有立功就是迷路失踪,那李广之前的战绩就这样被忘记了吗?

不,李广不应该被时代忘记,相反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李广对于汉朝的巨大贡献,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的关系其实就是汉武帝和自己父亲汉景帝,和自己祖父汉文帝以及从汉高祖刘邦以来的一种关系。汉武帝之前的汉朝历代帝王在面对匈奴的时候卑躬屈膝,难道他们心中就一点都没有怒火吗?

汉武帝和前代皇帝的关系

我想作为中国天子却不能臣服匈奴,反而要被匈奴羞辱这就是最大的耻辱,但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啊!在匈奴人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他们只能选择韬光养晦,从汉高祖白登之围失败开始,刘邦就已经知道解决匈奴问题在两三代人之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从刘邦以后一直实行的都是道家思想之中的无为而治,目的就是希望后代君主有像秦始皇那样的天纵之才出现击败匈奴,一雪前耻。

而到汉武帝的时候对匈奴作战就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汉朝国库之中的粮食多到已经开始发霉腐烂,就连国库之中的钱币都开始生锈,所以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就已经知道是时候对匈奴亮剑了,祖先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在他的手中完成,中国制度虽然是在秦亡之后草创,但不能这样一直让蛮夷欺负下去。这就是汉武帝和他之前历代汉朝皇帝的一个关系。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的关系

至于卫青霍去病和李广的关系也与此大同小异,在卫青和霍去病没有出世之前的汉朝军事实力羸弱到什么地步,从和亲公主身上受到的欺负就已经能够知道一些了,而从汉文帝以来,汉朝的边境几乎就是靠着李广和程不识这两位名将维持着的,程不识是那种按照严格兵法制度打仗的人,所以他手下的军士严整,在碰到匈奴人的时候能够在正面战场之上保持防御不败。

而李广带兵则是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打法,飘忽不定,来去无踪就是李广做战的最好形容,他对于手下士兵管辖十分松懈,但在关键地方也是不会忽略,所以汉朝的士兵都喜欢跟着李广打仗,而李广这种战术也使得匈奴人十分害怕,有李广的地方就没有匈奴人,有匈奴人的地方必定会遭遇到李广的突袭,所以在匈奴人之中最害怕的就是跟李广对线。

[图片7]

很多人也许可能不服,但是历史就是这般现实。卫青后面创新的大军团战术其实就是从程不识身上演化而来的,而霍去病直捣匈奴王庭的骑兵突袭战术也正是受到了老将李广的发。李广从汉文帝以来就一直担任汉朝边境各个地方的太守。他做过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地方的太守,可以说汉朝与匈奴交界的边境地区就没有李广没有去过的。

李广人如其名,见识广大,走的地方也很远,他的半辈子都交代在了为大汉戍守边境身上,李广从少年时期的黑发少年慢慢熬成了白头将军,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匈奴作战,虽然没有取得斩首数千数万的辉煌战绩,但在各个地方对匈奴作战的战争经验却是为后来的卫青和霍去病提供了无数的模板,所以我敢说没有李广程不识他们这些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将,就不可能有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的那种大胜,没有汉高祖以来几代皇帝的经济积累,汉武帝也是不可能数十年如一日的打击匈奴。

诗人哀悼李广的原因

[图片9]

从汉朝以后,特别是到隋唐的时候,出现了很多诗人诗词之中对于李广的哀悼,像诗人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数奇。这里的王维就很好的表达了他对于李广一生的一个看法,李广的结局很惨,在最后一次漠北大战之中他因为遇到沙尘暴天气迷路,最后耽误了战机,为了不让自己手下士兵被惩罚,他举剑自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陇西人无论老幼皆哭。

王维认为李广之所以在汉代军功之中没能够被封侯并不是他的军事能力太差,其实是李广的运气太差了,数奇这个词汇在中国古代一直就是命运奇特的代言词,像卫青这些人他们出身不如李广,个人资历不如李广,甚至作战经验都是不如李广的,但最后却是封侯拜将位极人臣,虽然也有他们个人的才能在其中,但更多的是来自于汉武帝对他们的重要,所以王维才会说卫青这些人能够立下不世功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要得自于他们的命是真的好。

[图片11]

唐代王昌龄的诗词之中就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诗句,王昌龄用自己的诗词表达了对李广的一种无限哀思,李广虽然没了,但李广的精神和遭遇却被唐朝乃至于后世无数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所缅怀继承,因为他们在李广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古代很多文人的境遇其实都是十分悲催的,他们寒窗苦读几十年,最后有幸高中发现也只不过是做一个小官,国家的高层权力早就已经被瓜分殆尽,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是怎么也实现不了,这种反差让他们对于李广的境遇是感同身受,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只要是不得志的人基本上对李广都是一种同情的态度,他们虽然在同情李广,但更多的是在同情自己。

结语

李广并不比卫青和霍去病差,他从来都是一个天性率真的人,他的心中一直是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从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汉武帝任人唯亲的弊端,他说汉朝政治最纯洁的一面,但是李广很惨,为了底层士兵不惜自杀,连后代子孙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儿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杀,李陵被冤枉了数千年,我想李广如果得遇明主,生逢其时,他的成就一定不会比卫青霍去病差!

标签: 李广霍去病卫青匈奴刘彻匈奴人

更多文章

  • 从边防五师走出来的将军--李广少将

    历史解密编辑:炸了这颗毛豆标签:李广,边防,少将,南京军区

    李广,男,广东省五华县潭下镇人,1983年10月入伍,曾服役于广西军区边防五师直属汽车队,任职汽车司机;1985年7月考入军校,中共党员。曾任广州军区车船工化部副部长。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集团军副军长(陆军第一集团军隶属南京军区,军部驻地浙江湖州),少将军衔。2016年04月,任中央军委战

  • 李广为何难封,都是因为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李广,梁王,刘彻,刘启,李敢,卫青,匈奴,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代有名的战将李广,历世三帝,功勋卓著但最终都没有被封侯。李广曾问别人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封侯,那人对李广说,让他想想这辈子有没有做过最后悔的事。李广说自己曾经杀过已经投降的敌人,共八百人。随后那人就对李广说,杀降不祥,这就是你终身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啊!在大叔看来,李广之所以没有被封侯,完全是出于他自身的

  • “微笑杀手”李广均,45天奸杀9名女性,行刑前:我是善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巴兔标签:强奸,奸杀,李广均,善良的人

    “他们都说我是杀人魔王,其实我并不坏。我绝对相信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坏人,每个人杀人也好,犯罪也好,肯定有他的原因。”这是2007年,连环杀人犯李广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他说的时候面带笑容,一派轻松,丝毫看不出是个即将被判处死刑的人。那么李广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犯下了怎样的大案?真的

  • 被遗忘的汉朝名将,生平无败绩,却比李广还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广,匈奴,刘彻,太守,汉朝,霍去病

    一说汉朝名将,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起帝国双壁:卫青和霍去病,诚然他两个是汉朝的招牌,但是除此之外,汉朝还是有名将的,李广就是其中之一,人称飞将军,连匈奴都惧怕他,而此人却能与李广齐名,但是不知为何,历史对于他鲜有记载,咱们更是不认识此人,其实如果按功绩来说,他是要超过李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来看看

  • 穷兵汉武(十五)李广无法得到刘彻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广,刘彻,卫青,匈奴,汉武,汉朝,霍去病,汉高祖刘邦

    飞将军李广在汉朝历史中非常有名,也被唐宋两朝列入了古今名将榜之中。然而他虽然战功卓著,但却一生未能封侯,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遗憾。之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李广未能封侯的原因,是因为壮年时遇到了战略保守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以至于一身本事未能发挥。可到了中老年时,李广却也是汉武帝刘彻手下有名

  •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霍去病,李广,匈奴,卫青,刘彻,匈奴人

    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用兵如神早早成名,后来奉命抗击匈奴,一人之威便使得匈奴数年不敢侵犯大汉边疆,他飞将军的名号也因此而来。不过在他的人生后

  • 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广,卫青,霍去病,匈奴,刘彻

    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用兵如神早早成名,后来奉命抗击匈奴,一人之威便使得匈奴数年不敢侵犯大汉边疆,他飞将军的名号也因此而来。不过在他的人生后

  • 李广为何难封?从治兵方式来看,李广难封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李广,匈奴,刘彻,太守,马援,汉朝,霍去病,程不识

    秦始皇一统华夏后不久,在苍茫起伏的草原上,匈奴也完成了统一,随即像蝗虫一样开始四处侵略。汉朝建立之后,匈奴南下,一场持续三百余年的汉匈之战拉开了序幕。在汉匈之战中,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了无数战功赫赫的名将,其中卫青、霍去病、李广名气最大。在诗人笔下,李广是勇武的、豪迈的、悲情的,是应该讴

  • 霍去病陪汉武帝打猎,他突然拉弓,对着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一箭

    历史解密编辑:浣熊研习室标签:李广,李敢,刘彻,卫青,汉朝,霍去病,汉武帝

    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姨父汉武帝打猎。刚到猎场他突然拉弓,对着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一箭,李敢当场死亡,没想到汉武帝却说:“他是被鹿角触击而亡的。”这一年霍去病21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可他在更年轻的时候已经征战沙场,战功赫赫,是汉朝有名的大将军,此时已经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在军政上平分秋色

  •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真是让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广,李敢,卫青,匈奴,汉朝,霍去病

    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在草原上遭遇了一场严峻的挑战。草原上的匈奴人凶猛无比,常年侵扰边境,给大汉帝国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大汉帝国派遣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英勇的将军领军出征。卫青和霍去病是当时大汉帝国的双壁,他们奉命前往草原与匈奴军队展开一场决战。在经过多次的厮杀后,卫青和霍去病